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绍兴 >> 新昌县 >> 儒岙镇 >> 里外岙村

里外岙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里外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里外岙村简介

  里外岙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东南部,地处万年山麓,距离县城35公里,离儒岙镇20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行政村调整,我村东与横渡桥接壤,南临天台县,西与锦锒坑相望、北濒旧宅村。本村下辖里岙、外岙、店基三个自然村。2007年全村13个村民小组,441户,1282人,耕地面积932.1亩,其中水田681.2亩,茶叶面积540亩,山林面积2625亩,粮食总产量309吨,人均收入7794元。
  五代和宗,里外岙村地属仙桂乡,十七、十八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东区沃洲镇,民国21年置旧宅庄、松候、里外岙3乡,民国24年置三民乡,民国32年置报国乡,1958年置报国乡(报国公社、报国乡),1992年5月置儒岙镇。
  我村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有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茶叶、白术,其中茶叶是我村主要的经济产品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叶、茶机。企业和家庭工业主要有茶叶加工,茶机厂、大棚蔬菜出售及副食品店等。
  本村设置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共青团、妇女协会、民兵连等群团组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624110 312000 -- 查看 里外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里外岙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里外岙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里村

  上里村地处山区,2004年5月,由上里、鱼子坑2个行政村撤并建立。其属原石磁乡革命老区,位于长诏水库上游,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距104国道约3公里,公交车直达村庄,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98户人家,580人口,有耕地面积430亩,其中水田279亩,有茶叶面积152亩,山林总面积为2831亩。   目前全村齐心协力加大投入力度,集中精力,借助村农村经济合作社,搞好低收入农户经济发展,增加收入。   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   上里村空气清新,村中清水长流,街道整洁平坦,四周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村民遵纪守法、安居乐业,干群关系融洽,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各项日常性工作开展井然有序。主要包括:(一)村办公楼改造。(二)发展村集体经济。(三)自然村机耕路硬化。   

锦硠坑村

  一、基本情况   锦硠坑村有5个村民小组,174户,人口539人,耕地面积449亩,山林1306亩,2005年实现人均收入5619元,集体经济收入0.5万元。全村有党员18名。   二、经济发展情况   高山蔬菜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特色;茶叶炒制为农民主要收入途径之一;外出铁塔安装队伍是劳务输出特色队伍。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修建村老年活动场所;建成和规范村办公场所;修建村自来水,保障群众用水。   

硠下村

硠下村  儒岙镇硠下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高山地带,全村耕地面积690亩,其中水田556亩,旱地134亩。林地面积1215亩,茶园162.5亩。总户数436户,总人口1189人,劳动力535人,其中外出劳动力325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92人。全村现有党员48人,党支部成员3人,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硠下村党支部是一个过硬的班子,积极向上,富有战斗力。党支部在书记李钢同志的率领下,内抓素质,外树形象,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常年保持2至3名后备干部,并积极推荐优秀的后备干部参加县委党校农村干部大专班学习深造。真正形成了人合心、马合套、想大事干大事的好局面。建立了村务公约制度,实行民主科学理事理财,真正做到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真正做到工作有透明度,村务财务有清晰度,给群众一个信任度。  

上道地村

上道地村  上道地村有8个村民小组,265户,人口766人,耕地面积524亩,山林1478亩,2005年实现人均收入5815元,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全村有党员27名。外出铁塔安装已成特色,成为农民主要收入途径之一;高山蔬菜、茶叶炒制成为农民主收入。  

旧宅村

  旧宅村位于儒岙镇东南部,与道地村遥遥相望,地处104国道边,交通便利。村域面积6689亩,耕地面积751亩,山林面积4135亩。   二零零四年五月由旧宅、冷水坑、马家溪3个行政村撤并建立。目前共有15个村民小组,519户,1599人,年人均收入8103元。   旧宅村村民委员会是十分称职的基层组织,真正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村级各项组织集全,工作开展有序,积极响应目前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三治一提升”等专项工作。十分注重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   在民生方面,做到惠民、利民,把实实在在的利益留给村民。目前已经完成了大坑水库修理工作,并且做好了全村自来水管道铺设修理改建等工作。   

