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村 曹宅镇西林村位于曹宅镇政府以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140户,354人,耕地面积220亩。该村共有党员14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8013元。
该村主要以种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在一批致富能手的带领下,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村庄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03103 | 321000 | -- | 查看 西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林村 |
西林村 曹宅镇西林村位于曹宅镇政府以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140户,354人,耕地面积220亩。该村共有党员14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8013元。 该村主要以种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在一批致富能手的带领下,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村庄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金溪村 |
金溪村 金溪村位于曹宅镇东北面,共109户,299人。有耕地面积230亩,山地面积70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5800元,农业产业主要以水果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水果品种主要以葡萄、桃子、柑橘等,养殖业主要是猪和鱼。另外,从事运输行业有10余人,全村三分之一村民外出务工。村两委成员共5人,两委之间团结合作,是个配合默契的好班子。全村有党员9人,村民代表23人。 |
杜店村 |
杜店村人口570人,其中郭村自然村158人,分为5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3人,杜店村支委3名,村委会成员2名,班子成员团结协作较好。 本村有耕地415亩,林地450亩,水塘面积60亩,村民多种植茭白,茭白种植面积近100亩。本村集体经济较薄弱,仅依靠水塘60亩的承包款,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 杜店村目前正在进行自来水、污水改造工程,现已完成供电线路改造及村庄道路硬化等工程,村庄整治、村民生活较好。 |
横溪村 |
横溪村 横溪村以驻地横溪得名,据《莲池张氏宗谱》载,明洪武八年,潘村张姓人析居,始分横溪西店和横溪东店,后合称“横蹊”,渐演称“横溪”。位于金东区曹宅镇政府以东3公里处,03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环境较好,全村现有419户,1047人,村两委班子成员10人,党员48人。 本村耕地面积1052亩,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柑橘、葡萄和养鸡鸭猪等专业户及部分专职运输人员,村年人均收入6500元左右,集体收入年4万元左右,村现有贫困群体、低保人员20人,特困人员9人,村集体经济由于前段时间土地征用,现有存款100多万元。 |
东桑园村 |
东桑园村 东桑园村现有173户,457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19人。2008年农民纯收入6037元,耕地面积341亩,村两委7人。 |
下山村 |
下山村位于曹宅镇东部,东临前王村,北为03省道。全村有96户,259人。土地面积448亩,其中耕地面积248亩。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等。葡萄产业已初具规模,2008年农民纯收入为7787元。 |
前王村 |
前王村位于03省道边,曹宅镇东大门,与孝顺鞋塘相邻,交通便捷,全村有农户195户,村民502人,党员21人,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支委3人。前王村耕地面积540亩,果园面积600亩,蔬菜基地面积120亩;07年村集体收入8500元,村民收入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为主,07年农民人均收入4800元。 前王村目前正在进行自来水,污水改造,供电线路改造工程,三个项目已基本完工。近年来,前王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效把握好切入点,大力开展村庄整治,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了村民收入的提高,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
龙二村 |
龙二村是曹宅镇最东边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224户,人口574人,农田面积600多亩,山地面积1000多亩,6个村民小组,党员21人,村民代表30人,支部委员2人,村民委员3人,60周岁以上老人103人,村中有2家笔头加工厂,1家电脑绣花厂,5家成衣加工点,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葡萄为主。 |
前庄村 |
