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3600 代码:222426 区号:0433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经127°48′-129°11′,北纬42°0l′-43°24′。东与龙井市、和龙市,西与抚松县,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与敦化市接壤。总面积7444.19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明月镇。全县辖7个镇、2个乡:明月镇、松江镇、二道白河镇、两江镇、石门镇、万宝镇、亮兵镇、新合乡、永庆乡。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明月镇(Mingyue Zhen) 代码:222426100 邮编:133600
位于安图县境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896平方千米。镇政府驻明月沟。辖东华、城东、明东、新安、兴华、园艺等53个行政村。
沿革:原称"瓮声砬子",因街区中心突踞一石山而得地名。砬子何故发"瓮声"?说法不一。一说砬子临池,水流"瓮……镇域在唐时为渤海国卢州。清为封禁之地。1881年废禁,人烟始增,时属南岗(今延吉)垦局之崇礼社。……2003年,将长兴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
松江镇(Songjiang Zhen) 代码:222426101 邮编:
地处长白山北麓。辖杨木、胜利、松花、沙金沟、松岭、盘道、黄泥、兴隆、向阳、四合、营林、德化、文昌、永丰、东风、政通、板**等。
沿革:昔称"娘娘库",满语地名,意为大雁经常起落的地方。辖区原为清朝封禁之地,故早年人迹罕至。同治末年,发迹于桦甸夹皮沟之韩效忠,逐渐将境域部分地方变为其属……1909年安图设治,1949年县城迁往明月沟。……2003年,将小沙河乡、三道乡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松江镇。
二道白河镇(Erdaobaihe Zhen) 代码:222426102 邮编:133613
位于长白山北坡。镇政府驻二道。辖二道、红丰、安北、长胜、铁北、头道、长白、宝马、奶头山。
沿革:因聚落坐落于二道白河两岸,故名"二道白河",因与河重名,1983年改称"二道"。宝马为唐渤海国中京兴州城址;和平营子一带属明建州女真讷殷部。清视镇域为其发祥之地,入主中原后,定……
两江镇(Liangjiang Zhen) 代码:222426103 邮编:133611
位于县境中西部。镇政府驻东江。辖东江、大兴川、西江、汉阳、永红、江南、白河、片砬子、六人沟、北大阴子、石人沟、四岔子。
沿革:该地1874年(同治十三年)便有住户散居。因其地于二道白河(旧称二道江)、古洞河(旧称大沽江)汇口处……
石门镇(Shimen Zhen) 代码:222426104 邮编:133603
镇政府驻茶条沟。辖茶条、新丰、大城、北山、崇山、龙兴、榆树川、兰泥、仲坪、镜城、南柳、北柳、舞鹤、大盘、九岩、石门山。
沿革:石门镇与明月镇交界之长图铁路东侧3米处,立有1块高107厘米,宽46厘米的花岗岩石碑,上 书"石门山"。辖区在清末即有住户,1911年属延吉县第三区,1934年属延吉县石门村,1948年5月改为延吉县石门……
万宝镇(Wanbao Zhen) 代码:222426105 邮编:133608
位于安图县西南部。面积757.83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大甸子。辖共荣、兴农、毛子营、万宝、新立、江北、马趟岭、永富、太平、大顶子、新兴、江源、东安、金化、前进、金光等。
沿革:古洞河是境内最大河流,故始称此地为古洞河。古洞河谷地平坦开阔,野草芸芸,故亦称此地为"大甸子"。乡地开发较早,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禾屯吉卫治所设于古城。清时乡地虽属禁山围场,但冒禁来此谋生者甚多。……
亮兵镇(Liangbing Zhen) 代码:222426106 邮编:
全乡属山区,面积333.1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亮兵台。辖亮兵、南沟、东明、河北、会财、风树、古树、碱场、大西、凤栖、新胜、新成、普光、东林、青林。
沿革:镇驻亮兵台,因驻地得名。辖区原为清朝禁山围场,清末渐有人烟,其中南沟、凤栖、碱场、东明、会财等地开发较早。1911年属延吉县……
新合乡(Xinhe Xiang) 代码:222426201 邮编:133607
位于县境中部,面积876.87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十骑街。辖十骑、大坝、小荒沟、西韩、参场、北沟岭、曙光、青沟子、大荒沟、鸡房子、寒葱沟、靠山、西山、大桥、七顶等。
沿革:因地得名。乡域原为清朝禁山围场,清末渐有人烟。其中十骑街、寒葱沟、车厂子(今)属和龙县、旗杆顶子开发较早。……
永庆乡(Yongqing Xiang) 代码:222426202 邮编:133609
位于县西南部,甑峰岭西侧。面积459.85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大沙河屯。辖勇进、马鞍山、高登、通阳、环山、立新、清山、富强、高城、腰团、江湾、柳树、春光、东林、金盛、富沟。
沿革:辖地开发较早,因大沙河流经境内,故称为"大沙河"。清同治年间,此即为韩边外属地,设会房,采金业兴旺。建县后,韩家属地废。1909年为安图县乐道乡……1934年为永庆区,此为"永庆"名之起始,意永远欢庆。……
地图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析长白府之东境部分地方置县,设治于娘娘库(今松江),以安定边陲,保护图们江界,故定县名“安图”。
1946年3月,成立县民主政府,划属吉东分省。1949年县城迁至明月镇。1952年9月划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至今。县人民政府位于明月镇。
行政区划沿革
2000年,安图县辖7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0315人,其中:明月镇 67221人、松江镇 18235人、二道白河镇 48972人、两江镇 16663人、石门镇 9654人、万宝镇 10577人、亮兵镇 8852人、长兴乡 7906人、新合乡 6986人、永庆乡 9519人、小沙河乡 8042人、三道乡 7688。
2002年,安图县辖7镇5乡、209村。总人口2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万人。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同意撤销安图县长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撤销安图县小沙河乡、三道乡,将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松江镇。2003年底,安图县辖7个镇、2个乡:明月镇、松江镇、二道白河镇、两江镇、石门镇、万宝镇、亮兵镇、新合乡、永庆乡。共有207个行政村。全县面积7438平方千米。总户数68558户,总人口216943人:其中农业人口107377人,占总人口的49.5%;朝鲜族人口45328人,占总人口的20.9%(统计数据来源:《吉林省年鉴2003》)。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1万人 | 7444平方公里 | 222426 | 133000 | 0433 | 查看 安图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瓮声街道 | 0 | 0 |
---- |
查看 瓮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九龙街道 | 0 | 0 |
---- |
查看 九龙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明月镇 | 0 | 895平方公里 |
---- |
查看 明月镇谷歌卫星地图 |
松江镇 | 约3.46万人 | 1370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松江镇谷歌卫星地图 |
二道白河镇 | 0 | 0 | 奶头山村 | 查看 二道白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两江镇 | 0 | 560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两江镇谷歌卫星地图 |
石门镇 | 0 | 322.3平方公里 | 茶条村 | 查看 石门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万宝镇 | 约2.9万人 | 757.83平方公里 | 红旗村 | 查看 万宝镇谷歌卫星地图 |
亮兵镇 | 约9200人 | 331.7平方公里 |
---- |
查看 亮兵镇谷歌卫星地图 |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 0 | 0 |
---- |
查看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合乡 | 约6800人 | 876.87平方公里 |
---- |
查看 新合乡谷歌卫星地图 |
永庆乡 | 约9700人 | 453.8平方公里 |
---- |
查看 永庆乡谷歌卫星地图 |
白河林业局 | 0 | 0 |
---- |
查看 白河林业局谷歌卫星地图 |
林业局 | 0 | 0 |
---- |
查看 林业局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延吉市 |
延吉街道基本概况邮编:133000 代码:222401 区号:0433 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全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吉林省东部。东经129°01′-129°48′,北纬42°50′-43°23′。东与图们市长安镇相邻,西接安图县,南与龙井市东盛涌乡接壤,北与敦化市、汪清县毗邻。总面积1350.24平方千米,其中城区40.66平方千米。全市人口42.04万人(2006年),其中朝鲜族人口24.26万人,非农业人口37.44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解放路605号。 名称由来 延吉市土名烟集岗,又名南岗。“延吉”地名的起源说法不一。明为瑚叶吉朗等卫地,“叶吉”音转为延吉;清代叫南岗(南荒二字的音转),又名延吉,“延吉”满语山羊之意;又说在开发初年,此地常常烟气冈冈,雾气笼罩,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音转;延吉乃吉林的延长之意等。清后期又称局子街,即官衙所在地之意。在民国时期,通常叫局子街,也叫延吉。 1945年解放后,成立了延吉县政府,并将延吉市划归延吉县。吉林省政府也曾一度驻在延吉市。建国后先后设置了延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均在延吉市。1952年9月3日正式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县人民政府住址于1950年10月迁往龙井镇。1953年延吉市从延吉县划出属于自治州的直辖市,自此成立县一级的人民政府至今。 地理位置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麓。地理坐标处北纬42度50分至43度23分,东经129度01分至129度48分之间。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带的山林盆地,故呈大陆性气候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5.8度,极端低气温摄氏-27.9度,全年无霜146期天,年平均降水量583毫米产,平均日照2294小时,结冰日平均达175天左右。 延吉市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中间平坦,呈马蹄状盆地。平均海拔高度150米。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为丘陵状起伏。境内河流皆图们江支流,主要有布尔哈通河、烟集河和海兰江。区内土质主要为灰棕壤土、水稻土、冲积土、草甸土和黑土等。 延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金三角”内中国方的一个支撑点。东直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直距日本海80公里;南直距中朝边境中10余公里,有着较好的通海条件。 行政区划 全市辖6个街道、4个镇:朝阳街道、北山街道、新兴街道、公园街道、河南街道、建工街道、小营镇、依兰镇、三道湾镇、朝阳川镇。 朝阳街道(Chaoyang Jiedao) 代码:200401001 邮编:133000 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75579人。办事处驻进学街文化胡同11号。辖文庆、文汇、文明、文新、文河、文化、向阳、南阳、娇阳、安阳、春阳、旭阳、正阳13个社区。 北山街道(Beishan Jiedao) 代码:222101003 邮编:133000 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51867人。办事处驻新村路。辖丹延、丹山、丹明、丹英、丹虹、丹岭、丹华、丹春、丹光9个社区。 新兴街道(Xinxing Jiedao) 代码:222401005 邮编:133000 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48691人。办事处驻参花街165号。辖民平、民安、民昌、民盛、民和、民泰、民富、民强8个社区。 公园街道(Gongyuan Jiedao) 代码:222401006 邮编:133000 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59791人。办事处驻公园路96号。辖园建、园艺、园法、园校、园航、园纺、园城、园月、园新、园辉10个社区。 河南街道(Hen"an Jiedao) 代码:222401006? 邮编:133000 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60618人。办事处驻天池路20号。辖白丰、白新、白川、白梅、白菊、白玉、白桦、碧水、晨光、春光、白松11个社区。 建工街道(Jiangong Jiedao) 代码:222401009 邮编:133000 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50499人。办事处驻光华路256号。辖长新、长海、长生、长林、长青、延春、延华、延青、延虹、延盛10社区。 依兰镇(Yilan Zheng) 代码:222401100 邮编:133002 面积588.59平方千米。