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茶亭岗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514户,总人口数1435人,其中从业人员数847人。村有耕地747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237亩,另有园地1014亩,林地387亩,渔业养殖105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19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150万元,集体债务31.8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1276人,最低保障有14人。
茶亭岗村与宋家墩村、富二村、四五村、六村村、七八村、廿八都村、王家年村、淡山村、白水墩村、岭头山村、三懋楼村、东岭村、赵马村、富三村、董郎岗村、湖村桥村、横岗村、石门村、石楼对村、富西新村、若水村、金田村、逵溪村、淡竹村、西青村、招龙桥村、安江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83102 | 312000 | -- | 查看 茶亭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宋家墩村 |
崇仁宋家墩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229户,总人口数633人,其中从业人员数373人。村有耕地384亩,其中水田368亩,旱地16亩,另有园地321亩,林地150亩,渔业养殖10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55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121万元,集体债务85.7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657人,最低保障有1人。 |
富二村 |
嵊州市崇仁镇富二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505户人家,1217个村民;区域1.43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全村耕地面积892亩,其中水田798亩,旱地94亩,园地170亩,林地525亩,渔业养殖场1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1.86万元,人均收入7755元/年,集体总资产77万元。 环镇东路建起营业房40间,工业园区占地35亩,内经营7家个私企业, 包括打虎山在内,有12家个私企业。 村内道路全部硬化,环境清洁,建有水冲式公厕,路边有垃圾箱,每天有工人清扫垃圾运至指定地点。路灯亮化,贯穿村内南北的富润江两岸石坎浆砌,水流清澈。 |
四五村 |
四五村共计村民1688人,共分31个小组,667户,劳动力996人,耕地总面积1157.7亩,其中水田1072.8亩,旱地84.9亩,园地217亩,林地141亩,渔业养殖8亩;村集体总收入25.45万元,人均收入9655元/年,资产总额177万元,负债6.7万元;全村共计1659人参加医疗保险,18人被评为低保对象。 |
六村村 |
崇仁镇崇仁六村位于崇仁集镇东北面,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村办集体企业,201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5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万多元。共分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5户;总人口数:1154人;劳动力数:家庭经营533人,第一产业147人,外出务工168人;耕地面积890.9亩,其中园地152亩,林地9亩,养殖水面27亩,其他196亩。全村人员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04、05、09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0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
七八村 |
目前七八村有原七八村、岩下村、黄岩下村三个村组成。现有农户980户,总人口2750人,党员84人,劳动力人口1523人,耕地总面积1742.1亩,其中水田1546亩,旱地196.1亩,园地827亩,林地181亩,渔业养殖面积27亩,村集体收入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757元,集体资产300万元。于2005年度评为“嵊州市卫生村”;2006年度评为嵊州市级卫生村、嵊州市级文化村;2007年度被评为绍兴市级卫生村;2008年度评为“07年度绍兴市生育文化特色村(社区)”;2009年评为“嵊州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
廿八都村 |
崇仁廿八都村共有41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1054户,总人口数2820人,其中从业人员数1664人。村有耕地1791.1亩,其中水田1669.5亩,旱地121.6亩,另有园地771亩,林地3876亩,渔业养殖10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2.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548元。现村集体资产有220万元,集体债务27.4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2718人,最低保障有45人。 |
王家年村 |
崇仁镇王家年村共有村民小组10个,总户数304个,总人口943个,从业人员共556个。耕地合计645亩,其中水田464亩,旱地181亩;农业用地其中园林666亩,林地2006亩,渔业养殖13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6075元,集体资产9万元,集体债务6.7万元。参加合作医疗共560人,最低保障7人。 |
淡山村 |
崇仁镇淡山村由原淡山村和原东升村合并而成,现淡山村共有村民小组15组,现有423户,人口1204人,面积5.29平方公里。水田面积368亩,旱地面积240亩;茶园面积600亩,其中面耕茶园90余亩,茶叶总产值1 1 0万元;山林面积2950亩,其中经济林320亩;香榧基地400亩、4005株;有储水量16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座,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全村外出从业人员718人,在外办个私企业25家,外拓竹制品生产集聚区。村年经济总收入8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700元左右。全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95%,电放入户率95%。基本实现“生活环境园林化,农民经济规模化,村民生活小康化”。淡山村先后被评为小康示范村、生态村、农机安全村、科普村、文明村、卫生村,获得先进党组织等多种荣誉称号。 |
