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绍兴 >> 诸暨市 >> 草塔镇 >> 蒲岱村

蒲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蒲岱村谷歌卫星地图)


蒲岱村简介

  蒲岱村位于草塔镇南部,毗邻牌头镇,由原陡坞、下汪、合兴、蓑衣塘顶、和春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约7.8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1079户,人口2928人,分为五个村民小组,党员134人,村民代表50人,现在水田1680亩,旱地437亩,山林7426亩,人均收入21506元,集体经济总收入为431.2万元,先后获得优秀党组织,水利、文化、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社会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卫生村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681113 312000 -- 查看 蒲岱村谷歌卫星地图

蒲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蒲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蒲岱村

  蒲岱村位于草塔镇南部,毗邻牌头镇,由原陡坞、下汪、合兴、蓑衣塘顶、和春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约7.8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1079户,人口2928人,分为五个村民小组,党员134人,村民代表50人,现在水田1680亩,旱地437亩,山林7426亩,人均收入21506元,集体经济总收入为431.2万元,先后获得优秀党组织,水利、文化、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社会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卫生村等。  

莼塘东村

莼塘东村  莼塘东村位于草塔镇中部,五泄江下游,草塔镇政府座落我村中心位置,由下三房、陈家、满洲、大房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全村区域面积2.39平方公里,耕地1158亩,山林428亩,现有人口3148人,党员155名。由于地处草塔镇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商业、轻纺、建筑为首的个私经济带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2007年经济总产值211687万元,人均收入25455元。    历年来我村成功创建了诸暨市卫生村,文明标杆村等荣誉,新一届的村级两委班子上台之后,本着团结一致,齐抓奋进的原则,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核心,积极实施,创业富民,确定未来三年的规划,力争为莼塘西村的村民谋福祉,把莼塘东村建设成为“村美、户富、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南山村

南山村  南山村属草塔镇,位于草塔镇南面,距离中心城镇3-5里路程,属于半山区,全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梅山、大山下、张义坞合并为南山村。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3.7亩,其中水田有1801.7亩,旱地有462亩,山林面积4624亩。全村947户人家,人口2717人,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不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求真务实,领导村民努力拼搏,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全村经济产业以袜业为主,人均收入在23701元左右,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桥头村

  桥头村位于草塔镇西南部,地区边缘,西北部与大地村、兴隆村相邻。由蕾山、明教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共有里坞塘、岑头、澄泽、桥头、毛李。大青坞、离家屋基、枫树坞、-山顶九个自然村组成。距离草塔集镇12公里。全村共有农户881户,人口2665人,党员87名,区域面积6.18平方公里,水田1006.4亩,旱地177亩,山林面积6126亩。   近年来,我村根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思路,采用向上级争取以及民间多方筹措的手段共投入资金500万元,对各自然村之间的主要道路进行路面硬化;新建灯光球场4个,面积达4000平方米,修建池塘一个,水库一个,蕾山村已经实现了道路亮化,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已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的创业创新规划已基本确定,特别是2008-2009年,要完成从枫树坞到-山顶的村级联网公路,由于工程大,路线长,资金短缺,任务相当艰巨,新一届两委班子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下,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正努力把桥头村建设成村美、户实、风正、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兴隆村

  兴隆村位于草塔镇南部,距离集镇中心10公里,毗邻牌头镇。由和衷、杨焕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330户,人口1012人,其中党员55人。行政区域面积4.94平方公里,其中水田有348.2亩,旱地93.1亩,山林5749亩。青同公路贯村而过,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49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14300元,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   近年来,我村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两百余万元,新建村公共中心大楼一座,建筑面积84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村内所有道路硬化,公路两边全部绿化;新建灯光球场一个,并在球场边安装健身器材两处;新建公厕两只。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的战略目标,团结一致,开拓创新。 2008年创建了“诸暨市级环境整治村”、“诸暨市级卫生村”、“民主法治村”、“平安村”;2009年成功创建了“诸暨市级新农村建设村”、“绍兴市卫生村”、“诸暨市级示范文化中心”;2010年创建“诸暨市级新农村长效管理村”、“诸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村”;2011年成功创建诸暨市环境连片整治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2012年成功创建诸暨市文明村。   兴隆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解放前曾是金萧支队经常出没的革0据地,涌现了杨庭朝、沈一山、杨仲海、沈正书、沈建新等革命英雄人物和沈正干、沈文模、沈正汉三位革命烈士。现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同志就是我村老革命杨庭朝的儿子。兴隆桥、兴隆庙、兴隆街及沈氏宗祠更是兴隆村历史的见证,也是并村后新村名的由来。村内兴隆庙就是当年金萧支队经常活动的驻点。   目前,我村未来三年创业创新规划已确定,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行‘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把兴隆村建设成为美丽、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龙珠里村

  2006年9月,有原龙珠村、徽州舍村、后大坞村在行政村规划调整后,合并为一个行 政村,新村命名为龙珠里村,村名委员会驻地在龙珠村。全村区域面积7.96平方公里, 588户,1612人,下设11个村名小组,村名代表33人,0党员62人。全村水田735亩,旱地99亩,山林7763亩,种粮自给户、经济收入以袜织、加工、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2008年龙珠里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0147.63,人均收入14789元。 2009年,龙珠里村被评为绍兴市卫生村,诸暨市环境整治村,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  

灵水村

  灵水村位于草塔镇西部,西邻五泄镇江滨村、东邻莼塘西村、南邻杨家楼村,北邻山,由五泉庵、后山芝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政府2公里,省道双金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地域面积2.78平方公里,农户660户,人口1700人,其中非农12人,中共党员70人,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5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090.4亩,其中水田963.3亩,旱地127亩,村级经济薄弱,个私经济以织袜、织布、加弹主为,2014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1059.1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32333元。  

