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绍兴 >> 嵊州市 >> 鹿山街道 >> 新大洋村

新大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大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大洋村简介

  嵊州市鹿山街道新大洋村位于鹿山街道城郊片,由原新大洋、新华、柿树湾三个村组合而成,区域面积2.927平方公里,全村536户1510人,党员65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683003 312000 -- 查看 新大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大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大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中碧溪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中碧溪村位于鹿山街道新市片,美丽的澄潭江依村而过,区域面积3.994平方公里,由中碧溪、舍姆岗、四十亩组合而成,全村975户2532人,现有党员81人。   中碧溪有冬枣基地200亩,可提供休闲采摘游!饭潭水库位于鹿山街道中碧溪村舍姆岗,风景秀丽,库容量30.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24亩。中碧溪蔬菜基地面积200亩,品种主要为叶菜、瓜果、茄果等.中碧溪桔园面积200亩,产品主要蜜桔、芦柑。金罗兰盆景园艺公司位于鹿山街道中碧溪村,主营园林工程、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设计,批发零售苗木,是一家集园林设计、施工、苗木种植生产经营和工程后期养护管理为一体的专业园林企业。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5人,资产总额700多万元,专业机械设备100多万元。   同时公司还是被省林业局命名为“浙江省花木之乡”嵊州市鹿山街道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基地”二形式带动农民致富走出了一条生产、销售、园林工程市场为一体的产业化道路。   

光明塘新村

  一、光明塘新村基本情况   鹿山街道光明塘新村位于嵊州城西,距市区7公里,总人口1671人,总农户数611户,土地总面积1018亩,其中耕地985亩,林地33亩。2007年行政村撤并,新市、丁新、王家、周家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光明塘新村。2010年1月,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更名为新市村。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38.8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565元。在鹿山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之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新市村班子成员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营造创业氛围,使全村呈现出一派谈发展、议创新、抓创业的新气象,切合本村实际,制定村庄发展规划,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大力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实现了村庄发展,村民富裕,村风文明。此外,该村党支部成员在带头创业创新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班子凝聚力,平时注重沟通协作,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注重决策的科学民主,人人有发言权。   二、 村庄整治创建积极有序进行   光明塘新村在村庄创建过程中,做了大量实实在在,使老百姓看得到的具体工作。   (一)硬化工程:原先投资50万元使交通已全面实现连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集镇建设上以行政村为发展中心的自然村搬迁工程,做大村建规划,发挥大村集聚效应。现计划投资30万元,在村原先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增加硬化面积4800平方米,硬化率达95%以上,村民出行便捷得到有效保障。   (二)亮化工程:投资150万元的自来水工程完工和电网工程的基本改造,村内主干道、露天公共场所、自然村安装路灯,使村民生活趋于安全便利。   (三)洁化工程:采取分散式、集中式、家庭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分别投资18万元铺设1800米的排污网管和建造200立方米的排污池,使全村农户受益。采取分散式和家庭式治理农户数共计达80%以上。已建无公害化粪池161个,总投资12万元,以及花费7万元新建公厕两只,且落实专人管理,保证公厕的清洁卫生。生产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收集,全村有标准垃圾站房14只,垃圾箱20多只,垃圾中转站1座。扎实推进“整治环境,整治家园”活动,彻底清除村内主干道、公厕、垃圾站房等处理的垃圾,清理池塘杂草、漂浮物,消灭卫生死角,做到人员、制度、经费、设施四到位,确保长效运行。此外对养猪大户进行三格式无害化处理,让猪粪全部进入粪池,改善由养猪粪便而引起的环境污梁。   (四)绿化工程:投资20万元构建一个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公园和1000米的绿化带,对通往自   然村及村庄内部道路有规划地进行绿化。   (五)环境美化工程:严格按照村镇规划,审批建房,拆除违章搭盖、破旧房屋、禽畜舍、露天粪坑等各类影响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的种类建筑,空心村现象得到有效整洁。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达420平方米的九间三层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集办公、议事、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于一体,为村民提供了一处娱乐、学习场所,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50平方米的中心,底楼设计为店面厂房样式,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经济建设长足发展   光明塘新村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该村建立的面积46800平方米的个私小区,已有嵊州市巨力工具有限公司、三合防火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汇丰电器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落户。此举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广大村民拓宽了就业门路。其中固定资产投入达2341万元,从业人员达到250人,年上缴税收200万元。此外由于地处近郊,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全村农业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产业特色明显,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本村拥有花木基地300多亩,有紫薇、桂花、玉兰、红枫、盆景等,大量花木销往全国各地,总销售量达100多万元,其它特色产业还有蔬菜、果木、冬枣、菌菇等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引导产业结构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现有种植面积3600余亩,中大棚蔬菜100多亩,茭白种植面积100多亩,菌菇50多亩,冬枣、梨等果木种植100多亩。此外养猪专业户8户,全年生猪饲养量2300多头,总产值达500万元,利润达180万元。为使村民的利益有稳定长足的发展,村两委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作物,按农事季节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和农技咨询交流会,充分运用好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这个平台,为创业创收提供契机。   四、精神文明成效显著   村庄建设在提高基础设施的同时,改善和强化村民意识,提高村民参与社会事业,形成齐抓共管新风尚,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结合是这次村庄创建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村民社会精神风貌的重要举措。倡导“尊老爱幼、移风移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新建门球场、购置体育器材、打造文化长廊、编制文明颂,构筑文明新农村精神文明阵地,使文明新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其中村两套班子在村庄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勤政廉洁,政治开明,每项工作规范、直接起到了先锋模范、表率作用。   (一)义务教育。经济的发展,村民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重要,对儿童的教育已摆上家庭的主旋律。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二)计划生育。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村民的自我意识不断增长,自觉做到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全村无出现非法生育,计划生育率达 100% 。   (三) 治安状况。村近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全村刑事发案率为零,无聚众-,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敬老爱幼、邻里和睦、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的社会新风尚。   (四) 社会事业发展。文化宣传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科技、卫生、“三德”宣传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建立村文化活动室,内有电视、棋牌并订有报纸、杂志,“农家书屋”,“文化长廊”的打造更是重中之重。二是建立公共体育设施,新建公园集球场、健身、娱乐为一体,为村民休闲时间提供了一个好场所。历年的元旦前夕嵊州二中文艺演出团,“送戏下乡” 为村里的老人们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让他们在辞旧迎新之际饱享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此外,“春泥”计划正在实施中,排舞和红歌赛活动也分别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全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光明塘新村将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地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按照文明村创建的高标准进一步实施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努力奋斗,戒骄戒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挥示范幅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而不懈努力!   

