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梧岗村 上梧岗村位于东和乡东部,诸暨至嵊州二市交界处,毗邻东白湖镇,海拔560米,自然环境优美,诸嵊公路从村旁经过,交通便利,山清水秀。作为我市最小的行政村,村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共102户,人口300余人,,有耕地面积194亩,其中水田124亩,旱地20亩。林业用地2903亩,竹林279亩,经济林142亩。拥有茶厂、生猪养殖场、高山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等产业。其中,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00多人,带动种植户1200户。基地蔬菜已进入市区各大超市及杭州等地,并将进一步拓展绍兴、上海等周边地区的超市销路。目前,基地通过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今年正在申报省级优秀示范基地。
村两委会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办了一桩桩实事,通过康庄工程建设,把平整的水泥路从山脚通到村头村尾;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修筑水库,把清洁的自来水引入每家每户;安装起45盏路灯,把山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
不仅如此,村里还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场所供村里的老人活动。在村操场上设立了健身设施,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今后,上梧岗村将致力于有机产品开发,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形成特色区域经济,把基地优势、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81201 | 312000 | -- | 查看 上梧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施坞闹桥村 |
施坞闹桥村由施坞、闹桥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有人口1940人、708户,党员80名。耕地面积1311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轻纺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17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7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新农村等荣誉。 |
章梅塔村 |
章梅塔村由章坞、梅店、塔塘3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5.42平方公里,有人口1070人、439户,党员56名。耕地面积1162.2亩,经济结构以象牙笋、农作物种植、纺织加工及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043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9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新农村等荣誉。 |
十里坪村 |
十里坪村由卓溪、朱村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6.3平方公里,有人口2562人、823户,党员68名。耕地面积883.8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林业、织布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4.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7元。先后获得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诸暨市级新农村、诸暨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等荣誉。 |
三坞村 |
三坞村由汪家坞、朱坞、蒲里坞3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3.45平方公里。有人口1225人、461户,党员69名。耕地面积883.8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74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7元。先后获得绍兴市生态村、绍兴市法治村、诸暨市“五好”党支部、诸暨市卫生村、诸暨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
里娄沟村 |
里娄沟村为独立村,村域面积2.24平方公里,有人口328人、120户,党员21名。耕地面积178.6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16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3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文明村等荣誉。 |
冯蔡村 |
冯蔡村由吉竹坑、冯蔡、上蔡、施家坞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8.22平方公里,有人口1703人、594户,党员75名。耕地面积991.4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织布加工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9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5元。先后获得诸暨市新农村等荣誉。 |
新篁村 |
新篁村由篁村、王六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2.39平方公里,有人口912人、290户,党员39名。耕地面积314.4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946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9元。 |
子和村 |
子和村由小坑、凤山庄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2.49平方公里,有人口1063人、413户,党员53名。耕地面积949.1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69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4元。先后获得绍兴市新农村、绍兴市卫生村、诸暨市卫生村、诸暨市文明村等荣誉。 |
姚邵畈村 |
姚邵畈村 姚邵畈村由原邵家坞、岩畈、上姚、下姚四个自然村合并组成的,现有人口2697人,农户997户,总面积6.77平方公里,2010年底全村人均收入为7649元,村集体收入主要由部门补助、各方捐赠以及集体资产出租等形式组成。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村容村貌取得了巨大的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我村目前有垃圾站8座,垃圾桶47只,公厕3座,配备5名保洁人员,制定了环境卫生方面的村规民约。今年我村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环境卫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新行政村在原基础上争创诸暨市级卫生村。2010年初就成立了村爱国卫生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邵何根同志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姚云均同志任副组长。 我们村两委会带领全体村民,把创卫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经费有保障。通过宣传窗、黑板报,分发宣传资料、文艺演唱等宣传形式和人人动手参与清卫工作等具体活动,广泛宣传爱国卫生知识和有关健康知识。努力提高村民的创卫意识和对搞好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创卫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
王家宅村 |
