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绍兴 >> 诸暨市 >> 浣东街道 >> 盛兆坞三村

盛兆坞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盛兆坞三村谷歌卫星地图)


盛兆坞三村简介

  盛兆坞三村由原花园、横塘、殷家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总户数684户,人口1780人,水田889亩,旱地178亩,山林4255亩,有矿山2处。新村办公地点花园村。
  盛兆坞三村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浣东工业园区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盛兆坞三村工业基础较好,行业优势突出。村2处矿山是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681002 312000 -- 查看 盛兆坞三村谷歌卫星地图

盛兆坞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盛兆坞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五里亭社区

  浣东街道五里亭居委会座落于诸暨市东大门,世纪大道东侧,东邻诸暨市木材交易市场,南靠诸暨市客运中心和阳光花园,西毗邻江东花园和桂花园,北紧靠诸暨丝织印染总厂,是目前诸暨市内城中村之一。   五里亭居委会共有186户住户,471名居民组成。设居委会党支部一个,党员22名,居委会一个,拥有个私企业十多余家,目前五里亭农贸市场即将奠基动土,该市场的建立将是诸暨市东大门的新亮点,也将推动五里亭居委会集体经济整体发展,使五里亭居民早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五里亭人本着团结、互助、拼博、求实的原则,热忱欢迎商贾有识之士的加盟。“五里亭”一个中国传统式的地域名称,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位置,是商家投资、栖息、休闲、安家居住的首选场所之一,具有较高、较强的开发价值,也将是暨阳新城商贸交易集散中心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里联村

  里联村新村合并于2007,下辖原3个自然村——里钱村、大联村、古里桥村,共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38人。区域面积7.7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农业方面总计水田1519亩,旱地132亩,果园962亩,茶园114亩,大型水产养殖塘5个,兴修储水量12万立方的水库3个供应全村需求,基础设施完善。   本村地处诸暨市城郊发展的扩张地带,位于浣东街道东部紧邻枫桥镇与集镇二十里牌村(原双桥镇中心), 31省道绍大线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极具开发潜力。浣东工业园区新园区已填土兴建,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现在已有多家企业预备落户。   本村因地制宜发展多项分类农业产业,结合村内地域多山林少平地的实际分布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逐步形成了以山地发展水果、花卉苗木、林业,平地种植优良稻谷、蔬菜,低洼近水域土地发展水产养殖等主的分模块经营、立体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目前,我村产业结构调整率已达85%,水果种植面积962亩,西瓜种植面积580亩,花卉面积75亩,水产养殖面积58多亩。其中水果主要品种有桃子、黄花梨、杨梅、板栗、李等优良品种,其中大联村、古里桥村都已成为水果出产大村,山林水果种植总面积约为千亩。   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本村还紧紧依靠科技,注重科技开发,与市林业局联合建立了香榧良种培育试验基地。期望将来能开发出诸暨香榧的品牌优势。   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3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全面建成,村庄内主干道25厘米村庄15厘米的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完成,村内交通十分便利。里钱与古里桥自然村目前都有水库供给生活用水,大联村也将在今年完成自来水管道的铺设。村装内部基本保洁设施一应俱全,经过村庄墙体美化和环境整治后全村环境焕然一新极有氛围,附近村落范围口碑良好,欢迎广大人民群众来本村交流贸易。   

城东村

  一、城东村位于浣东街道南部,西至市区1.2公里,苎萝东路直达我村,村东靠山林,西接市区,自然环境优美。   二、城东村由东山吴、新塘顶、大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36平方公里,现有全村总户数763户,人口1800人,分12个村民小组,党员92人,耕地面积1337.5亩,旱地104亩,山林6150亩。   三、本村有个体企业20余家,农贸市场一个。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4178元。2008年正在创建市级环境整治村。   

金三角村

  暨阳街道金三角村位于市南路旁,由钟家村、新屋下村、大石头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交通便捷,村风淳朴,村民勤劳。我村的特色产业是袜子的制造和加工,村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兴办袜子制造加工厂来勤劳致富。  