居桥安村

  居桥安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西南部,原属长征乡,2006年儒岙镇。距离新昌约45公里,离儒岙镇20公里,2004年行政村调整,小里坑并入居桥安村。下辖桥头坑、居塘田、安基、上水年、上庄、里外坑、小里坑自然村。村域面积4412亩,全村10个村民小组,在册355户,916人,耕地面积519平方米,其中水田348亩,粮食产量164担,茶叶面积165亩,山林面积2742亩,人均年收入6678元。   地处山区,土地较肥沃,山林资源十分丰富,种植产业发展空间大。目前,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茶叶、黄瓜、白术。   从企业和家庭工业来说,茶叶加工是一大经济来源,近年来加工后的茶叶外销形势良好;手套加工,羊毛衫加工是的另一大经济支柱,这两项加工产业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吸收了的富余劳动力,打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儒岙一村

  儒岙一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南部。距县城26公里。为绍兴入台州门户。坐落天姥山麓,海拔376米,东缘104国道,儒(儒岙)王(王渡里)公路连接国道线沿村而过。   80年代开始,集体、私营胶丸厂纷纷建立,发展成为闻名全中国的胶丸之乡。胶丸工业的发展,带动其他工业的崛起。村民相继办起电镀厂,胶丸模子加工电渡。胶丸模子厂、胶丸塑料袋厂、胶丸包装纸箱厂等。   儒岙历代以种粮为主,烟、茶、术为三大经济特产。茶叶曾因群众性科学种茶名闻全国。1982年茶叶总产从1963年的20担,增至1162担,户均达到2担茶。茶叶生产中重视科学技术,得到中国茶科所的肯定,先后承担完成全国、省和自行设计的科研项目20个。从1967年起,10年内接待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供销总社和中国茶科所等单位及各省(市)县的参观、考察代表10万多人次。以章柏波为主,一大批村民投入各种各样的试验,一边搞试验,一边写论文。论文《利用土农药防治茶树害虫》被编入《茶树病虫防治》一书。8次出席全国茶叶科技研讨会,并于1973年村派代表参加全国茶叶生产会议。   儒王电站建设、综合大楼建设、村文化中心、农民公园和官帽山陵园等。   

东家坑村

  东家坑位于儒岙镇东部,毗邻小将镇,下辖东家坑、黄沙坑小黄沙、锅潭、杨梅坪、枫树坑、水门口、枫企8个自然村。县域面积共计12321亩,村有耕地325亩,茶园70亩,山林10548亩,年人均收入4123元。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45户,461人。   在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地产茶叶。山林主要以竹为主。康庄工程的东山至东家坑康庄公路硬化工程,公路全长6.6公里,早在2009年启动现早已完工,而这条路的畅通,改变了农户所用的物品都要步行7.5公里的崎岖山路到东山乘公交车去儒岙购买的困境。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更喜人的是,交通畅通后,运输线将村民的各类农产品销路打开,销售量大增,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村委班子将把东家坑建设成村容整洁、生态优美、经济发展的生态村作为目标。在近期开展的“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行动中,村委班子积极宣传,村民参与热情高涨。   

五王村

  五王村,原名长王,取王家庄、长爿地两自然村首字组合得名。因于城关镇长王村重名,1980年改名五王。位于新昌县儒岙镇中部,距离县城24公里,离儒岙镇1.5公里。我村东于儒一村接壤,南临南山,西接横山,北临儒二村。本村下辖王家庄、长爿地、点田坑、西将、丁家5个自然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314户,958人。村有耕地515亩,茶园226亩,山林1212亩。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农民人均收入8384元。   