前庄村位于曹宅镇东北方向,属于半山区地带,全村共有503人,土地450亩,山地300亩。 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全村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都种上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橘、李子、葡萄、梨瓜等,也有部分村民靠养猪、养鸭、养鱼增加收入。村上有两个来料加工中介点,为村民增收提供一种途径。 前庄村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4名,支部委员4人,党员年龄普遍偏高,急待补充新鲜血液。党员内部有较大分歧,但目前支部与村委班子配合好,完成上级工作积极,村民事务管理有序。前庄村是市革命老根据地,村民参政意识强,政治觉悟高,创业热情强,斗争也比较激烈。 |
黄金岭村 |
黄金岭村有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4个,共有109户,271人,有耕地面积298亩,其中水田288亩,旱地10亩。非耕地500多亩,其中林地500余亩,蔬菜10亩,2008年农民纯收入5073.25元,村集体收入9000余元。本村共有党员18名,村民代表8名,村两委成员6人,其中村主任兼支委。本村山多地少,主要以种植柑桔和桃子等经济作物为主,建有无公害柑桔种植基地。 |
白渡村 |
白渡村 白渡村位于曹宅东部,共271户,其中村民代表30人,党员20人,耕地面积577亩。白渡村两委团结,两委班子成员7人。村民主要以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 |
潘村中心村 |
潘村中心村是曹宅第2大村,由原先的5个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人口3167人,1213户,耕地面积2673亩,山林面积2470亩。2007年村集体收入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40元。全村党员120人,有一个党总支和下属5个支部,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村党总支尚未进行换届。2006年,全村投入了40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工作,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目前村内正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 |
春塘村 |
春塘村座落在03省道边,村四周山水环绕,大佛寺风景区隔水相望,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全村人口338人,134户。耕地面积627亩。2008年人均收入6104元。该村主要生产柑橘、葡萄、苗木、蔬菜为主。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完成了村庄整治、自来水改造工程,是休闲的好去吃。 |
杨高畈村 |
杨高畈村位于03省道南侧,杭金衢高速公路北侧,距曹宅集镇600米,辖杨高畈、马料塘二个自然村,曹宅至含香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现有农户304户,758人,耕地面积684亩,山林面积400亩,村集体收入2万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6893元。我村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蔬菜200亩,葡萄100亩,甘蔗150亩及奶牛350头,鹌鹑18万只,存栏母猪220多头。我村有金华市保胜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6家。2006年被金东区委、政府评为“文化村”,2007年被评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6~2008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村民委员会,2009年被推荐申报市级生态村,2009年经区政府验收评为星级老年之家。 2009年已完成自来水改造,使全村258人全部吃上长山垅水库的自来水;两个自然村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已将污水纳入污水沼气池净化。 |
上留庄村 |
上留庄位于曹宅东面,村东有王澧源水库。驻地上庄,因此得名,1981年改称上留庄。1964年,距村半里的神堂角村因建王澧源水库被淹而并入该村。全村有105户,267人,耕地面积325亩,2008年人均收入4869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和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上留庄位于曹宅东面,村东有王澧源水库。驻地上庄,因此得名,1981年改称上留庄。1964年,距村半里的神堂角村因建王澧源水库被淹而并入该村。全村有105户,267人,耕地面积325亩,2008年人均收入4869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和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全村有4个村民组,农户106户,人口267人,全村耕地面积325亩。 规划修建了村活动中心,初步配套了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网络室等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 规划修建了村活动中心,初步配套了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网络室等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 |
大溪滩村 |
