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鸡西 >> 鸡东县 >> 哈达镇

哈达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哈达镇谷歌卫星地图)


哈达镇简介

  座落于鸡东县城北部,穆棱河畔,是全省有名的煤炭生产重镇。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辖区内有杏花煤矿、正阳煤矿和东海煤矿三大国有矿区,还有省直属哈达岗监狱。区域内有风景秀丽的省级旅游区哈达河水库。镇内北部山区自然餐饮休闲景区日臻完善。 哈达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国道方虎路横贯东西,自行修筑了5.3公里水泥路。全镇工农业总收入2.1亿元,其中工业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64元。煤炭工业是支柱产业,镇直属煤矿16家,哈达二矿、哈达五矿是省市级明星乡镇企业。全镇平均每年向国家上缴税费1000万元以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万人 115平方公里 230321103 158100 0467 查看 哈达镇谷歌卫星地图

哈达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哈达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鸡东镇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镇 15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8.5万人,土地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总产值17489.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528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200元,粮食总产8132万吨,蔬菜总产8169.4吨。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依据鸡东镇的自然条件和围城靠市的地缘优势,我们发挥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区域主导户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一屯一品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一是利用自然优势,在南部半山区建立环山经济园。主要开发经济林和依托永和万寿菊加工厂、鸡东世纪村、鸡西广益城大市场,种植万寿菊,硬质玉米及粘玉米、甜玉米。栽植经济林 2600亩、硬质玉米8600亩、粘玉米、甜玉米950亩。二是利用区位优势,中部平原区发展绕城经济群体,主要发展瓜菜和牧业经济。全面沿鸡密南线公路建立鸡东镇万亩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取得了省绿色证书,效益达1500—2000元/亩。全镇保护地栽培面积达21600亩,其中复种面积6300亩,百头养牛大户4户,万只蛋鸡场2户,500只绒山羊大户1户。三是利用水资源优势,在北部发展优质水稻和渔业。全镇种植优质水稻28000亩,其中绿色水稻12000亩,养鱼水面1600亩,养渔户139户,已建成15处集垂钓、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区。.  

平阳镇

  平阳镇素有“百年古镇”之称,是鸡东县历史上建镇最早的乡镇之一。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鸡密公路南线,距县城 12.6 公里处,东、西分别与下亮子乡、永和镇相连,南与俄罗斯,北与鸡林朝鲜族乡毗邻,是鸡东县南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全镇下辖 14 个行政村, 56 个自然屯,现有人口总数 2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2 , 440 人。    平阳镇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占地面积 59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1.5 万亩。境内有大型水库 1 座,小型水库 1 个,国有林场 2 个。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八楞山水库和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平阳镇境内。该镇还是远近闻名的宗教活动胜地, 1996 年延慧宫在此建立以后,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近万名宗教信徒和爱好者到此观光。    丰富的山林资源使平阳镇境内有较为丰富的大理石、白灰石、黄金、青石和山产品、山野菜、山蘑菇、中药等资源,每年依靠山产品采集为当地农民增收近百万元。    近年来,随着“-”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平阳镇结合实际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畜牧业养殖、花、瓜菜生产和绿色三大基地为核心,以五条产业优势经济带和七个经济效益园区为重点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2001 年以来,全镇农业总产值每年都在 9 , 000 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近 3 , 000 元。平阳镇瓜菜生产每年创收 2 , 500 多万元,并远销到全国各地和俄罗斯市场。.  

向阳镇

  向阳镇于 1980年1月由乡改为镇建制,位于鸡东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与密山接壤,南与俄罗斯搭界,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区,31个自然屯,有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耕地面积1.25万亩,水田2.27万亩,辖区内有半截河水库、曲河水库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向阳镇特产干豆腐享誉鸡西地区,山产品有蘑菇、榛子、黑木耳、蕨菜等,主要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西香瓜、白瓜、向日葵、万寿菊等。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收入实现8800万元,农业总收入实现8200万元,畜牧业产值25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30%,农民人均收入达3550元。    向阳镇连续四年被评为鸡西市农业和农村先进镇,连续六年被评为农业和农村先进镇,全镇呈现出工业格局化、农业产业化、镇域经济化等多元化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哈达镇

  座落于鸡东县城北部,穆棱河畔,是全省有名的煤炭生产重镇。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辖区内有杏花煤矿、正阳煤矿和东海煤矿三大国有矿区,还有省直属哈达岗监狱。区域内有风景秀丽的省级旅游区哈达河水库。镇内北部山区自然餐饮休闲景区日臻完善。 哈达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国道方虎路横贯东西,自行修筑了5.3公里水泥路。全镇工农业总收入2.1亿元,其中工业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64元。煤炭工业是支柱产业,镇直属煤矿16家,哈达二矿、哈达五矿是省市级明星乡镇企业。全镇平均每年向国家上缴税费1000万元以上。.  

