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绍兴 >> 诸暨市 >> 枫桥镇 >> 先进村

先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先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先进村简介

  先进村位于枫桥镇东西部,毗邻阮市镇,孝泉江穿村而过,由原先进、创业、九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集镇中心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5.55平方公里,有692户,人口1873人。全村有水田1438.26亩,旱地338.4亩,山林地2963亩。村设党支部,全村有党员88人,村民小组18个。全村个体经济以轻纺业、加工业、运输业为主,2013年农业总产值41781万元,人均收入22300元。
  先进村始终坚持“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几年村两委会按照上级精神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统领新农村建设发展大局,科学规划,舍得投入,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乡风文明日见成效。
   “让先进村民更富裕、让先进村庄变得更美丽。”如今,先进村新一届村两委会协同党员干部正朝着这个新的目标踏上新的征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681109 312000 -- 查看 先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先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先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奕村

  西奕村位于枫桥镇西南部,由西奕、魏家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农户764户,人口2000人,村民小组16个,村民代表37名,党员77人。全村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674亩,旱地144亩,山林3500亩。村民以传统养殖为主,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1000元。西奕村民风淳朴、环境优雅。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西奕村建设成“村美、户富、风清、气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梅苑村

  梅苑村村位于枫桥镇北部,由葛村、银杏、五宜、渔稼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3公里,交通便利,地势优越。全村区域面积5.03公里,3359人,1183户,党员161名,有水田1545.03亩,旱地417.1亩,山林4224亩。轻纺业是我村支柱产业,2010年村工农业总产值130856万元,人均纯收入15922元。   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新建村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一座,硬化道路面积43000平方米,绿化6000平方米,新建3个灯光球场,安装4处健身器材。自2005年以来,我村先后被评为诸暨市文明村、财务管理示范村和综合治理示范村。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协调推进梅苑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把梅苑村建设成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齐东村

  齐东村座落于古镇枫桥以东,绍大线旁,距诸暨市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落集中。由毛家、东畈、河宣、桥下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5.85平方公里,共3223人,1381户,党员160名,有水田1721.3亩,旱地304亩,山林5000亩。本村以纺织业为主体,多种行业齐头并进,并且涌现了一家家龙头企业,作为村里纺织业的领头军,2007年,浙江四通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30030万元,诸暨市金长城织造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372万元,同时以生产粮食机械为主体的浙江齐鲤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5500万元,作为村里一家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农产品的龙头企业,诸暨市莎啦啦食品有限公司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这一家家龙头企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带领了村民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007年实现村工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村人均纯收入11828元。   近年来,我村按照“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内所有道路基本上进行了硬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村内绿化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绿化率在35%以上;新建了4个灯光球场,安装了2处健身器材。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齐东村建设成“村美、户富、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庄村

  贯庄村位于箬横镇南部,离镇城区2公里,共有户籍人口2513人,901户,村域面积1552亩,其中耕地面积960亩,村庄占地面积312亩。是农房建设改造示范村第二类沿路村庄,是温岭市常委组织部长李昌明对口联系村,是温岭市市域村庄布局规划明确保留的行政村,该村整体风貌相对完整,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相对完善,(村集体已建的有:村综合大楼、高科技全程监控设施、文体活动中心、菜场、村级医疗服务站、村邮站、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大型综合超市等设施)。该村生态环境良好,村级组织战斗力强,村民对示范积极性高,村级集体经济有一定的收入来源,曾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五星级、浙江省廉政文体进农村示范点、浙江省绿化村、浙江省卫生村、台州市文明村等先进单位,被浙江省列入首批省级中心村试点村。在农房改造过程中,该村按照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要求,以村庄整治为着力点,通过全面应用新技术,加强绿化美化,提升基础设施,挖掘文化内涵等措施,推进人口集聚,近几年来该村加强了拆旧建新的改造力度,完善新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新区河道污泥清理,河岸砌石和小区中心绿地的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箬横镇贯庄村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走环境美村的路子,带动村庄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村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81省道、石松一级公路和正在规划的沿海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村庄新区占地面积312亩,规划居住人口4500人。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村先后投入3500多万元,加大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了绿化美化,河道清理,河岸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村庄建设全面启动,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着村民拆老屋迁入新区的热情,现在的贯庄村正朝着具有美丽乡村特色的新农村迈进。   