白水墩村 |
崇仁白水墩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128户,总人口数362人,其中从业人员数214人。村有耕地188亩,其中水田120亩,旱地68亩,另有园地780亩,林地2390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1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75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67万元,集体债务44.5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279人,最低保障有4人。 |
岭头山村 |
嵊州市崇仁镇岭头山村-风景秀丽,民风朴实的一个地方。岭头山村座落在嵊州和王坛交界的群山顶上。它位于嵊州崇仁镇以北,距崇仁约18公里,为绍嵊交界处。据资料载:岭头山属会稽山脉在嵊州之余脉,海拔高600多米,因岭头山村处于深坑岭、大岩下岭、漩水岗岭、孙家岭、九曲岭这五岭之顶,故名岭头山村,又因常年多雾,曾名云山村。从岭头山往西15里,便是著名的五百岗主峰大王尖。五百岗,绵亘于谷来及原升高、民胜,主峰809米,在岭头山西。岭头山村有两种不同的风景,绍兴段是10公里连绵的盘山公路,坡上种植着茶树。崇仁段马路沿着山脊盘延而行,两侧是层层的梯田和深深的峡谷。岭头山村由原岭头山、仙桃、石大门、茅庙4个村合并组成。茅庙村在岭头山南,相距约1000米。据传,300多年前,此地无人居住,路边只有一茅屋路廊,后有神仙显灵,改建为庙,称为茅庙。茅庙村座落在海拔600米的大岗头山上。 岭头山村共有村民小组20个,村民代表数48人。总户数614个,总人口1831个,从业人员共1096个,党员数62人。总区域面积7.11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岭头山村。耕地面积300亩,水田面积900亩,山林面积2800亩,茶地面积2700亩,总计6700亩。主要以茶叶生产销售为主要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1717元,村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低保户26人。 岭头山村因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限制,因此经济条件一般。村民们在茶叶采摘期结束后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但是村民们在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
三懋楼村 |
崇仁三懋楼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296户,总人口数840人,其中从业人员数496人。村有耕地487亩,其中水田457亩,旱地30亩,另有园地355亩,林地2614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55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22万元,集体债务22.1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688人,最低保障有11人。 三懋楼村与宋家墩村、富二村、四五村、六村村、七八村、廿八都村、王家年村、淡山村、白水墩村、岭头山村、东岭村、赵马村、富三村、董郎岗村、湖村桥村、横岗村、石门村、茶亭岗村、石楼对村、富西新村、若水村、金田村、逵溪村、淡竹村、西青村、招龙桥村、安江村相邻。 |
东岭村 |
崇仁东岭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438户,总人口数1254人,其中从业人员数740人。村有耕地980亩,其中水田953亩,旱地27亩,另有园地605亩,林地2247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20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31万元,集体债务11.5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1075人,最低保障有11人。 |
赵马村 |
赵马村地处崇仁镇南部绍甘线边,交通便利。辖40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116户,总人口3005人,党员156名,村民代表79名。几年来,先后获得省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文化示范村、省级农机安全村、省级规范化新社区、绍兴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小康示范村、卫生村、文化特色村、文化示范村、体育特色村、科普村、文明村、生态村及嵊州市级“五好”示范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示范点、文明村、小康示范村等多种荣誉称号。 |
富三村 |
富三村位于崇仁镇富润总支集镇片西侧。全村465户,总计1239人。耕地面积1191亩,其中水田1009亩,旱地182亩。年村级经济总收入10万余元,年人均收入6500元左右。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体,工业为指导。有精制茶厂2家,生活用品厂1家,喇叭制品厂1家,饲料加工厂2家,丝织品加工厂3家。工业产值5000万元以上。农业方面,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有猪场5家,养禽畜6家。年饲养量生猪2500只以上,禽畜类2万只以上,畜年产值50万元以上。近几年来,搞了村庄亮化,道路硬化,通讯普及化。在2006年度被市、镇评为市文明村、文化村、卫生村。 |
董郎岗村 |
董郎岗村,地处嵊州中北部山区,由原东庄、董郎岗2个村合并组成。共计205户,565人口,总区域面积3.38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董郎岗村。 董郎岗村区域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565人,传统上依靠种植茶叶、板栗等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随着绍兴温泉城的开发建设,给昔日闭塞的山村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指导董郎岗村以创建省特色旅游村和新农村精品村为目标,加快村庄建设。该村加强了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实施全村外墙立面改造,兴建村综合服务楼(游客接待中心),村主干道沥青化、硬化,加宽通村公路。同时充分利用绍兴温泉城、辛亥革命志士王金发故居等山水人文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在村内建立了以温泉山庄为代表的十多家农家乐,全面推进了董郎岗村特色旅游村的建设。 |
