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村地处新昌县澄潭镇北部,是由1个自然村组成的距澄潭镇所在地约 4 公里处,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业人口 190人,设党总支 1个,党支部 1个、党员 11名,村民小组 2个、村民代表 12名。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8158 元,全村可支配收入 0.3万元,已成为澄潭镇中等发达村。 历年来,我们村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坚持对个私经济的扶持政策,努力促使村民发展个私经济。现又建造工业集聚点,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投资 一些钱优化改造初制茶,新建厂房不少,增加设备许多新制茶机,进一步促进本村经济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24101 | 312000 | -- | 查看 茅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丰瓦村 |
新昌县澄潭镇丰瓦村位于澄潭镇政府所在地西南,在澄潭中学后面,距镇2公里左右,位置靠近集镇中心,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较好,包括丰白山、瓦窑坪两个自然村。2004年7月合并成丰瓦村,但是坐落比较分散,区域范围较广。丰瓦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24户人家,总人口551人。2007年,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为7495元,处于全镇中等水平。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梨、桃等经济作物70余亩,茶叶面积较少,仅52亩,茶产量4吨;参上面积194余亩,蚕茧12.6吨左右。有8户人家办起家庭织布厂,共有织布机33台,另外有许多村名外出经商。 丰瓦村在全镇来说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依山而建,滑坡、塌陷、房基走动等地质灾害特征明显。 |
兴旺村 |
兴旺村位于澄潭镇遁山东南方向,共计212户,547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09年初筹集资金50万元,建造文化大楼,建筑面积达630平米,设施齐全。目前村里共21名党员,其中3名为预备党员,26名村民代表。 |
枣园村 |
枣园村地处澄潭镇,共有户数412户,人口1075人,队组15队,其中党员数40人,山林1309亩,粮食总产量238.8,农村经济1.7万,其中蚕茧672,交通便利。新农村建设以后,发展更加迅速更要上一层楼。 枣园村与丰瓦村、兴旺村、燕窠村、龟岩潭村、灵山下村、社古村、坑下村、左于村、东街村、南街村、里丁村、横联村、岭竺村、西街村、东西城村、西花园村、胡衣村、舒家村、茅家村、朱凤村、泄下村、东瓦村、大阳村、东丁村、北街村、芝田村相邻。 |
燕窠村 |
燕窠村位于澄潭遁山片,是一个典型的山村由燕窠、坎下田、东林3个自然村组成,距澄潭镇所在地约10公里。全村共有农业人口982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40名,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347元,农民收入以茶叶全年产茶37万吨。 历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农业,新发展家庭工业10余家。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完成同村公路建设,安装了有线电视、调频广播、自来水工程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基础建设,2008年相继建成村篮球场、完成村垃圾房建设、实现村太平塘绿化、美化。 2009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建设新农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行动中来,不断向小康社会迈进。 |
龟岩潭村 |
龟岩潭村,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35户,人口619人,水田面积389亩,旱地面积111平方公里, 2008年人均纯收入为7754元。 近年来,龟岩潭村在村三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和谐。 为创建和谐新农村,龟岩潭村倡导新作风,在村民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加大民主建设。结合村里实际,设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决定本村经济项目的承包、租赁、征地及收益的使用和建设项目的立项等一系列涉及村民切实利益的各项事务有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村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进村务公开以来,完善了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表由村级财务指导中心落实专人张贴。进一步落实和规范财务逐项逐笔公开。一般的村务做到每月公开一次,重大事项做到一事一公开。并设立了村务监督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对全村的经济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
灵山下村 |
新昌县澄潭镇灵山下村位于澄潭遁山,与嵊州相邻。四周绕山,环境优美,灵山下村共有287户农户,共有794人,其中14个生产队,党员27人,水田664.2亩,旱地136.2亩,山林1789亩,桑园面积92亩,茶叶面积551亩,人均收入7412亩,该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茶叶收入为主,有一小部分人开办了家庭工业——布机,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
社古村 |
社古村是澄潭第二大村,位于澄潭镇东南面,澄潭江上游,全村有526户人家,1417人,有生产小组7组,社古村经济是澄潭镇村级经济最薄弱的几个村之一,年集体经济1万元,织布、蚕桑、果园、畜牧是全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培育的“社古桃”极为有名。 社古村有党员57人,村两委建制健全。 |
坑下村 |
澄潭镇坑下村位于澄潭江畔,清澈见底的江水穿村而过。坑下村全村共有8个小组,330户人家,841口人,其中党员44人,为坑下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坑下村拥有469亩水田,53亩旱地,1616亩山林,为坑下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坑下村拥有14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远近闻名的新昌县来益生态园区正位于此村,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利益。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支委、村委的带领下,在坑下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坑下村取得了累累硕果:“十佳优美新村、“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新昌县文明村”、“绍兴市生态村”等等。 |
左于村 |
左于村位于澄潭镇南部,穿岩十九峰脚下,交通比较便利。现我村共有501户,1276人,其中党员42人;全村共分15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46人,村民委员会委员4名,设1个党支部,支委2名。有水田735亩(已征用600亩),旱地35亩,集体山(包括自留山)903亩,集体茶场30亩;有家庭工业 33 家,其中金刚砂粉厂5家,五金厂1家,轴承厂2家,大车床1家,织布 24 家;有电站两个。近几年来,村两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要求,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激活壮大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集体经济达到30万元,人均收入达794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村曾获“市级文明村”、“省级农家乐示范村”、“浙江省100个美丽乡村之一”等荣誉。 |
东街村 |