大溪滩村位于曹宅镇03省道边,村庄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总人口223人,80户,耕地面积8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该村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结合,逐步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村庄整治,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路平、灯明、水净、屋新的优美环境。2008年完成了污水处理和农村电网改造;2009奶奶完成了社区示范村建设和文化、体育示范村建设,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全面优化。 大溪滩村两委班子团结、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战斗力,在带领村民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向农业生产化领域发展,希望各方有志之士加盟开发,以求更大发展。 |
朱大塘村 |
朱大塘村,位于金华城东30华里,属金东区曹宅镇管辖。土地面积0.6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238人,由莲池塘南宋张十六后裔第十一世张永贵定居于朱大塘,村名由此而来。 近几年来,村两委务实创新,带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在双文明建设中,村名生活安康、和谐、社会治安良好,去年人均收入6090元。 朱大塘村与西林村、金溪村、杜店村、横溪村、东桑园村、下山村、前王村、龙二村、前庄村、黄金岭村、白渡村、潘村中心村、春塘村、杨高畈村、上留庄村、大溪滩村、东山村、梅西塘村、山王村、杜宅村、黄金畈村、山下洪村、岩后村、千人安村、东京村、姜山村、大黄村、五石堰村、曹宅村、横腊村、胡宅村、东前路村、雅里村、黄鹤山村、上明路村、百合塘村、红珠山村、前婆桥村、屯家岭村、小黄村、六大山村、午塘头村、毛头山村、包宅村、桥下村、金仁塘村、枧头村、西京村、金南山村、上沙塘村、七宝塘村、宅口村、新安村、曹公村、桥西村、花厅村相邻。 |
东山村 |
曹宅镇东山村位于曹宅中部,该村共有303人,107户,党员10名,村两委成员6名,村民代表20人,现有耕地面积381亩,人均收入5894元,村民主要以种植柑橘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东山村与西林村、金溪村、杜店村、横溪村、东桑园村、下山村、前王村、龙二村、前庄村、黄金岭村、白渡村、潘村中心村、春塘村、杨高畈村、上留庄村、大溪滩村、朱大塘村、梅西塘村、山王村、杜宅村、黄金畈村、山下洪村、岩后村、千人安村、东京村、姜山村、大黄村、五石堰村、曹宅村、横腊村、胡宅村、东前路村、雅里村、黄鹤山村、上明路村、百合塘村、红珠山村、前婆桥村、屯家岭村、小黄村、六大山村、午塘头村、毛头山村、包宅村、桥下村、金仁塘村、枧头村、西京村、金南山村、上沙塘村、七宝塘村、宅口村、新安村、曹公村、桥西村、花厅村相邻。 |
梅西塘村 |
曹宅镇梅西塘村总人口612人,226户,村两委7人,党员15人。耕地面积1035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05元,梅西塘、六大山、上京三个自然村组成。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贩卖鸡鸭的从业人员有50多人。2006年全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梅西塘村与西林村、金溪村、杜店村、横溪村、东桑园村、下山村、前王村、龙二村、前庄村、黄金岭村、白渡村、潘村中心村、春塘村、杨高畈村、上留庄村、大溪滩村、朱大塘村、东山村、山王村、杜宅村、黄金畈村、山下洪村、岩后村、千人安村、东京村、姜山村、大黄村、五石堰村、曹宅村、横腊村、胡宅村、东前路村、雅里村、黄鹤山村、上明路村、百合塘村、红珠山村、前婆桥村、屯家岭村、小黄村、六大山村、午塘头村、毛头山村、包宅村、桥下村、金仁塘村、枧头村、西京村、金南山村、上沙塘村、七宝塘村、宅口村、新安村、曹公村、桥西村、花厅村相邻。 |
山王村 |
曹宅山王村总人口438人,177户,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16人,耕地面积319亩。2008年人均收入5700元,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劳动力富余人口多,常年外出务工人员60多人。2006年全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并通过了上级部门验收。 |
杜宅村 |
杜宅村 杜宅村地处03省道边,距金华市区20公里,离曹宅镇镇政府2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沿村而过,地理、交通优势明显。全村有394户1097人口,耕地水田面积800多亩,山地面积3500亩,历来是一个“鲜果之村”。村里工业起步早,粉笔生产闻名遐迩,是一个“粉笔专业村”。全村有党员51名,村民代表36名,村两委成员9名,(其中一人交叉任职),其中女支部委员1名,女村民委员1名。近几年来,我们村在村“两委”一班子人的团结带领下,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新农村目标要求,立足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推动村庄科学、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达7032元,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庄整治后环境变化可喜,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并吸引了企业到村里来投资办厂;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计生率、入学率为100%,残疾人、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安居率和就业率为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也达到100%;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良好,一直