琅洋村

  琅洋村位于箬横镇 高龙 管理区,区域内属 金清 水系。本村拥有耕地面积 420 亩(其中水田 407 亩,旱地 13 亩);共有人口 680人, 254 户,   近年来,琅洋村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以全面年建设小康社会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搞新农村建设,整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琅洋村配套了相应的设施,将村内主干路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并在全村大搞“绿色家园”,美化、净化生产、生活环境。还公开招聘了3名专职环卫工人,每日清运村民的生活垃圾,实现垃圾日日清,并成立了村卫生监督小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造了全村的自来水,接饮花芯水库水,并给全村每户安装了智能水表。从而使整个村庄形成了符合现代村庄建设要求的基本框架,基本符合和谐村居提出的“经济发展好、社会管理好、乡风文明好、生态环境好、组织建设好”的要求。       琅洋村组织全体村民代表、党员召开动员会,学习镇和谐村居建设实施意见,商讨本村和谐村居建设的具体工作,经过全体参会人员的讨论,结合镇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村内主要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经济建设好:继续规范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的有关培训;坚持做好农村党员远教工作。   2、社会管理好:进一步完善好村卫生室,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计划生育全年无违法生育。村综治工作站要有效运行,确保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积极抓好安全生产;信访工作机制健全,使琅洋村成为无人-,小事不出村的和谐村居。   3、生态环境好:村主干道硬化,路两边已种上了树木,完成绿化、亮化,继续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使全村路面保持清洁。    4、乡风文明:大力宣传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方式;建好本村的健身路径,进一步完善农民健身场所,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管理好老年活动室,提倡邻居和乐的新风尚。    5、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争取创镇星级“廉洁村”;加强对村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吸收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   

先进村

  先进村位于枫桥镇东西部,毗邻阮市镇,孝泉江穿村而过,由原先进、创业、九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集镇中心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5.55平方公里,有692户,人口1873人。全村有水田1438.26亩,旱地338.4亩,山林地2963亩。村设党支部,全村有党员88人,村民小组18个。全村个体经济以轻纺业、加工业、运输业为主,2013年农业总产值41781万元,人均收入22300元。   先进村始终坚持“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几年村两委会按照上级精神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统领新农村建设发展大局,科学规划,舍得投入,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乡风文明日见成效。    “让先进村民更富裕、让先进村庄变得更美丽。”如今,先进村新一届村两委会协同党员干部正朝着这个新的目标踏上新的征程。    

阳春村

  阳春村位于枫桥镇南边,由阳春、网山、聚英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9.2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867户,农业人口2347人,村民小组10个,村民代表39名,党员112人。全村以纺织、石料加工、茶叶为支柱产业,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2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54元。    近年来,我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化,部分主干道路绿化,建成了阳春——郭店园区公路和投资200余万元的阳春——聚英联网公路,初步完成了投资180余万元的聚英船湾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安装路灯98盏,新建灯光球场1个,改造污水池塘4个,并配备垃圾站15个,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清运。阳春自然村完成了自来水安装工程,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魏廉村

