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乡横山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共有36户、110人,劳动力76个。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1余亩,山林面积2497亩,以毛竹、杨梅为主。去年新发展了杨梅基地一个,面积200亩。全村去年人均收入415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7.27万元,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横山村结合特色产业、旅游景点为一体,特适宜农家乐休闲开发,作为村主要待开发旅游景点之一的九硳龙湫,座落在狮子崖旁,待雨季来临时,其龙潭瀑布尤为壮观。多年来,在村二委班子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已获得县级农村“五好”党支部,县级文明单位,交通安全村。下山脱贫先进集体荣誉,为村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光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27201 | 321000 | -- | 查看 横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皿一村 |
皿一村地理位置相当特殊,是进入双峰乡政府所在地大皿的“门户”,又是大皿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沙线穿村而过,诸永高速双峰互通口就在该村村边,交通便利。村域面积6.46平方公里,其中耕面积217.65亩,林地8630亩。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 305户,810人,其中党员30人,劳动力455个。2006年村经济总收入198.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31元。全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大皿溪穿村而过,环境清幽,村内拥有县级文保单位进士牌坊,旅游资源丰富。 |
横山村 |
双峰乡横山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共有36户、110人,劳动力76个。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1余亩,山林面积2497亩,以毛竹、杨梅为主。去年新发展了杨梅基地一个,面积200亩。全村去年人均收入415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7.27万元,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横山村结合特色产业、旅游景点为一体,特适宜农家乐休闲开发,作为村主要待开发旅游景点之一的九硳龙湫,座落在狮子崖旁,待雨季来临时,其龙潭瀑布尤为壮观。多年来,在村二委班子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已获得县级农村“五好”党支部,县级文明单位,交通安全村。下山脱贫先进集体荣誉,为村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光彩。 |
西告村 |
双峰乡西告村有农业特色,高山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笋竹两用林基地。紧临诸永高速公路双峰互通口,村庄位于峡谷之间,它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勤劳的人们在这里种植高山绿色蔬菜、中药材,还有一年四季都有的香菇。竹子是这里的一大风景,总面积达350多亩,还有蜂蜜、山羊,这些都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比不上城里的经济条件,但是这几年老百姓都过上了小康水平。 哦,对了,这里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它空气好,以至于年老的人都身体健康、精神好。欢迎大家来此一游。 |
溪下村 |
全村七个小组,三个自然村,溪下.皂坑和横塘。全村625口人,冷双公路穿村而过,到乡政府二公里,坐汽车到县城只一个小时的时间。有耕地200多亩,林地面积4000多亩,自然环境优美,野生动植物齐全,生态环境令人垂涎。 1、种植业:200亩农田,由于三十余年的改造,土地肥沃,生产是水稻、玉米、大豆、,粮食年粮食面积150多亩。蔬菜面积达200余亩,主要品种是茄子、小尖椒,大啦椒等多种蔬菜,销往祖国各地。村里的千亩笋竹园以成雏型,2004年开始产出,预计年亩收可达500以上。。药材面积达200余亩,主要品种是白术、元参、浙贝、元胡等多种,销往祖国各地。 2、养殖业:全村饲养业发展势头强劲,超过历史量高。全乡养猪500多头,羊40多只,其中大户三个 3、本村盛产林木有松木,杉木等,水果有杨梅,板栗等。 4、溪下村村容优美整洁,老村青砖黑瓦,特别是村里的邵氏祠堂“特祠”别具一格。 |
溪上村 |
溪上村位于双峰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村域面积3.73平方公里,其中耕面积93.68亩,林地4923亩。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36户,377人,其中党员21人,劳动力203个。2006年村经济总收入146.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40元。全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全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气候怡人,村外的反修水库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丰富。 |
东坑村 |
东坑村位于乡政府的西部,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是双峰乡较大的村,双深线横贯全村,交通便捷,村域面积4.53平方公里,其中耕面积328亩,林地5592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62户,708人,其中党员25人,劳动力370个。2013年村经济总收入191.0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484元。全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内拥有的砖雕庭院,保护完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丰富。 东坑村物产丰饶,以食用菌、毛竹、中药材和高山蔬菜为主的生态农业得到大力发展,以圣诞礼品加工为主的手工加工业成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支柱。 |
皿三村 |
浙江省磐安县双峰乡皿三村,共有人口751人,300户。村民勤劳、淳朴。主要以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养蚕等为主导产业,全村有前园三层楼古建筑和节孝坊二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皿三村与皿一村、横山村、西告村、溪下村、溪上村、东坑村、皿二村、皿四村相邻。 |
皿二村 |
皿二村是大皿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政府所在地,与皿一、皿三村相接,经过几年的发展,三个村村民相互杂居,村界不很明显,村域面积5.02平方公里,其中耕面积195.65亩,林地6529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 273户,716人,其中党员22人,劳动力420个。2006年村经济总收入156.2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59元。全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皿二村物产丰饶,以食用菌、毛竹、中药材和高山蔬菜为主的生态农业得到大力发展,以圣诞礼品、服装、五金制造、塑料、木制工艺品加工为主的手工加工业成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支柱。 |
皿四村 |
皿四村 浙江省磐安县双峰乡皿四村,下辖11个生产队,273户,695人。劳动力466个,其中长年外出务工143人。耕地面积227亩,山林面积8211亩,是典型的山区小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来料加工工资收入及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养蚕等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850元。村容整洁,社会稳定,村民勤劳、淳朴,生活幸福。村内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二十四间,又名清德堂,谱记勤德堂。清德堂是文物办在普查时,看到堂内陈列着一架风车,上面清晰地刻着“清德堂”字样,故认定该祠堂为清德堂。该祠堂占地1200余平方,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是清代乾隆年间附贡生羊元勳建造。民间流传羊元勲一生济弱扶贫,饱读诗书,知晓天文地理,深受群众爱戴,也得到了五通神的庇佑。清德堂并非出自名家之手,而是当年离乡背井-到此地的木匠因感激主人的收留而建造的。二十四间,坐北朝西,两进式结构,由前厅、后堂、南北厢房构成,祠堂进门处右写着“室培兰”、左写着“居有竹”,前厅的厅门上写着“谦益”、“有孚”,后堂的厅门上分别写着“诒勤”、“师俭”、“悬归”和“植矩”,这些既能反映主人的品性,又在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祠堂的牛腿雕刻精细、用材考究,尤其是正堂前面的左右牛腿寓意深刻,正堂左边是一只抢绣球的威武雄狮,右边则是一只怀抱小狮的慈爱母狮,站在侧面看,正堂两侧的牛腿其实是有四只狮子组成的,狮子的毛发上还挂着铜钱,寓意着财源广进。再仔细看柱子下的柱础石,这两块柱础石是双峰所有祠堂里最大的打磨最好的,据住在该祠堂的羊仁义说,他打磨石头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有此推测主人羊元勲有打磨石头的手艺。再往正厅门堂的下水孔看,铜钱状的排水孔悬在一半,这下水孔不是将水引到外面,而是将外面的雨水引到院内,寓意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纵观整个祠堂,墙顶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色泽大方、古朴典雅、雕刻精细、用材考究,每直屋之间都封有防火墙,建造年代虽久,但整幢房屋都正直完整,保存完好为我县少见的宅第名居,是双峰最完整的单体古建筑之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