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金东区 >> 源东乡 >> 洞井村

洞井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洞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洞井村简介

  洞井村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的西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地势。北面有高山太阳岭与兰溪市梅江镇交界;东翻尖岭背可望源东乡政府驻地山下施,施复亮、施光南故居东叶村;西攀金鸡岩、鸡窝尖眺望金华北山大盘尖;南越铁锁关、过麻堰水库可至金义公路曹宅镇。游玩景点主要有登高一望高山竹园林海汤山;清凉深邃探幽石灰溶洞仙洞、唯一洞;冬暖夏凉明代清澈古井洞泉;清代古建筑关帝庙、邵氏贞洁牌、洞井老街;百米瀑布叠水岩;百年老桥太平桥、数十幢明清古建筑等等。东西阳郑、大塘两个行政村相拥护卫左右,是一个已有千年历史古村落。村里现有人口近1200,450多户。有曹、王、陈、周等20多个姓氏家族;曹氏家族为第一大姓家族,拥有800多人。著名学者曹聚仁的5代太祖就出生于此。金华市金东区洞井村位于金华市东北,距市中心30公里路程,村落四面环山,有一千年古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民风古朴,历史悠久,是自古以来是兰溪浦江到金华府的必经之地,现存的太阳岭就是当时的古驿道,进村落还可看到古街,古宅......又一世外桃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03200 321000 -- 查看 洞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洞井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洞井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丁阳岭村

  金东区源东乡丁阳岭,位于是“中国白桃之乡”源东乡之东,是省级农家乐特色村、是金华市旅游特色村。丁阳岭村座落在万亩桃园之巅,是赏花的极佳之地。每逢桃花开时,满山红花甚为壮观,前来赏花踏青的游人结伴而来、如锦如织,每当白桃成熟时节前来收购的商贩纷至沓来。丁阳岭村以“赏桃花、品白桃、采密桔、吃农家饭、赏农家景、乐农家乐”为特色,这里设施齐全、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是假日休闲、团体活动、避暑纳凉、赏花品果的首选地,丁阳岭村欢迎你的到来。  

东叶村

  东叶村离金华城东二十多公里,现属于金东区源东乡管辖,村子不大,水果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那里的桃子叫“源东白桃”,看着白里透红,咬一口脆生生,甜滋滋的,熟期又早,极具特色。  东叶村与丁阳岭村、洞井村、新梅村、大塘村相邻。  

洞井村

  洞井村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的西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地势。北面有高山太阳岭与兰溪市梅江镇交界;东翻尖岭背可望源东乡政府驻地山下施,施复亮、施光南故居东叶村;西攀金鸡岩、鸡窝尖眺望金华北山大盘尖;南越铁锁关、过麻堰水库可至金义公路曹宅镇。游玩景点主要有登高一望高山竹园林海汤山;清凉深邃探幽石灰溶洞仙洞、唯一洞;冬暖夏凉明代清澈古井洞泉;清代古建筑关帝庙、邵氏贞洁牌、洞井老街;百米瀑布叠水岩;百年老桥太平桥、数十幢明清古建筑等等。东西阳郑、大塘两个行政村相拥护卫左右,是一个已有千年历史古村落。村里现有人口近1200,450多户。有曹、王、陈、周等20多个姓氏家族;曹氏家族为第一大姓家族,拥有800多人。著名学者曹聚仁的5代太祖就出生于此。金华市金东区洞井村位于金华市东北,距市中心30公里路程,村落四面环山,有一千年古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民风古朴,历史悠久,是自古以来是兰溪浦江到金华府的必经之地,现存的太阳岭就是当时的古驿道,进村落还可看到古街,古宅......又一世外桃源.  

新梅村

  新梅村简介   源东乡新梅村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村东西有两条溪流,流入洞源水库。山林茂密,风景秀丽。东面以山林为主,南靠山早村,西接邢村,北连王安村。全村现有人口263户,653人,耕地面积597亩,山林1784亩。   据《金华协和曹氏宗谱记载:明末清初,曹维训自曹宅迁居至洞殿里梅村。村中主要有两个不同族的大姓氏。   新梅村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和谐发展。欢迎各级领导前来参观指导,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电话13646798213   