  魏廉村位于枫桥镇西部,由魏家坞、象山二村合并而成,村东通枫霞公路到枫桥集镇,桥象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     矿业为魏廉村的特色产业之一,村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石料、石灰石、煤炭为主要开采项目,目前有两个正在开采的矿区,分别为石料矿区和石灰石、煤炭矿区,其中石灰石、煤炭矿区位于象山自然村,象山灰灶湾矿区是诸暨市认定的甲类矿山,开采出来的石灰石、煤炭主要供应水泥厂,是生产水泥的绝佳材料。另一个矿区位于魏家坞自然村,主要开采、加工建筑用石,供应周边地区建设需要,自2006年开采以来,矿区产出的石料得到诸多好评。   除矿业外,运输业、农业也是魏廉村特色产业。近年来,村中青壮年买来小型运输车辆专门从事废铁运输,已形成小规模运输团体,并逐渐成为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里家庭纺织业的发展;全村有水田1000余亩,以单季种植为主,亩产上千斤。村民靠山吃山,每家每户都在自留山上种植毛竹,部分村民承包荒山种竹出售,基地面积240余亩。   魏氏是浙江最大姓氏之一,魏廉村则是魏氏宗亲的所在地。魏氏祖先在元代从上虞清潭迁来此地籍坞定居,综观魏廉村近代史,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经历风霜雨雪洗礼,其间不乏赤胆卫国之士,也不缺政界、科技界、教育界、商界等仁人志士。太廉堂因纪念魏征而得名,现在成为了魏氏祖庙,供后人祭奠。2009年,由有识之士及村民集资,魏氏宗祠——太廉堂进行了第三次修整。   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宽敞明亮,活动设施齐全。魏廉村还新建了社区医务室、灯光球场等一系列设施,开设魏廉村网站,宣传新农村及创业的新经验,加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抓好计划生育,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比例等措施,大大方便了村民,真正实现“惠民便民”的目标。   魏廉村两委会以“创新样板”为目标,落实新农村建设。新建枫霞公路至西坞自然村联村公路,修建魏家坞上半村至桥家的联网公路,配合电力部门完成魏家坞自然村电力整网工作,落实村自来水管道重建招标工程,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做好魏家坞穿村、象山环村水沟的清淤清障工作,新建青菜山湾至龙洞水库引水沟渠,完善村绿化配备,为争创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   魏廉村民风淳朴,村民生活日渐富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全体魏廉村民决心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为建设“小康魏廉、和谐魏廉”而积极努力。  

东三新村

  东三新村位于枫桥镇东北部,毗邻绍兴县,由原柳坞、泽泉、东松岭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住户495户,总人口1500人,其中党员72人,村民代表34人。农田830亩,山林4800亩,人均收入1.2万元,村级固定收入6.8万。家庭主要经济以汽配五金、废铁买卖以及轻纺加工为主。08年换届选举,葛世剑、葛世林同志分别被推选为东三新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全体党员和村民对他们相当的信任,村两委班子也是竭尽所能,为百姓干实事,没有辜负大家的重托。   换届选举以来,村里实施了以下几项工程:   1. 从08年5月开始,投入250多万建造了苗坞饮水工程;   2. 09年2月,通过水利水电局立项,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小溪流整治;   3. 为方便老百姓上山管理,取物,开挖了一条长4500米,宽6米的上山公路。   4. 目前,新的村部大楼正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年初将全部落成。   5. 东松岭下面积约4余亩的道地硬化工程也进入施工状态,年底将完工投入使用。必将为为东松岭下自然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便捷。   要搞好村子的建设,两委班子的团结相当重要,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东三新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在这方面做的相当不错,干部团结,会办事,肯干事,办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充分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在村民心中树立了威信。在村子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注重实效,尽力而为。不仅注重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整治的硬件建设,更注重对村民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两支队伍的作用,在每项工作开始前,均做到程序到位,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村民代表和广大村民的监督。这两年,老百姓安居乐业,村里做出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目前,东三新村未来几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今后将以新农村创建工作为基础,重点建设整治泽泉、柳坞,计划投资200多万进行村容村貌建设,努力实现“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空气净化、夜晚亮化”。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全力支持村民创建小型企业,为老百姓发展经济提供优惠政策,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东三新村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栎桥村

  栎桥村位于枫桥镇南部,由桥亭、郭店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3.5公里,绍大线穿村而过。全村共2035人,755户,党员102名。村区域面积6.5平方公里,水田1501.28亩,旱地164亩,山林3556亩。以农业、养殖业、轻纺业等多元化经济产业为一体。2008年度,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村党支部曾先后多次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2008年被评委绍兴市、诸暨市卫生村、诸暨市计生文化示范村、诸暨市文化特色村,诸暨市综治一级站等荣誉。   

