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绍兴 >> 诸暨市 >> 街亭镇 >> 茅塘山村

茅塘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茅塘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茅塘山村简介

  茅塘山村位于诸暨市南部,距市区10公里,属街亭镇管辖。东、南、北分别与街亭镇的龙山村、新毛家村、新联合村交界,西与王家井镇关湖村相连,村域面积5.07平方公里。2006年由原上庄、霞家坞、浮塘、树蓬等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下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近2000人。
  全村有耕地17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600亩,主要生产水稻、花木、西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纺织、铸造等家庭工业企业18家,2007年工业产值1000余万元。
  交通方便,有街新公路、联王公路穿村而过,联结所辖各自然村。
  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新农村建设。对村内道路进行改造并全部硬化,安装路灯实现村庄亮化,并在全市率先广泛应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解决了臭、脏、污水横流的状况。实行卫生保洁制度,合理配置垃圾站房和定点垃圾桶,落实环卫人员进行清扫。开展村内池塘进行整治,对房前屋后进行了全面绿化。
  村庄座落于茅塘山脚,依山而建,环境十分优美。山上有金牛洞、棋盘石和被毁于战火的寺庙的遗迹,有十分吸引人的民间传说。
  茅塘山村是绍兴市生态村、绍兴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诸暨市文明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681118 312000 -- 查看 茅塘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茅塘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茅塘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里仁村

  里仁村位于街亭镇东部,北依芦花山,南傍陈蔡江,东接金杜岭和陶姚村,西接街亭村。村内有土地庙、檀香庵、街亭镇小、街亭镇工业区、诸东省道、里杜乡村公路、诸永高速互通口。风景优美,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里仁村由原里仁、坞圳二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718户,总人口1888人。分为7个村民小组,7个党小组,党员100人,村民代表50人。现有水田850余亩,旱地150多亩,山林4200余亩。201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90613元,人均收入17981元。先后获得绍兴市科普示范村,诸暨市先进党组织,绍兴市平安农机示范村,诸暨市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姜村村

  姜村位于街亭镇西部,距镇11公里,距离璜山镇10公里,区域面积3.54平方公里。   现有总户数394户,总人口1052人,现分为7个村民小组,党员54人,村民代表50人。现有水田650余亩,旱地200余亩,山林面积1000余亩,是典型的丘陵地区。特色农村品有竹笋、番薯、粉丝等,2014年人均纯收入17014元。   先后获得土地管理先进集体、先进村委会、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诸暨市生态村。   

花厅村

  花厅村坐落于诸暨市东侧,距市区约12公里,交通便捷。松山溪贯村而过,环境优美。山地耸立,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属典型的半山区丘陵地带。风景秀丽,为集聚之胜地,宜居之雅所。花厅村在2006年行政村调整时,由杨家坞口、钱家塔、钱家坞、花厅、毛家坞五个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0.32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913户,总人口2439人,分7个村民小组。党员153人,村民代表49人,有水田1160.4亩,旱地232亩,山林面积14509亩,是典型的农村山区,农民多以外出务工和农业种植为主。201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6.7788万元。人均纯收入1.724万元。村先后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示范村”,浙江省宣传部、林业厅“兴林富民示范村”和绍兴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诸暨市委“五好基层党组织”,诸暨市委组织部“基层五星级”建设星级管理等荣誉称号。   

许村村

  许村村位于诸暨市西南区,离城关20公里,东南邻璜山镇,西邻牌头镇,北邻王家井镇。全村区域面积为4.51平方公里,街新、璜八线串村而过,交通便利。许村村有原许村、琴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共724户人家,1935个人口,耕地1425亩,其中水田1146亩、旱地279亩。有500万元以上企业一家,家庭加工业比较多,以服装加工和袜业加工为主。201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万元,人均纯收入17057元。   

新联合村

  新联合村位于诸暨市街亭镇西2公里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全村农户412户,常住人口1117人,村民代表33名,设12个村民小组,三个党小组,辖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5.8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水产养殖、观光休闲、家庭企业及外出务工。   农村基本情况:村民小组12个,人口1120人。农业生产情况:农业基地1个,面积350亩,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规模种植大户1户,规模养殖户1户,水产养殖户1户。   工业生产情况:   工业生产企业1家,主要从事链条配件,其中家庭工业13家。全村工业产值1800万元。   

