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浦江县 >> 杭坪镇 >> 东岭村

东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岭村简介

  东岭村位于浦江县西部山区杭坪镇境内,离县城16公里,东近外湖水库,西与建德市交界,南北两面环山,山清水秀,地势海拔400米以上,共有368户,1181人口,耕地面积582亩,种高山蔬菜426亩,山林面积7461亩,种植香榧380亩,竹笋两用林320亩,杨梅112亩,其他水果226亩,茶叶350亩,是高山蔬菜专业村,2006年被评为县级“科普示范村”,“文化特色村”,2007年被评为金华市级“科普示范村”,“文化特色村”,“县级文明卫生村”,2008年创建省级“科普示范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26107 321000 -- 查看 东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岭村

  东岭村位于浦江县西部山区杭坪镇境内,离县城16公里,东近外湖水库,西与建德市交界,南北两面环山,山清水秀,地势海拔400米以上,共有368户,1181人口,耕地面积582亩,种高山蔬菜426亩,山林面积7461亩,种植香榧380亩,竹笋两用林320亩,杨梅112亩,其他水果226亩,茶叶350亩,是高山蔬菜专业村,2006年被评为县级“科普示范村”,“文化特色村”,2007年被评为金华市级“科普示范村”,“文化特色村”,“县级文明卫生村”,2008年创建省级“科普示范村”。  

薛下庄村

薛下庄村  薛下庄村位于20省道边上,四面环山,壶源江绕村而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磨珠专业村,全村共175户,467人,人均收入4523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县级小康示范村”、“计划生育合格村”等荣誉称号,几年来,通过村庄整治、甘泉工程、康庄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村庄更美丽多彩,村民生活更加和谐文明。  薛下庄村与东岭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乌浆村

乌浆村  乌浆的冬,不知不觉来了。   太阳暖暖的挂在天上,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些萧瑟。菜地上,村民早就给小青菜们穿上了薄膜,这样就不会受冻了;   几乎每栋房子最上层,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都顶着太阳能,在阳光照射下,发出夺目的光,让人似乎忘记了冬的寒意;   乌浆的冬日最让人温暖的还是一些顶着红色叶子的作物,红色代表热情,就跟我们乌浆的村民一样;   那是谁家的老太啊,晒着太阳,暖暖的做着毛线活,一张竹椅,一地阳光,一片宁静与祥和;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大片的茶叶是乌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为乌浆的村民带来了很可观的收入,希望来年的春天,茶叶会长得更好,那样,村民的生活也会更好,乌浆也会更好!!   

中央畈村

  杭坪镇中央畈村位于半山腰,由于地质灾害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决定实施整体搬迁。搬迁后的中央畈村高楼林立,道路宽敞,透着浓郁的现代气息。村民们在享受新农村、新生活的同时,还是忘不了老村,忘不了和老村一样古老的那些人和事。“我们村有个婺剧团,叫中央畈婺剧团,整个剧团有30多人,生、旦、净、末、丑角色一应俱全,而且所有演员都是自己村里人。我们村的婺剧团可了不得,曾经到大许金店一带连续演七天七夜的戏,每场戏都不重复!”77岁的胡将庆老人说起村里的婺剧团,眼睛都亮了。   中央畈婺剧团创办于何时?距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对此,胡将庆老人也不甚清楚,他只记得他的父母都是剧团的演员。尤其是他的父亲胡修孟,演的是反串角色——正旦。男扮女妆的表演难度高,无论唱腔、体态,还是表演动作,都有特定的要求。尽管有难度,但是他的父亲还是把角色把握得很好。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胡将庆对婺剧情有独钟。14岁时,胡将庆正式拜师学艺,学的是小生行当。胡将庆的师傅是和他父亲同台搭戏的小生演员,他们村的戏班就是这样一个带一个、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正式拜师学戏以后,胡将庆就开始了一年四季走村串镇,春夏秋冬跌爬滚打的戏曲生活。吃在农家,睡在戏台,成了他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胡将庆的妻子胡三飞,和他一起从小学戏,妻子学的是花旦,而他学的是小生。在台上,小生和花旦经常演感情戏,不知不觉假戏真做了,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在台上,他们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在台下,他们夫唱妇随。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在台上还是台下,在戏里还是戏外。   学戏很苦,更何况胡将庆演的不仅是小生戏,连武生戏也由他演,他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如《马超追曹》、《火烧子都》、《牛头山》、《龙虎斗》、《狮子楼》等等,这些都是胡将庆的拿手好戏,其中最拿手的是《马超追曹》和《变脸》。《马超追曹》是婺剧的一出传统折子戏,讲的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矫旨马腾前来许都,欲谋除斩。马腾也想借机除去曹操。后马腾的计谋被0细告密,曹操暗令夏侯惇、许褚等埋伏城外,假借曹洪点兵,使马腾不防备,一举将马腾擒杀。马腾之子马超,闻父噩耗,与韩遂率西凉兵马伐曹,曹操大败,割须弃袍而逃。胡将庆在这出戏的表演中,有许多高难度的打斗动作,尤其是游桌这招武生戏,每次表演都获得观众的满堂喝彩。婺剧游桌动作,从十米戏台上的翻飞跳跃,到方寸桌子间的插扑躺滚,一招一式中,既有胡将庆从前辈从同行那里虚心学到的传统绝活,也有自己的创意。   胡将庆说:“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变脸》是把一张张纸绘的脸谱贴在脸上,每变一次剥一层纸,简单易学。而我演的《变脸》,每变一次脸就用颜料画一次,变脸的颜色顺序依次是:白——水红色——大红——黑面——金面,短短几分钟内灵活娴熟地变出5张脸,每次变化,动作都要十分迅速。”村里有块戏台石   由于演出剧目丰富,演技精湛,中央畈婺剧团声名鹊起,逢年过节来请他们演戏的人很多。   中央畈村的村民为什么喜欢学戏?这和当初村里的生活条件有关。俗话说“家贫出艺”,因为生活条件差,很多家庭无钱供孩子上学,所以让孩子从小学戏养家糊口。久而久之,学戏、演戏成了该村的一大传统特色。如该村有个名叫胡石红的花旦,从来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却能一字不漏地背戏文,而且演戏演得很好。   除了当时的客观条件和民俗民风外,中央畈村民爱演戏、而且演好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与村里的那块戏台石有关。何谓戏台石?那是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用石头搭成的天然大戏台。村里一直有这样的传说:“凡是想学戏的人,只要到戏台石上走一走,不会演戏也会演。”村民们都说,正是因为感染了戏台石的灵秀之气,所以村里学戏的人多,学好戏的人也多。戏台石的美丽传说,不仅激励着中央畈婺剧团的演员们认真学戏、精益求精,还吸引了大批其他剧团的演员前来顶礼膜拜,希望戏台石能给他们带来好运。难忘婺剧   和我县大多数农村剧团一样,中央畈婺剧团在经历了曾经的红火之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演好戏”变成了“读好书”,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成材,而不是演戏度日。    中央畈婺剧团和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老村庄一样,终将成为村民心灵深处的一抹记忆。但对于像胡将庆这样在舞台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演员来说,那段舞台生涯是他们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淡忘。胡将庆说:“我如今虽然年纪大了,相貌老了,但是那些剧本没有忘,如果有机会登台,我照样能演《马超追曹》、《火烧子都》……”胡将庆看着会演匾额回忆演戏生涯......   