东兴村

  东兴村由原章村、原梓月岭、原蒋铁三个村合并而成,地处浣东街道东部,属半山区,与东和乡毗邻,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左右。全村总户数642户,人口1898人,共8个村民小组,有山林面积9063亩,水田1035亩,旱地253亩,茶山、竹山、果树2290亩,村级集体收入7.37万元。   村民历来以山、田和种养业为主,经济特产以原梓月岭发展桃子1040亩,是诸暨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村,章村以发展布机为主,全村有布机100多台,毛竹等山地经济作物300多亩,蒋铁的西瓜又大又甜而闻名全市,也是浣东茶叶生产主要产地之一。   

李村一村

  诸暨市浣东街道李村一村位于街道最南段,由原李村、祝村、金鹅湖三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93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水田1014.12亩,旱地140亩,山林4237亩。我们村总人口1787人,有农田810亩,山地1500亩,山林2100亩,有村办公综合楼三座,有完整的电力设施、通信网络、电视广播。是兆山集团公司的所在地,交通便利。   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95名。设村民小组10个,村民代表36人,妇团,民兵,治调组织配套齐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村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个私企业,使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7840元。   村现有集体企业,主要一个是李村石灰石矿,年经济收入100万元,其次还有蔬菜市场、综合商店。石灰石矿主要是兆山建材集团是我们所在地,同兆山水泥厂有一定产业上的牵涉关系,有大量的运输业。我们村同步推进绣花机制造产业,村兴办个私企业,现有绣机装配厂、配件加工、五金制造等绣机服务业20多家,全村现有手套机200多台。在农业方面,发展优高农业,种植葡萄面积50余亩,种植蔬菜的和一些其它经济作物。有生猪饲养场、有水产、鱼类养殖,有珍珠养殖场。   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祝村农贸市场的承包款。个私经济发达,现有市规模企业1家,农业龙头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1家,中小企业70余家,涉及建材业、绣花机制造业、食品业、种养殖业等多个领域。   李村一村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努力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方面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五化目标。创建党建强,经济发展快,农村面貌好,农民生活水平高的全面小康示范村,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村先后取得了诸暨市级新农村,诸暨市环境整治村,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信息化示范村等多种荣誉称号。   

萝山新村

  萝山新村隶属诸暨市浣东街道, 由白鱼潭、斗门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总户数550户、总人口1430人,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048.8亩、旱地264.5亩、山林632亩。萝山新村村两委会成员7人,村民小组8个,党员58名。   近年来,萝山新村先后获得了诸暨市市级新农村、市级污水创建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绍兴市级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绍兴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萝山新村以种植马兰头特色蔬菜为产业,大力开发生态农业,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带有“环境标志”和“绿色标志”的化肥和农药,使全村产出的农产品属“绿色”、“无公害”的产品。    萝山新村自新农村建设以来,除推进新村建设外,对老村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对连接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统一进行了硬化,近两年来,完成小道硬化6000多米,拓宽部分村道,对道路两旁和屋前屋后都进行了绿化。村庄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对近1000米的河道进行了整治,河两岸做为机耕路并进行了绿化。按照净化、绿化、洁化、亮化、美化的“五化”要求,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村民生活环境。对全村56间危房,破房进行了拆除和修补。拆除了全村近300的露天茅坑,新建了2座公共厕所。新建休闲公园、灯光球场和老年活动室,面积将近3000平方,给村民茶余饭后提供了休闲纳凉,强身健体的好去处。村里还对生活垃圾统一进行处理,购买了60几个垃圾桶,遍布村各个角落,每天有专人进行运送处理。   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按照竞选时签订的《竞职承诺》、《辞职承诺》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承诺开展工作,“四不”公开承诺执行到位,年初的创业承诺和年度工作目标都能提前完成,给老百姓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随着村民素质的提高和调解委员会的及时到位,村内矛盾发生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村庄治安情况基本良好,在派出所的配合下,村治安保卫工作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夜查和值班,较好地维护了全村的平安和稳定。另外村综治人员还能够做好自身防范工作,发现案件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制止,并及时通知上级相关部门,确保村里治安良好稳定,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目前萝山新村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全体村民的配合下,正全力创建诸暨市市级样板村。   

