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金山区 >> 朱泾镇 >> 民主村

民主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民主村谷歌卫星地图)


民主村简介

  民主村位于朱泾镇东南部,东北邻掘石港,与五龙村相望,东南隔胥浦塘,与吕巷厍浜村相望,西至五人港,与新泾村相对,南至大茫塘与大茫村为邻,北与城南开发区接壤,辖区内面积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4亩,共42个村民小组。民主村水陆交通畅通,掘石港、胥浦塘,均可通航100-500吨位船舶,往西直达浙江平湖市,往北与黄浦江相连;中官塘,南北贯穿全境可通20吨位船舶;蚬子港,东通掘石港,西达中官塘。陆上有民主中心路纵贯村境南北,与320国道相接。清代民主村属胥浦乡四保四区廿二图、廿三图;民国时期分属朱泾区东林镇和贺埭乡;1949年12月属朱泾区新泾乡;1957年成立朱泾乡民主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红旗(1960年6月改称朱泾)人民公社后为民主生产大队,1960年3月划出中官塘以西区域,建立金山县良种繁育场,1968年撤销县良种繁育场建立朱泾公社良种大队。1976年3月,在民主9队建立朱泾公社水产大队,1982年划民主大队2个生产队和良种大队1个生产队,建立朱泾公社蔬菜大队。1984年恢复朱泾乡建制,本区域内3个大队分别更名为民主村、良种村和蔬菜村。2001年至2002年5月,水产大队、蔬菜村、良种村先后与民主村合并,2006年5月,原东方红村与民主村合并,村名为:民主村。由自然村民主村,蔬菜村,良种村,东方红村水产大队4村1队组成。总人口6990人。其中:本村户数1559户,本村人口6315人,农保人口2052人,镇保人口2163人,城保人口1210人;外来人口675人。其他人口890人。耕地3494.00亩,粮田2449.26亩,常年菜田520.74亩,林地499.00亩,鱼塘2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73.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6101 201540 021 查看 民主村谷歌卫星地图

民主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民主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金汇社区

  金汇社区:位于金龙社区南侧。
  

金龙社区

  金龙社区:位于东风南路亭枫公路交口。
  

塘园社区

  塘园社区:位于塘园路西侧。
  

凤翔社区

  凤翔社区:位于秀州街人民路交口。
  

东林社区

  东林社区:位于东林街北侧。
  

罗星社区

  罗星社区:位于东林社区北侧。
  

新汇社区

  新汇社区:位于新汇街健康街交口。
  

钟楼社区

  钟楼社区:位于沈浦泾路秀州街交口。
  

西林社区

  西林社区:位于广福社区东侧。
  

南圩社区

  南圩社区:位于临源社区西侧。
  

临源社区

  临源社区:位于临源街南圩路交口。
  

临东社区

  临东社区:位于罗星路临源街交口。
  

北圩社区

  北圩社区:位于秀州街健康路交口。
  

广福社区

  广福社区:位于广福街南侧。
  

浦银社区

  浦银社区:位于浦银路贸易路交口。
  

新泾村

  新泾村位于朱泾镇镇区西南部,建立于2004年5月,由原富强村和一农村撤并,东至五人港,南至大茫塘,西至待步泾,北至秀洲塘。全村区域面积6.38平方公里。1949年12月属朱泾区大茫乡。1957年撤区并乡,统属朱泾乡。并以毛草泾为界创办了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南为朱泾乡富强高级社,北为一农高级社。1958年成立红旗(1960年5月改称朱泾)人民公社后为富强和一农两个生产大队。 1964年合并为富强大队。1984年改为朱泾乡一农村和富强村。2004年5月两村合并为朱泾镇新泾村。由自然村富强村,一农村组成。总人口5394人。其中:本村户数1375户,本村人口4596人,农保人口1747人,镇保人口500人,城保人口1028人;外来人口798人。其他人口1321人。耕地5572.50亩,粮田4588.00亩,常年菜田800.00亩,林地0.00亩,鱼塘182.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8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60.00元。
  