东山村

  东山村委会驻地,位儒岙东偏南12千米山顶。村位天姥山之东,故名东山。344户,946人,徐氏为主,徐氏七世祖武忠在宋初从天台厚泽入赘东山黄氏。原有小学,1913年创办,2002年撤并。村边有300年生银杏、红豆杉各一株,100年生枫香一株。1992年木杓墩至东山公路建成通车。   东山村,1992年起属儒岙镇。辖东山、大坑、饭萝坑、东家坑、塘中山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350户,1063人。村里耕地723亩,茶园180亩。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共有13个村民小组,344户,989人。年人均收入6791元。   大坑位于儒岙东11.5千米山脚。村由山坑得名。56户,120人,徐姓为主,徐氏从库头山迁此。机耕路通上里。饭萝坑位儒岙东13千米山脚,23户,65人,徐、张二姓居多,徐氏从东山迁此。东家山位儒岙东13千米东家山半山。13户,33人,张姓为主。塘中山位儒岙东11千米塘中山脚。4户,16人,徐姓为主。   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蔬菜、茶叶、白术,其中药材于茶叶使主要的经济产品之一。   

石磁村

  石磁村位于新昌县东南部,儒岙镇东部,地处万年山麓,背靠天姥山,距离县城25公里,离儒岙镇5公里,东与大市聚镇黄坛村接壤,南临东山、上里,西连天姥林场,北濒大市聚镇王家库村。本行政村下辖石浪、石年坑、高山、后岗山、下泄上、夷婆岗等自然村。   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有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茶叶、白术、杨梅、板粟,其中茶叶、白术是主要经济产品,1997年至1998年,掀起办小胶丸厂的热潮,两年间共兴办私人胶丸厂20家,现只有布厂1家,以及几家副食店,1993年建造石磁水电站,94年并岗发电,装机50千瓦,发电量9.5万千瓦时,每年为增加村级收入35万元。   设施完善设置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共青团、妇女协会民兵连,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目前发展的惠民项目主要有:(一)江山水库改造工程。(二)自来水改造工程。   

会墅岭村

  会墅岭村地处104国道边,有会墅岭、兢山、朱路、芭蕉山四个自然村,共9个村名小组,425户,1200人。耕地474亩,期中水田346亩,茶叶385亩,山林5437亩,人均收入7316元。地处山区,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茶叶、白术等。   重视经济建设,充分利用现状,改造老茶园20亩,种植油茶60亩,鼓励村民成立菊花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亩,扶持5户低收入户进入合作社共同致富。实施公益事业建设,努力改进村民生活质量。投资40万元为200多户村民安装自来水,维修改造部分老旧设施,新建水池3个。投资18万元,建成了公共厕所6个,垃圾房5个。投入20万元,硬化村中道路6000多平方米。修复芭蕉山危桥1座。新装路灯30盏,改装20盏。拆旧房2000多平方米,拆除露天粪坑300个   近年来,两委不断加强素质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每月二委会议制度,党员学习活动制度。通过组织学习发展党员2名,发展培养对象3名。   

黄泥丘村

  黄泥丘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东南部,地处万年山麓,距县城25公里,离儒岙镇5公里。东面和南面与官元庙接壤,西接横板桥,北接会墅岭。下辖黄泥丘,布袋丘,后阪,庄岗,山丁头,合市爿,里鱼,安前坂8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318户,986人。村有耕地696亩,茶园257亩,山林1963亩。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林木,年人均收入7523元。   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头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高山蔬菜为主,主销宁波及周遍地区。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主销本县。企业和家庭工业主要有高山蔬菜交易市场,五金加工厂,副食小店,家用商品小店,村级医疗站等。   全村早在2011年进行道路硬化,共计19700平方米,交通设施更为完善。另外,拆除露天粪坑320座。建集体户厕2座   未来几年全村将进行村路绿化和全村亮化工程。   

横板桥村

  横板桥村位于儒岙镇东南部,儒岙东2千米山脚。村口有二座木板横铺的木桥,故名横板桥。位于104国道边,交通便利。辖横板桥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81户,821人,金、潘二姓居多。存有耕地706亩,茶园248亩,山林1856亩。村边有儒岙中学,村南有天姥寺、古驿道、天姥林场。   农业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林木,年人均收入8151元。   有工业企业10家,主要生产空心胶丸、机械配件、模子。有天龙胶丸厂、天姥山胶囊有限公司、天姥化工有限公司等儒岙镇重点企业,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在征用土地186亩,建立了国家科技部GAP标准化雷公藤基地。   有不少农户从事兰花种植、销售,形成了有特色的兰花产业,年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还有一个规模化的养鸡场,养殖基地占地40亩,现有放山鸡5000只。   

