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婺城区 >> 新狮街道 >> 杨家相村

杨家相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家相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相村简介

  杨家相村简介
  新狮街道杨家相村地处城北综合区块东北角边缘,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北并紧挨高速公路,通源溪从村西自北而南流过,全村有252户675人,无外来常住人员。全村有200多土地被陆续征用,现有耕地面积246亩,人均耕地面积0.38亩。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有党员20名,两委成员6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集体开支以上级部门政策性补助为主。杨家相村基本上属于纯农业村,原先以种植蔬菜和生猪、奶牛养殖为主,2014年畜牧业污染整治后全村被列为畜禽禁养区,现大部分村民以种植蔬菜和打工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02009 321000 -- 查看 杨家相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相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家相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勤俭社区

  勤俭社区简介   新狮街道勤俭社区位于市区迎宾大道“杭金衢”高速市区出口,北靠金华名山——尖峰山,东邻金华市委党校,西连隔迎宾大道为浙江师范大学,是金华城市的北大门,有“婺北第一门户”之称,总占地面积12.5公顷,地理位置十分突出。   勤俭社区以1956年组成勤俭高级社而得名,驻地章宅,辖章宅、邵宅、倪家三个自然村。现有417户,常住人口1157人,党员39人,外来流动人口400余人。自2013年10月份村改居以来,社区大量土地被城市建设所征用。社区大部分剩余劳力,都已进城务工或做生意,只有邵宅自然村,部份村民以种蔬菜为生计。社区集体经济主要来源靠出租社区尚存的零星土地,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现还较簿弱。   

方井头社区

  方井头社区简介   新狮街道方井头社区位于市区北郊,二环北路北侧,芙峰街穿村而过,东邻上城华府小区,南靠二环北路,西邻迎宾大道,北靠市委党校和公安四所。2003年10月撤村建居,全社区总户数220余户,常住人口620余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流动人口300余人。社区党员23人,两委成员7人。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交通便捷,地段繁华。   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主要依靠社区集体土地出租取得。社区居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务工、房屋出租、开店经商、外出经商、部分居民通过再就业技能培训,从事服务业或自主创业成为个体户。   

后垅社区

  后垅社区简介   新狮街道后垅社区位于市区迎宾大道以东,丹光东路以北,交通便利,芙峰街、玉泉东路纵横穿过社区。2013年10月撤村改居,有后垅、河马头、巽岭三个自然村,后垅自然村于2009年4月开始征迁,到2012年12月底征迁结束,其中安置后垅地块39幢,安置方井头地块56幢。社区现有住户298户,常住人口748人,有外来人口2000多人。社区有室内活动场所200平方米;有广播室、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及老年活动室、图书馆。社区还有象棋兴趣小组、棋牌兴趣小组、文艺演唱队、中老年健身舞队等文体队伍。   近年来,社区集体共投入资金300万元进行村庄整治,通过整治,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社区两委一班人,精诚团结,带领广大居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和广大村民的肯定。   

姚垅村

  姚垅村简介   新狮街道姚垅村坐落于金华山南麓,东接金华山管委会所属赤松镇王宅村,南靠新狮街道杨家相村,西、北与唐村接壤。全村共34户,人口103人,有党员7人,村民代表14人。辖区有农田80亩,山地400亩。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生产枇杷、桃、柑橘等水果以及蔬菜。的玉露桃是省属生产基地,远近闻名。蔬菜则主要供应金华城区及周边县、市,在金华东站市场批发出售。村民经济条件中等,没有贫困户。   

杨家相村

  杨家相村简介   新狮街道杨家相村地处城北综合区块东北角边缘,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北并紧挨高速公路,通源溪从村西自北而南流过,全村有252户675人,无外来常住人员。全村有200多土地被陆续征用,现有耕地面积246亩,人均耕地面积0.38亩。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有党员20名,两委成员6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集体开支以上级部门政策性补助为主。杨家相村基本上属于纯农业村,原先以种植蔬菜和生猪、奶牛养殖为主,2014年畜牧业污染整治后全村被列为畜禽禁养区,现大部分村民以种植蔬菜和打工为主。   

沙溪村

  沙溪村简介   新狮街道沙溪村位于高速公路以南,城北综合区东缘,东与金东区交界,南与康村相邻,西至金华市第六中学,北与杨家相村连接。全村土地面积1600亩,总人口700人。村两委班子7人,有党员21名,其中女党员5名,预备党员1名。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人。目前村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部分村民外出打工,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000余元。村内修建了建筑面积6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村内设有1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路径;新办公场所“文化综合楼”正在兴建当中。   2014年以来,开始争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好“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公其服务配套、思想道德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新农村。在村两委的努力和广大村民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了村庄整治、危旧房改造、水塘清淤护栏围砌;开展了“硬化、绿化、亮化”,并进行了垃圾分类。目前村容村貌发生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康村社区

  康村社区简介   新狮街道康村社区位于高速公路以南,二环北路旁,翠竹庭院以东。有住户178户,常住人口485人,有党员15名,其中女党员2名。近几年来,社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村庄“硬化、洁化、净化、亮化、绿化、优化”为重点,实施生态建设和村庄整治相结合,为居民营造优美和谐的绿色村居环境,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社区两委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公共场所设立了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乡风文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法制教育等宣传窗。同时有室内活动场所近1000平方米,有善美讲堂、礼堂、居家养老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活动室内有投影仪、电视机、电脑、DVD、音响等设施。社区利用文化礼堂的教育平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举办各类教育和讲座,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居民整体素质有了新有提高。   