五龙村

  五龙村,地处朱泾镇南部,村以五龙寺命名。东沿石臼浦与慧农村相邻,南依黄家浜与吕巷太平村、蒋巷村交界,西靠五龙港,北靠新景河(六湾泾)与牡丹村接壤。全境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7公顷。全村有24个村民小组,880户农户,2984人。村部设在第6村民小组地界(金廊公路5185号)。五龙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陆交通发达。五龙港通航60吨位船舶南往吕巷镇,北航300米与掘石河相连,东西贯通全村的黄家港、新景河可通20吨位船舶。陆上有金张公路、金廊公路、金石公路、吕新路贯穿村境南北,与320国道相接;东西有爱五路贯通,西起金张公路,穿金廊公路、金石公路,通吕新路。解放初期属朱泾区石鼓乡,地处该乡南半部。1956年改建为爱国农业生产高级社,1957年7月金山县撤区并乡,爱国高组农业合作社从朱泾区划出属新农乡(原新农镇)。1957年底在公社化后改名为爱国大队。1961年爱国大队以买盐港为界分成本个大队,东半部为爱国大队,西半部独立建立五龙大队。1964年爱国大队、五龙大队又合并为爱国大队。1966年以张家浜与姚家浜为界,以东为爱国大队,以西为五龙大队。1969年五龙大队改名为跃进大队。1980年跃进大队又命名为五龙大队。1984年乡政体制改革,大队改成行政村,爱国大队改为爱国村,五龙大队改为五龙村。2002年7月爱国村和五龙村再次二合一,命名为五龙村。五龙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村级经济发展,以工农业发展并举,全村形成蔬菜种植1000亩,经济林建设1000亩,农业组织化1000亩,农民耕种1000亩的农业生产格局,村级注册型企业12户,落户村级租赁企业6户。五龙村在改革发展同时努力抓好政治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2006年来先后获得“市级安全小区”、“市级卫生室”、“市级健康村庄”、“市级整洁村”和“区级六有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由自然村五龙村、爱国村组成。总人口3036人。其中:本村户数879户,本村人口2918人,农保人口892人,镇保人口62人,城保人口446人;外来人口118人。其他人口124人。耕地4536.00亩,粮田2895.00亩,常年菜田1003.50亩,林地497.22亩,鱼塘64.55亩,畜禽场70.28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5.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6元。
  

慧农村

  慧农村位于金山区朱泾镇东南部,东靠张泾河与亭林镇驳岸村隔水相望,南靠吕巷镇白漾村,西靠石臼浦与牡丹村接壤,北至池泾河与温河村毗邻,A30、A6高速公路纵横贯穿于村中央,全村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解放初,慧农村属张泾区慧农小乡,有4个自然村(东部池南村、中部叶南村、西北部泾蘇村、西南部珍圩村)。自1950年开始,自愿组织互助组,每组7-10户,1954年成立了7个初级社,次年合并为高级社(慧农一社),1957年撤区并乡,该称慧农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慧农乡改为慧农大队,1984年新农建乡,慧农大队改称为慧农村。2005年新农与朱泾合并后,06年慧农村与万年村合并,成立新的慧农村。由自然村池南村,叶南村,泾苏村,珍玗村,慧农村,万年村组成。总人口4614人。其中:本村户数1237户,本村人口4102人,农保人口756人,镇保人口1425人,城保人口358人;外来人口512人。其他人口1563人。耕地5100.00亩,粮田4752.00亩,常年菜田21.00亩,林地63.00亩,鱼塘92.00亩,畜禽场172.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00元。
  

温河村

  温河村位于朱泾镇东部,由原温河、新民、光华、三图、松隐南星合并成新的温河村,东依张泾河,与松隐浩光村相望;南至池泾河,与慧农村相隔;西至池泾河与长浜村相隔;北靠大泖港,与松江区泖港镇相望。区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耕田面积5457亩。解放初,温河村属泖港区,温河乡,合作化时代是光华一社、二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泖港区,温河乡,光华一社、二社改名为新农人民公社,其光华一社划分为温河大队和光华大队。光华二社划分为新民大队和光明大队。1980年光明大队更名为三图大队。1984年乡政体制改革,大队改为行政村,温河大队改为温河村、光华大队改为光华村、新民大队改为新民村、三图大队改为三图村,2002年原松隐南星村1组、2组、3组、4组、16组并入光华村。2004年光华村与三图村合并,命名为光华村。温河村与新民村合并,命名为温河村。2006年光华村与温河村合并,命名为温河村。由自然村温河 村, 新民 村, 光华村, 三图 村,南星村的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9629人。其中:本村户数1738户,本村人口5886人,农保人口425人,镇保人口1657人,城保人口718人;外来人口3743人。其他人口3086人。耕地5457.00亩,粮田4378.79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41.00亩,鱼塘81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6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68.00元。
  