新毛家村

  新毛家村位于街亭镇西南部,东至街亭镇龙山村,南与街亭镇新胜村接壤,西连王家井镇石塘村,北邻街亭镇毛塘山村,区域总面积约为5.25平方公里。村对外交通干道街新线(县道)从南侧横贯而过,距离镇5公里。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毛家、兴隆两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合并后,全村共有村民小组7个,农户516户,居民1506人。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33.13ha,其中原兴隆村10.4ha、毛家村23.09ha,其他用地主要为耕地、旱地、和山林地。    新毛家村村庄区域环境优美,属典型的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全年平均气温在16.2℃,年日照平均为1997个小时,平均日照率为45%;年平均降雨量1350mm,常年风向频率及污染系数,东北向为最多,夏季以东北,西南风为主。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因地属半山区土地资源占优势,适宜发展经济林,特别是茶叶生产基础好,现主要有大型花木基地2个,规模种植大户4户,畜禽养殖专业户1户。工业经济薄弱,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建了办公大楼,设有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农民信箱,为村民办理事务、学习知识、了解信息,开展娱乐活动提供了方便。全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庄实现了亮化。同时开展群众性环境整治,广泛应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合理配置垃圾站房和定点垃圾桶,落实环卫员和保洁制度,订立卫生公约,实行每户自治。 新毛家村曾先后荣获街亭镇实事工程三等奖、先进村委会、开发农业先进集体、诸暨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在镇领导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我村向"新农村"更进一步。   

新华村

  新华村地处街亭镇东南方向10公里,距离璜山镇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06年10月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本村由兰田、梅岭两个自然村组成,共11组,33名村民代表,区域面积5.29平方公里,户数433户、人口1163人,森林资源丰富,村庄山清水秀。近年来,我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狠抓三个文明建设,使全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我村开拓进取,积极寻找新农村发展门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为民服务质量。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执政理念,我村主职干部带领广大村民围绕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团结奋进,踏实工作,为积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作出了积极努力。村内配有健身场所四处,灯光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老年活动室两个、图书室一个、青年活动室一个。今年作为新胜江整治区块连片环境综合整治村,我村在广大干部、党员、村民的大半年努力下,成效显著。在原有基础上,投入60.1万元对拥有百年历史的祠堂进行了全面的修复,保护了我村村级文化;投入16.7万元对办公楼做了整修,改善了办公条件,充分提高了村干部为民办事的效率;投入18.2万元硬化道路5333平方米,主要道路二边放路侧石3000余块;投入19.6万元新建花坛美化环境,绿化苗木15000平方米,积极做好日常苗木护理工作,对已有的绿化带见缝插绿,定期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清理杂草、整枝修叶,预防病虫害,并通过宣传教育,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绿化苗木,尤其是名树名木;投入3万元全面完成村庄亮化工程,为村民行路提供了方便;投入15.9万完成河堤砌石工程和4000多平方米的河塘整治,并定期对池塘做常规清整,主要是清理池塘的淤泥,平整塘底,清除野杂鱼、水面漂浮物,加固塘基,修补漏洞,切实有效地保证了池塘的水质清澈和水体流动,为村民用水提供了方便;投入16.7万元粉刷赤膊屋,搞好墙头文化,严格执行村庄规划,杜绝违规建房和“乱搭乱建”的现象发生,建筑物上保持整洁,无乱涂、乱画、乱贴现象,切实保护好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另外,我村拆除露天茅厕29只,新建造公厕5只、垃圾站15只,并落实保洁员专门负责公共卫生区的环境卫生,与之签订卫生保洁目标管理责任书,将保洁效果与考核直接挂钩,给予适当的工资和奖励,落实卫生清洁长效机制。   

