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洋埠镇邵家村,地处洋埠东北1.8公里,离金华西下潘高速出口3公里,是金西开发区北区块所在村,现有常住农户91 户,人口264人,耕地面积180余亩。近年来,由于村干部群众的齐心进取,村庄整治的成绩卓越,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区级康庄工程的验收。村庄整治规划设计科学,绿化档次较高。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美好和谐,博得了全村村民的赞扬和夸奖。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围绕美化环境的工作,邵家村集体经济迅速提高,村里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各项工作都列入全镇前列。随着人民生活迅捷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也随之增强,村庄绿化工作摆到村主要议事日程。结合省、市人民政府“千村示范、百村整治”的要求,2006年邵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已顺利完成,全村已经达到了道路硬化、公路环绕、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的高要求。2008年和2009年以及2010年融入开发优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02108 | 321000 | -- | 查看 邵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湖前村 |
湖前村位于洋埠镇东北2.8公里,村在琳湖之前,村名湖前,辖湖前、前阳两个自然村,湖前村是一座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村,据《汤溪县志》记载,明洪武十年(即公元1362年)胡氏祖先,从兰溪迁居青阳(即青阳洲)一乐堂湖前……)至今600余年。湖前村,是原汤溪青阳胡氏大村,也是青阳胡氏首族在尚睦“祖训熏陶下世代保持着仁义致中和行为和谐,子孙昌盛代代相传。发族青阳胡氏湖前、黄稍、牌门里。仓里、坝头、石埠头、以及洪堪头,上海市松江、常山县山头、登头等地。 祖先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物质和精神人文财富,现被金华市命名历史文物保护遗址有四处。明清古建民宅20多座,从明清时代至今,哺育了许多优秀人才,名望贤人,始祖昌字孟雄、孟实四兄弟,创建的明朝古建设尚睦堂,以及亨字珊与献兄弟创建的尚睦墓,明朝进士工部员外胡超,南昌知府荣字胡公廉、胡斐,清朝太谷县县令熙字胡炜,近代中医名师厚字胡贡锴,汤中筹备人之一,厚字胡贡铠;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军医崇字胡建和,舍己救人小英雄元字胡微…… 解放后,在0领导下,湖前村首先完成土地改革,农村走合作化道路,首创青阳第一个农业合作社,首建第一台柴油抽水站,首创大队一级农科组,推行科学种棉、种水稻,民办公助,首建通洲坝头桥;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指引下以及各级政府领导关心下,新农村美丽家园建设更上一层楼。田成方、水路畅,移掉几百年臭气熏天露天粪缸,建起清洁卫生公厕,泥泞小道改建成笔直平坦水泥路,高低摇荡的泥墙矮屋草棚,改建成整齐的砖瓦楼房,亮丽的夜景,花园的休闲广场,绿树环村,一片欣欣向荣新气象。 2010年荣获为金华市村庄整治建设示范村,区级绿化示范村,区文化示范村,并在继续努力,继承优良传统,为创造古老,美丽乡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在新世纪小康道路上奋斗前进。 信息来源:金华市旅游局 |
邵家村 |
婺城区洋埠镇邵家村,地处洋埠东北1.8公里,离金华西下潘高速出口3公里,是金西开发区北区块所在村,现有常住农户91 户,人口264人,耕地面积180余亩。近年来,由于村干部群众的齐心进取,村庄整治的成绩卓越,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区级康庄工程的验收。村庄整治规划设计科学,绿化档次较高。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美好和谐,博得了全村村民的赞扬和夸奖。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围绕美化环境的工作,邵家村集体经济迅速提高,村里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各项工作都列入全镇前列。随着人民生活迅捷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也随之增强,村庄绿化工作摆到村主要议事日程。结合省、市人民政府“千村示范、百村整治”的要求,2006年邵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已顺利完成,全村已经达到了道路硬化、公路环绕、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的高要求。2008年和2009年以及2010年融入开发优胜村。 |
让宅村 |
让宅村是金华市婺城区洋埠镇的一个行政村。四周群山怀抱,位于洋埠东北2.2公里。东靠三益里村,东北邻青阳洪村,西南靠上陈村,西至兰溪市,现有常住农户219 户,人口658人。村内有一休闲广场,布置在让宅自然村的中心地块,总占地约1115m2。位于休闲广场正中,存有3棵古樟树生长良好,有较好的保护价值。 让宅村通过对池塘及周边加以绿化,形成碧水环绕、绿树成荫的自然生态景观。 |
洋埠村 |
2007年,村两委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作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基本着眼点,按照“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全村已投入几十万元,硬化道路,清理垃圾,安装路灯,建设沼气池,新建体育休闲广场,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创建活动带动了全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各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600余元,村集体经济也在创建活动中激发出活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三清三改进乡间,今日农村处处妍。 小草伸头窥画栋,黄鹂振翅唱新篇。 铁牛突突泥翻浪,少妇翩翩喜作田。 村后池塘鱼虾戏,房前栏圈畜禽喧。 堂中电视播欢曲,厨下瓷盘摆小鲜。 硕果满枝延岭后,水泥宽道铺门前。 大棚蔬菜翠如染,花圃杜鹃红若燃。 片片青茶茵似毯,重重稻浪绿无边。 草坪翁媪闲余乐,学校孩童笑声连。 看报村中有书室,烹调沼气灶无烟。 洁清环境污染少,科技兴农捷报旋。 绿水青山风景秀,新村乐居似神仙。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