江夏村

  鹿山街道江夏村位于城西7公里的嵊义线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546户,1456人,分布在江夏,金鸡山,大东园三个自然村落中。总区域面积2.721平方公里,其中旱地250亩,水田1095亩。有3000多亩茭白种植基地,人均纯收入达11250元。2006年被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江夏村党支部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与时俱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使江夏村成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小康新村.江夏村以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水源净化,环境美化为切入点,村两委班子科学规划,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硬化工程:投资18万元,修建了大东园的通村公路;投资153万元完成了对环村道路和村主干道的硬化,硬化率达100%。拆除危旧房1500多平方。实施亮化工程:投资5万元安装了70盏路灯,主干道及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实施绿化工程:投资18.2万元在道路两旁及操场和广场新建绿化带500米。投资56万元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对全村的电网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同时,投资60多万元实施自来水工程,入户率达100%,户户用上了安全、洁净的生活用水。投资20.1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建成110立方集中式污水池2个,净化了水源。拆除露天厕所245座,投资17.5万元,新建公厕4座。投资4.5万元,新建垃圾收集房6只,配备垃圾箱数50个,清运工具车3辆。对村庄的绿化,保洁,排污等事项在村规民约中加以规范,并配好村庄保洁,管理人员,制定长效的管理制度,对垃圾进行全面无害化处理。环境的改善,尤其是道路的硬化,对村民的出行、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村内无积水,无杂物,无乱堆乱放现象。现在的江夏村道路平坦开阔,路旁绿树成荫,村容整洁,人们真正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钱塘村

  鹿山街道钱塘村由外半塘、里半塘村组合而成,交通便捷,环境整洁,村风文明,全村387户1056人,区域面积2.937平方公里,杨梅、茶叶、樱桃等农业产业优势明显。  

中央宅村

  鹿山街道中央宅村座落在城西-嵊义线边,总区域面积0.745平方公里,全村252户618人,党员24人, 2007年人均收入8614元,主要收入来源为企业上班、房屋出租、种花木等。  

新大洋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新大洋村位于鹿山街道城郊片,由原新大洋、新华、柿树湾三个村组合而成,区域面积2.927平方公里,全村536户1510人,党员65人。  

浦桥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浦桥村位于鹿山街道城郊片,由原大浦桥、小浦桥、孟爱村组合而成,区域面积5.495平方公里,全村1386户3927人,党员118人。   浦桥村是嵊州市有名的水果专业村,种植水果1000多亩,主要有葡萄、桃、李子等水果。  

