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武义县 >> 王宅镇 >> 大岭脚村

大岭脚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岭脚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岭脚村简介

  大岭脚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有110户280个人口,党员9个.大岭脚村现辖1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0多亩,林地面积1700亩.茶园117亩,2007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村里特产板栗、高山蔬菜、西瓜、茶叶、毛竹等。村里有丰富的花岗岩,村里正准备开发,提高村民的收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23105 321000 -- 查看 大岭脚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岭脚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岭脚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周岗村

  周岗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全村人口为270人,101户,党员10个.周岗村下辖1个自然村.该村有耕地面积130亩,主要种植水稻,西瓜等农作物.林地面积1900亩,主要有毛竹,松树等.近几年,村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速度,投资20多万元对危房进行了拆除,又对村里的主要路面进行了硬化,使周岗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长谢英汉还承包了武义婺剧团,每年外出下乡演出近100场.  周岗村与杜畈村、红卫村、大岭脚村、吴山下村、李大坑村、山碧张村、下岩口村、汤处村、岩坞村、马昂村、平头村、孙里坞村、紫溪村、马府下村、项山头村、金龙村、新兴村相邻。  

杜畈村

  杜畈村全村125户,人口达350人,其中党员15人。该村大力发展茶园300多亩,兴建茶厂还有果园。全村村民生活水品普遍提高,该村交通便捷,山水秀丽,人杰地灵。目前,该村正在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前途一片美好。  

红卫村

  红卫村现有67户157人其中党员12名,耕地面积200亩,山林180亩,其中茶园面积110亩,村有一所塑料加工厂给村里增添了集体经济,村庄一般整治,生态建设以达到标准,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本村被评位金华市文明村,武义小康村。  

大岭脚村

  大岭脚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有110户280个人口,党员9个.大岭脚村现辖1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0多亩,林地面积1700亩.茶园117亩,2007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村里特产板栗、高山蔬菜、西瓜、茶叶、毛竹等。村里有丰富的花岗岩,村里正准备开发,提高村民的收入。  

吴山下村

  吴山下村共有252户,700多人口,党员28名,耕地面积1125亩,山林面积3000多亩,其中包括竹林面积1000多亩。村内有竹子加工,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有文具用品的图钉厂,解决了多余劳动力的问题。该村主要的特色是双季稻,其中早稻优良品种有上百亩,是全县唯一的早稻优良品种基地。还有毛豆有九百亩,早豆最早在县内菜场出现,收入可观,特别是近几年,农民收入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大坑村

  李大坑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西部山区,有5个自然村,158户426个人口,10个党员,一个预备党员.村里有耕地面积400多亩,林地面积3000多亩,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高山蔬菜,主要种植辣椒,四季豆,南瓜等经济作物。是王宅镇有名的高山蔬菜基地。  

山碧张村

  山碧张村有161户476人其中有14个党员。主要经济收入靠田地出租。农业方面作物又竹笋园和茶叶,还有部分养殖业如猪鸭等。村内年人均收入4383元。该村绿意很浓,属乡土田园,但又不乏城市气息全村经济建设正有条不稳的发展,生活日益改善。  

下岩口村

  下岩口全村有152户,共计430人,其中党员18位。村内有耕地面积438亩,山林面积1741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出产茶叶和香菇为主,茶叶200多亩,村内人均收入达5200多元,村内有祠堂一所,建在嘉庆十三年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村内风景秀美,山石独特,养殖业新起,村内环境独特优雅,交通便捷。该村多年被评为文明村。  

汤处村

  汤处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全村共有900多人口,是武义县有名的毛芋种植基地,全村有1000多亩芋田。每年可以增收100多万元,村里环境优美,道路宽敞,新楼林立,是有名的小康村。随着新农村的推进,该村正朝更加美好的步伐迈进。   

岩坞村

  王宅镇岩坞村,全村307户,856人口,959亩耕地,1408亩林地。村庄坐落在群山脚下,风景优美,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距离县城15公里,是个革命老区村。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容村貌和生活条件有了显著变化,各项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康庄大道的好政策,让村内主道路得到硬化,还筑浇了至要巨的水泥路面,投资300多万元建造的履王公路沿村而过。使村民彻底告别了以往“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出行条件,走上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2005年我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开通公交车的行政村,每天十多趟车次直达县城和镇区,极大地方便村民出行。   清泉工程,滋润民心。依托清泉工程的惠民政策,村里新建了蓄水池、铺设了自来水管网。现在,村民只要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哗哗而来,从而使村民告别挑水喝的历史,像城里人一样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去年开展的村庄整治,不断美化居住环境。村内主要道路摆放了垃圾箱,实行农户门前屋后“卫生三包”政策,配备专门保洁人员清扫道路,清理了村内溪坑近十吨垃圾,新建垃圾收集房,由镇政府统一清运集中处理。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现已完成了管网和污水处理池的建设。排水管网和农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有效避免污水横流的恶臭现象,解决村庄内污水处理难题。   昔日偏远落后的山区村,如今已是道路宽敞、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的新农村。  