没有群体-和刑事案件发生;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两委”团结、实干,战斗力强,先后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党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被金华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村、市级四星级党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民主法治示范村、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金东区委授予区级文明村、团结干事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
黄金畈村 |
黄金畈村地处金华市区以东,03省道边。该村已有300多年历史。现村人口已达500多人,一条小溪把村划成两半,村东是老宅区,主要村功能设施都集中于此,村西是八十年后建成的房子一条道路直通工业园区。 本村以种植蔬菜、粮食为主特是蔬菜基地已成规模、种植面积已达二百多亩。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的黄金畈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人均收入逐年提高,高楼平地而起。特别是05年村庄整治以后,已完成道路硬化、溪水净化、房前屋后绿化、照明亮化、邻里和睦。朝着党中央的富民政策入实,黄金畈人正朝着富裕和谐方向迈进。 |
山下洪村 |
山下洪村辖山下洪、板家两个自然村、地处曹宅镇以北2公里的北山脚下。全村有429户,1147人。耕地面积6395亩。2008年人均收入6394元,该村主要生产、柑橘、葡萄为主。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完成了村庄整治、污水处理、自来水改造等工程。使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适合创办休闲农庄,欢迎前来观光投资。 |
岩后村 |
岩后位于北山脚下,曹宅以北2.5公里,紧邻省级风景区大佛寺,本村有农户431户,1121人。耕地面积571.8亩,山林面积6500多亩。年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2009年人均纯收入7500元,是一个主产柑橘、葡萄、枇杷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村。 |
千人安村 |
千人安村 千人安村位于北山脚下,曹宅村以北2.5公里,紧邻省级风景区大佛寺。本村有农户301户,716人。耕地面积374亩,山林面积2800亩,2009年人均村民纯收入6500元,是一个以主产柑橘、枇杷、葡萄和养鹌鹑为主的农业产业村。 |
东京村 |
东京村位于曹宅东南,原与西京隔路相望,现已几乎相连。旧称官田,后称东陈,1961年改东京。有112件锡制銮驾铸成的各类兵器,为金华一带独一无二的銮驾仪仗。全村现有297户,715人,耕地面积908亩,2008年人均收入8825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获得了“五好”村党支部,“先锋工程”创建村,浙江省精神文明村,金东区科普示范村等称号。 |
姜山村 |
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姜山村位于北山半山腰,海拔240米,全村共有人口159人,其中党员16名,66户,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8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亩,林地面积1024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村集体收入5000元左右,村民主要以葡萄、柑橘、枇杷为主要收入来源,村民经济生活条件一般。 姜山村是一个民风淳朴、勤劳能干、社会稳定的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几乎是零,是曹宅镇的穷山村,上届党支部曾提出下山脱贫,在镇域规划属拆并村。由于用地、人员经济等诸多问题难以解决,一直没有迁移下山。对于姜山村老老小小的村民来说,原本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最终的希望和期待全部落空。在本届党支部的支持下,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旧村改造工程正在上马施工。 |
大黄村 |
大黄村 大黄村距金华市区约18公里,北傍03省道,南临杭金高速,距镇政府约500米,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村西北约居镇工业区块,经济优势明显,全村共有348户,924人。村集体收入为10万元,人均收入有6350元。 2005年以来,我村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现建有村民安居别墅32幢,村综合大楼1.3万平方米,整治中投入资金210万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配套100万元,村集体投入60万元,村民自筹40万元)完成了新村建设,生活污水和农民饮用水改造,同时建有村民休闲广场两处,老年活动中心、村医疗室、图书室等11项建设工程。 我村注重培育地方特产——金华酥饼,沿省道建起酥饼一条街,全村有200人,从事酥饼的制作和销售,全年工资收入在220万元,全村现有六家酥饼店,其中“苏香”“黄家春莲”“兄弟”三家品牌产值超过2000万元,在全市酥饼行业酥饼大师评选中,全市评出的七名大师本村就占有4名。 历经几年的村庄整治建设,我村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市级文化村和市级卫生村,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
五石堰村 |