湖村桥村 |
崇仁湖村桥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566户,总人口数1500人,其中从业人员数885人。村有耕地996亩,其中水田873亩,旱地123亩,另有园地519亩,林地297亩,渔业养殖28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72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86万元,集体债务20.6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1349人,最低保障有13人。 |
横岗村 |
崇仁横岗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449户,总人口数1312人,其中从业人员数757人。村有耕地600亩,其中水田362亩,旱地238亩,另有园地1197亩,林地2535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8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16万元,集体债务9.6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923人,最低保障有17人。 |
石门村 |
崇仁石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339户,总人口数924人,其中从业人员数545人。村有耕地585亩,其中水田486亩,旱地99亩,另有园地673亩,林地3360亩,渔业养殖1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22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12万元,集体债务25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633人,最低保障有7人。 |
茶亭岗村 |
崇仁茶亭岗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514户,总人口数1435人,其中从业人员数847人。村有耕地747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237亩,另有园地1014亩,林地387亩,渔业养殖105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19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150万元,集体债务31.8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1276人,最低保障有14人。 茶亭岗村与宋家墩村、富二村、四五村、六村村、七八村、廿八都村、王家年村、淡山村、白水墩村、岭头山村、三懋楼村、东岭村、赵马村、富三村、董郎岗村、湖村桥村、横岗村、石门村、石楼对村、富西新村、若水村、金田村、逵溪村、淡竹村、西青村、招龙桥村、安江村相邻。 |
石楼对村 |
崇仁石楼对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569户,总人口数1442人,其中从业人员数851人。村有耕地855亩,其中水田674亩,旱地181亩,另有园地426亩,林地62亩,渔业养殖230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60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35万元,集体债务8.8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1373人,最低保障有16人。 |
富西新村 |
崇仁镇富西新村共有村民小组23个,总户数682个,总人口1758个,从业人员共1037个。耕地合计1517.9亩,其中水田1247亩,旱地270.9亩;农业用地其中园林690亩,林地2146亩,渔业养殖3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6.88万元,农民人均7798元,集体资产56万元,集体债务20.8万元。参加合作医疗共1590人,最低保障14人。 |
若水村 |
崇仁若水村地处崇仁镇东面,离嵊州市区西北面四公里。由若水,石木湾和白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现共有14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454户,总人口1174人,其中从业人员数693人。村有耕地1250亩,其中水田699亩,旱地551亩,另有园地286亩,林地665亩,渔业养殖25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3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703元。现村集体资产有23万元,集体债务22.9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1057人,最低保障有9人。 若水村现有果园二百多亩,主要种植桃,李,梨,樱桃等水果,年成交量80多万斤,销售额达120万元,特别是翠冠梨,其优良性:一成熟早,每年7月成熟;二是味甜;三是产量高,生产五年的梨树,亩产可稳定在2000-2500公斤。若水村的鲍家山生态养殖基地现存栏三黄鸡5000羽,年出栏15000羽。其具有明显的三黄特征,体格中等,吃料少,饲料转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而且质细优、肉质嫩、鲜美等特点。 近几年,若水村通过实行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与示范点建设相结合,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群众自筹为主与政府救助和项目带动相结合等一系例整治,并努力形成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 |
金田村 |
崇仁镇金田村共有村民小组16个,总户数350个,总人口940个,从业人员共555个。耕地合计860亩,其中水田740亩,旱地120亩;农业用地其中园林351亩,林地29亩,渔业养殖1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7.79万元,农民人均8595元,集体资产45万元,集体债务26.6万元。 |
逵溪村 |