王家宅村居东和乡腹地,距市区26公里,由原来的东一、古有贤、溪头、吴屋畈4自然村撤并而成,现有人口2007人,农户 739 户,设22个村民小组,支部党员106名。全村面积4.3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37亩,林业用地4061亩,茶园280亩,桑园45亩。村先后创建了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诸暨市级新村等项目。王家宅村村风正,民风淳,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轻纺业、象牙笋种植、粮食生产、外出务工等,2012年度村民年人均收入为9167元。本村建有社区服务中心,内设党员远程教育辅导点、文化活动室、治保调解中心、计生服务站等。村内基础设施、村庄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
上梧岗村 |
上梧岗村 上梧岗村位于东和乡东部,诸暨至嵊州二市交界处,毗邻东白湖镇,海拔560米,自然环境优美,诸嵊公路从村旁经过,交通便利,山清水秀。作为我市最小的行政村,村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共102户,人口300余人,,有耕地面积194亩,其中水田124亩,旱地20亩。林业用地2903亩,竹林279亩,经济林142亩。拥有茶厂、生猪养殖场、高山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等产业。其中,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00多人,带动种植户1200户。基地蔬菜已进入市区各大超市及杭州等地,并将进一步拓展绍兴、上海等周边地区的超市销路。目前,基地通过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今年正在申报省级优秀示范基地。 村两委会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办了一桩桩实事,通过康庄工程建设,把平整的水泥路从山脚通到村头村尾;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修筑水库,把清洁的自来水引入每家每户;安装起45盏路灯,把山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 不仅如此,村里还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场所供村里的老人活动。在村操场上设立了健身设施,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今后,上梧岗村将致力于有机产品开发,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形成特色区域经济,把基地优势、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
龙溪村 |
龙溪村由原上步溪、中步溪、下步溪三村合并而成,在诸暨市乃至东和乡都属于一个落后村,位于东和乡政府南端,离东和乡政府6.5公里。村办公室设于下步溪自然村。龙溪村总面积4.71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096亩,其中水田541.9亩,旱地554.1亩。茶园331亩,桑园200亩,竹林1673亩,经济林539亩。山林面积共计2743亩。 一、大致概况。新村于2006年9月份合并而成,三村合欠三十余万元外债,经过六年来,我村仍有应付款几万余。目前我村有人口1601人,总户数565户,党员53名,积极分子2名。村民小组21个,村民代表35名,其中女代表占到1/3。现有二委会成员7人组成,包括女委员一人。另配备计生联系员三名(各负责一个自然村,担负育龄妇女查孕查环、长效措施落实及计外案例的调查、笔录及处罚等相关工作)。 二、交通情况。交通难是阻碍我村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我村村民只能拦村里的几辆面包车坐至大林村,再转车去东和乡政府或诸暨市区。 三、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和象牙笋、吊瓜、毛竹、茶叶为主。2010年我村土地流转150多亩开发了香榧基地,成为我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经济发展情况。我村在诸暨市、东和乡都是一个经济落后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经济发展起来很难,目前村里的年轻人都是到外市乃至外省务工赚钱,在家里的也只有老弱妇嬬,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固。 五、 我村2012年底村民人均年收入为8539元,主要依靠毛竹、吊瓜、象牙笋,以及外出务工所得。 六、2009年和2010年我村创建了东和乡级环境整治村,2011年我村完成了诸暨市级环境整治村的创建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村2011年下半年辅设饮用水主线管道,2012年已开展自来水入户工程。2013年在全体二委干部的努力下,争创诸暨市级新农村,目前相关工作已开展起来,望有志农村事业的村民多多献才献计,共同完成新农村的建设,为龙溪村进一步发展作贡献。 |
凤联村 |
东和乡凤联村位于诸暨市东和乡南部,距乡政府6公里,2006年9月,由八字桥、尚典、梨树坞、尚典及向阳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区域面积5.12平方公里,2012年全村总户数618户,2012年成功创建为诸暨市新农村,村内环境、设施等得到很大的改善 |
大林村 |
大林村位于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东南部,由原大林、杜家坞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共有1698人,600户,党员63名。我村区域面积4.04平方公里,水田612亩,旱地803亩,山林6068亩。个体经济以商业、运输业、笋竹、吊瓜、蚕桑为主。 近年来,我村按照“规划要超前合理,设计要具乡村特色,建设要快捷便利”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取得了巨大的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林村先后被评为诸暨市生态村、诸暨市奔小康先进党支部、诸暨市优秀党支部、诸暨市新农村及诸暨市级卫生村。在今年的创建中,大林村又成功创建诸暨市级文明村、诸暨市环境整治村和诸暨市长效管理创建村。 |
友谊村 |
友谊村概况 友谊村位于东和乡东部,由新桥头、金王、外娄沟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1108人,农户389户,设8个村民小组,支部有党员65名,党小组2个。全村面积2.88平方公里,拥有土地4906亩,其中水田296亩,旱地151亩,毛竹山2549亩,用材林450亩,象牙竹山1000亩,茶园109亩,绿柿基地120亩,香榧基地45亩。村民勤劳朴实,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轻纺业、毛竹种植、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度村民年人均收入为8553元。村地处山区,毛竹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乡政府较近,冯蔡公路穿村而过。村内工业以家庭纺织为主,现有纺织企业两家,剑杆机250台,毛竹加工企业 1家。农业以粮食、竹木、蔬菜瓜果生产为主。 近年来,我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村共投入建设资金 1546万元用于办公楼新建,赤膊屋整治、河道改造整治、绿化造林等等。在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村两委班子紧抓发展机遇,切实提高村民收入。为改变我村毛竹资源丰富但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的现状,我村成立了竹木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省级毛竹精品园区,极大促进我村毛竹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切实提高了我村村民的经济收入。此外,还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土地开发、香榧基地建设等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得农业收入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先后获得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绍兴市生态村、绍兴市环境整治村、绍兴市卫生村、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诸暨市文明村、诸暨市文化特色村等各项荣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