人口27429人。镇政府驻兴农村。辖利民、龙渊、九龙、春兴、古城、台岩、北大、兴安、东兴、平安、大成、兴农。 三道湾镇(Sandaowan Zheng) 代码:222401101 邮编:133005 面积555.69平方千米。人口9293人。镇政府驻中心村。辖中心、五道、南张芝、北张芝、屯田、支边、东沟、平岗、梨树。 小营镇(Xiaoying Zheng) 代码:222401201? 邮编:133000 面积174.05平方千米。人口22668人。镇政府驻长白路145号。辖仁坪、河龙、长东、东光、新农、东新、理化、光明、光进、吉兴、民主、小营、五风、东山农场。 朝阳川镇 2009年1月4日,吉林省政府批准正式将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划归延吉市。总面积39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9.29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45人,朝鲜族人口占65%。辖2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 延吉历史悠久,据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及两千年前的《汉书》中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朝及以前,延吉曾先后属渤海国、高句丽王朝辖地。元、明时代,延吉地区先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努尔干都使司布尔哈图等卫所。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朝廷借“长白山一带为先祖龙兴之地”之名,将兴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划为禁山围场,封禁长达200年之久。19世纪末,朝鲜及我国山东、河北一带遭大灾,始有人冒禁闯入封0。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灾民大批迁入,清朝逐废除封禁令,在南岗设立招垦局。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随着人口日增,清朝在局子街设延吉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吉林东南路兵备道台公署移住局子街,延吉厅升为延吉府。1912年改为延吉县。 东北沦陷时期,延吉沦落于日寇铁蹄下,为伪满间岛省省会。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政府、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行政机构曾设在延吉。1952年9月,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后改自治州,延吉亦是州府所在地。1953年5月,延吉从延吉县划出成为县级市、1985年1月,国务院批准延吉市为全国甲级开放城市。 |
图们市 |
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东麓,图们江下游,地理位置在东经129。39'-130。46',北纬42。46'--43。43'之间,与朝鲜咸境北道稳城郡隔江相望,东与国家级开放城市珲春市相邻,西与州府延吉市相连,南与龙井市相接,北与汪清县相邻,地处大小“金三角”结合部,距朝鲜罗津—先锋目田贸易区160公里,距珲春通往俄罗斯的长岭子口岸80公里,距图们江入海口150公里,素有“地理之要冲,交通之咽喉”之称。是具有沿边、沿江、沿交通线和近海特点的吉林省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 全市总面积1142.3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人。有朝鲜、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10多个民族,其中:朝鲜族7.8万人,占总人口的57.3%,汉族5.6万人,占总人口的41.2%,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市人民0驻地新华街30号。全市辖3个街道、4个镇:向上街道、新华街道、月宫街道、月晴镇、石岘镇、长安镇、凉水镇。 图们是祖国边陲的一颗明珠,是一座新型的边境口岸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秀美,环境幽静美丽,是旅游观光、投资办厂的好去处。 从图们最高峰──烟筒峰透过层层雾霭俯瞰全城,图们仿佛置身于画中。城区依山傍水静卧在盆地中,大街小巷犹如田间阡陌,交错纵横,市区建筑与绿地树木层次分明,相映成辉。图们江和嘎呀河在挺拔俊秀的山脚下汇合后,宛如一条白色的银链缓缓东流。走进市区,街道宽广整洁,两侧绿树成荫,一盆盆一架架盛开的鲜花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路旁,行人走过,朵朵艳丽的花儿让人赏心悦目,阵阵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 图们火车站迎接着八方来客,站在宽敞的站前广场,背对新建的候车室大楼摄影留念,一定会给您留下难忘而又美好回忆 图们口岸更是游人观光的最好去处。这里紧靠图们江,雄伟壮丽的国门高高耸立在中朝国境桥头。登上国门,专门为游人准备的望远镜,可领略朝鲜的异国风光。每逢旅游旺季,这里游人如织,流连忘返。国门两侧的江边公园前,来观光游玩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夜晚登高远眺,城区内灯火通明,数十座大楼彩灯放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把图们的夜景装点得更加美丽妖娆。 乡镇街道 向上街道(Xiangshang Jiedao) 代码:222402001 邮编:133100 面积4.32平方千米。人口26745人。办事处驻图们大路54号。辖兴安社区、兴边社区、兴富社区、兴城社区、兴疆社区、兴平社区、兴民社区。 沿革:1945分属铁路、和平、中央厢,1949年3月划为建华、中央、工农、铁路、新兴街。1951年改为…… 新华街道(Xinhua Jiedao) 代码:222402002 邮编:133100 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3205人。办事处驻新华路174号。辖新兴社区、新平社区、新民社区、新昌社区、新盛社区、新安社区。 沿革:1945年为银河、康德、昭和、仲秋区,同年11月为中山、新民、中华府,1949年3月为新民、中山、德…… 月宫街道(Yuegong Jiedao) 代码:222402003 邮编:133100 面积4.32平方千米。人口25864人。办事处驻友谊街2号。辖富强社区、富华社区、富豪社区、富裕社区、富民社区、富兴社区。 沿革:名取于月宫路。原属向上街,1984年5月划出春风路以北区域增设一个街道办事处,命名月宫街办事处。1999年8月经省…… 月晴镇(Yueqing Zhen) 代码:222402100 邮编:133102 面积328.95平方千米。人口14102人。镇0驻锦水街。辖马牌村、笠峰村、三洞村、杰满村、水口村、岐新村、石建村、白龙村、榆基村、集中村、五工村、安山村、曲山等。 沿革:1933年月新和晴霞两社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2003年10月经省0批准,由原月晴镇和红光乡合并,取名月晴镇。2006年经省0批准,将碧水村、…… 辖区:石头村[Shitou Cun] 笠峰村[Lifeng Cun] 榆基村[Yuji Cun] 三洞村[Sandong Cun] 杰满村[Jieman Cun] 水口村[Shuikou Cun] 马牌村[Mapai Cun] 岐新村[Qixin Cun] 石建村[Shijian Cun] 白龙村[Bailong Cun] 集中村[Jizhong Cun] 五工村[Wugong Cun] 安山村[Anshan Cun] 凉水镇(Liangshui Zhen) 代码:222402103 邮编:133105 面积370.74平方千米。人口13214人。镇0驻凉水村。辖凉水村、鹤林村、东山村、迎花村、龙虎村、南大村、东甸村、河西村、亭岩村、庆荣村、石头村、凉城社区。 沿革:明乐五年(1407年)属穆霞河卫,清初属德通站穆克德赫卡沦,清光绪初年开发光绪末年建屯,聚落在泉水之……清宣统年间属汪清县春芳区,1950年改属珲春县为第七区,1956年改属凉水、英豪两辖境。1958年9月…… 辖区:凉水村[liangshui Cun] 鹤林村[Helin Cun] 东山村[Donghan Cun] 龙虎村[Longhu Cun] 迎花村[Yinghua Cun] 东甸村[Dongdian Cun] 南大村[Nanda Cun] 河西村[Hexi Cun] 庆荣村[Jingrong Cun] 亭岩村[Tingyan Cun] 长安镇( Chang"an Zhen) 代码:222402102 邮编:133103 面积234.7平方千米。人口9903人。镇0驻长安村。辖长安村、长上村、长青村、河东村、兴家村、苇子村、龙家村、长岭村、磨盘村、广济村、广兴村、富岩村、碧水等。 沿革:由长山与盘安合并,且由两乡名各取一字。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清初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开发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 辖区:苇子村[Weizi Cun] 河东村[Hedong Cun] 长安村[Changan Cun] 长上村[Changshang Cun] 兴家村[Xingjia Cun] 龙家村[Longjia Cun] 富岩村[Fuyan Cun] 广兴村[Guangxing Cun] 广济村[Guangji Cun] 磨盘村[Mopan Cun] 长青村[Changqing Cun] 长岭村[Changling Cun] 碧水村[Bishui Cun] 石岘镇(Shixian Zhen) 代码:222402101 邮编:133101 面积202.3平方千米。人口22297人。镇0驻石岘镇街。辖春华村、石岘村、永昌村、陆地村、河北村、东兴村、龙城村、水南村、向阳村、下嘎村、石兴社区、石锦社区等。 沿革:光绪20年(1894)年归属于南岗(延吉)招肯局。1910年划归汪清县春华社,1945年改为春华村…… 辖区:永昌村[Yongchang Cun] 河北村[Hebei Cun] 石岘村[Shixian Cun] 春华村[Chunhua Cun] 东兴村[Dongxing Cun] 龙城村[Longcheng Cun] 陆地村[Ludi Cun] 向阳村[Xiangyang Cun] 水南村[Shuinan Cun] 下嘎村[Xiaga Cun] 历史沿革 1913年延吉县建县伊始,图们划为延吉县志仁乡五甲依兰沟管辖,时称艾蒿甸子或灰幕洞,为一自然屯。随着朝、汉垦民的迁入,到1925年时有居民20余户,仍称艾蒿甸子或灰幕洞。1929年为延吉县一区五甲辖。1930年为延吉县一区艾苇乡辖。1931年图们始为百余户村屯,仍为延吉县属。 “九.一八“事变后,延吉县0于1932年4月改称伪延吉县公署,灰幕洞(图们)仍属之。1933年6月1日,灰幕洞改称图们。1934年改称伪间岛省延吉县图们市。1936年图们市改称图们街,市公署改称街公署。1945年8月17日,图们解放。国民党分子和敌伪残余势力于8月20日自行成立图们地方临时自治委员会。同年10月,图们临时自治委员会改称图们街公所。11月,图们街公所改称图们街政委员会。 1946年2月,0图们区委在民主大同盟的协助下,对图们街政委员会进行了整顿,改称图们市0。1946年3月,正式成立图们市0。1949年9月,改称延吉县图们市人民0。1952年9月3日,随延吉县人民0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人民0辖,后归自治州人民0辖。1956年3月,延吉县人民0撤销图们市建制,设立图们镇和农安乡。同年4月,图们镇人民0改称图们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将图们镇与农安乡合并,建立图们镇人民公社。1964年11月,撤销公社建制,恢复图们镇建制。 1965年5月1日,根据国务院(65)议字9号关于设立图们市的决定,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批准,图们市人民委员会成立,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直辖市(县级),以延吉县图们镇行政区域和汪清县石岘镇部分行政区域为图们市行政区域,机关驻地图们,下辖新华、向上、石岘三个街道办事处和新建一个红光人民公社。1966年“0”开始后,图们市人委瘫痪。1968年7月,图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替代市人民委员会。1969年7月,经吉林省革委会批准,将延吉县月晴公社和汪清县新农公社划归图们市。1980年7月,改市革命委员会为图们市人民0。1980年8月,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恢复乡镇建制,设乡镇人民0。根据吉林省民政厅1984年11月15日(吉民行[1984]53号)文件精神,1985年2月,石岘街道办事处与新农乡合并,成立石岘镇。1988年7月,将延吉县长安镇划归图们市管辖。1991年7月,又将珲春市凉水镇划入图们市。1995年2月,月晴乡人民0改称月晴镇人民0。2003年10月,经省0批准,红光乡并入月晴镇。图们市现辖四镇(月晴、石岘、长安、凉水)三个街道办事处(向上、新华、月宫)。 资源优势 图们市属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雪少寒冷。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062小时,作物生长期5—9月间日照时数为86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0.2千卡/cm2,光能利用率为1%左右。年平均气温为5.4℃, ≥10℃积温为2540-2650℃,无霜期125-138天,一般秋霜9月下旬开始,春霜5月中旬结束。年降水量为542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7.4%,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易引起夏涝和春旱,从全市的气候特点看,比较有利于发展烟叶、药用植物、果树以及家畜家禽的饲养。 图们市生物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也较丰富。主要土壤类型有灰棕壤、白浆土、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据初步调查,全市野生经济植物共有88科287种,其中乔木有柞树、榆树、杨树、红松、落叶松、白桦、黑松、胡桃等23种;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鹃、野玫瑰、刺五加、山里红等9种;还有种类繁多的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野生经济动物有22科30种,主要有狍子、山兔、獾子、野鸡、哈士蚂等。