一、基本情况 新昌县澄潭镇东街村位于集镇,截止202010年底,全村共有277户,666人,分九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党员27名,近年来,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村庄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改善,2010年村农民人均收入1033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64万元。2005年获得了“县级文明村”称号,2010年被评为县级文化特色村。 二、经济发展情况 东街村近年来切实加强班子建设,真正把懂经济,会管理的能人配到村两委班子中来,全村7名两委成员中有4人在办个私企业或经商,增强了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这几年通过园区征用土地,农民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纷纷从事工业和商业,全村拥有个私企业20余家,以织布业为主,轴承、羊毛衫、五金加工为辅,从事商业零售业有60多户,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民主治村情况 东街村党支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实施民主治村,一是坚持民主决策,二是坚持民主管理,三是坚持民主监督。实行“两务”公开,通过 民主管理形成了合力兴经济的氛围,多年来全村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社会风气良好。坚持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围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总目标,切实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使东街村的两个文明建设获得了双丰收。 四、新农村建设情况 环境整治方面: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环境整治计划,配备了卫生保洁员,建造了15只垃圾箱,不定期进行检查,利用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有关卫生知识,提高了村庄的环保意识。 道路建设方面:近几年来东街村在上级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兴办实事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硬化和亮化了全村主干道路,村容村貌更加美观。 |
南街村 |
南街村位于澄潭镇中心地段,距新昌县城并不很远,驱车向南也就是30公里。此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新昌县澄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南隅,紧靠新镜线,交通十分便利。全村318户,725口人。 村党委会下有22名党员,村委委员4名,其中女委员1名,村民委员会下辖8个村民组; 和全国无数个乡村的百姓一样,昔日南街村的群众承袭着祖先的传统美德,伴着沉重的历史车轮,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祖祖辈辈在那几分土地上,辛勤劳作,维持生活,繁衍后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吹绿了南街村。这个在中国地图上难以寻觅的普通农庄,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崌起。 南街村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武装头脑,沿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探索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
里丁村 |
澄潭镇里丁村位于澄潭遁山。里丁村共有11个生产小组,280户人家,794口人。其中拥有党员23人,为里丁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奠定了基础。里丁村共有水田848亩,旱地373亩,山林1760亩,为里丁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 里丁村以茶桑种植生产有名,并且这是村名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本村还种有素有“浆果之王”之称的蓝莓,还有名气日渐上升的迷你小番薯等等,为里丁村民生活的提高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
横联村 |
横联村地处澄潭镇南部,十九峰下,依山旁水,有横山、王家坪、里山三大自然村组成,横山又有21个小自然村组成,共28个自然村组成,素有"十里横山“之称。现有农户511户,人口1357人,有16个小队,52名党员。 横联村是有名的蚕桑之乡,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樱桃亦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植和市场前景。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又有“含桃”的别称。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樱桃可以抗贫血、防治麻疹、祛风胜湿、收涩止痛、养颜驻容,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樱桃的经济价值比较可观,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横联村山上种植了20多亩的樱桃,农户对种植樱桃有一定的经验,横联的土地适合樱桃种植,在新昌品种中,横联的樱桃比同期的要大,肉厚,甜,如果稍加改进,可以培育出好的品种。新昌县内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刹之一——兴善寺,是横联村的一大文化瑰宝。 横联行政村内的以安溪—王家坪地区和苏秦地区硅化木群地质遗迹是新昌县境内景点最多最好的。安溪-王家坪硅化木群地质遗迹具有分布广、赋存地层层位多、数量大、保存完好,径杆粗大,外形各异,树根形态优美、木质结构清楚等特点,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硅化木群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沿山坡小路观赏不同姿态的硅化木群,同时又可暸望穿岩十九峰之宏伟壮观的山水风光,集游娱观赏、科普考察于一体。 |
岭竺村 |
岭竺村位于遁山半山腰,由荷花塘和岭头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澄潭镇5、6分钟车距,交通尚可。 岭竺村村民团结爱村,对村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在改革开放这股春风的吹拂下,村民生活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岭竺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西街村 |
澄潭镇西街村位于澄潭镇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西街村一共有人口554人,243户。党员人数23人。西街村分成8组,共有水田110亩,旱地50亩。人均收入8348元。西街村村民团结爱村,对村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在改革开放这股春风的吹拂下,村民生活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西街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东西城村 |
澄潭镇东西城村位于新昌县澄潭镇遁山。东西城村由东陈、西陈、汤家庄等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19个村民小组,377户,912人。其中外出务工300多人,党员44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73亩,其中耕田447亩,地326亩。有山林面积5056亩,其中茶叶面积有1376亩,桑叶40亩。村民主要收入以茶叶、布机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我村人均收入为9265元。 |
西花园村 |
西花园村地处新昌县澄潭镇西面的半山腰,是由原西花园行政村、陈家山行政村合并组成的,共有5个自然村,临近澄潭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业人口570人,215户村民,村民小组8个。设党支部一个,共有21人。200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为609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0元,属于集体经济薄弱的行政村。我们村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村民购置布机,新制茶机等,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为本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而繁重的任务,要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让农民富起来,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为人民做实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必须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可持续、连贯性,村委领导具有长远考虑、持续发展,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 |