王渡里村

  王渡里村位于儒岙镇西南部,有王渡里、坑下山、毛羊山三个自然村,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426户,1264人,耕地面积647亩,其中水田466亩,茶叶面积110亩,山林面积2222亩。2005年集体经济收入70.8万元。人均收入6487元。村党组织建制为党支部,有党员33名,支委3名,村名委员会3名。   距离集镇较远,道路崎岖,成为发展家庭工业的一个不利因素,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茶叶、草莓和务工收入。而村集体经济收入丰厚,主要靠二座电站。   为抓好的居住环境建设,落实卫生责任,设立保洁员制度,制定了村民公约,全村树立起带头树立讲文明、爱卫生的卫生意识,保洁员清扫包干道路,做到一天一小扫,五天一大扫,不留卫生死角。   

新任村

  新任村在儒岙镇偏南部,毗邻天台县西岙村,由自然村新任,坑等.上任组成,地处原长征乡杨梅园水库上游。该有农户164户,431人,辖区内面积171.67平方米,坑底面积312亩,水田面积237亩,茶叶面积225亩。   近年来,建设农业园,开展农技会,兴办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广播供电、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积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还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拟对遗留的边角地,抛荒地、部分未绿化的道路、渠沟、河堤进行绿化。在年内力争植树面积,有效地交换空气,保持水土,从总体上提高的绿化率,改善全村的生态质量   全村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经济发展平稳,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都有了明显提高。   

横山村

  横山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西部,距离县城23公里,离儒岙镇2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行政村调整,我村东与五王村接壤,南临南山村,西接王渡里村,北濒城南潘村。本村下辖横山、后原、后村山、西源四个自然村。2007年全村7个村民小组,320户,858人,耕地面积569亩,其中水田413亩,茶叶面积232亩,山林面积2167亩,粮食总产量228吨,人均收入7976元。   我村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有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花生、茶叶、白术,其中茶叶是我村主要的经济产品之一。   

余家口村

  余家口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偏南部,距离儒岙20公里,县城40公里,2004年行政村调整,下辖畈口、家安、周家、大余山、大乌株树、小湾六个自然村。村域面积2619亩,全村在册222户,585人,耕地面积349.8平方米,山林面积1801亩。   有周家水库位于余家口村的一个自然村周家,此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近年来经济基础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村民对各方面生活水平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两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自来水管道建设,完成了污水净化池建设,改善卫生环境。严控污染源。加强的生态意识,提高生态质量,是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劝阻村民不要乱扔,乱倒垃圾,防止再次污染。积极响应镇政府开展的“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争取余家口村往更好的方向大步前进。   

大江村

  大江村位于儒岙镇长征片,与硠下、祥棠、余家口遥遥向望,与南芦接壤,距离儒岙23公里,县城45公里。全村分为上村和大江两个自然村,共十个村民组,265户,640多人口。   全村有耕地424亩,山林面积2019余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茶叶,白术,黄瓜为主。   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有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茶叶、白术。   设置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共青团、妇女协会、民兵连、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   自2011年村级换届以来,新一任的村干部对大江村今后的经济发展抱有很大的希望和抱负,在今后的三年打算修建一个新的祠堂的,自来水池改造,并且要将大江——南芦村的村级毛路进一步完善。大江村地处平原丘陵山区,四周大山环绕,土质优良,将种植烟草、白芷,茶叶方面作为的可持续发展行业。   

南芦村

  南芦村现有270余户人家,7个村民小组,700余人口,26位党员。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12亩(其中水田面积282亩),茶叶面积174亩,山林面积1053亩,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6855元。但目前已经有较大的提升。   南芦村高山蔬菜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基地,近几年来,引进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推广、种植,迅速发展成为高山蔬菜种植专业村。   经济作物种类不断增多,全村有90%得田地种上青瓜,茄子,茭白等,成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茶叶炒制也是村民收入途径之一,家庭工业发展迅速。   有村民自办的织布企业两家。   到目前为止,自来水改造工程已经完工,现在家家户户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   