还有20余种鱼类,如鲤鱼、草鱼、雅罗鱼、滩头鱼、七鳃鳗、花鳅等。 水资源较丰富,境内有图们江、布尔哈通河、嘎呀河等13条江河,均属图们江水系。布尔哈通河于下嘎村附近汇入嘎呀河,嘎呀河于市区附近汇入图们江。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4.21亿立方米/年。可利用量为524.26万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为2870万吨/年,全市供水设施日供水量为1.3万吨。 待利用的荒山、荒地有5000余公顷,天然草原6525公顷,草甸草地4302公顷,人工草场880公顷,共13099公顷,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图们市现已探明的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铅、锌、砂金等8种,非金属矿有煤、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矿泉水等9种,其中煤炭储量2亿吨。 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图们市依托区位、资源和存量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塑料、石化、制药、矿产、旅游和外贸等特色产业,并将此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些产业各具特色,前景广阔。 塑料业基础实力雄厚。图们是我省最大的民族塑料用品生产加工基地,产品生产开发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新开发的燕子牌多功能膜是我国塑料薄膜的换代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目前该市塑料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石化业开发领域广阔。木质素作为稀有资源,在全国仅有三家企业生产,是发展石化业的良好资源。依托木质素的资源优势,抓好新产品开发,将形成我市独有的石化业生产优势。 制药业市场潜力巨大。广东康力公司接管该市生化制药厂,以其销售网络的优势成为我市制药业的龙头,依托龙头将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带动红蚂蚁、人参等保健药品企业的发展, 使我市制药业走上集团化经营的道路。 矿产业开发前景可观。依托我市矿产资源优势和口岸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已经引进了开发碳酸钙及铅锌矿两个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我市的又一个支柱产业。 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以图们至朝鲜罗津国际旅游列车为龙头,争取开辟新的国际旅游线路,将带动我市其他旅游线路的开发,增加我市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我市第三产业繁荣。 对外贸易发展条件优势。利用我市优越的口岸、交通条件,以开通对朝国际旅游列车为契机,发展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要通过开发建设,逐步壮大各产业经济实力,并由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此提高我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交通条件 公路交通:图们境内有图乌(乌兰浩特)公路,境内总长31.5公里;图鸡(鸡西)公路,境内总长31.66公里;图汪(汪清)公路,境内总长24公里。乡道8条,总长76.75公里,贯通全市5个乡镇, 47个村屯。通过图们江国境铁路、公路桥,铁路、公路直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腹地。 新建客运站与火车站相邻,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候车大厅765平方米,可容纳600人同时候车。客车可通往延边州内4个县市,49个乡镇。日发车43个班次,日均客流量1500人次。全市个体出租车599辆, 人力三轮出租车600辆。2001年,全市客运量700千人次,客运周转量31500千人/公里。货运量2.0万吨,货运周转量8.1万吨/公里。涉外货运车辆1万辆次, 出入境货物35万吨,其中,出口货物15万吨。 铁路交通:图们市铁路交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业已成为联结我国东北腹地和朝鲜半岛的重要交通枢纽。国内铁路有京(北京)图线、丹(丹东)图线,沈(沈阳)图线、大(大连)图线、哈(哈尔滨)图线、长(长春)图线和图珲(珲春)线。这些铁路线跨及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和北京市,并与延边州内各市县联结。图们铁路通过图们江国境铁路桥与朝鲜铁路接轨,延伸至朝鲜腹地。同时,开通了图们至朝鲜罗津旅游列车。图们火车站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候车室建筑面积6183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名旅客候车。图们火车站内有12条编组线,日编组能力达1200辆,日均到、发客货列车80余列。2001年,图们站客运量达322.6万人次, 日均乘降旅客1万余人次,年均装卸包裹15万件,货运量300万吨。 经图们口岸铁路国际联运货场出入境货运量185.9万吨。 科教医疗 图们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科技管理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科技试验示范体系、科技培训体系,实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七五”至今,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7项、州级16项、市级46项。获奖科技成果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州级1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现有民营科技企业7家。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95%,良种覆盖率98%。全市现有各类科技人员4768人,其中:中级以上1872人。高科技产业化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正在稳步开展,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图们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影剧院1座、工人俱乐部3座、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新华书店1个。城区3个街道普及了文化室,郊区农村80%以上村屯建立了文化室。不定期举办全市性文艺汇演和开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种文艺活动,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长鼓舞、圆鼓舞、扭秧歌等各种舞蹈形式为各族群众所喜闻乐见。1993年,市群众艺术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标准文化馆。图们市新华街文化站被文化部命名为标准文化站。1995年,图们市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标准文化市,市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定为二级图书馆。同年,图们市完成了图们江千里文化长廊的建设,在全国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上被评为文化先进市。1992年以来,全市专业创作作品获国家级特等奖1个、三等奖3个、省级奖18个、州级奖153个。业余创作作品,获省级奖18个、州级奖57个。 图们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8所,其中:小学11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1所。全市拥有高级、中级、初级人员1430人,在校学生达886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 图们市1993 年首批通过国家普九验收,1993年被吉林省人民0评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市,1994年被国家教委评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市,进入全国“双基”百强县市行列。全市有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数5274人。 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成绩斐然。市电视大学、图铁电视大学、延边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业余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各类函授大中专培训单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新世纪有用人才,图们市确立了“科教兴市”的战略思想,制定了“十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总体目标。 图们市自1965年5月1日建市以来,各方面专业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几年,我市进入经济发展迟缓和人才缺乏相互制约阶段,为我市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现急需以下专业人才:外语(英语、俄语)、计算机、高级财会、营销、化工、电子电器、园艺、建筑规划、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 图们市现有卫生医疗机构12个, 有卫生技术人员521人,每千人拥有医生人数为3.75人。其中, 高级职称的33人、中级职称的215人。 全市现已基本形成市、乡镇、村三级医疗保健卫生网络,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市医院、中医院、铁路医院和延边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等较大医疗单位,基本可以满足全市临床救治病人需要。 图们市医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6 人,病床286张,病床使用率79.9%,平均住院日22 天,日门诊量200余人。全市计划免疫达到第二个95%目标,单苗接种率为100%,“四苗”覆盖率达100%,各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由1980年的1745.96/10 万下降到现在的307.65/10万,孕产妇死亡率由1980年的4.26/万下降到现在的0,市医院、中医院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其它医院全部进入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医院行列。1993年,图们市被吉林省0评为首批省级卫生城市,“九五”期间,市医院、中医院、保健院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防疫站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 商业购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图们市商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全市商业网点3334个.为建市1965年的近百倍。从业人员8199人,是1965年的1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79万元,是1965年的24.7倍。 集市贸易初具规模,现有各类专业市场18个,从业人员达4404人。市内主要商业区友谊街商业区商贾林立,一条不到l公里的街道两旁,排满近百家商号。贸易大厦、东方大厦及各种家电、文化用品市场琳琅满目。 图们境内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朝两国边民在“公平交易、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摆渡过江,进行互市贸易,当时品种限于生活日用品及农副业产品。新中国成立以后,边境贸易有了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全市对外贸易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1983年,国家赋予图们市外贸进出口经营权。1985年至2001年,边境贸易额逐年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区域日益扩大。进出口商品由粮食、针织、食品、轻工等10多个品种增加到木材、钢材、石油化工、家用电器及汽车等多门类几十个品种。边境贸易成为图们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敦化市 |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长白山腹地,东经127°28′-129°13′,北纬42°42′-44°30′。总面积在延边州最大,11957平方千米。总人口4820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5619人;少数民族人口数34815人,朝鲜族占全市人口的4.87%。邮编:133700 代码:222403 区号:0433 名称由来 敦化市的历史较为悠久,原名敖东城(亦称阿克敦)保留了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东”系满语“鄂多哩” (又称额多力)的转音,其语意不详。