永安镇

  位于鸡东县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方虎公路穿过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为 134平方公里,总人数24989万人,耕地面积90826亩,林地60384亩,有11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2003年全镇实现总产值298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26元。 按照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优质米水稻种植面积达到 6500亩占水田面积的80%,引资建成的天绿米业加工厂生产的天绿牌大米畅销到北京、大连等地,实现了水稻产加销一条龙。在方虎路两侧的6个村形成了瓜菜生产经济带,2003年蔬菜棚室面积发展到23万平方米,粮经饲比例调整到45:52:3。.  

永和镇

  地处完达山系西南端,土壤以草甸子土和白浆土为主,属于大陆性气候,全年积温 2500度左右,全镇有林地面积103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水域面积5000亩,镇政府所在地永和村距县城16.5公里,西接鸡西市恒山区,东邻平阳镇,南与俄罗斯搭界,北靠鸡东镇。 永和镇建镇时间较短,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主要以种植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万寿菊、甜菜、亚麻、白瓜、西香瓜等。同时,镇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以煤炭为主,年产量非常可观。.  

东海镇

  现有16个行政村,96个自然屯,人口3.1万,农村人口2.7万。辖区面积3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万亩。2003年人均收入3260元。镇党委先后荣获全市“六好”乡镇党委、“-”学教活动先进集体、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工业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 东海镇共有10个乡镇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镇党委积极进行改组改制,变集体企业为股份企业。上半年改制的富强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瞄准市场,分析形势,对大豆、玉米进行深加工,生产的豆油、豆粕、等产品,这些产品远销到上海、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企业运行质量得到提高。 农业突出抓结构调整。—是往绿色上调。建立了4万亩的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甜菜面积达到7000亩、万寿菊1500亩、白瓜4000亩、烤烟2000亩、蔬菜和杂粮8000亩、饲料玉米4万亩,粮经饲比例达到50:45:5。二是往优势经济上调。结合各村不同的地域及积温因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特色项目,做到—村一品。方虎公路沿线的1000亩瓜菜经济带,兴国村一组的柳编,幸福村今年种植滑菇40万盘,可人均增收150元。三是往畜牧业上调,目前我镇黄牛存栏4500头,其中可繁母牛2972头,奶牛200头,其中黄改奶100头,产奶奶牛50头;猪存栏29324头,养猪专业村达到4个;羊存栏9825只,禽类总量达到50万只。现在东海村、永远村、新生村成为我镇的养猪专业村,高峰村、群英村、长山村成为养牛、养羊专业村。今年我镇畜牧业产值将实现8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二分之一。 以农民小康学校为载体,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和科技培训。利用党员冬训班和农村昔年跨世纪工程等活动,组织农民进行学习培训。聘请市县农业专家12人,深入到各村向农民传授科学种植养殖技术。今年,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次,其中,镇村干部培训班8次,村民代表培训班5次,各类大户培训班4次,参训人数达到2800余人次,推广万寿菊、白瓜、水稻早育稀植和畜禽防疫等实用技术。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文明村建设水平。一是大力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部署,东海镇在高峰村、东海村、建设村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拓宽了道路,清理了边沟,平整了树台,共栽柳树2000棵、杨树9000棵,紫丁香、水蜡等花树11000棵。.  

兴农镇

  位于鸡东县西北部,距县城 55公里,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俗称“八山半水一分田”。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自然资源丰富,地下蕴藏大量煤炭资源,适于地下采煤,地上种粮,发展多种经营,人工栽培木耳和造林。 全镇有 9个村,总人口17.939人,其中农业人口8.634人;耕地面积33.214亩,粮食总产量319.7万斤,全镇人均收入2.261元。.  