五一社区

  五一社区简介   新狮街道五一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东至兴业街,南至丰亭东路,西至八一北街,北靠丹光东路,以1956年组成的五一高级合作社而得名,芙峰街、环城北路纵横穿过社区,其中芙峰街是一条老商业街,比较繁荣。全社区占地1.5平方公里。由河上桥、上殿、双塘殿、野猫坞、双塘、瓦灶头、小龙头(方塘)7个自然村组成,于2003月10月撤村改居。全社区住户426户,常驻人口1003人,外来居住人口2000多人,有党员43人。目前,社区居民主要经济来源为房屋出租。社区集体资产过亿。   

骆家塘社区

  骆家塘社区座落于金华市区北侧,东面是金华二中,南面为金华粮食干校,北邻浙江师范大学,西面是由金华市区开至双龙风景区的北山路和驻金部队。社区共有人口897人,分4个村民小组,共876户,党员32名。社区内所有耕地都已经被征用,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房租费,部分居民通过再就业技能的培训从事服务业或自主创业成为个体户,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现年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 骆家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社区三委干部积极努力地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结合和谐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把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投入资金建设专门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厅、农家书屋等,积极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添置各类运动器材,同时社区居民组建了腰鼓队、健身球队、舞蹈队、太极拳队等10余只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其中腰鼓队、太极拳队更是多次参加各项比赛获得金、银奖,还有居民自发组成的婺剧表演队也在社区的各种晚会中表演节目,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活动,提高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得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有了不少的提高。 文化建设不仅使得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也改变了居民固有的生活模式,让居民的生活丰富起来。社区三委有信心,也有决心一如既往的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当作社区的重点工作,同时今后我们要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构建起居民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活氛围。 骆家塘社区座落于金华市区北侧,东面是金华二中,南面为金华粮食干校,北邻浙江师范大学,西面是由金华市区开至双龙风景区的北山路和驻金部队。社区共有人口897人,分4个村民小组,共876户,党员32名。社区内所有耕地都已经被征用,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房租费,部分居民通过再就业技能的培训从事服务业或自主创业成为个体户,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现年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 骆家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社区三委干部积极努力地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结合和谐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把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投入资金建设专门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厅、农家书屋等,积极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添置各类运动器材,同时社区居民组建了腰鼓队、健身球队、舞蹈队、太极拳队等10余只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其中腰鼓队、太极拳队更是多次参加各项比赛获得金、银奖,还有居民自发组成的婺剧表演队也在社区的各种晚会中表演节目,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活动,提高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得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有了不少的提高。 文化建设不仅使得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也改变了居民固有的生活模式,让居民的生活丰富起来。社区三委有信心,也有决心一如既往的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当作社区的重点工作,同时今后我们要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构建起居民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活氛围。  

高村村

  高村是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新狮街道西北的行政村,距离金华市区2.5公里。村东接迎宾大道,距杭金衢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南贴浙江省师范大学,人员流动量大;西临北山路,是罗店镇进出金华市区的主要通路;北靠金华山,离国家级双龙风景区较近。距离兰溪市18公里。   全村总面积三千余亩,高村现有人口总数1210人,其中妇女530人,60岁以上老人199人。村两委干部10人,党员43人,村民代表30人。   杭金衢高速公路从高村村中穿过,把高村分为前后两个半村,前村为新村,商业繁荣,是近十年来高村高速发展的成果,有高村老年活动室、菜市场、水果市场、卫生站等配套设施;后村为老村,是历代村民主要的居住生活区域,有高村龙头房和许多清代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   由于地处浙师大北大门优越位置,村商业繁荣,商铺众多,有餐饮、零售、娱乐、教育、住宿等各种经营种类,消费群体主要为浙师大学生。村民主要收入来自于店面、住房出租,另有少部分村民从事种植养殖、经营、加工等产业。   高村村风文明,村民文化程度好,政治素养高,民主意识强。村中各类事务都严格遵守小事村二委决定,大事村民代表决定的规定,定期召开村二委会、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对村中各项工作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村公开制度严格,党务、村务、财务都做到透明、公开。   村文化建设突出,村中有腰鼓队、排舞队,多次获得市、区比赛一等奖。村里还经常利用节日组织各类活动,如旅游、文艺演出等,丰富村民娱乐文化生活。 村会议室配有远程教育专线,定期为党员、村民播放政策宣传、教育培训、信息交流、文化娱乐等各类影片。   2010年,高村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上,在新狮街道的领导下,全村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不断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五化”,使高村更加繁荣、和谐。  

下裴村

唐村村

  秀美的唐村,是离市区最近的山村,距市区3公里,该村有4000多亩山林,山中森林茂密、生态特佳,黄大仙的传奇故事溶合在怪石林立、风景秀美的山川野趣中,更使人赏心悦目。有诗为证: 丹成灶已冷,仙去景常清。翩跹照华发,随觉凡骨轻。  

车头社区

     新狮街道车头社区位于金华市区以北城乡结合部,现有农户340户,900多人。社区内拥有天彩名苑、都市欧情、东方前城、高峰管业、圆通快递等企业十多家,是新兴的集商居、产业于一身的综合功能区。   随着金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北园区规划的实施,我社区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目前社区正在集中精力进行城中村改造,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居住环境,提升经济竞争力而不懈努力。   社区现有新建厂房4000多平方米,欢迎租用;若有对车头社区“城中村”改造有兴趣的,欢迎大家来车头考察投资。   

道院塘社区

  新狮街道道院塘社区,位于金华市区北郊,环城北路边,是名符其实的城市里的村庄,现有人口907人,2003年开始旧村改造,投入资金上亿元,使全村374户农房,全部建成每户占地100平方米的4-5层新楼房;同时社区投入上千万元,按城市化要求通水、通电、硬化路面,绿化房前屋后道路溪边,使整个社区成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都市村庄。  


杨家相村特产大全




杨家相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