县名敦化,取自四书《中庸》“大德敦化”一语。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地理位置 敦化市位于东经127°28′至129°13′、北纬42°42′至44°30′之间;居吉林省东部,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级市,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距吉林省首府长春市直线距离211公里;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驻地延吉市直线距离116公里。属长白山脉的东部山区。 敦化市东部、东南部以哈尔巴岭为界与汪清县、龙井市、安图县相邻;东部、东北部以小沟岭为界与黑龙江省相接;南部隔二道松花江与抚松县毗邻;西部以张广才岭为界与桦甸市、蛟河市相连;西北部以张广才岭为界与黑龙江省接壤。国家公路鹤大线—210国道(鹤岗至大连)由黑龙江省鹤岗市、宁安市经由敦化市雁明湖镇的小沟岭及官地、江南等乡镇进入敦化市,再经江源镇、大蒲柴河镇至冬青岭进入吉林省安图县,途径敦化市境内140多公里。国家公路图乌线—302国道(图们至乌兰浩特)由安图县经由大石头镇的哈尔巴岭、大石头镇区、大桥乡进入敦化市,再经江南镇、秋梨沟镇至黄泥河镇进入吉林省蛟河市,途径敦化市80多公里。 铁路长图线(长春至图们)由蛟河市进入敦化,经由威虎岭、大川、黄泥河、秋梨沟、太平岭、敦化、大桥、大石头、哈尔巴岭等9个站点计程99.5公里,然后进入安图县。 行政区划 辖渤海、胜利、民主、丹江 4 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大石头、黄泥河、官地、沙河沿、秋梨沟、额穆、贤儒、大蒲柴河、雁鸣湖、江源、江南 11 个镇和黑石、青沟子、翰章、红石、大桥 5 个乡,另外还有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历史沿革 公元1677年(康熙十五年),清0颁布《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例》,正式宣布宁古塔管辖一带为封0,敦化为清皇室发源地,属封禁之例,但北部驿路沿线却不在封禁之内。当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虽然明令封了,但却阻止不了外来汉民私自开垦荒地。一传十,十传百,大多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人流不断涌入这号称东大荒的敖东城(亦名鄂多里,又名阿克敦),来开垦这无人管理的土地。加之土匪横行,社会治安状况也很糟糕。公元1878年(光绪四年),吉林将军派员前来视察,并于当年成立了阿克敦荒务局,从此打开了二百年的封禁。赵敦諴调来负责向民众放荒事宜,次年就放出 熟地2774垧,以后逐年都有发放。到公元1882年,共放出熟地近万垧。随之人口也不断增加。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吉林将军铭安奏请建县,公元1881年1月25日清0批准。当时清廷历法沿用农历,是为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经过一年筹备,包括建城池,搭班子,修县衙,于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敦化县正式建成。 建制沿革 1945年9月,成立敦化县民主0。10月,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延边地区行署管辖。11月10日,敦化县划归吉林省永吉地区管辖。 1946年1月,成立敦化县0。划归吉辽省吉东分省管辖。 1946年7月,吉东分省撤销,划归吉东专区管辖。将敦化县北部的黄泥河、黑石、额穆、官地、沙河站等地域划出,另置额穆县。 1947年2月15日,将吉东专区划出珲春等4个县,另立延边专区。将吉东专区驻地移敦化,因名吉敦专区。敦化县隶属吉敦专区。 1947年9月25日,撤销吉敦、延边两个专区,再次组成吉东专区。敦化县隶属于吉东专区,下辖6个区。 1948年3月,吉林省0撤销额穆县,其所辖地域仍旧划归敦化县建制。3月27日.吉东专区改为延边专区。敦化县下辖12个区,86个村。 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0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撤销吉南、吉北两个专区,敦化县从延边专区划出,归省直辖。1949年,成立敦化县人民0。1958年10月,敦化县由省直辖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1968年,撤销敦化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敦化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敦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敦化县人民0。 1985年2月28日,吉林省人民0(吉政发[1985]36号)文件通知,国务院2月11日国函字[1985]24号文件批准,撤销敦化县,设立敦化市(县级)。新设立的敦化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乡镇区划沿革 1954年8月,敦化县辖12个区,85个村。 1956年9月,敦化县辖3个镇、27个乡、16个街道。敦化县人民0更名为敦化县人民委员会。乡、镇人民0更名为乡、镇人民委员会。 1958年,成立18个人民公社,95个管理区。1962年5月,敦化县辖3个镇、18个公社:计95个生产大队。 1980年初,敦化县辖17个公社、3个镇:计327个生产大队,999个生产小队。 1985年12月,敦化市辖5个镇、8个乡,计213个生产大队。 1988年9月,敦化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11个乡;计1 82个居民委员会、380个村民委员会。 1993年10月12日,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敦化市马号乡,设立江源镇。 1995年12月,敦化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0个乡;计186个居民委员会、393个村民委员会:民主街道、渤海街道、胜利街道、丹江街道、大石头镇、黄泥河镇、官地镇、沙河沿镇、秋梨沟镇、额穆镇、贤儒镇、大蒲柴河镇、大山嘴子镇、江源镇、江东乡、江南乡、大桥乡、沙河桥乡、林胜乡、太平岭乡、黑石乡、青沟子乡、翰章乡、红石乡。 1999年12月13日,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敦化市林胜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官地镇管辖;撤销沙河桥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沙河沿镇管辖;撤销太平岭乡、江东乡、江南乡、设立江南镇,将原太平岭乡、江东乡、江南乡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江南镇管辖.镇人民0驻江东。 2003年11月19日,州人民0《关于敦化市红石乡0驻地迁址及大山嘴子镇更名为雁鸣湖镇的批复》(延州政函[2003]283号):根据省民政厅《关于敦化市红石乡0驻地迁址的批复》(吉民行批[2003]9号)和《关于敦化市大山嘴子镇更名为雁鸣湖镇的批复》(吉民行批[2003]10号)精神,州人民0同意敦化市将红石乡0驻地迁移到红石乡临江村,并将大山嘴子镇更名为雁鸣湖镇。 自然资源 敦化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落叶松、水曲柳、紫椴等 30 多种,林产工业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有纤维板、胶合板、木制家具等骨干工厂。敦化市野生动物品种占延边地区总数的 69% ,主要珍稀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黑熊、水獭等。野生植物中珍贵药用、食用植物主要有山参、党参、五味子、木耳、灵芝等行销国内外市场,其中鹿茸产量居全国之首。矿产有金、铜、大理石、泥炭等。其中:泥炭最丰富,储量约 3 亿立方米,石墨储量约 1.4 吨,可开发优质矿泉水资源 10 余处。敦化有一江十七河,牡丹江就发源于此,水域总面积 1 万多公顷,可开发水电站 40 多处。 六顶山正觉寺经济建设 敦化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享受充分的优惠政策,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已列为国家星火密集区、电气化试点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商品粮基地、烟叶基地、黄牛繁育和加工基地,获全国卫生城、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市、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城市。 敦化市工业生产基本上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中成药、建材、造纸等为主的综合加工体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也有新的发展。同时,这里还是吉林省实行开边通海战略的重要交通接汇处河客货集散地。近几年来,这里正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现已确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 旅游资源 敦化市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文物古迹甚多。主要有六顶山渤海古墓群、贞惠公主墓、敖东遗址、城山子山城遗址、二十四块石、依克唐阿碑、抗日烈士陈翰章之墓,这些灿烂的古代文明,吸引了众多的考古专家和游人纷纷来此考察、观光。另外敦化还有亚洲最大的佛教女众道场正觉寺,它建造出全国乃至世界的景观之最,属佛教建筑中所罕见,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是富有特色的佛教旅游胜地。在敦化城东 72 公里处,有一座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雁鸣湖度假村。其四周湖区,峰峦叠障,山水相连,风景如画。著名作家张笑天的《雁鸣湖》就是以此为背景所写的。这些独特的景观都令人心驰神往,留连往返。 历史名人 赵大老爷,名敦諴,山东省莱阳市四家楼人。进士出身,是敦化县的首任县知事,当时人们都把七品县官称为大老爷,是敦化县建治的奠基者,为敦化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孙玉胜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高级编辑。兼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总裁。1960年6月出生于 吉林省敦化市,1980年-1984年就读于吉林大学。1984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曾任新闻采访部副主任、 主任、新闻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副主任,1998年2月任新闻节目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央电视台副总编,2005年5月任现职。1987年采制的新闻《一条马路隔断了两个企业的产需联系》获全国新闻评比特等奖,同年编辑制作了全国第一部 全面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6集系列片《时代的大潮》;1993年获中国新闻界编辑最高奖--首届“韬奋新闻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1997年被选为中国0第15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1994年和1996年分别参与策划并创办了“-”、“焦点访谈”、 “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1997年参与策划实施了72小时大型直播“香港回归特别报道”, 期间为驻香港总部节目负责人。1999年参与策划实施了“国庆50年庆典”、“澳门回归”、 “相逢2000”等特别节目。同年参与组织创办新闻栏目“现在播报”。 |
珲春市 |
珲春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现有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和珲春中俄国际铁路口岸与俄相通;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 珲春市是一个新兴的边境开放城市。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时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珲春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有便利的投资环境,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地理位置 珲春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 珲春东南与俄罗斯海滨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现有珲春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与俄相通;珲春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相邻,边境线长130.5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驼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去中圈河口岸对面就是朝鲜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约15公里便可进入日本海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麓,长516公里,她连接中、朝、俄于一体,是中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依借这一通道,历史上珲春曾一度成为中原地区与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友好交流的桥梁,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珲春具有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也使其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气候特点 珲春市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5℃,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无霜期140—160天,为中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 人口民族 珲春市幅员面积5,14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25.