盛兆坞二村

  盛兆坞二村位于诸暨市浣东街道最北段,区域面积2.53平方公里,总人口1156人,总户数438户。全村现有水田473.8亩,山林3062亩,旱地106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7610元。设1个党支部,党员51名,村民小组5个,村民代表33人,妇团,民兵,治调组织配套齐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   盛兆坞二村个私经济发达,村内以电脑绣花机产业为支柱产业,可称得上是电脑绣花机专业村,现有500万元以上企业一家,电脑绣花机生产、零配件加工、台板、包装等个体工商户、企业数十家,在村民增收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本地、外来务工人员就业。   近几年来,盛兆坞二村通过用地结构调整,路网系统完善,环境状况整治,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灯光亮化。村内大小道路全部硬化,路灯安装率达到95%,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以上、电话装机90%以上,宽带网络入户,池塘全部重新砌砍、清淤,建造三座村中心公园,在做好村内环境卫生保洁的同时,以小村为单位建造三座污水处理站,并通过铺设网管把全村的生活污水接到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   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党员集中学习制度。每年一次民主评议活动,对思想觉悟落后的党员进行交心活动,互帮互助;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通报嘉奖。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村里工作的重大决策实施前,党支部首先召集部分老党员、老干部座谈,广阔听取意见,统一思想。使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曲陶阮村

  曲陶阮村有原曲潭、陶湖沿、东阮三村合并,位于诸暨市区2.5公里,现有总人口1347人,总户数540户,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拥有土地1200亩。   一、行政村于2006年9月份合并成立,现有三委会成员8人组成,党员82人,村民代表33人,村固定资产总值2000万元,村每年可收鱼塘、蚌塘、大棚蔬菜田等承包款及集体房屋租费数百万元。   二、农业以粮食、蔬菜瓜果生产为主,兼养殖业   三、工业主要涉及包业、制衣、绣花机、纺织等产业   四、第三产业涉及货客运输、开店经商、建筑安装等行业   五、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齐头并进。   

李村二村

  李村二村位于浣东街道北部,五一公路、浣东大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沿五一公路往东可至盛兆坞三村,往西可至李村一村,沿浣东大道往南可至汤家店村至绍诸高速入口,北倚群山,自然环境优美。   李村二村由寺坞、李宜、李三三村行政撤并而成,区域面积3.62平方公里,现有全村总户数604户,人口1621人。   李村二村拥有市级规模企业5家,私营企业67家,个体经济类型以绣花机制造产业为主,现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囊括了零配件加工、整机装配、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是电脑绣花机生产基地,浙江大宇缝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诸暨市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诸暨市精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李村二村规模最大的电脑绣花机企业之一,在省内外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还有部分村民从事服装加工、手套编织等轻纺行业,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亿元,人均年收入16800元。   李村刺绣机又称为电脑绣花机,它是当代最先进的刺绣机械,它能使传统的手工绣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现,并且还能实现手工绣花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体现多种高新科技的机电产品。随着电脑刺绣取代手工刺绣,电脑绣花机也已成为刺绣行业的主要机种。   李村二村从新农村建设以来,本着新村创建的“六无六有”标准,新建一个综合办公楼、三处体育公园,二个灯光篮球场、三个水泥篮球场,同时经过道路整治、体育公园整治、河塘整治、电力整网、数字电视转换、公园绿化、污水站建造、卫生厕所和垃圾站改造、饮水管理完善等各项工程,本村环境已经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灯光亮化。   村级班子内部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主职干部在二委班子和群众中的威信较高,有较强的号召力。村里各项机制健全,自然村之间的融合度高,民情稳定,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较为出色。两委班子能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集体议决制度和重大工程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对村里的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对工程量大的一些项目,如新建社区服务中心、道路硬化、饮用水改造等工程,在村两委会讨论通过的基础上,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然后再由街道招投标分中心招标落实。对工程量相对较小的一些零星项目,则由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后,在本村范围内进行招投标,先后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环境卫生村、文明村、一级综治工作站、民主法治村等。   为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盛兆坞三村

  盛兆坞三村由原花园、横塘、殷家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总户数684户,人口1780人,水田889亩,旱地178亩,山林4255亩,有矿山2处。新村办公地点花园村。   盛兆坞三村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浣东工业园区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盛兆坞三村工业基础较好,行业优势突出。村2处矿山是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丁严王社区