南山村

  南山村2004年5月由南山、王渡溪2个行政村撤并建立。共有16个村民小组,581户,1782人,年人均收入8166元。   距县行政中心21公里,地处天姥山南麓而得名,群峰围抱,拱城环北,村落在群山环抱中,隐若屏障,故又名“南屏”。   村集体经济的来源主要是南山水电站发电所产生的收益,南山水电站2005年经过扩建改造装机容量达到400千瓦。村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古台门古建筑9处、人文和自然景点8处。其中两座老祠堂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   南山村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对的各项投入。努力改善南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祥棠村

  一、基本情况   祥棠村本辖区主要包括大村、小村,有11个村民小组,359户,人口954人,耕地面积671亩,山林2024亩,2005年实现人均收入5944元,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全村有党员22名。有代表36人   二、经济发展情况   高山蔬菜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基地;茶叶炒制为农民主要收入途径之一,已建成规范的茶叶收购市场;家庭工业发展迅速。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不断规范村办公场所和老年活动中心;村中部分道路硬化;党员核心作用突出,民主化水平高。上岗头4000多平方村茶园、晒场、村办公室,投资75万元改造为农民休闲公园已经建成。已经对水口至祥棠2公里穿村公路两旁钟植了桂花树进行绿化。   四、探索方向   未来祥棠村将在不断探索增加村集体收入途径;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治理方法,不断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治古坞村

  治古坞村位于儒岙镇南部,毗邻天台白鹤镇,与横渡桥村和里外岙村接壤,村域面积仅2642亩,其中山林面积1288亩,耕地面积354亩。共有6个村民小组,241户,703人。   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年人均收入7484元。主产蔬菜、粮食、白术。有茶园135亩。目前村级经济主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和白术种植上,目前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专业的种植基地。另外现有有工业企业1家,主要生产工程塑料门窗发展势头较好。   虽然面积小但是村内氛围较好,村民们互相竞争比赛,同时合互作助,争相提高,是的经济发展气氛浓。村民之间团结和睦,一家有难,几家帮助。村内情况稳定,邻里间无重大矛盾。   各种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作也逐步完成,全村道路硬化,使得村民出行更方面;垃圾房建设是村中卫生环境更好,村办公楼建造和办公制度的完善,使得村的行政事务开展更加有条不紊。   

里外岙村

  里外岙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东南部,地处万年山麓,距离县城35公里,离儒岙镇20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行政村调整,我村东与横渡桥接壤,南临天台县,西与锦锒坑相望、北濒旧宅村。本村下辖里岙、外岙、店基三个自然村。2007年全村13个村民小组,441户,1282人,耕地面积932.1亩,其中水田681.2亩,茶叶面积540亩,山林面积2625亩,粮食总产量309吨,人均收入7794元。   五代和宗,里外岙村地属仙桂乡,十七、十八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东区沃洲镇,民国21年置旧宅庄、松候、里外岙3乡,民国24年置三民乡,民国32年置报国乡,1958年置报国乡(报国公社、报国乡),1992年5月置儒岙镇。   我村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有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番薯、玉米,主要农业经济作物:西瓜、茶叶、白术,其中茶叶是我村主要的经济产品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叶、茶机。企业和家庭工业主要有茶叶加工,茶机厂、大棚蔬菜出售及副食品店等。   本村设置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共青团、妇女协会、民兵连等群团组织。  

上八坞村

  上八坞村位于新昌儒岙东南部万年山脚,距县城33公里,距儒岙镇13公里。我村东与万年山上百岩接壤,南邻天台,西邻里外岙村,北邻治古坞村。北村下辖上八坞,毛山,关岭头,榔树湾四个自然村。2008年全村7个村民小组,185户,537人,耕地面积311亩,其中水田240.5亩,茶叶面积150亩,山林面积1651亩,粮食总产量126吨,人均收入7901元。    我村地处山区,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略有黄泥土,土地较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经济作物:西瓜,茶叶,白术,其中花卉与茶叶是我村的主要经济产品之一  

