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村位于陶朱街道偏东位置,东与暨阳街道接壤,由翟山、跨湖桥、木桥、潭俞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4.3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460人、987户,村民小组15个、村民代表50、党员152名。耕地面积772.06亩,经济结构以轻纺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36.7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9元。先后获得诸暨市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平安家庭示范村等荣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81003 | 312000 | -- | 查看 西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五蓬新村 |
五蓬新村位于陶朱街道西面,毗邻大唐镇,三环线穿村而过,峨眉自然村新建海亮校区。由梓山、俞张、峨眉、梓树岭下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4.9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840人、720户,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90名。耕地面积1442.35亩,经济结构以务工,务农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19.0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6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新农村建设村等荣誉。 |
开元村 |
开元村位于新火车站东南面,东与五泄江相邻,南与大唐镇路西新村相邻,西邻唐山村,北接站前大道。全村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有4969人,2081户。2006年9月,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进行行政村调整,原望泄村、城山村、水磨村、浪堰村、富村畈合并设立开元村。 开元村与五蓬新村、三都村、祝桥头村、白门下村、龙山社区、城西新村、红联新村、西湖村、唐山村、西苑村、刘家山村、城西社区、开义村、宋家畈村、丰兴村、白门上村、汪家桥村、上下阁村、红门村、张乐村、联合村、三都二村相邻。 |
三都村 |
陶朱街道是诸暨市区三个街道之一,总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5万,辖6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划分为城西、三都、白门三个管理处。 2002年,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亿元,工业总产值46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939元,人均收入8448元。 街道区位优势独特,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整个街道,并设有互通式立交出入口,浙赣铁路改线站位于街道境内,在建的城西工业新城大部位于陶朱境内。 街道现有耕地44262亩,山林面积58768亩。农业基础扎实,结构调整力度大,效益明显。已初步开成一批农业基地:马村畈千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花山村千亩无公害综合范围区、浪堰农业园区、丽龙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大园园艺基地、潭俞蔬菜生产基地、陈丰杨梅生产基地。涌现出诸如绍兴仲盈园林塘、岭绿园果畜有限公司、正江茶厂、毛校良供港猪场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三都村地处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集镇中心,由原来的前宅、棋盘、长连、下倪和外新等5个村合并组成,共有近5000人口,总户数1875户。 |
祝桥头村 |
诸暨市陶朱街道祝桥头位于诸暨市郊结合处,自然环境优美.由郦家、祝家等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1193人,438户,经济以农业为主,2007年村经济收入892万元,人均收入12059元。经过多年的建设,村内各类交通、体育设施完善,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 |
白门下村 |
白门下村是原中宅、下宅、和下新合并的新村,位于陶朱街道白门片,离原三都镇10里路左右。白门下村紧邻白门上村和红门村,公路直通直埠。全村共有971户,2820人口,占地面积约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9.8亩,其中田的面积为1814.28亩,地的面积为165.52亩,另有鱼塘面积500多亩。 全村以纺织业为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53万元,人均收入16892元。村中有工业机械厂,公路边更形成了小型“商业一条街”,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新建了白门市场,在完善便民服务的同时更加完善了农村基础实施,加快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了对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乡风文明日见成效。 |
龙山社区 |
龙山社区东临暨阳街道曲山弄村,南靠城西新村山下赵村,西临五泄江,北至曲山弄村,由金村、庙坞2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3.0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70人、623户,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52名、党员58名。耕地面积21.69亩,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50.4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0元。先后获得首批“浙江省社区示范档案室”等荣誉。 |
城西新村 |
城西新村位于诸暨市郊结合处,地理位置优越,东临诸暨市区,南靠美丽的县龙山脉隧道口,西靠袜业重镇大唐镇,北有绍大线串村而过,距高速公路出口和火车站3公里,由桑园陈、陶朱、山下赵3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6.4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405人、1217户,村民小组15个、党员183名。耕地面积1305.76亩,经济结构以织袜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7元。先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绍兴市生育文化特色村、绍兴市、诸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诸暨市奔小康示范村、诸暨市综治示范村、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卫生村等荣誉。 |
红联新村 |
红联新村地处陶朱街道城西开发地域,东与城西工业区毗邻,南连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西与三都村相连,北与铁路货运站相邻,村横贯浙赣铁路线、杭长高铁线、杭金衢高速公路线。由马湖、孟冯沈、官庄、白阳头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712人、1710户,村民小组24个、村民代表49名、党员215名。耕地面积1738.76亩。经济结构以纺织、劳务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营收入1694.8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15元。先后获得诸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
西湖村 |
西湖村位于陶朱街道偏东位置,东与暨阳街道接壤,由翟山、跨湖桥、木桥、潭俞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4.3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460人、987户,村民小组15个、村民代表50、党员152名。耕地面积772.06亩,经济结构以轻纺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36.7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9元。先后获得诸暨市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平安家庭示范村等荣誉。 |
唐山村 |
唐山村位于陶朱街道城西片,诸暨市新火车站的北面,东与五泄江相邻,南与市火车站相邻,西邻开义村,北接高速公路出囗,由明联、官路、禾丰3个自然村组成。村区域面积3.1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952人、1130户,村民小组16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134名。耕地面积1222.59亩,经济结构以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2.97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元。 |
西苑村 |
西苑村位于陶朱街道三都片,距离市中心10公里,由陈丰、蒋坞和傅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其共居民671户,总人口1785人,耕地面积1577亩,人均收入14674元。本村以农业、园林种植、特色农场品、贡缎布成产为主要经济收入。目前西苑村正进行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刘家山村 |