  丁严王居委会地处浣东街道北部,东与曲陶阮毗邻,北与浣东新村相邻,西与五里亭居委会相接,南与王家湖相连。全村共850人,214户,其中党员31名。区域面积0.9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52.2亩、旱地28亩、山林102亩。至2010年底,全村集体收入567.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471元。  近年来,丁严王居委会利用区域优势建造了浣东板材市场、居委会综合楼营业房,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村两委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 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协助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向上的村风民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  

诸中村

  诸中村由原白马墩、张家坞、新东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诸暨市区东南面,距城区2.5公里,总面积5.3平方公里,拥有土地1900亩,其中水田1400亩、旱地500亩、自然水面200亩、山林5400亩。自2006年9月合并后,全村825户,共2003人。村内诸永高速公路贯穿近2公里,并拥有其在诸暨境内唯一服务区,闻名遐迩的龙华禅寺位于山清水秀100的亩的龙华水库旁,诸暨中学新校址位于本村黄金地段的南环线与外环线的交叉口。目前,村领导班子团结友爱,各司其职,充分发扬民主,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深受群众好评。 1、现有支委5人、村委4人、村自聘1人(文书),共10人,目前全部在岗。 2、办公内容:讨论研究日常村务工作;对一周的经济收支发票进行审核及审批;接待村民来访和办理事务;处理突发事件。现有村集体资金100余万元,村每年可收各项承包款20余万元,其中包括鱼塘、果园等。 1、农业生产以粮食和蔬菜瓜果为主,兼养殖种植业,上年农业生产总值近2000余万元。 2、工业主要大小企业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小型企业8家。 3、第三产业、劳务、开店、经商、建筑安装、运输服务等500余人。  

王家湖村

  浣东街道王家湖村由原王家湖村一村、二村、三村合并而成的,全村现有农户872户,共1937人,其中农业人口172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31.6亩,水田1114.6亩,旱地117亩;另有山林面积562亩。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127元。王家湖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绍大线穿村而过。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王一自然村2008年投资14万元建造了生态公墓,投资50万元的自来水工程正在实施;王二自然村完成变压器增容,解决村民用电需求,新农村建设已完成河塘整治、灯光篮球场建造,投资约38万元;王三自然村投资71万元新建农贸市场,近几年来,随着市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在王家湖村周边,福田花园、金鑫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与之相配套的三产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住宅小区的设施齐全的农贸市场、各色小商品店,不但方便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同时又为王家湖村村民发家致富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村里大力发展服务商贸产业,近一半村民进城开店经商,八海过海各显神通,与城市共发展、共繁荣。      王家湖村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种养殖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手套加工、机械五金已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近几年来,王家湖村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民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投资130万元对全村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投资80万元改建农贸市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投资156万元新建灯光球场3个,老年活动室3个,全村道路实现硬化、亮化、美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里组建了女子管乐队、腰鼓队、排舞队等多支文艺演出队伍。   提高生活品位,追求生活质量,如今已成为村民们的共识和目标。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欣欣向荣的王家湖村正健步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我村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人民勤劳,民风纯朴,邻里和睦,安居乐业,村两委依靠、团结全体村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共投资60万元的自来水工程已基本完工等一系列的事实工程。   

暨东村

  暨东村基本情况   暨东村地处诸暨市城郊,东靠浣东街道工业园区,北临绍大线,由原陶湖、上季、下季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1573人,户数633户,村民小组6个,水田868.5亩,旱地70亩,山林15亩。党员74人,村民代表35人。人均收入14970元。辖区农、工、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农业:有畜禽规模养殖场8家,农业示范基地3个;工业企业100多家,涉及手套、服装、纺织、绣花、家俱生产、铸造、机电等行业;商业:兴达家俱市场和冠军红木家俱城落户村口,广本、福特、尼桑等知名品牌的4S店和富润汽车城等也驻扎于此。   一、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村里共有党员74名,支委3人,村委3人。班子成员健全团结,能够积极按时组织开展参加党员活动,并定期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新政策、新法规、新理念,以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念。村两委成员在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埋头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各级文件指示精神,扑下身子,定准位置,全身心的带领全村群众奔康致富。全村党员干部集思广益,为村级工作献言献策,大力发扬党内民主决策制,积极发挥0员的优良传统,关键时候率先垂范,具体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   二、社会事业方面   按照街道的要求,村两委成员切实抓好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全村符合低保人员都能参保;确保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100%。   进一步加强对计生工作的领导,把计生工作放在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位置,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较好。配合街道计生部门,定期组织育龄妇女开展每年二次的查孕查环。上门动员放环对象落实长效措施,并做好全程服务。加大计生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宣传入户工作。及时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各种优惠政策。   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配备了专职的清洁工每天对村内道路进行清扫,并设置了固定的垃圾投放点,垃圾箱也能及时倾倒,道路中央的花坛都种植了绿化树和花草。加强对村民和外来人口的环境卫生教育和宣传,提高人口素质和环境卫生意识,人人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减少重复劳动和环境治理的成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村集体投入资金,亮化村内道路,安装数字化电视,开展电力整网,配置变压器2只,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三、民主管理建设情况   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拥有强大的坚实的群众基础。   协助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向上的村风民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要加强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   