马昂村

  马昂村地处武义县中部,有1600多人口,602户,有13个村小组,党员53个.耕地面积2236亩,茶园面积1635亩,蚕桑140亩,毛竹700多亩,人均收入4200元,村里现有茶厂2个.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要么出去经商,要么到附近工厂打工,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平头村

  平头村全村共有367人,12个党员。村内经济来源来自毛竹承包,村民人均收入3600元,村内耕田面积260亩,山林面积2740亩,村内正在开发大型养殖产业和茶叶加工,目前村里正准备旅游开发,以其独特的风景来吸引更多游客,加快村里的建设发展  

孙里坞村

  孙里坞村先有人口723人,256户,党员32人耕地面积1198亩,山林3700多亩,其中茶园面积500多亩,梨园360亩,毛竹150亩。这几年新建道路3.3公里,大大改善道路环境。该村人均收入3920元,人民生活水平较前几年有 较大提高。   现在,该村正朝着新农村建设大步前进,前途一片光明。  

紫溪村

  紫溪村内有59户176个人口,其中有6个为党员,村内耕地面积80多亩。原本居住在海拔900多米的0尖,生活条件艰苦。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成为武义县第一个下山脱贫的农村,目前村内人均收入3800元.村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  

马府下村

  马府下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中部,,有500多户,1365人口,党员33名,土地面积1823多亩,经济林7200亩,山林面积195亩,茶叶550多亩。水果有桔子和蜜梨,其中蜜梨有500亩,在七十年代初是浙江省定点的杭州蜜梨出口生产最多的一个基地,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出口创汇做出过不少贡献。分田户后,分散经营。今在新形势下,必须再联合起来,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于2006年6月1日成立武义凤林蜜梨合作社,该社共蜜梨面积500多亩,年产优质蜜梨100万公斤,村民总收入11万元。村内主要经营来料加工和做锁,给一些村民带上了致富的道路。离村庄不远处有两个水库,风景秀丽,环境怡人。该村主要特产就是水果,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项山头村

  顶山头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山区,有298户668个人口,有党员14名,预备党员15名,现辖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54亩,林地面积4000多亩.由于顶山头村位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收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严重,特别是台风和山体滑坡的影响,是省级地质灾害村,2005年,顶山头村开始整体搬迁,到目前只剩下60多户等待搬迁,顶山头村民相信,自己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  项山头村与周岗村、杜畈村、红卫村、大岭脚村、吴山下村、李大坑村、山碧张村、下岩口村、汤处村、岩坞村、马昂村、平头村、孙里坞村、紫溪村、马府下村、金龙村、新兴村相邻。  

金龙村

  金龙村位于武义县王宅镇中部,44省道南侧,有116户,276人口,系宣平溪水库移民。党员10名,山林面积10000多亩,水田190多亩,村民总收入40多万。武义县冬绿肥中心示范区设在王宅镇金龙村,连片面积1000亩,由王宅镇金龙村、武义县现代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县土肥站共同组织实施。示范方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磷肥拌种,统一开沟排水,统一高产栽培。2005年被县生态生列为生态建设的实施村之一,2006年被列为重点整治村同意通过县级验收。村内有服装加工厂,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社会各项事业上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各项建设基本完成,累计投入资金投入达500余万元。   

新兴村

  王宅镇新兴村人口451人,108户,其中党员15名。全村竹林面积1500亩,生态保护林6000多亩。该村大力发展有机茶种植,在1000米上的高山茶园达600多亩。主要部分在牛头山国家重点生态林区。人均年收入4600元。新兴村 由西联乡水硾垸行政村,石柱源行政村,王村行政村合并而来。2004“8.15”特大洪灾后安置在王宅镇新兴村。在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建设成了新农村。2008年已立入全县重点整治村。   现在,新兴村朝着新农村建设大步前进!漂亮的新居林立,农民生活普遍提高,生活质量蒸蒸日上。  


大岭脚村特产大全




大岭脚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