茅塘山村

  茅塘山村位于诸暨市南部,距市区10公里,属街亭镇管辖。东、南、北分别与街亭镇的龙山村、新毛家村、新联合村交界,西与王家井镇关湖村相连,村域面积5.07平方公里。2006年由原上庄、霞家坞、浮塘、树蓬等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下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近2000人。   全村有耕地17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600亩,主要生产水稻、花木、西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纺织、铸造等家庭工业企业18家,2007年工业产值1000余万元。   交通方便,有街新公路、联王公路穿村而过,联结所辖各自然村。   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新农村建设。对村内道路进行改造并全部硬化,安装路灯实现村庄亮化,并在全市率先广泛应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解决了臭、脏、污水横流的状况。实行卫生保洁制度,合理配置垃圾站房和定点垃圾桶,落实环卫人员进行清扫。开展村内池塘进行整治,对房前屋后进行了全面绿化。   村庄座落于茅塘山脚,依山而建,环境十分优美。山上有金牛洞、棋盘石和被毁于战火的寺庙的遗迹,有十分吸引人的民间传说。   茅塘山村是绍兴市生态村、绍兴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诸暨市文明村。   

街亭村

  街亭村是街亭镇政府所在地,坐落于陈蔡江、璜山江和开化江三江交汇处,22省道、街新公路、街王公路穿村而过,属半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明显,村域总面积3.68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总人口1598人,总户数598户。村先后被评为诸暨市文明村,先进党支部,农机安全村等光荣称号。   近几年村“两委”全体人员,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执政理念,带领广大村民围绕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团结奋进,踏实工作,为积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我村在引导村民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村级基础性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改造、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工程,使村容村貌不断改观。同时不断完善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在村主职干部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我村房前屋后、畜圈、村道两旁、沟渠河边和公共场所等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对垃圾实行定点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同时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将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定点集中排放至常规化粪池或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并对房前屋后进行全面绿化,绿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增强了全民环保的意识,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经过两年的努力,社会化服务功能也不断加强,认真落实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应保尽保。与此同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村级重大事项由党员、村民代表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定时公开,使村级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广大村民在村一班人的领导下,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新胜村

  新胜村地处街亭镇南部诸暨男18公里,原新胜乡驻地,由原恒慕村、黎明村、板桥村、花明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1030户人家,总人口为2772人,是街亭镇第一大村。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868.5亩,旱地315.5亩,山林8020亩,茶园871亩,桑园580亩,水果122亩。我村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11人,村民小组18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37人,形成了村委领导、村民小组、村民三级领导工作机制。    近几年村“两委”全体人员,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执政理念,带领广大村民围绕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团结奋进,踏实工作,为积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自行政村规模调整以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进取、狠抓落实,使全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内抓经济建设,外引资金支持,不断加强村级基础性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改造、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工程,使村容村貌不断改观,大大加快了新村发展的步伐,提高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的积极性。   在各项实事工程建设上,村党支部也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切切实实将实事工程建设落实到实处,为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实效。黎明村网改建设和渠道建设、板桥村饮用水源工程建设、恒慕村机耕路及路边渠道建设、花明村道路硬化都已全面完成,全村农用网改建设也已基本完成,路灯已经全部安装并已投入使用。开展群众性环境整治,切实净化、绿化、美化村庄,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长效管理,落实环卫员和保洁制度,按月组织检查,与报酬挂钩,并公布评议。在村主职干部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我村房前屋后、畜圈、村道两旁、沟渠河边和公共场所等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对垃圾实行定点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同时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将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定点集中排放至常规化粪池或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并对房前屋后进行全面绿化,绿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   

龙山村

  龙山村位于街亭镇中部,距集镇3公里,距诸暨市区11公里,由原胡家、老龙、珠龙湖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3.68平方公里,2007年全村总人口1267人。   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1287亩,其中水田面积1208亩,有粮食规模种植经营户5户。同时,村民还从事多种种养殖业,发展畜禽水产养殖、花木种植和茶叶的加工,有禽养殖专业户2户,水产养殖户2户,花木种植场1家,初制茶加工厂1家。   

周村村

  周村位于街亭镇南部,南与长塘村和浬浦镇交界,东邻陈蔡江,西毗璜山江,北接开化江,处于三江交汇口。村域面积3.08平方公里。交通便捷,22省道穿村而过,离诸暨市区9公里属街亭集镇规划范围。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周村和江口两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1个,农户730户,居民2065人;有耕地面积1179亩,其中水田1106亩。   周村村民非常勤劳,历来重视农业生产,主要生产粮食、茶叶、蔬菜、葡萄和花卉苗木,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已发展种植花卉苗木500余亩,葡萄、提子100余亩,蔬菜80余亩,有茶叶加工企业1家,形成多种经营的农业产业格局。   村民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意识,采取多种途径发展经济。一是发展家庭工业。有家庭工业企业32家,主要从事手套、织袜等行业, 2011年的工业总产值达6000万元。二是积极向外拓展,主要从事房地产、建筑行业,在上海等地创建了多家房地产建筑企业,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外出务工致富。   周村地理位置优越,村庄三面临江,一面临山,环境十分优美。2009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开展了市级新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工程、中央农村改厕项目、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自来水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联网公路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工程,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亮化、村庄绿化,目前村庄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安居乐业,生活祥和。   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建有拙园,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理学为基础,设立道德教育基地,对村民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在拙园举办文化沙龙和书画展,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金杜岭村