秀州村

  秀州村位于朱泾镇北部,地处城乡结合部,东邻掘石港,与长浜村相望;西靠秀州塘,与万联村相对;南与朱泾镇镇区接壤;北到小泖港。区域面积3.3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056户人家,人口3900人,25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有142人,分布在13个党小组。1949年12月大部分属朱泾区秀州乡,北部4个村属腰泾乡。1953年腰泾乡划入泖港区,小泖港以南4个村划入秀州乡。1957年撤区并乡后,统属朱泾乡。同年在中官塘两侧成立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东为胜利高级社,西为前进高级社。1958年成立红旗(1960年5月改称朱泾)人民公社后为胜利生产大队和前进生产大队。1961年春,胜利大队划出沈浦泾以东区域另建“永安”大队,1964年春,永安大队撤销,并入胜利大队。1982年前进大队划出3个生产队组建蔬菜大队。1984年分别改为朱泾乡胜利村和前进村。2001年撤销蔬菜村,仍并入前进村。2002年6月胜利村和前进村合并,称为朱泾镇秀州村,由17个自然村组成。由自然村由自然村南水沟村,北水沟村,黄家村,东腰潭村,西腰潭村,树头江村,和尚殿村,赵家埭村,周家埭村,唐洪浜村,骆家埭村,高家村,周家浜村,长楼江村,火车楼村,河泥村组成。总人口4350人。其中:本村户数920户,本村人口3768人,农保人口985人,镇保人口612人,城保人口460人;外来人口582人。其他人口1711人。耕地1600.00亩,粮田740.00亩,常年菜田800.00亩,林地0.00亩,鱼塘5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00元。
  

大茫村

  大茫村位于朱泾镇最南首,东南依胥浦塘,与吕巷镇相望,西同枫泾镇下坊村接壤,北隔大茫塘与新泾村、民主村相对。现全村区域面积5.66平方公里,东西最长4.25公里,南北最宽1.58公里,呈长方形地形。全村辖34个村民小组、1017户,共3806人。村民委员会设于大茫增产14组6011号。清代属胥浦乡四保一区七图、八图和四保三区方一十七图。民国时期属朱泾区宇宙乡。1949年12月属朱泾区大茫乡。1957年撤区并乡,统属朱泾乡。并以斜界泾为界创办了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东为朱泾乡增产高级社,西为建设高级社。1958年成立红旗(1960年5月改称朱泾)人民公社后为增产和建设两个生产大队。1961年春,建设大队划出徐泾港东部地区,另设建国大队。1964年又合并为建设大队。1984年改为朱泾乡增产村和建设村。2002年两村合并为朱泾镇大茫村。由自然村增长和建设组成。总人口3858人。其中:本村户数1017户,本村人口3806人,农保人口410人,镇保人口939人,城保人口397人;外来人口52人。其他人口2060人。耕地5666.00亩,粮田4089.34亩,常年菜田283.00亩,林地1173.66亩,鱼塘12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20.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0.00元。
  

民主村

  民主村位于朱泾镇东南部,东北邻掘石港,与五龙村相望,东南隔胥浦塘,与吕巷厍浜村相望,西至五人港,与新泾村相对,南至大茫塘与大茫村为邻,北与城南开发区接壤,辖区内面积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4亩,共42个村民小组。民主村水陆交通畅通,掘石港、胥浦塘,均可通航100-500吨位船舶,往西直达浙江平湖市,往北与黄浦江相连;中官塘,南北贯穿全境可通20吨位船舶;蚬子港,东通掘石港,西达中官塘。陆上有民主中心路纵贯村境南北,与320国道相接。清代民主村属胥浦乡四保四区廿二图、廿三图;民国时期分属朱泾区东林镇和贺埭乡;1949年12月属朱泾区新泾乡;1957年成立朱泾乡民主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红旗(1960年6月改称朱泾)人民公社后为民主生产大队,1960年3月划出中官塘以西区域,建立金山县良种繁育场,1968年撤销县良种繁育场建立朱泾公社良种大队。1976年3月,在民主9队建立朱泾公社水产大队,1982年划民主大队2个生产队和良种大队1个生产队,建立朱泾公社蔬菜大队。1984年恢复朱泾乡建制,本区域内3个大队分别更名为民主村、良种村和蔬菜村。2001年至2002年5月,水产大队、蔬菜村、良种村先后与民主村合并,2006年5月,原东方红村与民主村合并,村名为:民主村。由自然村民主村,蔬菜村,良种村,东方红村水产大队4村1队组成。总人口6990人。其中:本村户数1559户,本村人口6315人,农保人口2052人,镇保人口2163人,城保人口1210人;外来人口675人。其他人口890人。耕地3494.00亩,粮田2449.26亩,常年菜田520.74亩,林地499.00亩,鱼塘2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73.00元。
  