刘家山村位于陶朱街道西南部,由浮邱、江山、山塔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3.1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人、697户,村民小组9个、村民代表59人、,党员81名。耕地面积1536.58亩,经济结构以贡缎生产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8.3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90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卫生村等称号。 |
城西社区 |
城西社区成立于2002年3月,位于暨阳城西侧,东至浦阳江,南至县龙山,西至钟娄桥,北至三环路。区内现有学校5所,医疗单位2家,体育文化单位2处,企业及门店353家,共建单位4家。有上海城、景城嘉苑等小区23个及望云路一个居民带和庙坞、跨湖、木桥三个自然村的土地征用农转非人员,在册户籍人口4700多人,总住户8100户,总人口15000多人。在册育龄妇女1300人,企退人员7000多人。建有党支部1个,党员88名。社区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社区”,“浙江省绿色社区”,诸暨市“节水型小区”等荣誉。 |
开义村 |
开义村位于陶朱街道西部,由前山、马坊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2.5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92人、582户,村民小组7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66名。耕地面积1364.3亩,经济结构以轻纺加工业、农业、运输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6.27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32元。先后获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生产先进集体、武装,民兵工作先进集体、治调工作先进集体、农业普查工作先进集体以及诸暨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宋家畈村 |
宋家畈村位于陶朱街道西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张仕波的故乡,距杭州市区一小时,到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5分钟,由宋家、高畈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3.3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250人、848户,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108名。耕地面积1933.17亩,经济结构以农业养殖、轻纺业等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54.2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5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村、调解治保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
丰兴村 |
丰兴村位于陶朱街道北面,离诸暨市区7公里,由丰木、傅兴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1.8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86人、585户,村民小组7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72名。耕地面积1360.94亩,经济结构以纺织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营收入35.9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17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卫生村等荣誉。 |
白门上村 |
白门上村地处属陶朱街道北部,东至红门村石家自然村相邻,南至宋家坂村相邻,西至应店街镇相邻,北至白门下村相邻,由里方、上宅、山顶3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5.6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97人、1015户,村民小组7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88名。耕地面积2120.26亩,经济结构以纺织业、种植业等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61.5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9元。先后获得绍兴市平安农机示范村、诸暨市卫生村、诸暨市文明村等荣誉。 |
汪家桥村 |
汪家桥村位于陶朱街道北部,地势优美,是市粮食功能区建设基地,由汪家桥、徽州宋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3.2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58人、299户,村民小组4个、村民代表40名,党员39名。耕地面积645.64亩,经济结构以纺织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65.7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2元。先后获得绍兴市级“文明村”、诸暨市基层组织建设星级管理“五星级”,诸暨市关工“五好”先进集体、诸暨市卫生村、市文明村、市巾帼示范村、市计划生育好协会等荣誉。 |
上下阁村 |
上下阁村位于陶朱街道西北部,东至杭金衢高速公路,北与直埠镇上联村相邻,西与汪家桥村毗邻,南与白门下村相连,由上水阁和下水阁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1.9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75人、468户,村民小组7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56名。耕地面积1123.48亩,经济结构以纺织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5.37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70元。先后获得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先进示范村、绍兴市体育特色村、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
红门村 |
红门村位于陶朱街道西部,距街道5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杭金衢高速公路,杭长高铁穿村而过,由楼店、新村、闪阳、杨村、新石5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4.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944人、703户,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127名。耕地面积1372.85亩,经济结构以轻纺、运输、劳务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营收入605.9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23元。先后获得诸暨市人口计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
张乐村 |
张乐村位于陶朱街道东北部,距诸暨市区三公里,由张四里、乐家坦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3.8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071人、720户,村民小组10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107名。耕地面积1139.59亩,经济结构以务工,务农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67.64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76元。先后获得绍兴市环境整治示范村、诸暨市文明村、市十佳平安创建标杆村(居)、市关心下一代“四好”先进村等荣誉。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陶朱街道北大门,与直埠镇相邻,南以浦阳江母亲河为界,由花山、苍湖、红岭、新亭埠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6.1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798人、976户,村民小组14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128名。耕地面积3469.04亩,经济结构以织袜、包袜、织布、生产冷风机等工业产业和水稻种植、大棚蔬菜、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生猪饲养等农业产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7.4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7元。先后获得绍兴市科普示范村、绍兴市平安农机示范村、诸暨市十佳现代农业园区、诸暨市五好村党支部、诸暨市一级综治工作平台、诸暨市级文明村、诸暨市卫生村等荣誉。 |
三都二村 |
三都二村位于陶朱街道最西端,由红卫、青龙、三宅3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6.8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859人、,695户,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50名、党员95名。耕地面积1447.58亩,经济结构以轻纺、手工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5.0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2元。三都二村区域面积大,山清水秀,交通便捷,诸十公路城市三环线均经过。街道工业区座落其中。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村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