方田山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方田山村位于鹿山街道城郊片,区域面积1.023平方公里,全村110户、272人,四周绿荫环抱,郁郁葱葱,风景秀丽,是个美丽的小山村。  

江东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江东村位于鹿山街道新联片,区域面积1.386平方公里,全村588户1538人,党员54人。   江业村工业主要有电机配件、领带加工、丝织,农业产业主要有花木、葡萄、水稻、生猪养殖。   

双燕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双燕村位于鹿山街道新联片,由上燕窠、下燕窠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583平方公里,全村389户1211人,党同45人。   该村下燕窠几全村乎家家户户种甘蔗,是有名的甘蔗村,甘蔗种植面积 300亩,5亩以上的大户10人。下燕窠种植甘蔗历史悠久,土地肥沃,甘蔗脆、甜 , 深受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做好甘蔗品牌、扩大销售,该村于2007年成立了嵊州燕窠蔗蔬合作社。  

上碧溪村

  上碧溪村座落在美丽的澄潭江畔,这是一个诗意的村庄。前临溪水,背倚青山,一道道芦苇在微风吹拂下,挺拔而飘逸。村由上碧溪、古岩组合而成,全村575户1566人,总区域面积2.991平方公里。  

上任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上任村位于鹿山街道新市片,由上舍、施任村组合而成,区域面积2.454平方公里,全村469户1321人,党员60人。   上舍村山弯有始建于南朝梁大通年间(527~529)重建于2001年的明觉寺。   上任村与中碧溪村、光明塘新村、江夏村、钱塘村、中央宅村、新大洋村、浦桥村、方田山村、江东村、双燕村、上碧溪村、李西村、新板头村、捣臼爿社区、白沙地村、大湾村、两湾新村、小砩村、三联村、下马村、马家村、南田村相邻。  

李西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李西村位于长乐江畔,风景秀丽,乡风文明,由李家、西求两村合并而成,全村395户1190人,党员56人。区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   

新板头村

  鹿山街道新板头村位于城郊结合部,距市中心4.5公里,37省道(嵊义线)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村庄区域面积1.87平方公里,共有490户,1365人,耕地面积1095亩,其中水田面积986亩,旱地80亩。7个村民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410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2.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575元。新板头村党支部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五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切实为搬迁50户,150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新板头村成为了村容整洁、文明富裕、和谐稳定的小康新村。    为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村两委班子科学规划,加大了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元建设环村道路路基50000平方米,同时投资72万元硬化了全村的3200米村主干道,硬化率达95%。投资4.2万元安装了65盏路灯,主干道及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投资7.5万元在道路两旁及广场新建绿化带400米,绿化公园面积700平方米。投资85万元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解决电力供需紧张问题。投资18万元实施自来水工程,入户率达100%。投资19.5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共计建成100立方米集中式污水池2个,截污管网8O0米,受益农户100户,实现雨污分离,净化了水源。拆除了露天厕所3 5座,投资7.5万元,新建公厕2座,投资2.9万元新砌渠道21O米,投资2.5万元新砌塘坎6O米,池塘清淤120O平方米。村内池塘水沟无漂浮物。配置垃圾箱数4 4个,集中收集房5只,清运工具3辆,对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现在的新板头村道路平坦宽阔,路旁绿树成荫,村容整洁,并被评为2009年度嵊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嵊州市级生态村及2009年度绍兴市环境整治先进村。   通过环境整治,改善环境,吸引企业经营者到村投资办厂。目前,新板头村办起来绍兴市蔬菜科研基地,贝津领带织造有限公司,越声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年产值1200万元,利税95万元。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果木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430亩。   目前,新板头村小康建设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完成。今后,将通过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村授课等方式不断促进全村发展。继续实施“五化”工程建设,争创星级示范村。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板头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捣臼爿社区

  捣臼爿社区成立于2002年11月4日。隶属于鹿山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位于嵊州市区西南,辖区总面积为0.425平方公里。社区边界东起南沿路,与东南社区的良昌公寓相邻;东南临剡溪江,与三江街道隔江相望;南至环城南路(客运西站);北、西北以东南路为界,与东南社区、高版社区相邻。社区有滨江城市花园、阳光公寓、黄金水岸、119平安小区、阳光花苑、捣臼爿、万都公馆、万都豪庭、江景一品9个居民住宅小区,共4484户(宅),人口12555人。其中2014年底统计在册户籍居民1080户,人口2878人,其中党员62人。   