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人,朝鲜族占42.8%,汉族占47.6%,满族占9.3%,其它民族占0.3%。 自然资源 珲春市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珲春、春化、敬信等几个沉煤盆地,煤炭探明储量7.78亿吨,远景储量12亿吨以上,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田。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6.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5,128万立方米。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2条,水资源总量20.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全市土特产资源1,000多种,盛产人参、鹿茸、蜂蜜、哈什蚂等名贵滋补药材和松茸、木耳等土特产品。 主要资源介绍 矿产 红柱石矿物资源 :红柱石地质储量 50 万 t ,其红柱石含量 15-19.2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春化镇东兴镇村一带。 玄武岩柱石矿物资源: 玄武岩储量 198Km 2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密江乡中岗一带。 花岗岩资源: 目前已勘查花岗岩产地 6 处,地质储量 3.7 亿 t ,主要分布在密江乡中岗,清水,仁河洞一带。 白钨矿资源: 白钨矿 WO3 地质储量 905.67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春化镇五道沟一带。 硅石矿资源: 硅石矿地质储量 490465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英安镇里化村、春化镇杨金沟、五道沟一带。 灰岩矿: 灰岩矿,矿石质量 CaO53.42 %,地质储量 447 万 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密江乡中岗一带。 泥炭资源: 泥炭地质储量 242.5 万 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春化镇和敬信镇一带。 珍珠岩资源: ( 化学成分是 SiO 2 68.05-71.25% , H 2 O1.68-3.97% ,平均膨胀倍为 18.2 倍 ) 珍珠岩地质储量 13.7 万 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哈达门乡和马滴达村西北岭一带。 硅藻土矿: 硅藻土矿矿石质量三级品,地质储量 571 万 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春化镇草帽顶子一带。 粘土页岩矿资源: 粘土页岩矿,地质储量 299.7 万 t , 珲春市石兴村一带。 高岭土矿资源: 高岭土矿,地质储量 250 万 t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英安里化一带。 矿泉水资源: 天然饮用矿泉水有延边林管局珲春市果树矿泉水,珲春市金三角矿泉水,珲春市草帽顶子矿泉水,其中果树矿泉水达标元素含量 ( ㎎∧ ) 锶 0.212-0.213 、偏硅酸 26.00-29.90 、水量 200m 3 /d ,出露方式是打井,已开采。 林业 森林面积 48 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 75.4% 每年采伐为 10 万 m 3 ,其中市林业局为 2 万 m 3 ,大林业局为 8 万 m 3 。 草源分为草地和林下草地,其面积 7.2 万公顷,牧业用地 3.6 万公顷,其中人工草地为 868.03 公顷。 牧场除三家子乡外均有分布,价格为:每年每公顷 20-80 元,现可提供牧场的最大面积为: 1200 公顷。今年种植了 200 公顷猫尾草 。 农业 全市土壤 PH 值 : 中性偏酸,大部分属于干地。全市耕地面积 20738 公顷,水田耕地面积 7520 公顷,旱田耕地面积 13218 公顷。 行政区划 市人民政府驻河南街1号。全市辖4个街道、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靖和街道、新安街道、河南街道、近海街道、春化镇、敬信镇、板石镇、英安镇、马川子乡、杨泡满族乡、三家子满族乡、密江乡、哈达门乡。 靖和街道 辖:文化社区、大唐社区、林园社区、沿河社区、永新社区、龙泉社区、友好社区、龙盛社区、希望社区、康平社区、民安社区、新兴社区。 新安街道 辖:春粮社区、团结社区、龙源社区、乐园社区、迎春社区、长城社区、长安社区、迎新社区。 河南街道 面积12平方千米,17012户、44108人。辖:永盛社区、阳光社区、居安社区、沿南社区、昌盛社区、矿泉社区。有176个行政小组。 河南街道是1988年撤县设市时成立的,至1997年共成立了20个居民委员会。1998年撤并为8个社区。2002年9月,撤并为6个社区。 近海街道 位于市区南部,面积7.4平方千米。总户数为1380户,总人口为4915人。辖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太阳村、支边村、春景村、图鲁村、长城村等。35个村民小组。 于1996年3月5日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内的农业和农村及社会事务工作。 春化镇 辖:西土门子村、中土门子村、太平沟村、东兴镇村、草坪村、兰家趟子村、桦树嘴子村、分水岭村、上草帽顶子村、下草帽顶子村、大六道沟村、葫芦头沟村、小六道沟村、河东村、镇安岭村、梨树沟村、五道沟村、洋金沟村、四道沟村、官道沟村。 敬信镇 辖:防川村、圈河村、九沙坪村、六道泡村、金塘村、四道泡村、二道泡村、鲁田村、回龙峰村、白石村、玻璃洞村、西架山村、朝阳村、大肚川村。 板石镇 辖:孟岭村、柳亭村、湖龙村、板石村、新农村、南秦孟村、东兴村。 英安镇 面积625.63平方千米,人口38353人)。辖2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下列为3个社区、25个村):英义社区、育才社区、光兴社区、甩弯子村、关门嘴子村、里化村、大荒沟村、向阳村、英安村、八二村、富民村、富新村、英新村、八棵树村、新地方村、靖边村、高产村、东关村、营子村、大榆树村、西郊村、新明村、城北村、城西村、中华村、自兴村、双新村、荒山村。 1999年12月1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春城乡、英安乡,设立英安镇,将原春城乡和英安乡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英安镇管辖。2000年9月成立。2001年9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光明街道办事处,将其划归英安镇管辖。 马川子乡 辖:南山村、依力哈达村、红星村、马新村、五二村、河南村、炮台村、电线村、五一村。 杨泡满族乡 辖:烟筒砬子村、红旗河村、泡子沿村、松林村、杨木林子村、庙岭村、东阿砬村。 三家子满族乡 辖:西崴子村、沙坨子村、东岗子村、古城村、永丰村、八连城村、三家子村、立新村。 密江乡 位于珲春市西部,距珲春城区26千米,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2653人,朝鲜族人口占86%多。乡政府驻密江村。辖6个行政村:密江村、解放村、中岗子村、下洼子村、东新村、三安村。 哈达门乡 辖:金矿社区、中心村、新兴村、平安村、胜利村、太平村、明新村、河山村、河北村、新华村、涌泉村、柳树河子村、青山村、仲坪村、马滴达村、塔子沟村、三道沟村、雪带山村、松树村、和平村、一松亭村。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珲春 珲春系满语译音,有“汉汊”、“河汉”之意,后引申为“边地”、“边陲”之意。 1914年撤珲春厅建县。 1945年10月,筹建珲春县民主政府,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延边地区管辖。 1945年11月,成立珲春县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县划为1个市、8个区。隶属于吉林省政府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6年1月,珲春县隶属于吉辽省吉东分省。1947年2月,珲春县隶属于延边专区(9月延边专区改名为吉东专区,1948年3月吉东专区改称延边专区)。 1949年5月30日,珲春县政府更名为珲春县人民政府。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成立,珲春县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12 月,根据宪法规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珲春县隶属于自治州至今。同年,珲春县人民政府更名为珲春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撤销珲春县人民委员会,成立珲春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珲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珲春县人民政府。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10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民(88)行批4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珲春县,设立珲春市(县级市)。以原珲春县行政区域为珲春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立的珲春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1991年开放城市。 1992年国境开放城市。 区划沿革 1945年11月11月21日,全县划为1个市、8个区。1947年12月26日,汪清春芳区划归珲春县。全县辖10个区。1948年,珲春县城区更名为城关区。 1950年12月6日,将10个区改用序数排列命名。 1956年4月14日,全县辖1个镇:珲春镇,1个区:春化区、21个乡:杨泡、马川子、炮台、二道泡、九沙坪、板石、春景、沙坨子、三家子、英安、密江、凉水、英豪、白兴、哈达门、三道沟、马滴达、五道沟、西土门子、中土门子、草坪86个村。 1958年1月,调整为1个镇、14个乡。9月,全县改划为10个人民公社,87个大队。 1960年8月27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珲春县的三岔河、小山、桦树枝子划归黑龙江省东宁县管辖。 1961年,又平划英安、杨泡、镇郊3个公社,共为13个公社。 1964年11月26日,改珲春镇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珲春镇人民委员会。全县划为1个镇、12个公社。 1980年初,珲春县辖12个公社、1个镇:128个生产大队,641个生产小队。 1983年,调整为1个镇、12个乡。1984年,调整为4个镇、8个乡。 1988年8月2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的珲春镇,设立春城乡及靖和、新安、河南、光明四个街道办事处。撤销英安镇,设立英安乡。 1992年11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敬信、板石乡,设立敬信、板石镇。 1995年12月,珲春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8个乡;83个居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委员会。 1999年12月1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春城乡、英安乡,设立英安镇,将原春城乡和英安乡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英安镇管辖;撤销马滴达乡,将原马滴达乡管辖的塔子沟、马滴达等6个村划归哈达门乡管辖,四道沟等6个村划归春化镇管辖;将原板石镇管辖的支边、太阳2个村划归近海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0年,珲春市辖5个街道、3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11091人,其中:靖和街道 43852人、新安街道 33168人、河南街道 25851人、光明街道 13055人、近海街道 9012人、春化镇 11384人、敬信镇 5673人、板石镇 7767人、英安乡 10082人、马川子乡 5101人、杨泡乡 3955人、三家子乡 8727人、密江乡 2386人、哈达门乡 7372人、马滴达乡 5865人、春城乡 17841。 2001年9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光明街道办事处,将其划归英安镇管辖。 2002年12月,珲春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 2003年,珲春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新安街道、靖和街道、河南街道、近海街道、春化镇、敬信镇、板石镇、英安镇、哈达门乡、三家子满族乡、杨泡满族乡、密江乡、马川子乡,共有120个行政村。全市面积5145平方千米,总户数66604户,总人口215430人,其中农业人口72092人,占总人口的33.5%。朝鲜族人口88029人,占总人口的40.9%。 工业概况 近年来,珲春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能源水电、林产品加工、服装纺织和信息电子”四大支柱产业。 目前,珲春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现有能源水电、木制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医药保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副海产品和一般加工业九大工业产业。其中,能源水电、木制品加工、纺织服装和信息电子四大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作用显著,支撑了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近年来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在50%左右,2007年珲春市工业上缴税金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左右。特别是四大支柱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推动珲春市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珲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投资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了高起点、高水平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的强的产业结构。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和“诚信”理念,全面提高了部门服务水平,坚持诚实守信、政企互信,创造了和谐、信用和共赢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