乌浆山村

  乌浆山村位于20省道沿线,人口305,户数117户,耕地213亩,人均收入3646元,好山好水,风景优美,是休闲避暑的号去处。   

中村村

  中村有三个自然村,人口861人,农户290人,主要从事花边加工、水晶加工,第三产业以种植高山蔬菜为主,辅钟西瓜等其它经济作物。   

大楼村

  大楼村位于浦江西部山区,全村共有农户198户,人口526人,该村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独具魅力,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村庄整治、甘泉工程、绿化工程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塘雪村

  杭坪镇塘雪村地处杭坪镇西部,壶源江水流经此地。该村共有82户农户,292位村民。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欢迎大家的到来。  

西山坪村

  西山坪村位于黄沛线公路边,与东岭村相邻,由原西山坪顶高差500多米处搬迁下山,全村现有77户,213人,人均收入3800元,主要依靠水晶加工,种植蔬菜为经济收入,拥有2人环抱的古树,被省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石宅村

  石宅村现有人口1306人,耕地806亩,先后通过村庄整治、甘泉工程和土地整理,形成以西瓜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基地。   

石响村

  杭坪镇石响村座落在西北山区,全村人口228人,87户,共有耕地120余亩,主要以高山蔬菜、西瓜、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外胡村

  杭坪镇外胡村座落在西北山区,黄沛线公路旁,全村人口368人,125户,共有耕地170余亩,主要以水晶加工、高山蔬菜、茶叶、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外胡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曹源村

  曹源村现有人口932人,共305户,有耕地700亩,人均收入3676元,拥有曹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和根林板栗专业合作社,所产“芜莱茶叶”和“浦江县板栗王”板栗是真正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  

下薛宅村

下薛宅村  下薛宅村位于浦江县城西部杭坪镇境内的20省道旁,地处仙华水库壶源江的总源口处,这里群山清翠,江水秀丽,村民朴实,民风淳朴。全村现有159户农户,439位村民,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评为“市文法自治村”、“市卫生村”、“县甘泉工程示范村”、两年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县示范型妇女组织”、“计生自治示范村”等荣誉及称号。   

前胡村

  杭坪镇前胡村座落在西北山区,全村230人口,81户人家,共有耕地200余亩,主要以水晶加工、高山蔬菜,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茶山村

  茶山村概况   杭坪镇茶山村位于浦江县东北部,东临该镇中村,南与花桥乡相连,西临后阳,北与该镇石宅村相接壤。全村总面积3.42平方公里。全村距离杭坪镇区6公里;距浦江县城15公里。村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90%。   村域山林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山青林茂,山色宜人、自然风光优美,全村耕地面积375亩,人均耕地面积0.6932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分布为春夏季多,秋冬季偏少,自然生态优势比较明显。   辖有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182户,人口541人,其中农业人口541人,占总人数的100%。   