五石堰村位于03省道以北一公里处,距金华10公里,交通便捷,位置显著。全村共有117户,281人,耕地面积166亩,人均收入6500元以上,村民以葡萄种植、务工为主要收入。五石堰两委班子7人,党员24人,两委团结奋进,积极开拓,大胆创新。 |
曹宅村 |
曹宅村是曹宅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政府所在地。背靠北山山脉,位于03省道旁,邻近杭金衢高速路口和金义快速通道,交通便利,位置得天独厚。所辖有曹宅、加元里、地理壁、贾店、郭门、石头元等六个自然村,共分成5个点,63个生产队。曹宅村人口众多,是金东区最大的行政村,在籍农业户2120户,共4945人,其中村两委成员15名,党员242名。2008年村、组收入共28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每年200万左右,农民年人均收入6723元。该村是曹宅镇首批“五好村”党支部、省级“先锋工程”创建村。 |
横腊村 |
横腊村位于曹宅镇西北部,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56户,432人。全村耕地面积210亩,山林面积2302亩,水果面积1720亩,是金东区一村一品示范村,浙江省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近年来,村两委务实创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达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整治文明协调发展。如今,村庄规范合力,各项建设有序,村民生活富余、社会治安良好。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100元,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计生率、入学率达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参保率达100%。2004年被评为镇团结干事示范村;2005年被评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评为金东区文明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村两委带领全村村民创业金华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生态村。 |
胡宅村 |
胡宅村位于03省道以北1.5公里的北山脚下,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全村214户共538人,其中村民代表数为27人,党员人数为30人,耕地面积361.25亩,08年村人均收入为6270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葡萄产业,已列入金东区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外出经商务工占总人口的35%左右。于2006年通过区级示范小康村的验收;2007年完成了午塘头畈土地整理工程;2008年完成了农民饮用水安全改造及污水处理工程。 |
东前路村 |
曹宅镇东前路村位于曹宅西部,西与金华市汽车培训教育中心相接,村西魏安国寺,交通便捷,乘坐318路公交车直达。该村共有478人,191户,党员25名,村两委成员3名(专职委员一名),村民代表20人,现有耕地面积498亩,人均收入5200元,村民主要以种植柑橘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
雅里村 |
雅里村 雅里村位于03省道南侧1.5公里处,是金东区曹宅镇的西大门。全村现有村民338户,总人口854人,耕地面积1095亩。村民主要从事水果种植业、蔬菜种植业、苗木种植业、养殖业和来料加工业,近年来全村生产总值近千万元,村民纯收入6800元。村两委是一个非常团结向上的班子,在全力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狠抓文明建设,积极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黄鹤山村 |
黄鹤山村位于曹宅镇的西南角,是金东区曹宅镇、塘雅镇和赤松镇的交界处,以山背地为主。全村现有人口798人,11个村民小组,村支部共有党员29人,其中村支委5人,村民代表33人,村委委员5人,村两委成员共计6人,该村土地总面积861亩,其中耕地面积784亩。 全村2009年农业总收入371万元,工业企业有砖瓦厂2处,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外出经商、务工为主,本村在2007年整个村庄通过全面整治的标准,在2008年1月对饮用水进行改造,并通过验收和试用。 |
上明路村 |
曹宅镇上明路村有农户160户,总人口401人,耕地面积413亩,山林面积110亩,农业主要收入以柑橘、蔬菜、养殖为主,其他以打工、来料加工等收入,2008年本村工农业总产值2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 |
百合塘村 |
百合塘村位于金东区曹宅镇南,距金华市区15公里,离金义快速通道一华里,交通便捷,山清水秀。全村187户,441人,有耕地面积444亩,全村有党员31名,村民代表2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收入,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是金东区村庄整治的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 |
红珠山村 |
红珠山村 红珠山村现有居民166户,人口430人。耕地面积361亩,人均收入5200元,集体收入7200元。其中党员16人,村民代表27人,村两委7人呢。 |
前婆桥村 |
前婆桥村 前婆桥村现共有居民110户,人口317人,耕地面积200余亩。人均收入5000余元,无集体收入,其中党员14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7人。 |
屯家岭村 |