龙井市 |
邮编:137200 代码:220882 区号:0436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部。东经122°02′-123°30′,北纬44°13′-45°16′。东与乾安县相接,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为界,南与长岭县相连,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相交,北与洮南市为邻。东北与大安市接壤。总面积8476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开通镇民主东路229号。全县辖8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开通镇、瞻榆镇、双岗镇、兴隆山镇、边昭镇、鸿兴镇、新华镇、乌兰花镇、新发乡、新兴乡、向海蒙古族乡、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团结乡、十花道乡、八面乡、苏公坨乡。共有172个村,还有6个畜牧(林)场。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开通镇(Kaitong Zhen) 代码:220822100 邮编:137200 面积619.3平方千米。人口107970人。镇政府驻兴华北街1905号。辖9个社区。 开通镇区域,清代属蒙王地,系扎萨克图王旗南部游牧地。光绪三十年设置建县治所设在这里。……1981年更通榆镇人民公社为开通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开通镇。 瞻榆镇(Zhanyu Zhen) 代码:220822101 邮编:137205 面积812平方千米。人口35319人。镇政府驻中兴北街1号。辖1个社区、20个村。 因原瞻榆县驻于此镇,故名瞻榆。该镇区域属蒙王地(系图什业图旗王),光绪32年(1906年)放荒招垦,…… 鸿兴镇(Hongxing Zhen) 代码:220822102 邮编:137202 面积324平方千米。人口13289人。镇政府驻东鸿兴。辖10个村。 由驻地而得名。鸿兴镇区域,清代属蒙王地。光绪初年,开始定居,耕耘,系扎萨克王旗南部游牧归地。……1984年将“红星”两字改为“鸿兴”。1984年12月撤销鸿兴乡改为鸿兴镇。 边昭镇(Bianzhao Zhen) 代码:220822103 邮编:137201 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16985人。镇政府驻边昭。辖10个村,一个畜牧场。 由驻地边昭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光绪三十年设治建县,归开通县管辖。民国时期,曾设警察区、警务局,属开通镇管辖…… 兴隆山镇(Xinglongshan Zhen) 代码:220822104 邮编:137211 面积1003平方千米。人口25243人。镇政府驻兴隆山。辖10个村,一个畜牧场、一个林场。 由驻地兴隆山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光绪年间开始定居放牧、农耕。清末归醴泉县所辖。民国四年,属瞻榆管辖(从醴泉县分出设立瞻榆县)。…… 新华镇(Xinhua Zhen) 代码:220822105 邮编:137204 面积630平方千米。人口22684人。镇政府驻德兴泰。辖14个村。 由原新华乡得名,取吉祥之意。清属蒙王地(系图什业图王)南部游牧旧地,光绪年间开始定居、耕耘。清末归醴泉县管辖。…… 双岗镇(Shuanggang Zhen) 代码:220822107 邮编:137202 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13415人。镇政府驻双岗。辖5个村。 由驻地双岗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光绪年间开始定居、耕耘,系扎萨克图王旗南部游牧归地。光绪三十年归开通县所辖…… 乌兰花镇(Wulanhua Zhen) 代码:220822108 邮编:137209 面积541平方千米。人口18430人。镇政府驻乌兰花。辖14个村。 由驻地乌兰花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光绪年间,开始定居耕耘。清末属醴泉县所辖。民国四年,属瞻榆管辖。……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Baolawendu Mengguzu Xiang) 代码:220822202 邮编:137221 面积244平方千米。人口4231人。乡政府驻糜子荒。辖4个村。 由原行政村驻地包拉温都而得名。包拉温都系蒙古语,意为紫色的高原。清代属蒙王地。光绪末年开始耕耘,归醴泉县所辖。民国四年,属瞻榆管辖。1945年…… 苏公坨乡(Sugongtuo Xiang) 代码:220822203 邮编:137216 面积285平方千米。人口12224人。乡政府驻苏公坨。辖9个村。 由驻地苏公坨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系蒙古族游牧地,光绪三十年设治建县,归开通县管辖。清末民初,开始建屯,种地,民…… 向海蒙古族乡(Xianghai Mengguzu Xiang) 代码:220822204 邮编:137215 面积1272平方千米。人口24664人。乡政府驻香海庙。辖4个村。 由驻地香海庙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咸丰年间蒙古族人民在这里修庙建塔。民国初年,属醴泉县(今突泉县)所辖。…… 团结乡(Tuanjie Xiang) 代码:220822207 邮编:137207 面积588平方千米。人口12800人。乡政府驻东民主。辖9个村。 清代属蒙王地,光绪末年开始耕耘,清末属醴泉县管辖。民国四年,属瞻榆县所辖……因民主、胜利两乡合并一起建社,故命名为团结乡人民公社。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改称团结乡。 十花道乡(Shihuadao Xiang) 代码:220822208 邮编:137217 面积429平方千米。人口12416人。乡政府驻下洼子屯。辖10个村。 由所辖自然屯什花道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系扎萨克图王旗南部游牧旧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归开通县所辖。民国时期属…… 八面乡(Bamian Xiang) 代码:220822209 邮编:137218 面积440平方千米。人口14983人。乡政府驻巴日森昭。辖8个村。 原名称八面山昭,由驻地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系扎萨克图王旗南部游牧旧地。光绪末年开始定居、耕耘,设天恩地局。光绪三十年归开通县所辖。……1983年改称八面乡至今。 新发乡(Xinfa Xiang) 代码:220822210 邮编:137206 面积378平方千米。人口10452人。乡政府驻六合屯。辖6个村。 由原公社驻地新发堡而得名。该乡区域,清属蒙王地,康熙年间开始建庙,光绪年间建房种地。清末,归醴泉县所辖。民国属瞻榆县…… 新兴乡(Xinxing Xiang) 代码:220822211 邮编:137208 面积196.14平方千米。人口9599人。乡政府驻腰民主。辖6个村。 由原兴村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清末开始立窝堡、种地,隶属醴泉县所辖。民国年间,归瞻榆县警察三区保甲第三分所管辖。…… 附:三家子种牛繁育场(Sanjianzi Zhongniu Fanyuchang) 代码:220822301 邮编:137200 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7620人。驻新三家子。辖一马队、二马队、三牛队和两个自然屯。因场部设在三家子,以繁育种牛为主,故命名为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1961年5月将三家子种牛繁育场…… 附:良井子畜牧场(Liangjingzi Muchang) 代码:220822302 邮编:137205 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2910人。驻良井子。辖良井子分场自力分场和五个自然屯。由驻地良井子屯而得名。1980年该场改为地区管理,改名为白城地区良井子畜牧场…… 附:同发畜牧场(Tongfa Chumuchang) 代码:220822303 邮编:137211 面积80.2平方千米。人口7950人。驻东兴屯。辖东兴、兴隆、自力、利民和新兴五个分场,19个自然屯。1979年将同发公社有由吉林省农垦局改建为农场。1985年5月省农垦局将该场移交给通榆。改名国营省通榆县同发畜牧场。 附:新华种牛繁殖场(Xinhua Zhongniu Fanzhichang) 代码:220822304 邮编:137204 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1232人。驻尤家窝堡。辖一个自然屯。1964年建成繁殖种牛的农场,原名为通榆县种牛繁殖场。1970年更名为通榆县新华种牛繁殖场。 附:双岗鹿场(Shuanggang Luchang) 代码:220822305 邮编:137202 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1385人。驻双岗。辖一分场、二分场和种畜大队,3文化个自然屯。1958年春,吉林省商业厅来双岗建场,因地处白城地区双岗,又统管地区内各县畜牧场,故命名为白城地区双……1977年更名为通榆县双岗鹿场。 附:向海造纸林场(Xianghai Zaozhi Linchang) 代码:220822306 邮编:137215 县林业局在此新建,因全县已三个机械林场,故命名为国营通榆县第四机械林场。1979年吉林造纸厂与通榆先县联营经办此厂,因在向海境内因此名。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30人。驻香海庙。辖一分场至四分场。…… 附:向海自然保护区(Xianghai Ziranbaohuqu) 代码:220822307 邮编:137215 沿用向海乡驻地名称,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为主而得名。1986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1179平方千米。人口410人。驻香海庙。下辖派出所,检查站,观察站,防火站,标本室等单位。…… 地图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开通、瞻榆两县合并,取其县名各一字称通榆县。 开通县、瞻榆县 1945年11月,开通县、瞻榆县划归嫩江省直辖。 1946年1月,两县划归吉江行政区洮南专区。3月,两县划归嫩南行政区。4月,两县划归辽吉行政区。6月,两县划归辽吉行政区第四专区。8月,两县划归辽吉行政区直辖。12月,两县划归辽北省第四专区。 1947年8月,两县划归辽北省直辖。1948年2月,两县划归辽北省后方办事处。3月,划归辽北省白城子后方办事处。7月,两县划归嫩江省。10月,划归嫩江省白城子办事处。 1949年4月,两县都划归黑龙江省,成立开通县人民政府、瞻榆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从原黑龙江省将开通、瞻榆等7个县划归吉林省管辖,设立白城子专区,开通县驻开通镇,辖8个区,42个村。瞻榆县驻瞻榆镇,辖7个区,49个村。 1955年2月,瞻榆县辖1个镇、16个乡.开通县辖1个镇、15个乡、3个街。瞻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瞻榆县人民委员会,开通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开通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10月,瞻榆县辖1个镇、5个乡。开通县辖1个镇、3个乡、4个社、3个街。 开通县 今吉林省通榆县境内。 开通县驻地,俗名“七井子”,因当地有7个给水井子而得名。原属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游牧地。清末,1904年7月4日(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经盛京将军奏准,于洮南府东南120里的哈拉乌苏(青龙泡屯)设置开通县,隶属洮南府。翌年10月5日(清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七日),于七井子(今富平镇)设署,“开厅视事”。1907年4月(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隶属奉天行省洮南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6月,改隶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时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辽宁省改称),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嫩江省管辖。