胡衣村 |
新昌县澄潭镇胡衣位于澄潭四周绕山,环境优美,胡衣村共有144户农户,共有299扣人,其中2各生产队,党员13人,水田664.2亩,,桑园面积92亩,茶叶面积131亩,人均收入7970元,该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茶叶收入为主,有一小部分人开办了家庭工业——布机,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
舒家村 |
澄潭镇舒家村位于澄潭.舒家村全村共有2个小组,68户人家,147口人,其中党员8人,为舒家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舒家村有旱地326亩山林,为舒家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舒家村拥有5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远近闻名的新昌县来益生态园区正位于此村,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利益。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支委、村委的带领下,在舒家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阳村取得了累累硕果。 |
茅家村 |
茅家村地处新昌县澄潭镇北部,是由1个自然村组成的距澄潭镇所在地约 4 公里处,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业人口 190人,设党总支 1个,党支部 1个、党员 11名,村民小组 2个、村民代表 12名。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8158 元,全村可支配收入 0.3万元,已成为澄潭镇中等发达村。 历年来,我们村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坚持对个私经济的扶持政策,努力促使村民发展个私经济。现又建造工业集聚点,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投资 一些钱优化改造初制茶,新建厂房不少,增加设备许多新制茶机,进一步促进本村经济发展。 |
朱凤村 |
澄潭镇朱凤村位于澄潭。朱凤村全村共有11个小组,292户人家,717口人,其中党员25人,为朱凤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舒家村有旱地267.7亩山林,为舒家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舒家村拥有5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远近闻名的新昌县来益生态园区正位于此村,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 |
泄下村 |
泄下村里澄潭镇交近,交通便利,泄下村全村共有5个小组,225户人家,628口人,其中党员16人,为泄下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泄下村拥有380亩水田,70亩旱地1340亩山林,为泄下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泄下村环境优美,集体经济也较好,农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领导班子团结,并且为新农村建设努力。 |
东瓦村 |
澄潭镇东瓦村位于澄潭遁山.东瓦村全村共有8个小组,265户人家,635口人,其中党员32人,为东瓦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东瓦村拥有456亩水田,321亩旱地,2441亩山林,为东瓦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2012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6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1.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0762元,与去年相比均有增加。 东瓦村拥有26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利益。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支委、村委的带领下,在大阳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东瓦村取得了累累硕果。 |
大阳村 |
澄潭镇大阳村位于澄潭遁山.大阳村全村共有14个小组,425户人家,1058口人,其中党员41人,为大阳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大阳村拥有875.5亩水田,405亩旱地1059亩山林,为大阳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大阳34村拥有5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远近闻名的新昌县来益生态园区正位于此村,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利益。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支委、村委的带领下,在大阳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阳村取得了累累硕果。 |
东丁村 |
澄潭镇东丁村位于澄潭东丁村全村共有6个小组,237户人家,635口人,其中党员23人,为东丁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东丁村拥有713.1亩水田,250.4亩旱地,1244亩山林,为东丁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东丁村拥有5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远近闻名的新昌县来益生态园区正位于此村,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利益。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支委、村委的带领下,在东丁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东丁村取得了累累硕果。 |
北街村 |
北街村位于澄潭镇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在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重视的总方针指引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经过涂川党支部、村委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百分之百,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休闲健身公园,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街村党支部、村委会定会排除万难,把我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村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芝田村 |
芝田村后靠山,前邻澄潭江,可以说是处在丘陵地带的平原之中,又位于蛟澄线上,道路平坦交通便利,经济条件占相对优势。县有农户264户,668人分6个村民小组,水田和旱田自2002年底已被新昌高新技术园区征用,在没征用徒弟之前依靠种植水稻和蚕桑为主要收入来源。自农田被征用之后,勤劳的芝田人,另谋发展,走出了一条赋予的道路。 在澄潭镇是以来料加工和家庭工业搞的比较好的乡镇的大背景下,芝田村民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家庭手工业。村里的个体企业主要有以从事纺织来料加工的佳美针织厂、电声器材料厂和以工艺玩具魔豆草娃娃的加工厂,成功转移了闲散的农村妇女劳动力。除此之外,有家庭工业29户,个私企业5家,主要从事的是织布行业和横机加工,在原有的农业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收入,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芝田村是个园区村,根据这样的特殊性大部分年轻人进入了园区的企业或者是中小型企业上班,生活有了稳定的保障。还有一部分人外出打工,获得经济收入。 如今的芝田村民生活富足,很多人都翻新建造了自家的房屋,实现了家家通有线电视,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在逐步的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