大塘村

  大塘村简介   大塘村距源东乡政府所在地约6.5公里,由二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17户,总人口321人。现有耕地面积178亩,山林面积2223亩。村民以种植水果,苗木为主。近年来,大塘村在上级领导及村两委的领导下,抓机遇,促发展,村庄整治,美化环境颇有成效。农家书屋是村民的精神食堂,篮球场、健身场是村民娱乐舞台。村中路巷硬化,水塘青石围栏,精致美观;村民新居栉比鳞次,村中整洁干净,清新的空气和幽雅的环境成为人们的宜居福地。   现在村干部们奉行在任一届,造福一代的理念,统一思想,为把大塘村建成村风文明,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环境整洁的新农村而带领村民跃马扬鞭。   唯一洞   唯一洞位于大塘村西部山区,海拔500米,离村约1.5公里。此地山峰耸立,林木繁茂,曲径通幽,拾级而上,还会发现林间的野生灵芝。山顶有一清泉经洞口飞泻而下,似有一种水帘洞的感觉。洞内塑有地藏王、十殿阎王。洞内深处石壁有龙形钟乳石,钟乳石有甘甜之水渗滴而出,当地人称之为“神龙赐水”,据说用之洗眼有明目功效。尤为神奇的是左则附洞内有一座石台,在一特定位置敲击石台便会发出如战鼓般的声音,传说这是地藏王召集各路神仙的讯号。   关于此洞的由来,大塘村的祖辈们有一个传说流传了下来:   很久以前,东海龙王三太子因眷恋凡间变成了一位翩翩少年,一日在海边的渔村遇见一位正在织网的少女。二人一见钟情,于是私奔至北山的唯一洞,见这里风景秀美,便决定隐居于此。他们请土地公婆作为媒人、地藏王作为主婚人举行了婚礼。地藏王敲击石台召集了各路神仙前来为他们道喜。这一日正是农历七月三十日。   此事惊动玉帝,他遣龙王将三太子押回龙宫。三太子当然不从,为表对妻子与凡间的眷恋,他一头撞向洞内石壁......而他的妻子也被龙王押回海边渔村。渔姑悲痛欲绝,最终跳进大海,化身成了美人鱼。   传说是美丽与悲情的,但先辈们却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   有一年大旱,眼看庄稼就要全被枯死。有善男信女在农历七月三十这天进山到唯一洞祭拜求雨,当天晚上就下起了一场大雨。久旱逢甘雨,庄稼丰收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从此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前来唯一洞祭拜求神、许愿的人成千上万。   涌樟井   樟为泉之名,泉为樟之根,因而称为涌樟井,井水甘冽,四季不枯。经化验为弱碱性,有利于人体的酸碱平衡。   据传涌樟井与明太祖朱元璋有些渊缘。当年洪武皇反击敌军大获全胜后,为了不扰当地村民,选在村口的千年大樟树下安营扎寨。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大水塘也已干涸。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十分疲乏。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正在战士们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古樟下的老井开始冒出了泊泊水花,水流清冽,潺潺不断。军士们大喜,于是就围着这口流着甘泉的古井炊饮,沐浴,部队得到了良好的休整,士气大振,更加的所向披靡。   天然奇井水透明,冬暖夏凉润心脾。   饮上一口健康水,世代歌颂涌樟井。   皇道尖   源东乡后曹自然村靠南山顶,被当地村民称为“皇道尖”。之所以称为“皇道尖”,据说是与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据《明史》及明万历《金华府说》记载,朱元璋率军攻打婺州,曾驻足于金华山赤松宫。关于“皇道尖”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段时间。相传,当时朱元璋率军追击敌军,不料遭遇敌方强军的反击。于是,朱元璋打算先撤回赤松宫休整之后再进行讨伐,便率军向便于通行的皇道尖进发,以占据有利地势暂时阻击敌军。然而这片山头的马尾松都只有2尺左右高低,饥饿的军马就把这些的马尾松当成粮草吃掉了松头。这下,山上便成了光秃秃的一片。士兵们纷纷议论:“吃了松头,此地的马尾松还能再长吗?”“会不会被敌军发现?”朱元璋为了给战士们信心,大声说:“一定会长出嫩芽的!”。到了第二天,大家醒来一看,这些被军马吃的光秃秃的马尾松真的都抽出了新枝,仔细一数,居然每枝都长出九个松头。“九”在阳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为皇道之尊。朱元璋见此景大悦,感慨:“天助我也!”为此,军队信心十足,士气高涨,与赶来的援兵一起大败敌军。从此,这个山顶就被当地农民称为“皇道尖”。   


洞井村特产大全




洞井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