天姥新村

  新昌县儒岙镇天姥新村位于浙东山区深处,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名句就是在仰慕这一带山水之后写下的。天姥新村是儒岙镇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村,全村由后将、溪下、安山坪、足食堂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党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村委会由4人组成,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559户,1602人,正式党员50人,全村有耕地831.6亩,其中水田668.5亩,茶叶面积384亩,山林面积2169亩,粮食总产285吨,人均收入8006元,全村拥有国家药监局批准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4家,占全镇的1/8,工业税收561万元,占全镇税收的1/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应当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天姥新村村两委深刻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井杨村

  井杨村位于儒岙镇长征片,2003年12月,有大井头、杨公坑、将小义3个行政村撤并建立,取前二村一字组合得名,紧邻余家口、居桥安、回竹山,距离儒岙20公里,县城40公里。全村分为大井头、杨公坑、将小义三个自然村,共四个村民组,180多户,486多人口。全村有耕地385亩,山峦面积1277余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茶叶,白术,黄瓜为主。2008年人均收入6202元。  

回竹山村

  回竹山村位于新昌县儒岙镇西南部,原属长征乡,2006年置儒岙镇。距离新昌约48公里,离儒岙镇23公里。2008年全村有7个村民小队组成,有650亩耕地,其中水田350亩,茶叶300亩,5947亩山林。到2008年末全村户籍数为211户,户籍人口652人,其中党员13人,2008年人均收入6455    回竹山村与上里村、锦硠坑村、硠下村、上道地村、旧宅村、居桥安村、儒岙一村、东家坑村、五王村、东山村、石磁村、会墅岭村、黄泥丘村、横板桥村、王渡里村、新任村、横山村、余家口村、大江村、南芦村、南山村、祥棠村、治古坞村、里外岙村、上八坞村、天姥新村、井杨村、雅张村、屋沿坑村、圳塍村、龙山社区、横渡桥村相邻。  

雅张村

  雅张村位于新昌儒岙镇东北部,地处万年山麓,距离县城20公里,离儒岙镇3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份行政村调整,我村东与班竹村接壤,南临会墅岭村,西接安山坪,北临城南石竹村。本村下辖雅张、洪塘、地下坑三个自然村。2006年全村14个村民小组488户1304人,耕地面积734亩,其中水田602亩,茶叶面积333亩,山林面积2627亩,粮食总产量259吨,人均收入7295元。  

屋沿坑村

  屋沿坑村坐落于新昌县儒岙镇南端,104国道沿村而过;全村共328户,总计人口941人,拥有水田535亩,旱地5050亩。 屋沿坑村与上里村、锦硠坑村、硠下村、上道地村、旧宅村、居桥安村、儒岙一村、东家坑村、五王村、东山村、石磁村、会墅岭村、黄泥丘村、横板桥村、王渡里村、新任村、横山村、余家口村、大江村、南芦村、南山村、祥棠村、治古坞村、里外岙村、上八坞村、天姥新村、井杨村、回竹山村、雅张村、圳塍村、龙山社区、横渡桥村相邻。

圳塍村

  新昌县儒岙镇圳塍村紧邻儒岙镇,为龙山水库上游地带。由外圳塍、里圳塍、王家岙、横路下、九岩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8个村民小组,281户,790人。全村有耕地394.8亩,其中水田282亩,茶叶201亩,山林面积2890亩。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石柏堂,村主任吕国堂。   

龙山社区

  龙山居委会地处儒岙镇中心,于2001年9月20日挂牌,总户数789户,总人口2667人,60周岁以上人口721人,班子成员精诚团结。   

横渡桥村

  横渡桥村在2004年5月,由原来的横渡桥、后路、里桥、横渡街4个行政村撤并建立。目前共有17个村民小组,519户,1485人,当年年人均收入8008元。是省级重点中心村。   地处104国道边,交通十分便利,对的经济发展较为有利。   目前全村有水田513亩,旱地249亩,菜园总面积400多亩,其中新发展菜园150亩,山林面积4890亩,主要经济作物茶叶285亩、蔬菜300亩。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11302元,村工业总产值6800万元。集体经济10000元。   村领导班子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为群众排忧艰难,共同努力实现把横渡桥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里外岙村特产大全




里外岙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