鸡林朝鲜族乡

  鸡林朝鲜族乡位于鸡东县东部,距县城 6公里,面积50.33平方公里。上世纪20年代初期,有朝鲜族在此定居,1983年由鸡林乡改为鸡林鲜族乡。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水田4.1万亩,旱田2000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全乡辖6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共有1.02万人口,鲜族占99.8%。    鸡林朝鲜族乡属穆棱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水稻土,土质肥沃。 2003年粮食总产1578.5万公斤,人均总收入达到3061元。多种经营有种药材、养鹿、培植木耳、养鱼等。    乡办企业有造纸厂、煤矿、砖厂和综合厂等。    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有中学 1所,小学1所,外语学校2所,乡有卫生院、广播站、电影院、老年协会等。.  

明德朝鲜族乡

  位于鸡东县东部,距县城鸡东 38公里,面积60.5平方公里,全乡人口10.065人,朝鲜族人口占二分之一,全乡辖八个行政村,其中朝鲜聚居自村3个。有耕地面积62.263亩,水田44.600亩。 明德朝鲜族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 1930年我党就在曙光村建立过北满密山县第一个党支部(一撮毛支部),解放后一九五六年设友谊乡,一九五八年设明德公社,一九八四年建立明德朝鲜族乡人民政府。 农业以种植优质绿色水稻为主,工业以粮食加工和运输为主的自然资源丰富,养殖业水面达 800亩,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大批进入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也是本乡的一个特色经济。 公共设施现有中学二所,小学八所,乡中心医院一处,敬老院—处,村级卫生所十二处。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90%以上餐饮、商品零售行业30余家。待开发的有全国稀有高品位储量140万吨的高岭土矿一处。2003年全乡人均收入已达3.300元。进入2004年,乡党委、政府将带领全乡人民朝着更高的门标前进。.  

下亮子乡

  下亮子乡是 2001年3月份由原来综合乡与下亮子乡合并而成的,位于鸡东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鸡密南线公路横穿腹地,总面积171.3平方公里。全乡辖区14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闻名全省的三江平原农业开发鸡东综合渠首工程就在本乡境内。    现有耕地 7900公顷,森林覆盖率23%,林地5678公顷,旱田6000公顷,水田1900公顷。矿藏资源有花冈岩、大理石及铂、铁、锡等有色金属;土特产有木耳、蘑菇、山野菜等;药材有赤芍、人参、苍术等十几种。乡内有5条河流,其中以穆棱河、黄泥河为主,年产鲜鱼15吨以上。有水库1座,库容水量3万立方米,可利用养鱼水面30亩。有天然莲花泡水面达350亩,养殖的鲫鱼个大味美,盛开的莲花让人心旷神怡,是旅游的好地方。.  

林业局

  林业局位于黑龙江鸡西鸡东县。下辖:   230321400501 121 联合林场   230321400502 220 凤凰山林场   230321400503 220 西南岔林场   230321400504 220 平房林场   230321400505 220 四山林场   230321400506 220 宝泉林场   230321400507 220 曙光林场   230321400508 220 红旗林场   

八五一零农场

   八五一零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鸡西市东部,界于东经130°24′24″—133°56′30″和北纬44°51′12″—46°36′55″之间。东靠密山市、南接俄罗斯边境,西毗鸡西市,北邻七台河。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发展是农场的场部,杨木林子是农场的一分场,档壁镇是农场的二分场,红旗矿是农场的三分场,郝家屯是农场的四分场。   八五一零农场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位于鸡东县,场部距鸡西市20公里。农场以种植业和重工业为主。黑龙江省八五一0农场坐落在穆棱河、兴凯湖冲击平原上,北倚完达山,东傍兴凯湖,南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达99公里,农场场部地处鸡西市、鸡东县东海镇。1948年建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中轴,旅游业为支柱,林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中型企业,年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 八五一0农场区域优势突出,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快捷。农场总人口16.794人,职工4.125名,农场总控面积7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林地面积35万亩,水域、道路等其它面积19万亩,山产品极其丰富。原煤、高岭土、黄金、天然理石等矿藏分布广、储量多,其中原煤储量1亿吨。中俄贸易密山口岸坐落在农场当壁镇地区,边贸前景广阔。 农场依托著名的中俄界湖---兴凯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渺,风景秀丽,与俄罗斯图里洛格镇翘首相望,湖光山色,异国风情,吸引着许多游客。1985年建成兴凯湖旅游度假区以来,累计接待中外游人160万人次,原国家副主席-陵园建在此地,主席亲笔题写的“-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高高耸立,给这里增添了一份庄严。  


哈达镇特产大全




哈达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