  金杜岭村位于街亭镇东部,东、北与花厅村交界,南连浬浦镇陶姚村,西邻里仁村村域面积7.49平方公里。交通便捷,通村公路贯穿全村,离诸暨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诸永高速公路街亭互通口3公里。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金田村、里杜、外杜和沙土岭四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5个,农户688户,居民1936人;有耕地面积2270亩,其中水田1402亩,茶园550亩,桑园100亩,山林数千亩。   金杜岭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粮食、茶叶、吊瓜和板栗。多年来,村两委一直引导、鼓励农户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全村现发展吊瓜基地2个,面积200余亩;新发展香榧基地4个,面积300余亩;已成立茶叶、吊瓜、农机等农民专业社多家,发展休闲农庄1家。   工业经济比较薄弱,全村仅有家庭工业企业2家,主要从事塑料和木线加工。   金杜岭村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对村内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广泛应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合理配置垃圾站房和定点垃圾桶,落实环卫员和保洁制度,订立卫生公约,实行每户自治,对村内池塘进行整治,对房前屋后进行了全面绿化。同时,投资修建饮用水源水库1座,为村民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   

董村村

  董村位于街亭镇最东部,东与东和乡交界,南、西与花厅村相连,北接浣东街道,村域面积7.09平方公里,属丘陵山区。交通便捷,张董公路贯穿全村,离诸暨市区11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上董、下董和毛家塘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7个,农户759户,居民2123人;有耕地面积1145亩,其中水田913亩,茶园195亩,山林数千亩。   董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粮食、西瓜、茶叶、水果和花卉苗木,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发展以西瓜为重点的效益农业,有三十多户农户从事西瓜种植,种植西瓜面积200余亩。董村西瓜以汁多味甜、品质优良而闻名市内,深受市民的欢迎。   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对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庄进行亮化,并对村内池塘进行整治,房前屋后进行了全面绿化。同时开展群众性环境整治,广泛应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合理配置垃圾站房和定点垃圾桶,落实环卫员和保洁制度,订立卫生公约,实行每户自治。修建了篮球场和娱乐健身设施,为群众进行娱乐健身活动提供了场所。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1座小(二)型水库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提高蓄水和防洪能力。   村庄四围环山,环境优美,森林植被茂盛,未受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是人们生活居住的理想场所。   

长塘村

  长塘村位于街亭镇南部,东与里浦镇陶姚村交界,南与璜山镇五灶村接壤,西邻璜山江,北连周村,面积区域3.0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诸东线穿村而过,离诸暨市区11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长塘、下石岭两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5个,农户372户,居民1003人;有耕地面积670亩,其中水田474亩,茶园195亩,山林面积2943亩。   长塘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粮食、茶叶和养殖畜禽,有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户,畜禽养殖专业户2户。工业经济薄弱,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建11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一幢,内部设施齐全,设有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娱乐健身室、老年活动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农民信箱,为村民办理事务、学习知识、了解信息,开展娱乐活动提供了方便。全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庄实现了亮化。同时开展群众性环境整治,广泛应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合理配置垃圾站房和定点垃圾桶,落实环卫员和保洁制度,订立卫生公约,实行每户自治,并对村内池塘进行整治,对房前屋后进行了全面绿化,是2006年度诸暨市环境整治村。    村级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初见成效。2007年成为街亭镇第一个农村新型社区示范点。多次在村篮球场组织篮球比赛,并建有老年门球场、健身器械等活动场地和设施。    长塘村曾先后荣获街亭镇实事工程二等奖、先进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诸暨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我们热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将在镇党委、行政领导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茅塘山村特产大全




茅塘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