牡丹村

  牡丹村位于金山区朱泾镇东部,东邻慧农村,北至320国道,西靠掘石河,南与五龙村交界。牡丹村原属新农乡牡丹高级社,于1955年成立,有9个生产队,后于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2004年5月沈庄村与其合并,2006年5月与三浜村融为一体,成立了原三个行政村合并的一个整体。由自然村牡丹村,沈庄村,三浜村组成。总人口6550人。其中:本村户数1553户,本村人口5050人,农保人口401人,镇保人口2001人,城保人口425人;外来人口1500人。其他人口2223人。耕地3415.56亩,粮田3113.86亩,常年菜田40.70亩,林地160.00亩,鱼塘96.00亩,畜禽场5.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65.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5.00元。
  

待泾村

  待泾村位于朱泾镇西首6公里位置,由原蒋泾和秀泾两村合并而成。村域东至朱泾镇新泾村,南至大茫塘,北至秀洲塘,西至斜塘港与洋泾村隔河相望,是两镇交界地段,亭枫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总面积6.25平方公里清代蒋泾村属风泾乡三保二区三图、六图和四区五图。民国时期属朱泾区蒋泾乡,小部分属下坊乡。1949年12月属秀泖区待泾乡,1950年6月属朱泾区待泾乡。1957年建立为朱泾乡幸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红旗(朱泾)人民公社幸福生产大队。1980年更名为蒋泾生产大队。1984年恢复朱泾乡建制,称蒋泾村。2000年7月朱泾镇、乡撤二建一,为朱泾镇蒋泾村。由自然村蒋泾村和秀泾村组成。总人口5113人。其中:本村户数1273户,本村人口4533人,农保人口1200人,镇保人口1500人,城保人口500人;外来人口580人。其他人口1333人。耕地6044.00亩,粮田2692.00亩,常年菜田370.00亩,林地2800.00亩,鱼塘182.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00元。
  

长浜村

  长浜村:位于仙安路东侧。
  

万联村

  万联村地处朱泾镇西北部,东靠秀州塘,与秀州村,朱泾镇镇区为邻,西同枫泾镇泖桥村接壤,南隔秀州塘,与新泾村,待泾村相望,北与松江区新五镇相连,万枫公路贯穿全村,区域面积5.7平方公里。清代万联村属风泾乡三保四区十七图、十八图、十九图。民国时期属朱泾区姚古乡。1949年12月西部属秀泖区新泖乡,东部属朱泾区秀州乡。1953年秀泖区并入朱泾区后统属朱泾区新泖乡,1957年撤区并乡,统属朱泾乡。并以菱塘港为界建立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东为朱泾乡工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西为联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红旗(1960年5月改称朱泾)人民公社后为工农生产大队和联盟生产大队,1980年工农生产大队更名为万安生产大队。1984年恢复朱泾乡建制,改为朱泾乡万安村和联盟村。2000年7月,乡镇撤二建一,分别为朱泾镇万安村和联盟村。2002年6月,万安村与联盟村合并为朱泾镇万联村。由自然村万安村,联盟村组成。总人口5071人,本村户数1162户。其中:本村人口4157人,农保人口1263人,镇保人口670人,城保人口1409人;外来人口914人。其他人口815人。耕地4915.3亩,粮田3258亩,常年菜田439.3亩,林地998.00亩,鱼塘220亩,畜禽场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95.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56.00元。
  


民主村特产大全




民主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