逵溪村位于嵊州市西北6公里处,坐落在飞凤山西北麓的丘陵上。有古道经石木湾、大洋、钳口岭通嵊城,现有公路通广利、崇仁镇。逵溪村是由原逵溪村和园田岙两村合并而成,位于崇仁镇东面,面积约1.58平方公里。本村现有农户365户,843人,耕地1100多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约9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862元; 村后有片云岩,有瀑布,自成一屿,俗称滴水岩,传为晋代名士戴逵别业。后为雨花庵。清诗僧宁远有《片云岩》诗:“扶云独上雨花山,几度回眸怯步艰。竹隐鸣禽声细细,岩悬瀑布响潺潺。天花夜落千株静,蝶梦春回一榻闲。他日卜邻容我否?傍崖缚屋两三间”。 村前有溪,洗屐、砥流、招隐三桥自上而下横卧其中,传为戴逵洗屐处,故溪流与村庄均以逵溪命名。再下里许有新官桥。桥建于宋代嘉泰年间,通桥之日因发生了新县令与新娘子礼让过桥的事,故百姓称之为“新官桥”。 逵溪村始建于宋末,郡马公徐晖慕高士戴逵遗风,以为此地可採、可钓、可圃、可耕,遂寄迹林泉。村口有报德祠,祀宋代范侍郎。内存清道光九年(1829)《报德祠碑》,记云:“嵊为山邑,逵溪一带地高流驶,尤苦旱涸而至于今。历数百千年,亘数十百里无水旱忧者,则是湖之为利广也”。是湖即今之广利塘,为我市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寓意“其利广,其德远”也。 村后有片云岩,有瀑布,自成一屿,俗称滴水岩,传为晋代名士戴逵别业。后为雨花庵。清诗僧宁远有《片云岩》诗:“扶云独上雨花山,几度回眸怯步艰。竹隐鸣禽声细细,岩悬瀑布响潺潺。天花夜落千株静,蝶梦春回一榻闲。他日卜邻容我否?傍崖缚屋两三间”。 村前有溪,洗屐、砥流、招隐三桥自上而下横卧其中,传为戴逵洗屐处,故溪流与村庄均以逵溪命名。再下里许有新官桥。桥建于宋代嘉泰年间,通桥之日因发生了新县令与新娘子礼让过桥的事,故百姓称之为“新官桥”。 逵溪村始建于宋末,郡马公徐晖慕高士戴逵遗风,以为此地可採、可钓、可圃、可耕,遂寄迹林泉。村口有报德祠,祀宋代范侍郎。内存清道光九年(1829)《报德祠碑》,记云:“嵊为山邑,逵溪一带地高流驶,尤苦旱涸而至于今。历数百千年,亘数十百里无水旱忧者,则是湖之为利广也”。是湖即今之广利塘,为我市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寓意“其利广,其德远”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淡竹村 |
崇仁镇淡竹村是一个位于嵊州市崇仁镇西北面的自然村,距崇仁镇有4公里,区域面积比较大,于2008年上下淡竹合并后共有村民小组14个,总户数474个,总人口1264个,从业人员共764个。耕地合计2200亩左右,其中水田1200亩左右,旱地1500亩左右;1460亩生态公益林,农业用地其中园林696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7.45万元,农民人均7223元,集体资产40万元左右。参加合作医疗共1180人,最低保障9人。主要产业蚕桑茶果,能繁母猪的有400多头,果业有梨、李、桃。淡竹村还多次被评为先进村等。 |
西青村 |
西青村共有8个小组,299户农户,798名人口,471名劳动力;耕地面积806亩,其中水田731亩,旱地75亩,园地403亩,林地287亩,渔业养殖100亩,村全年集体收入7.83万元,人均年收入7955元,集体总资产57万元,全村共有666人参加医疗保险. |
招龙桥村 |
崇仁镇招龙桥村地处崇仁镇南部绍甘线边,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典型的江南乡村。本村共有村民小组13个,总户数280户,总人口735个,从业人员共434人。下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1人。村民代表30人,现有村两委会班子成员7人。招龙桥村耕地合计面积698亩,其中水田616亩,旱地82亩;农业用地其中园林66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09万元,农民人均7555元,集体资产59万元,集体债务24.4万元。参加合作医疗共615人,最低保障9人。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和市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招龙桥村百姓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道路。依托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农民积极发展园林树木种植、果树种植、药材种植等种植业,兴办起了养猪、养鸡、养水产等养殖业,部分村民外出做小笼馒头开餐饮饭店,部分开起了服装店、五金店等干起了个体户,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许多村民盖上了新楼房,不少农户还在嵊州市区购置商品房。 近几年来招龙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卫生净化,2009年全村还喝上了清澈的南山水库自来水。村内公共设施齐全,有老年活动室、健身场地、休闲文化公园和远程教育站点,同时配备了音响、电脑等相关配套设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整洁有序,道路平坦畅通,群众安居乐业的村庄已具雏形,基本实现了“路宽、水清、灯明、村绿、人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是一个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花园新村”。 同时招龙桥村先后被评为2009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嵊州市卫生文明村等荣誉称号。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招龙桥村全体村民正在积极努力建设繁荣、平安、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招龙桥村全体村民携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创业。 |
安江村 |
崇仁安江村共有30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832户,总人口数2122人,其中从业人员数1252人。村有耕地2161亩,其中水田2047亩,旱地114亩,另有园地1285亩,林地827亩,渔业养殖15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9.9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55元。现村集体资产有84万元,集体债务26.6万元。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有2037人,最低保障有18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