大干溪村

  大干溪村成立于二00六年九月,由原旺妙、茅塘坞、王村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有848户,人口2463人。全村有水田1298亩,旱地409亩,林地4890亩。村设党支部1个,全村有党员118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9人,妇女代表17人。   大干溪村交通较为便利,新旧绍大线东西贯通,村内设自然村农贸市场两个,便于村民日常生活需求。大干溪村主要靠轻纺、五金两大产业。全村拥有轻纺企业80余家,五金企业十几家,个体织机1300余台,工业产值达15亿元。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大干溪村村民勤劳朴实,农业生产紧跟而上,成为枫桥镇经济实力强大的村之一,新农村建设已初建成效。   大干溪村根据上级要求,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争取做到村级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内容明确、程序规范、记录完整。“三资”管理工作按全市上面要求完成,自觉接受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监管。村级财务开支严格按程序审批,非生产性开支合理,公务接待费用按标准控制,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村中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按规定实行公开交易和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监管到位,工程款支付、工程量增加等按程序审核。宣传强农惠农政策,严格登记、审核、公示环节,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损害。实行党务、村务公开,日常事务、重大事项按规定公开。村主职干部自觉开展廉政承诺、述职述廉,接受民主评议。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干溪村紧紧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紧紧围绕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这个总体要求,全村两委会干部将进一步做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成功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霞朗桥村

  霞朗桥村位于枫桥镇西部,距离枫桥镇2.2公里,由江口、上庄、桥东、桥西、溪下、下厂六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2.83平方公里,共有水田1493亩,旱地118亩,山林2493亩。现有农户720户,农业人口2083人,其中党员52名。村民以轻纺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864万元,人均纯收入9000元。  

三江村

  三江村由遮山、骆家桥、汇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人口2045,面积3.89平方公里,水田1875亩,旱地163亩,山林833亩。个体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8年村工农业总产值2.83亿元,人均纯收入13069元。 近年来,三江村按照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把“住宅靓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作为工作主要目标。  

全堂村

  全堂村位于枫桥镇齐乐路中端,枫桥江上游,毗邻赵家镇,由全堂、汤村、樊家、辽坞、杨山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离镇4.5公里。全村共3312人,1312户,党员174名。区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966.78亩,旱地623.9亩,山林13331亩。轻纺业是本村支柱产业,2012年村人均纯收入18850 元。   近年来,我村按照“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我村村两委班子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全堂村建设成“村美、户富、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海角村

  海角村位于诸暨市枫桥镇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地势优越,由孝义、彩仙、大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7.56平方公里,人口2928人,农户1035户,党员150名,有水田1310亩,旱地219亩,山林5583亩,其中茶园面积423亩。村中有开尔制衣、情森制衣、三琴制衣、枫港照明等十几个上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解决了村民的就业,也带动了全村的个私经济(纺织业为主)的发展。 2010年村工农业总产值29亿,村人均纯收入12980元以上。   近年来,我村按照“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内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面积达4万平方米;村内绿化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新建了3个灯光球场,安装了3处健身器材。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海角村建设成“村美、户富、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杜黄新村

  杜黄新村位于诸暨市枫桥镇西北部,毗邻山下湖镇,由新建、杜黄桥、行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815户,人口2289人,其中党员150名。村域面积2.97平方公里,有水田2307亩,旱地178亩,山林1000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8.5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50元。   杜黄新村已成功创建了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诸暨市新农村样板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绍兴市“千村绿化”提升工程、绍兴市环境整治示范村、诸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诸暨市乡风文明示范村,诸暨市科普示范村、诸暨市五星级文化活动中心、绍兴市体育小康村、诸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诸暨市先进党组织、诸暨市文化特色村。   

钟山村

  钟山村位于诸暨市枫桥镇东部,由原钟瑛、叠山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与赵家镇毗邻,南接枫源村,西与海角村相邻,北与枫一村相连。绍诸高速、枫谷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有农户814户,村民2308人,1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0名,党员139名。村级集体资产2500万元,全村有水田1351亩,山林3111亩,茶山190亩,果园115亩,山塘水库12处。村年均集体收入约60余万元,村民从事农业、轻纺、制衣及其他三产服务业。   