1946年1月,划归吉江行政区;3月,划归嫩南行政区;5月,复归嫩江省;6月,划归辽吉行政区。1947年1月,改隶辽北省。1948年7月,划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5月,撤销嫩江省,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54年9月15日,正式划归吉林省管辖,隶属白城专区。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开通县与瞻榆县合并为通榆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开通镇。仍隶白城专区。 (本段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瞻榆县 今吉林省通榆县境内。 瞻榆县,因县城南有古榆树一棵,出城即可眺望,故取名瞻(望)榆(树)。清末,属醴泉县(今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5年批准,“9月14日咨覆到省”,将醴泉县的二、四、五区划出,于六家镇设置开化县。1916年10月,治所移驻开化镇(今瞻榆镇)。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17年因与云南省开化县重名,奉令改为瞻榆县。1929年2月,废止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时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辽宁省改称),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嫩江省管辖。1946年1月,划归吉江行政区;3月,划归嫩南行政区;5月,复归嫩江省;6月,划归辽吉行政区。1947年1月,划归辽北省管辖。1948年7月,划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5月,撤销嫩江省,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54年9月15日,正式划归吉林省管辖,隶属白城专区。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瞻榆县与开通县合并改为通榆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开通镇。仍隶白城专区。 (本段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通榆县 1958年10月23日,开通与瞻榆县合并,取名通榆县,隶属于白城专区。成立通榆县人民委员会,驻开通镇。辖10个公社,84个管理区。 1960年12月,通榆县辖2个镇、16个公社,84个生产大队。1966年1月,生产大队调整为125个。 1968年,撤销通榆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通榆县革命委员会。调整为18个公社。 1971年12月,通榆县辖18个公社,125个生产大队。 1979年7月,通榆县辖18个公社、2个镇,145个生产大队,915个生产小队。 1980年初,通榆县辖18个公社、2个镇,145个生产大队,915个生产小队。撤销通榆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通榆县人民政府。 1988年,通榆县辖2个镇、21个公社,145个生产大队。 1994年,通榆县撤销永青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开通镇管辖。撤销瞻榆乡、耀东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瞻榆镇管辖。 1995年12月,通榆县辖9个镇、11个乡、3个民族乡:开通镇、瞻榆镇、双岗镇、兴隆山镇、边昭镇、鸿兴镇、四井子镇、新华镇、乌兰花镇、羊井乡、永青乡、新发乡、新兴乡、团结乡、十花道乡、八面乡、瞻榆乡、苏公坨乡、七井子乡、耀东乡、西艾力蒙古族乡、向海蒙古族乡、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共有62个居民委员会、168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通榆县辖9个镇、11个乡、3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8344人,其中:开通镇 83267人、瞻榆镇 14709人、双岗镇 12280人、兴隆山镇 24790人、边昭镇 16063人、鸿兴镇 13374人、四井子镇 11096人、新华镇 24030人、乌兰花镇 18282人、羊井乡 8793人、永青乡 4970人、新发乡 9739人、新兴乡 9198人、西艾力蒙古族乡 4151人、向海蒙古族乡 9475人、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4509人、团结乡 13045人、十花道乡 10758人、八面乡 13017人、瞻榆乡 4357人、苏公坨乡 11421人、七井子乡 11428人、耀东乡 15592人。 2002年3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f200214号]文件,撤销通榆县永青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开通镇管辖。2002年12月,通榆县辖9个镇、8个乡和西艾力蒙古族乡、向海蒙古族乡、拉温都蒙古族乡3个民族乡。全县总人口3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万人。 2003年底,通榆县辖9个镇、8个乡、3个民族乡:开通镇、瞻榆镇、兴隆山镇、边昭镇、鸿兴镇、双岗镇、四井子镇、乌兰花镇、新华镇、七井子乡、羊井乡、新发乡、新兴乡、西艾力蒙古族乡、向海蒙古族乡、团结乡、十花道乡、八面乡、苏公坨乡、包拉温都蒙古族乡,6个国营畜牧(林)场、172个行政村。全县面积8496平方千米,总户数104137户,总人口352322人,其中农业人口246139人,占总人口的69.9%。 (调整时间尚不清楚)撤销四井子镇、羊井乡、西艾力蒙古族乡、七井子乡。 |
和龙市 |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3500 代码:222406 区号:0433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州南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总面积5069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文化街24号。全市辖3个街道、8个镇:民惠街道、光明街道、文化街道、八家子镇、福洞镇、头道镇、西城镇、南坪镇、东城镇、崇善镇、龙城镇。境内还有和龙林业局、八家子林业局、和龙市林业局。 行政区划(街道、镇简介) 龙城镇(Longcheng Zhen) 代码: 邮编:133500 面积1620.7平方千米。人口26635人。辖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屯。 沿革:1933年12月和龙镇、龙城乡合并为龙城乡。1999年12月23日龙城乡、富兴乡合并为…… 八家子镇(Bajiazi Zhen) 代码: 邮编:133505 人口4819人。辖6个村、2个社区,23个自然屯。 沿革:八家子名称来自老八家子(河南村驻地),因其他住有八户人家而得名。1937年…… 西城镇(Xicheng Zhen) 代码: 邮编:133506 面积11.461平方千米。人口11004人。辖7个村、2个社区。 沿革:因镇内有西古城子得名,简称西城。…… 头道镇(Toudao Zhen) 代码: 邮编:133503 面积518.76平方千米。人口29634人。镇政府驻北山街47号。辖16个行政村、2个社区。 沿革:原名三河镇,为福洞河、长仁江、海兰江汇合处而得名。1910年前后于河谷盆地从下往上数第一道沟而得名。1998年由原龙水镇、头道镇、龙门乡合并而成。…… 东城镇(Dongcheng Zhen) 代码: 邮编:133501 面积148.99平方千米。人口9940人。镇政府驻大成。辖8个村。 沿革:因境内有东古城子饿得名。…… 福洞镇(Fudong Zhen) 代码: 邮编:133508 面积188.67平方千米。人口13761人。辖4个村、2个社区。 沿革:建屯初期福洞沟里土地肥沃,五谷丰登,并蕴藏着优质高煤,故人们喜称之福洞。1955年7月-1956年1月福洞乡人民政府 1956年1月-1956年…… 崇善镇(Chongshan Zhen) 代码: 邮编:133514 位于和龙县南部距县城62华里处。面积437.192平方千米。人口3604人。辖5个村。 沿革:光绪11年(1855年)清政府在图们江流域边疆地区设越垦局时,…… 南坪镇(Nanping Zhen) 代码: 邮编:133512 人口3495人。镇政府驻南坪村。 沿革:光绪十八年(1892)中华民国时和龙县德化社,1936年8月改为和龙县德化村,1946年1月改为德化……原来是德化镇,乡镇合并时改为南坪镇,镇驻地南坪而命为南坪镇。 地图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和龙峪”为汉满两语组成。“和龙”本为满语,“两山夹一沟”的意思;“峪”为汉语,本为山谷之意。 1946年1月建立和龙县政府,辖9个公所。1956年4月改称和龙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20日成立…… 1993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93]300号]文件通知:7月5日民政部以[民行批[1993]138号]文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和龙县,设立和龙市(县级)。以原和龙县的行政区域为和龙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立的和龙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行政区划沿革 1946年1月,和龙县辖9个公所。 2000年,和龙市辖4个街道、9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15266人,其中:民慧街道 14381人、光明街道 14474人、文化街道 28566人、海兰街道 26124人、八家子镇 27376人、福洞镇 14993人、头道镇 29433人、西城镇 12285人、南坪镇 8446人、东城镇 9527人、崇善镇 2615人、土山镇 6550人、龙城镇 20496。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同意撤销和龙市海兰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光明街道办事处。2003年12月15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11号文件,同意撤销和龙市土山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龙城镇管辖,龙城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和龙市西城镇龙浦村第7、第8、第9村民小组和头道镇龙源村第5、第6、第7村民小组划归八家子镇管辖;将和龙市南坪镇竹林村、兴南村、梨树村划归崇善镇管辖。 2003年底,和龙市辖3个街道、8个镇:民惠街道、光明街道、文化街道、头道镇、八家子镇、福洞镇、西城镇、南坪镇、东城镇、崇善镇、龙城镇,共有86个行政村。面积5069平方千米。总户数75005户,总人口2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302人,占总人口的39.3%。 |
汪清县 |
邮编:133200 代码:222424 区号:0433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北纬 129°51′-130°56′、东经43°06′-44°03′。东与珲春市,西与敦化市,南与图们市、延吉市,北与黑龙江省宁安、穆棱、东宁县接壤。南北纵长108千米,东西横距152千米,总面积8376.96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汪清镇汪清街东392号。全县辖8个镇、1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百草沟镇、春阳镇、复兴镇、东光镇、鸡冠乡。境内还有汪清林业局、天桥岭林业局、大兴沟林业局。 汪清县距俄罗斯边境40千米,距朝鲜边境18千米。地处长白山麓,属山区,平均海拔806米。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多风气候,冬长夏短, 四季分明,垂直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3.9℃,年平均降雨量为580毫米,无霜期为110-141天,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汪清镇(Wangqing Zhen) 代码:222424100 邮编:133200 面积258.61平方千米。人口97262人。辖幸福社区、大川社区、大明社区、南山社区、江北社区、新民社区、新华社区、新华社区、东振社区、汪清村等。 沿革:汪清镇属于汪清县派生地名。1958年成立汪清镇人民公社,1967年成立汪清镇革委会。1981年3月,改为汪清镇人民政府。…… 2003年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汪政发[2003]7号),在县城城区内成立了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属于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4月18日建立。 西城街道(Xicheng) 因位于汪清镇城西而得名。总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29282人。辖江北社区、新民社区、新华社区、东振社区4个社区。办事处在清林路南35号, 东城街道(Dongcheng) 因位于汪清镇城东而得名。人口30400人。辖幸福社区、大川社区、大明社区、南山社区4个社区。办事处在汪清东路25号。 大兴沟镇(Daxinggou Zhen) 代码:222424101 邮编:133202 面积1009.15平方千米。人口29932人。辖兴盛社区、河南村、河北村、龙水村、河东村、河西村、新立村、北城村、光明村、庙岭村、甲山村等。 沿革:现在的大兴沟镇位于当时的大荒沟的沟口。后来,人们把“口子”去掉,称为“大荒沟”。1933年把“荒”字……在日伪时期(1934年)曾设春和村公所和警察署。1945年为春兴区,1946年6月改称第三区。…… 百草沟镇(Baichaogou Zhen) 代码:222424104 邮编:133212 面积584.02平方千米。