章金新村

  章金新村两委会发动群众直奔小康,目前全村有较大企业五家:高湖轮窑厂,鼎盛陶瓷厂,蓝虹纸塑厂,金明铸造厂,铁云石料厂等。   村民踊跃开创致富门路:有的搞运输,有的收购废铁,有的经商,有的外出做手艺,有的养鱼虾、种田地,有的种菜种果园,五花八门,门门致富,至今全村人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目前全村80%以上农户都住进了美丽宽敞明亮的心楼房,村两委会筹资集资大力建设新村,街道办事处政府又全力扶持,章金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湖村

  高湖村位于诸暨城东8公里,由原东高湖沿、西高湖沿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总人口2458人,总户数1003户,总面积3.18平方公里,拥有土地5000亩,其中水田2500亩,山地2350亩,旱地150亩。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5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3708元。多次被上级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农业普查先进单位。   

汤家店村

  汤家店村坐落在浣东街道的中西部,距街道办事处约7公里,汤城公路,五一至古里桥公路穿越本村,交通便捷,全村总户数976户、总人口2505人,区域面积5.30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100亩、山林3300亩。   1949年5月7日,诸暨解放,同年设立汤家店村农会,设农会长、副农会长,隶属于长和乡人民政府领导;1953年改为人民代表制。设代表主任;同年开始走互助合作化道路,设互助组;1954年下半年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低级社)---设一社、二社;1956年上半年成立高级社---红光社,设社长,副社长;同年10月由高湖大乡领导;同时成立红光社党支部;1958年10月,由浣纱人民公社长和大队领导,红光社改为红光生产大队,下设16个操作组;1961年10月改为红光生产大队,设大队长。下设20个生产队(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由高湖公社管理委员会领导;1964年四清运动,改设16个生产队;1968年上半年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由高湖公社革委会领导;1971年恢复大队党支部;1978年建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1980年改设32个生产队,1981年下半年自发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82年改名汤家店村生产大队;1983年9月改为汤家店村村民委员会,下设32个村民小组,设主任,副主任,由高湖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高湖乡并入双桥镇,由双桥镇人民政府领导;1996年建制,下设16个村民小组;2001年,双桥镇并入浣东街道,汤家店村由浣东街道办事处领导。   1971年上半年,恢复党支部,由汤仲校任书记;   1975年由汤仲校兼任革委会主任;   1978年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由汤将信任大队长,由方吉云任大队党支书;   1980年,原16个生产队一分为二,设32个生产队。   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改名为汤家店村村民委员会。   1984年4月,选举产生方生清为村党支部书记,选举方吉云为村主任,汤将信为村生产合作社社长,下设32个村民小组。   1986年,由陈铁永任村支书。   1987年4月由汤伯钿任村支书,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由汤将信任村主任。   1990年3月,由汤伯钿任村支书兼任生产合作社社长,选举汤将信为村主任。   1992年5月,高湖乡并入双桥镇。   1995年由方吉云任书记,方立任行政村负责人。   1996年上半年,由镇党委下派镇党委委员方生清任村党支部书记。   同年10月,选举方全根为村委会主任,汤苗根为副主任,高渭月、方元明为村委委员。   同年10月,进行建制,即口粮田、责任田分离,下设16个生产队。   同年,成立村老年协会;全村责任山、自留地进行调整,并集中发包。   1997年,由汤将信任村支书。   同年,村无偿拨6.2亩土地,捐款21万元给上北学校修缮校舍,同时恢复“上北学校”校名;村出资25万元,对剑沿水库进行加高加固;村出资20余万元联合沿线各村古里桥至汤家店菜场沙改油工程。   1998年下半年,由陈铁永任书记(因汤将信车祸身亡)。   同年,街面路硬化,全长约450米。   1999年6月,选举汤苗根,方国美为村党支部委员,汤苗根任书记。方国梅任副书记‘选举方全根为村委会主任,选举高渭月为村委委员。   同年,村出资7万元,组织村中道路硬化。   2000年,村发包水田900余亩,发展养蚌业;老年协会迁址,整网增容至330KVA。   2001年,村总投资100余万元,联合受益村,进行汤城公路硬化,菜场至东江桥,全长约5.5公里。   2002年4月,选举汤苗根,方国美,汤伯钿为村党支部委员,汤苗根为村书记。   5月,选举方全根为村委会主任,方国苗为副主任,高渭月、汤剑鑫、汤仲国为村委会委员。   9月20日,全街道老协会会长会议在本村老年活动中心举行。   10月,汤城公路菜场至古五路段硬化,全场约320米,村出资约10万余元。   2007年1月,方海良为村党支部负责人。方志贤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2008年4月,选举产生方海良为村党支部书记,汤志毅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2008年村投入近100多万元,建造了村级自来水工程。   2009年11月村投入19万元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009年投入12万元建造后湖底洗浴塘工程   2010年1月至12月村投入近600多万元,进行电力整网工程。   2010年3月村投入40万元左右,建造修缮了公厕、体育公园等村民密切关注的民生项目   2010年4月投入30万元对村级道路进行修理硬化;   2010年4月投入80万元建造蒋高坞山塘水库工程,有望在明年4月份竣工;   2010年12月村投入近33万元解决全村医疗保险交费。   2011年4月选举产生方海良为村党支部书记,汤志毅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2011年7月至12月,诸绍高速公路在汤家店村村内工程建设。   2011年9月,诸暨市三环线汤家店村村内工程建设。   2011年12月,村投入32万元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盛兆坞一村