殿口村

  殿口村   杭坪镇殿口村位于浦江县杭坪镇的西部,东临后阳村、西与派顶村相连、南北两边均为山。全村村庄建成区总面积4.5公顷,距离杭坪镇政府约7公里;距浦江县城13公里,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率达100%。   村域山林面积4600余亩,森林覆盖率70%,山清水秀、山色宜人、自然风光优美。全村耕地面积5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降水分布为春夏季多、秋冬季少,自然生态优势比较明显。   辖有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230户,人口580人,其中农业564人、非农业16人。   

张山村

  张山村   杭坪镇张山村位于浦江县东北部,东靠青山,南与曹源口相连,西邻派顶村,北靠青山。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距离杭坪镇区8公里;距浦江县城15公里。村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98%.   村域山林面积1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山青林茂,山色宜人、自然风光优美,全村耕地面积200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分布为春夏季多,秋冬季偏少,自然生态优势比较明显。   辖有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135户,人口423人,其中农业人口400人,占总人口数的94.5%;非农业人口为23人,占总人口数的0.55%。   

大塘村

  大塘   浦江县杭坪镇大塘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毗邻建德,全村176户,517人,分属于8个自然村,因大山阻隔,以前交通非常不便,进出都要靠肩挑手提,现在则是有名的高山蔬菜产地,收购蔬菜的大车可以一直通到家门口。   大塘村已经发展了黄瓜、茄子、四季豆、番茄等高山蔬菜品种,村里共有550亩耕地,其中种菜的就有380多亩。茶叶收入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如今,大塘行政村的8个自然村都通了有线电视,村里现在在家的100多户人家,一下子就有90户人家装上了有线电视。   大塘村是李字姓,村内李姓祠堂保存完好。那如故宫般的内雕饰,让人就有一种猜想。村民介绍,大塘该是先辈避战祸在此后繁衍而成,至今不知几世,村里没有名门望族,只有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田园式的安宁生活。   

中何村

  中何村人口328人,户数112户,人均收入3320元。  中何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后阳村

  后阳村位于杭坪镇西部,分后阳、黄塘、石明堂、上坞斯菲尔自然村,四面环山,壶源江串村而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全村现有699人,255户,350余亩农田,大多数农户种植高山蔬菜、西瓜等农产品,质量好,商品性优。  

寺坞村

  寺坞村位于20省道、杭坪镇于虞宅乡交界处,四面环山,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特别是羊坑深源,风水独具,实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寺坞村现有农户70户,人口195人,耕地面积125亩,2007年人均收入3414元,村内已完成甘泉工程、通村公路、村庄整治等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裕民村

  裕民村位于浦江县西部山区,全村分8个自然村,173户农户,总人口552人,人均收入4004元。  裕民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程家村

  杭坪镇程家村位于杭坪镇西部,全村共有278户人家,约900人口。耕地面积200亩,其中水田240亩,山林面积6500亩;其中自留山1500亩,水域面积2亩。程家村是壶源江的源头,全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独特。就人文景观方面,程家村保留了程氏宗祠、程家小学等一批老式建筑。在浦江,更流传着“程家五家村,三日没有两夜酣”的俗语。自然景观方面,程家拥有浙江省最大的“万亩香榧基地”。  程家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雪坞村

  杭坪镇雪坞村距县城15公里,东靠本镇曹源口村,南隔曹源村,西隔周坞口村,北靠本镇东岭村。全村分截拓岭头、荷徐岭头、上雪坞、下雪坞四个自然村,总户数147户,总人口475人,田地面积210亩,山林面积2800亩。村辖区内有建于民国十八年的九龙庵,长年香火旺盛。另村内有500亩的猕猴桃基地和600亩的香榧基地。  雪坞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派顶村

  派顶村现有人口463人,159户,人均收入3643元。  

周坞口村

  周坞口村   基本概况   人口444,户数141,人均收入3619元,耕地面积182亩。  周坞口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寺坪村、曹源口村相邻。  

寺坪村

  寺坪村位于镇北8公里处,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全村有172户,469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主要依靠种植高山蔬菜、茶叶为经济收入,建村十年来,先后荣获了“省级五好党支部”“市级文明村”等称号。  寺坪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曹源口村相邻。  

曹源口村

  曹源口村位于浦江西部山区,全村共有71户,222人,农民人均收入4027元,07年被评为县级卫生村。    曹源口村与东岭村、薛下庄村、乌浆村、中央畈村、乌浆山村、中村村、大楼村、塘雪村、西山坪村、石宅村、石响村、外胡村、曹源村、下薛宅村、前胡村、茶山村、殿口村、张山村、大塘村、中何村、后阳村、寺坞村、裕民村、程家村、雪坞村、派顶村、周坞口村、寺坪村相邻。  


东岭村特产大全




东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