莼塘西村

莼塘西村  草塔镇莼塘西村位于草塔镇中北部,五泄江下游,东邻莼塘东村,南邻朱家村,西邻灵水村,北邻五泄江。全村行政区域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7,其中水田527.8亩,旱地52.9亩,山林面积317亩,主要农作物水稻、蔬菜等。全村低保户9户,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人。   2012年末村经济总收入148174.4万元,人均收入36762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31.4万元。全村共有村民小组6个,总户数893户,总人口数2379人,村民代表44人,党员124人,劳动力1615人。村民主要从事个私经济以轻纺业、建筑业、经商为主,租凭商品房是本村支柱收入。   

上余村

  上余村位于草塔镇中南部,青山水库末端,与五泄镇接壤,由原岭上畈和庄余霞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5.32平方公里,总户数1038户,人口共计2747人,村民小组20个,党员120名,村民代表30人,村民小组长19人,耕地面积1659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1.7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0元,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轻纺业为辅。先后获得诸暨市体育特色村、诸暨市新农村,绍兴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  

上下文村

  上下文村位于诸暨市草塔镇西南部,地处青山革命老区,青山水库上游,毗邻同山镇、五泄镇,山青水秀,民风淳朴。2006年9月由原上文、下文两个村合并而成,距镇9公里。村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水田497亩,旱地155亩,山林3921亩。现有农户445户,农业人口1281人,党员70名,村民代表50名,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支委3名,村委4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6余万元,村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000余元。荣获诸暨市环境整治村、诸暨市新农村、诸暨市乡风文明示范村、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森林村庄等称号。特别值得一夸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带病坚持上岗,一心扑在工作上,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创业创新,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金牛奖”、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受到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杭金七村

  杭金七村位于草塔镇东南部,五泄江中游,毗邻大唐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杭金线穿村而过。由平阔、下市头、横畈塘、顾家、张淮、清臣房、杨方七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36平方公里。现在总户数1236户,总人口3314人,党员224名,7个党小组,村民代表58个。耕地面积1533.6亩,经济结构以轻纺业为主。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7.6万元,人均纯收入48415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2014年电子商务先进村等荣誉。  

溪南村

  溪南村位于草塔镇东南部,区位优越,交能便捷,三环线连接,新镇小座落在,距市区12公里.由燕至塘,里家坞,王村子,堰头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6平米公里,现有水田面积1438.1亩,旱地面积251.14亩,山森面积4287亩.现有总户数998户,总人口2538人,现分16个村民小组,党员138人,村民代表52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86.49万元,人均收入32277元,村民收入以农、林、牧种植业为主,兼顾个体袜业。先后获得诸暨市新农村建设、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朱家村

  朱家村位于草塔镇西面,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由前店、麻园、下畈顶3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756户,总人口2133人,现分11个村民小组,党员90人,村民代表50人。现有耕地450亩,经济结构以袜业为主。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6.6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12元。朱家村“抖狮子”已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家村历年来都被评为“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草塔镇西南部,由宝珠桥、上张2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集镇1公里,全村人口1604人,583户,党员75名,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1195亩,家庭工业主要以纺织业及橡筋、弹力线生产为主,2014年人均纯收入29857元。张家村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新农村、诸暨市环境整治村等荣誉。  

屏坞村

  屏坞村座落于青山中心距镇10公里,距城关20公里,东西两面靠山,渎溪像3字形从村中流过,山清水秀、东毗十八都,南邻杨焕,西靠大地村宣家,北接上下文,由深坞、屏山二个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3.13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525户,总人口1547人,现人为9个村民小组,党员79名,村民代表50人,现有水田595.7亩,旱地136.2亩,山林面积3131亩。村个体企业户有布机、袜机、加弹机,包纱机,企业老板经营人才不断向草塔、大唐(外流)发展,2014年人均收入20028元,集体经济总收入3.0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063.07元。先后获得诸暨市“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五好”先进村,一级综合工作站,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青山村

  青山村位于草塔镇西部,东毗青山水库,南邻上下文村,北连五泄,西与大地村接壤,草青公路穿村而过,向西青浦线,交通非常便捷。青山村距镇8.5公里,现有人口2003人,总户数716户,现有8个村民小组,党员80人,村民代表48人。现有水田面积962.7亩,旱地236.4亩,山林4668亩,区域面积3.912平方公里。以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和农业为主,外来经济主要来源。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13928元,青山村先后获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诸暨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大地村

  大地村位于草塔镇西南,与浦江接壤,由庙里、涓坞、北家坞、廊坞、郑坞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1017户,总人口2922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党员105名,村民代表52名,耕地1183亩,山林面积10269亩,属半山区村。2014年集体总收入67万元,人均纯收入19649元。先后获得诸暨市级新农村、诸暨市不境整治村等荣誉。  

杨家楼村

  杨家楼村位于草塔镇西南部,距离诸暨市区15公里,历史悠久,村子前绕渎溪江,后依五泄江,南临扁担山,北靠鸡冠山,山清水秀,地势开阔,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由原新宅、新桥、南前、南屏、后村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1575户,总人口4125人,党员258人,村民代表50人。现有水田2437.4亩,旱地335.8亩,山林1578亩,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农业主要产稻谷为主,家庭工业主要以织袜、织裤、加弹为主。201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02.76万元,人均收入41518元。先后获得"电子商务先进村企""消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蒲岱村特产大全




蒲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