枫一村

  枫桥镇枫一村位于枫桥镇集镇中心,由原紫薇、枫溪、西畴三村合并而成。东与钟山村毗邻,南接海角村,西邻学勉中学,北与楼家村相连,枫桥江和省道绍大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全村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有农户1210户,村民3607人,30个村民小组,党员137名,全村有水田1456亩山林2275亩,旱地180亩,村年均集体收入180余万元,人均收入万元以上。全村约有70%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辖区内有大小企业76家,产值达20多亿元,经济实力居全镇之首,村内不仅街道纵横,店铺林立,高贾云集,学校,医院,市场,超市,文体中心,一应俱全,服务业,娱乐业十分发达。   

洄村村

  洄村原名洄溪村,有一条小溪从南至北回绕村庄而过得名。村庄区域面积3.75平方公里,有812户,2038人。全村有水田1348亩,旱地233亩,林地5113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94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6人。    近几年在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完成建设南北联镇公路,与绍大线南北联通,交通极为便利。村里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有洄村完小、社区医疗点等单位,有农贸菜市场一个,有食品超市和饮食小吃市场。洄村村民勤劳、朴实,村民一直以水稻种植为主,现又发展了蔬菜瓜果种植、渔业养殖等效益农业。近年来织机加工业发展较快,全村已拥有各种织机300余台,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在农闲季节尚有大量劳务输出,增加了村民收入。   

马岭村

  马岭村位于枫桥镇的最北端,征天水库的源头,毗邻阮市镇,由何家坞、王家溪头、宣家坞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有15公里。全村共1150人,375户,党员63名。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水田626亩,旱地173亩,山林3814亩。个私经济以五金、轻纺为主。2013年村人均纯收入20027元。   

楼家村

  楼家村位于古镇枫桥北面,依镇傍水,省道绍大线贯穿村庄,位置优越,信息业交通便捷。全村村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户数941户,人口2632人,其中党员105名。新村由四个片组成,即原新跃村、开先村、艳阳村、何家村。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192.9亩,其中水田1988.9亩,旱地204亩。   第二产业是全村经济支柱,有村级集体企业酒厂一家,通过招标已承包转个人经营,私营业主创办服装制衣厂两家,纺织厂一家,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纺织加工户60多户,剑杆无梭织机50多台,普通织机80多台。另外,水田养殖养蚌育珠,蔬菜批发运输一条龙服务,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较为发达,全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占劳动力的1/3,有厂家务工的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1/3。村集体与个人经济逐年增强,2007年工业总产值9千万元以上,年人均收入11045元。   目前,楼家村三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楼家村建设成“村美、户富、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择湖村

  新择湖村位于诸暨市枫桥镇南部,辖区面积5.48平方公里,全村2177人,841户,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24852元,是“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诸暨市平安村”。   推荐理由:新择糊村强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公共安全应急能力,推进党建,打造平安和谐村。一、强化网格化村务管理。新择湖村从2008年开始探索实施“联系户制度”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将村级事务分为综治网格化管理、土地网格化管理、安全网格化管理、财务公开网格化管理、计生网格化管理等五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管理资源,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村管理更加精细,服务农户更为直接。二、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新择湖村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坚持强化基础,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力量,构筑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新择湖村成立了各类突发-件应急管理工作组,设立应急信息员、义务-、防洪抢险小分队、治安巡防队等专门应急队伍7支。同时,进一步发动群众的力量,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由党员干部带班巡逻。三、健全组团式党建管理。2008年,新择湖村打破传统的以地域(自然村)划分农村党小组的模式,按从事行业不同,划分为废钢经营、防水材料生产、农业、老年等8个党小组。2011年,新择湖村对村级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将产业党小组向服务功能型党小组转化,将党小组与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党员为群众服务作用。  