人口17372人。辖闹枝社区、百草沟村、凤林村、吉祥村、卧龙村、新田村、安田村、棉田村、富岩村、平安村、仲兴村、西城村等。 沿革:1945年成立春融区百草沟乡,1964年6月为春融区,后改称第二区,1948年7月更名为百草沟…… 天桥岭镇(Tianqiaoling Zhen) 代码:222424102 邮编:133204 面积1354.9平方千米。人口35422人。镇政府驻天桥岭。辖天桥岭社区、天桥岭村、椴树背村、天河村、天宁村、鹿圈子村、天山村、口山村、天平村、天安村、桃源村等。 沿革:1933年,因此地位于阿米达、春阳、东新三条沟的汇合处,故得名三岔口。1934年归屯,1936年铺设……建县初期,此地归延吉县管辖,民国时期为延吉县第五区,日伪统治时期为延吉县开化村,1938年归汪清县,…… 春阳镇(Chunyang Zhen) 代码:222424105 邮编:133205 面积923.51平方千米。人口16221人。辖春中社区、春阳村、东升村、阳光村、新安村、石城村、老庙村、中屯村、南沟村、红云村、骆驼山村、金矿村等。 沿革:该镇早在清朝时为“禁垦围场”。清道光、咸丰年间,封禁渐驰。清未,关内等地饥民来到此地,当时,这里属珲……1945年为春光区的春阳乡,1948年5月为第五区春阳村,1949年平3月为天桥岭区春阳村,…… 复兴镇(Fuxing Zhen) 代码:222424103 邮编:133219 面积1314.27平方千米。人口8333人。镇政府驻金仓村。辖金苍村、复兴村、兴华村、道芬村、糖厂村、五道崴子村、杜荒子村、一道崴子村、四道崴子村、六道崴子村共10个村。 沿革:该镇黄金埋藏量丰富.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人在此从事淘金。镇驻地因盛产黄金而得名“金仓”。金仓于1937年建屯,归春明村管辖。次年,日伪在此修筑了铁路,并设有警察署、宪兵队等-,…… 罗子沟镇(Luozigou Zhen) 代码:222424106 邮编:133216 面积1399.04平方千米。人口24489人。镇政府驻罗子沟。辖金城社区、罗子沟村、绥芬村、城子后村、内河村、下河村、创业村、上碱村、中河村、新村、上河村、金星村等。 沿革:罗子沟原名绥芬大甸子,清宣统三年时,延吉道尹公署委员查定珲春、东宁、宁安县界时,路过绥芬河的上游,因…… 东光镇(Dongguang Zhen) 代码:222424200 邮编:133217 面积1234.11平方千米。人口4559人。辖五人班村、塔子沟村、东光村、城墙砬子村、磨盘山村、林子沟村、西大坡村、明月沟村、东林村、清河村、东兴等。 沿革:东光的含义是东光明。早在1938年实行集团部落时叫东光屯,归春明村管辖。1945年划分为大兴和金城两个乡,辖25个初级社……2003年,撤销十里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东光镇。 鸡冠乡(Jiguan Xiang) 代码:222424209 邮编:133214 面积818.24平方千米。人口8510人。乡政府驻鸡冠村。辖鸡冠村、张家店村、影壁村、刺老芽沟村、太安村、公家店村、腰营沟村、大北沟村、吉兴村、霍家营村、鸡鸣村等。 沿革:因该乡附近有一座砬子山与鸡冠形状相似而得名。此地于清光绪元年开始开发。因为原来是荒凉的大甸子,故得名叫荒沟。1945年在行政区划变动后为春兴区鸡…… 地图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汪清”源于满语(女真语)本音“旺钦”,意思为“堡垒”。后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称的由来因这里的小平原中间宽而得名。设县之后,由于前清时音义附会,将“钦”改作“清”,又因当时奉天兴京(辽宁新宾)之东有一旺清边门,音义同此,再更“旺”为“汪”。故得今名。 1909年开始设置汪清县。1929年2月,汪清又归延吉交涉署管辖。 1945年成立县民主政府,1952年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政府驻汪清镇。 行政区划沿革 1986年,汪清县东振乡,恢复乡建制。汪清镇原直属队改为村委会;双河乡河南屯改为村委会;蛤蟆塘乡富安屯改为村委会;十里坪乡的长兴村和白岩村合并到满河村,新发村合并到沙金沟村。 1986年,汪清县辖:汪清镇、东光乡、新兴乡、十里坪乡、复兴镇、大兴沟镇、蛤蟆塘乡、天桥岭镇、春阳镇、东新乡、鸡冠乡、罗子沟镇、西崴子乡、东振乡、仲安乡、百草沟镇、仲坪乡、双河乡共7镇、11乡,221个村委会。 1989年,东新乡增设北城子村委会;蛤蟆塘乡增设北沟村委会;仲安乡兴隆村化分为兴隆、红星2个村委会,仲安村划分为仲安、永和2个村。 1991年,百草沟镇吉祥村划分为吉祥、南城、正阳和新城4个村委会。 1992年,东光乡改为镇建制。汪清县辖8个镇、10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春阳镇、复兴镇、百草沟镇、东光镇、十里坪乡、东振乡、双河乡、蛤蟆塘乡、鸡冠乡、新兴乡、仲安乡、西崴子乡、东新乡、仲坪乡。 1995年,新兴乡?南丰里并入大坎子村。 1997年,百草沟镇水南水北因兴建满台城水电站被水淹没而撤销;撤蛤蟆塘北沟村并入前塘村。 1998年,撤销双河乡,并入大兴沟镇;撤销东振乡、西崴子乡,并入汪清镇;撤销仲安乡、仲坪乡,并入百草沟镇。撤销汪清镇直属村并入大川村委会。 2000年,汪清县辖8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55882人,其中:汪清镇 97328人、大兴沟镇 28826人、天桥岭镇 34588人、罗子沟镇 23395人、百草沟镇 15667人、春阳镇 15754人、复兴镇 8099人、东光镇 6449人、十里坪乡 2549人、新兴乡 5271人、蛤蚂塘乡 9572人、鸡冠乡 8384人。 2001年,撤销新兴乡并入东光镇。 2002年,汪清县辖8个镇、3个乡。境内还有天桥岭、汪清、大兴沟3个省属林业局。总人口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万人,有汉、朝、满、蒙、回等11个民族聚居,其中朝鲜族占总人口的29.9%。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4号文件,同意撤销汪清县十里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东光镇。2003年底,汪清县辖8个镇、2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春阳镇、复兴镇、百草沟镇、东光镇、蛤蟆塘乡、鸡冠乡。同年,罗子沟镇向阳村、腰沟子村合并到罗子沟村;百草沟镇果树村合并平安村。年末,汪清县面积8 918.13平方千米,辖8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200个行政村,总户数为87 635户,总人口为256 36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0 033人,占总人口的46.8%(统计数据来源:《吉林省年鉴2003》)。 2003年?,汪清镇趟子沟村合并到砂南村;青林村、西兴村合并到夹皮沟村;新村合并到东振村;苍安村合并到西崴子村;荒坪北沟合并到东明村;河北蔬菜合并到江北村,后更名为河北村;柳兴合并到柳树河村。 2003年?,百草沟镇新村合并到仲安村;东兴村合并到八棵树村;太阳村合并到东崴子村;复安村、西山村合并到平安村;岩村、中心村合并到长兴村;上坪村合并到高城村。 2004年,全县辖8个镇、2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百草沟镇、春阳镇、复兴镇、东光镇、蛤蟆塘乡、鸡冠乡。 2005年,撤蛤蟆塘乡,并入大兴沟镇。 2006年,汪清县辖汪清镇、东光镇、复兴镇、百草沟镇、大兴沟镇、鸡冠乡、天桥岭镇、春阳镇、罗子沟镇8镇1乡,200个村委会。 |
安图县 |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3600 代码:222426 区号:0433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经127°48′-129°11′,北纬42°0l′-43°24′。东与龙井市、和龙市,西与抚松县,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与敦化市接壤。总面积7444.19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明月镇。全县辖7个镇、2个乡:明月镇、松江镇、二道白河镇、两江镇、石门镇、万宝镇、亮兵镇、新合乡、永庆乡。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明月镇(Mingyue Zhen) 代码:222426100 邮编:133600 位于安图县境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896平方千米。镇政府驻明月沟。辖东华、城东、明东、新安、兴华、园艺等53个行政村。 沿革:原称"瓮声砬子",因街区中心突踞一石山而得地名。砬子何故发"瓮声"?说法不一。一说砬子临池,水流"瓮……镇域在唐时为渤海国卢州。清为封禁之地。1881年废禁,人烟始增,时属南岗(今延吉)垦局之崇礼社。……2003年,将长兴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 松江镇(Songjiang Zhen) 代码:222426101 邮编: 地处长白山北麓。辖杨木、胜利、松花、沙金沟、松岭、盘道、黄泥、兴隆、向阳、四合、营林、德化、文昌、永丰、东风、政通、板**等。 沿革:昔称"娘娘库",满语地名,意为大雁经常起落的地方。辖区原为清朝封禁之地,故早年人迹罕至。同治末年,发迹于桦甸夹皮沟之韩效忠,逐渐将境域部分地方变为其属……1909年安图设治,1949年县城迁往明月沟。……2003年,将小沙河乡、三道乡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松江镇。 二道白河镇(Erdaobaihe Zhen) 代码:222426102 邮编:133613 位于长白山北坡。镇政府驻二道。辖二道、红丰、安北、长胜、铁北、头道、长白、宝马、奶头山。 沿革:因聚落坐落于二道白河两岸,故名"二道白河",因与河重名,1983年改称"二道"。宝马为唐渤海国中京兴州城址;和平营子一带属明建州女真讷殷部。清视镇域为其发祥之地,入主中原后,定…… 两江镇(Liangjiang Zhen) 代码:222426103 邮编:133611 位于县境中西部。镇政府驻东江。辖东江、大兴川、西江、汉阳、永红、江南、白河、片砬子、六人沟、北大阴子、石人沟、四岔子。 沿革:该地1874年(同治十三年)便有住户散居。因其地于二道白河(旧称二道江)、古洞河(旧称大沽江)汇口处…… 石门镇(Shimen Zhen) 代码:222426104 邮编:133603 镇政府驻茶条沟。辖茶条、新丰、大城、北山、崇山、龙兴、榆树川、兰泥、仲坪、镜城、南柳、北柳、舞鹤、大盘、九岩、石门山。 沿革:石门镇与明月镇交界之长图铁路东侧3米处,立有1块高107厘米,宽46厘米的花岗岩石碑,上 书"石门山"。辖区在清末即有住户,1911年属延吉县第三区,1934年属延吉县石门村,1948年5月改为延吉县石门…… 万宝镇(Wanbao Zhen) 代码:222426105 邮编:133608 位于安图县西南部。面积757.83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大甸子。辖共荣、兴农、毛子营、万宝、新立、江北、马趟岭、永富、太平、大顶子、新兴、江源、东安、金化、前进、金光等。 沿革:古洞河是境内最大河流,故始称此地为古洞河。古洞河谷地平坦开阔,野草芸芸,故亦称此地为"大甸子"。乡地开发较早,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禾屯吉卫治所设于古城。清时乡地虽属禁山围场,但冒禁来此谋生者甚多。…… 亮兵镇(Liangbing Zhen) 代码:222426106 邮编: 全乡属山区,面积333.1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亮兵台。辖亮兵、南沟、东明、河北、会财、风树、古树、碱场、大西、凤栖、新胜、新成、普光、东林、青林。 沿革:镇驻亮兵台,因驻地得名。辖区原为清朝禁山围场,清末渐有人烟,其中南沟、凤栖、碱场、东明、会财等地开发较早。1911年属延吉县…… 新合乡(Xinhe Xiang) 代码:222426201 邮编:133607 位于县境中部,面积876.87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十骑街。辖十骑、大坝、小荒沟、西韩、参场、北沟岭、曙光、青沟子、大荒沟、鸡房子、寒葱沟、靠山、西山、大桥、七顶等。 沿革:因地得名。乡域原为清朝禁山围场,清末渐有人烟。其中十骑街、寒葱沟、车厂子(今)属和龙县、旗杆顶子开发较早。…… 永庆乡(Yongqing Xiang) 代码:222426202 邮编:133609 位于县西南部,甑峰岭西侧。面积459.85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大沙河屯。辖勇进、马鞍山、高登、通阳、环山、立新、清山、富强、高城、腰团、江湾、柳树、春光、东林、金盛、富沟。 沿革:辖地开发较早,因大沙河流经境内,故称为"大沙河"。清同治年间,此即为韩边外属地,设会房,采金业兴旺。建县后,韩家属地废。1909年为安图县乐道乡……1934年为永庆区,此为"永庆"名之起始,意永远欢庆。…… 地图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析长白府之东境部分地方置县,设治于娘娘库(今松江),以安定边陲,保护图们江界,故定县名“安图”。 1946年3月,成立县民主政府,划属吉东分省。1949年县城迁至明月镇。1952年9月划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至今。县人民政府位于明月镇。 行政区划沿革 2000年,安图县辖7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0315人,其中:明月镇 67221人、松江镇 18235人、二道白河镇 48972人、两江镇 16663人、石门镇 9654人、万宝镇 10577人、亮兵镇 8852人、长兴乡 7906人、新合乡 6986人、永庆乡 9519人、小沙河乡 8042人、三道乡 7688。 2002年,安图县辖7镇5乡、209村。总人口2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万人。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同意撤销安图县长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撤销安图县小沙河乡、三道乡,将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松江镇。2003年底,安图县辖7个镇、2个乡:明月镇、松江镇、二道白河镇、两江镇、石门镇、万宝镇、亮兵镇、新合乡、永庆乡。共有207个行政村。全县面积7438平方千米。总户数68558户,总人口216943人:其中农业人口107377人,占总人口的49.5%;朝鲜族人口45328人,占总人口的20.9%(统计数据来源:《吉林省年鉴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