屯家岭村位于曹宅镇政府以西,03省道旁,交通便利。全村有人口573人,245户,有村民小组8个,村民代表24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2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20亩。2008年农民纯收入6000元,村集体收入20000余元。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良好态势。旱地种植主要以柑桔、葡萄等。经济效益较好。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50%以上。 |
小黄村 |
小黄村村位于曹宅镇镇西,03省道穿村而过,距金华市区10公里,仙桥高速公路路口0.5公里处,地理位置显著。全村共227户,641人,外来人口有100人左右,行政村面积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亩,以养殖、种植、来料加工为主。人均收入7800元。小黄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25人。两委团结奋斗,具有较强经济意识。 |
六大山村 |
六大山村 六大山总户数106户,总人口287人,耕地面积284亩,全村共有党员14名,村民代表12名,08村民纯收入4500元,村民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前两年村里投入了相应资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07年对六大山进村道路进行了路面硬化,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村两委成员之间团结互助。 |
午塘头村 |
午塘头村 午塘头村距金华市区10公里,离高速公路金华东出口处仅3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全村共有人口1353人,共542户,耕地面积807亩,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636万元,人均收入6280元,是远近闻名的“专业运输村”,2006年被评为“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市级小康示范村”。 午塘头村在全面小康文明村建设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医务室、休闲体育设施齐全,对邢氏宗祠进行了修建,并对3处古建筑挂了市级文保单位牌子,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治理了7口池塘,创下了金华“小西湖”之美名,并已完成了饮用水工程、土地整顿、水库治理工程。每年都开展科普知识培训,组织老年人检查身体,组织农技手进行安全知识交通培训,组织妇女参加文娱活动,同时计划生育完成了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98%以上。 在村庄整治工作中,先后投入149.5万余元,完成12项整治工程,真正做到了“美化、亮化、净化、硬化、绿化”。 午塘头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村两委齐抓实干,扎扎实实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使村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基本上实现了全面小康。 |
毛头山村 |
毛头山村位于曹宅镇集镇以东,地理位置优越,南于上庄相邻,东与鞋塘镇接壤。因村南有山如馒头状,所以旧称馒头山,后演变为毛头山。该村耕地面156余亩,山林面积600余亩,总户数65户, 总人口179人。该村党员10名。 2008年人均收入4329元,是曹宅镇率先完成村庄整治的示范村,金华市精神文明单位<村>。 近年来,我村两委一班人夯实基础,搭建平台,把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村两委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同等高度上来抓。明确文化工作,着手文艺队伍的建设及各项文娱活动开展,先后打造了篮球队、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了村级文化网络,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支村两委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调动了全体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
包宅村 |
曹宅镇包宅村,位于03省道以北1.5公里处,美丽的鹤岩山脚下。距金华10公里,交通便捷。本村有103户,225人,耕地面积120亩,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以种植业为主。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11人,两委班子团结奋进,具有较好的进取精神。 |
桥下村 |
桥下村 桥下村以种养殖业为主,已初步形成葡萄、布朗梨、土鸡、生猪四大种养殖基地,其中旭源、泰来养殖场为金东区两个最大的生态生猪养殖场。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700元。自2005年以来,该村以“小五化”为目标,以绿化为特色,投资100多万元,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摸索建立了“农民庭院经济林、片林、广场小品林、池塘隔离带”等模式,全村新建篮球场、休闲广场、健身场4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15000平方米,完成墙体粉刷25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0盏,新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科技培训中心。同时,该村将村庄整治工程与“先锋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村级组织战斗力得到极大加强,村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村风民风有了极大好转,该村先后被评为区级科普示范村、市级科普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