白沙地村

  沿着环城公路一路西行,放眼望去,景色如画,绿叶深处有人家,这就是嵊州市鹿山街道白沙地村,白沙地村由原白沙地、岩后、后王村撤并而成,区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全村582户、1799人口,其中党员97人。   新农村建设:近三年来,白沙地村投资46万元硬化通村道路和村内主次干道6600平方米,投资45万元新建自来水管道3500米,蓄水池2座;投资8万元,新建生态公厕5个,垃圾站房14只,集中收集填埋处理;投资30万元,安装通村公路和村内主次干道路灯4000米80盏;投资7万元修建绿化带1500米,花坛2只;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依法执行规划,布局合事,有序推进拆旧建新,拆除旧房4200平方米。白沙地村先后被评为2004年度嵊州市先进党支部,2005年度嵊州市卫生村,2005年度嵊州市村级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农业特色:全村已开发茶叶基地150亩,优质梨150多亩,桔山70亩。特别是青青果业种植园   工业贸易:利用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盘活资产,对原有的旧厂房、旧仓库进行改造,建成标准厂房吸引外地企业来投资办实体,现村中有16家企业,人业人员150人。   

大湾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东大湾村地处鹿山街道西北部,距市区3.2公里,12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捷,一路风景优美,景色如诗如画,村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大湾村由原东大湾、马家庄、五圣堂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65平方公里,全村528户,1520人,党员69人。   2006年投资2000万,新建丰尼假日庄园,庄园依托山林、植被、杨梅园、朝阳水库等自然景观优势,开发垂钓、采果、观赏、游览、会议、餐钦、住宿等一系列休闲娱乐服务项目。庄园占地面积800亩,主要分优质果蔬、休闲垂钓、餐饮住宿、客房会议等。庄园是集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娱乐场所,是人们回归自然、亲近绿色、采果旅游的好去处,是农业科普知识的学习宣传阵地。   新农村建设:近三年来,东大湾村通过全面村庄建设规划,拆除旧房1100平方米。投资53万元改扩建村综合办公楼及老年活动室、建立图书阅览室;投资23万元安装路灯80盏,对村内主次干道路进行全面亮化,美化环境,方便出行;投资90万元,新改建人蓄饮用水,净化水源,清淤修建生态型池塘3座,并建成垃圾站集中收集填埋处理;通过规划建设整治环境,东大湾村有效地翻新了村庄面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特色产品:村内现有远近闻名的杨梅基地500亩,优质杨梅园是浙江省无公害水果基地,其产品“丰尼牌”杨梅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品种有荸荠种、东魁大杨梅,从6月上旬到7月初可采摘。   工业: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投资200万元,创办了墙体节能保温材料企业。   

两湾新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两湾新村位于鹿山街道城郊片,由梅家湾、西大湾两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799平方公里,全村405户1105人,党员72人。   

小砩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小砩村位于城西-边,全村450户1396人,党员94人,区域面积1.257平方公里,经济收入400万元。   

三联村

  鹿山街道三联村地处剡城以西由姚宅、潭头、演头组合而成,共有520户,1402人口,党员99人。37省道嵊义线二公里西侧,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村风文明。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三联村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个体经济群体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积累增长较快;村内现有帆顺起动部件厂、满堂春厨具厂等企业十余家,家庭丝织加工户20多家,织机近百台。   三联村在鹿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要求,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三联村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明、富裕、和谐的小康新村。   

下马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下马村地处嵊州市环城公路南桥南端,紧靠环城公路,全村共275户880人,党员33人。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花木生产以来,全村已有花木面积3000亩,其中玉兰2500亩,全村97%的农户种植花木,户均花木纯收入3万多元,村庄四周种满了玉兰,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玉兰第一村”。特别是下马村村民、农民科技带头人王飞罡创建了木兰科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红运玉兰”、“飞黄玉兰”、“多瓣白玉兰”等8个玉兰新品种,均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形成了下马玉兰新品种系列。1993年木兰科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花木企业,下马村1999年被省林业厅授予“省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01年被绍兴市政府评为“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先进单位,2003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2007年被浙江省评为兴林富民示范村。   

马家村

  嵊州市鹿山街道马家村位于鹿山街道新联片,区域面积1.667平方公里,全村443户1360人,党员46人。   

南田村

  鹿山街道南田村位于鹿山街道新联片,由上南田、中南田组合而成,区域面积0.973平方公里,全村361户1025户。   


新大洋村特产大全




新大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