陈家村

  陈家村位于枫桥镇北面,东至枫湄公路,紧靠枫北工业园区,南临绍大线,西以枫山公路为界,由新农、勤农、进农、化农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1320户,人口3749人,其中党员182名,设村民小组23个,有村民代表50名。有水田1207亩,旱地108亩,山林2214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76元。   近年来,陈家村按照“巩固提高一批、正在建设一批、打好基础一批”为基本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内道路硬化面积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全村共建标准垃圾站26个,标准公厕11个。全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村庄净化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   行政村合并以来,先后被评为绍兴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浙江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诸暨市一级综治工作组、诸暨市乡风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大溪村

  大溪村位于枫桥镇东部,由原单家甸、大溪、岫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西面毗邻乐山村,齐东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有村民1170户,人口3177人,其中党员142人,设村民小组12个。村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有耕地263.8亩,其中水田119.8亩、旱地144亩,山林14109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5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93元。   村民以轻纺业为支柱产业,全村轻纺经营户35户,织机4000台,大中小纺织企业十多家,轻纺业年产值超7亿。山林是大溪村另一宝贝财富,全村山林面积达2.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8.5%。其中竹林面积占山林总面积的80%,毛竹资源丰富,毛竹林集中连片,是省级毛竹现代示范园区。每年可提供商品竹1千万吨,竹笋1千吨。农民70%收入依靠竹业经济。   

枫源村

  枫源村位于枫桥镇东南部,枫桥江上游,毗邻“中国香榧之乡”赵家镇。全村由大竺、大悟、泰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离镇0.5公里,交通便捷。全村共有村民594户,人口1775人,其中党员90名;设1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50名。村域面积5.93平方公里,有水田1233亩,旱地343.5亩,山林3837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2113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94元。   枫源村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双强百村。   

乐山村

  乐山村位于枫桥镇东部7.5公里处,孝泉江的源头。由石峡口、大祝、石峡里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1055户,人口3077人,其中党员154名。村域面积10.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8.1亩,其中水田919.1亩、旱地166亩,山林面积14916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71元。   乐山村于2007年成功创建了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2006年荣获市级农业生产先进集体,2008年诸暨市级一级综治工作组,2009年绍兴市新农村。   

永宁村

  永宁村位于枫桥镇南部,由原石砩、将军、陈昂、溪东、永联5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1369户,人口3973人,其中党员187名;设村民小组14个,有村民代表50名。村域面积16.22平方公里,有水田2531亩,旱地494亩,林地15119.45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188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0元。   协助做好永宁水库建设工作,100%完成永宁水库、新王公路、22万伏变电站的移民签约任务,全部发放田地、山林、房屋补偿款。配合永宁弟兄农业开发公司做好工作,完成275亩田流转给弟兄农业开发公司作水稻基地和蔬菜基地工作。投入资金609万元,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池48只,埋设管道16000米,污水处理工程基本完成。   

新东坞村

  新东坞位于枫桥镇北部,位于诸绍高速公路旁边,由新杨、里东坞、外东坞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589户,人口1709人,其中党员91名。村域面积4.98平方公里,有水田649亩、旱地135亩、山林6444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8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2元。   新东坞基层组织星级管理评定等次为五星级,先后被评为绍兴市级卫生村、绍兴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诸暨市五好卫生村、诸暨市“美丽庭院”示范带。   

四联村

  四联村位于枫桥镇最北部,毗邻绍兴县,绍大线横穿我村。我村由古博岭村、尚义坞村、杨坞村、干山坞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10公里,是枫桥和绍兴连接的要道。全村共1311人,485户,党员73名,6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12.8亩,水田242.2亩,旱地70.6亩,山林3662亩。我村以个私经济以主要致富渠道,以五金、轻纺业为主。2010年村人均纯收入16020元。   近年来,我村按照“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正在投建村公共服务中心大楼;村内所有道路基本实现了硬化;村内绿化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绿化率在35%以上;新建了1个球场,安装了1处健身器材。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四联村建设成“村美、户富、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先进村特产大全




先进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