金仁塘村 |
金仁塘村 金仁塘村位于曹宅东偏南。原名金神塘,村北有水塘称金神塘,以塘名村。因“神”与“仁”方言近音。后演称金仁塘。村中有古戏台,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村现有142户,351人。耕地面积332亩。2008年人均收入5584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 |
枧头村 |
枧头村地处金东区曹宅镇东部,于元末从东阳白墙里避乱迁此。全村共有209户,总人口534人,土地面积907亩,以种养殖业为主,农业以粮食,柑桔等;养殖业有鸡鸭猪等,村里有年饲养500头肉猪专业户,鸡鸭年有存栏数30000只,2008年人均收入5800元。现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和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 |
西京村 |
西京村位于曹宅镇东南,辖西京,下方村二个自然村,原名官田西陈,曹塘澧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166户,总人口431人,耕地面积411亩。2008年人均收入7053元。村产业结构基本上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和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是金东区科普示范村。 |
金南山村 |
金南山村位于曹宅东南,东南与塘雅镇接壤。村祖于清朝康熙年间从塘雅西京迁此发族。因村北有山名黄金山岗,所以取村名金南山。全村现有42户,112人,耕地面积250亩,2008年人均收入5446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 |
上沙塘村 |
上沙塘村位于曹宅东偏南,附近有羊尖山水库,旧称上山塘,因村北上山处有塘称上山塘,即以村名,后谐写成上沙塘村。全村现有人口227人,共94户,耕地面积307亩,2008年人均收入5594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 |
七宝塘村 |
七宝塘村位于曹宅东,村祖在明朝中期,从东池(今塘雅)迁居,不久发展成七户人家,因七户人家合挖了一口水塘,取名七宝塘,村以塘名。现全村116户,299人,耕地面积191亩,2008年人均收入5451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和污水治理等实事工程。 |
宅口村 |
宅口村位于曹宅东面,因其地三面环山,只有南面一个出口,形似燕窝,所以取村民为宅口。全村现有人口276人,共91户,耕地面积276亩。2008年人均收入5217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 |
新安村 |
新安村位于曹宅东偏南,村边有羊尖山水库,与塘雅交界。辖新安,石胡梯两个自然村。1963年建羊尖山水库时上屋、下屋两个自然村迁并至该村东边重新安家落户,更名新安。全村现有84户,193人,耕地面积146亩,2008年人均收入4766元。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 |
曹公村 |
曹公村地处金东区曹宅镇东部,全村共有95户,236人,良田187亩,耕地370多亩,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葡萄、柑橘、柿子等。08年曹公村列入我镇油菜示范畈,共有80亩。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000元。全村共有3个小队,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12个。村两委班子团结干事,97年以来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07年被评为区级绿化示范村。 05年8月曹宅镇实施整镇整治以来,我村两委高度重视,积极发动党员群众投入到整治工作中,先后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对村办公室、村民广场等进行了改造,路面硬化、墙体粉刷,村庄四周进行了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增设了一些健身器械,基本实现了“五化”要求。 |
桥西村 |
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桥西村位于曹宅东南,因村东有石拱桥,旧时为金华至义乌必经之桥,村落座在该桥的西面,村名以桥的方位而得桥西。1964年官田人民公社由原驻地西京村迁移该村。199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为曹宅镇官田管理处驻地。曹塘公路穿村而过,全村现有347户,888人,耕地面积721亩,2008年人均收入6002元。是“五好”村党支部,“先锋工程”创建村,五星级村民议事中心村和金东区科普示范村。已完成村庄整治,饮用水改造和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 |
花厅村 |
花厅村位于曹宅镇西部,03省道穿村而过,距金华市区10公里,交通便捷,位置显著。全村共有447人,186户,耕地面积320亩,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18人。全村以种植、建筑、外来加工为主要收入,人均收入53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