  盛兆坞一村地处浣东街道北部,东与枫桥镇毗邻,北与山下湖镇相邻,西与盛兆坞二村相接,南与詹徐王村太和村相连。全村总户数995户、总人口2779人,区域面积7.6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243.4亩、旱地323.9亩、山林7593亩。   2006年9月26日,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进行行政村调整。陶家村、张家村、阮村合并设立盛兆坞二村,村部办公设在阮村自然村,并建立村党支部、设书记;建立村民委员会、设主任;建立村经济合作社、设社长、副社长;下设14个村民小组。  

太和村

  太和村基本情况   太和村地处浣东街道最东面,距城区12公里,绍大线旁。东与枫桥镇毗邻,北与詹徐王村、盛兆坞三村相邻,西与章金新村相接,南与里联村相连。太和村是由原来的泰南自然村和上章自然村合并而组成了太和行政村,区域面积8.9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315.7亩、旱地410.3亩、山林8940亩。全村总户数1124户、总人口2862人;外来人口住户169户、人口是261人。其中男1425人,女1439人,下设14个村民小组。   太和行政村有大型采石矿一个,二型水库一个,个体企业83家,主要以石料加工、生产为主,人均收入12000元,村年收入达200万元,参加医保率100%。   太和村泰南建材、石雕享有“泰南石雕之乡”之美誉。    村级班子内部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主职干部在二委班子和群众中的威信较高,有较强的号召力。村里各项机制健全,自然村之间的融合度高,民情稳定,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较为出色。两委班子能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集体议决制度和重大工程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对村里的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对工程量大的一些项目,如新建社区服务中心、道路硬化、饮用水改造等工程,在村两委会讨论通过的基础上,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然后再由街道招投标分中心招标落实。对工程量相对较小的一些零星项目,则由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后,在本村范围内进行招投标,先后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环境卫生村、文明村、一级综治工作站、民主法治村等。   为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盛兆坞三村特产大全




盛兆坞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