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双溪乡史姆村位于东阳江上游、处磐安的北角。史姆村是双溪乡政府所在地,系双溪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四通八达、有横窈线、安双、徐双、九双公路经过,距磐安县城最短路程为15公里。村东是西溪河流,芭下村、双溪二级电站,南与下山村、王庄村、下元村相连、西与东阳市岭干顾村相接,北与潘庄村相连。
史姆村有三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36户,人口985人,耕地面积738亩,村地面积5213亩。人均收入4042元。本村土地肥沃,人们勤劳耕作,杂交稻亩产超千斤,粮食生产以稻谷,玉米为主,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白术、元胡等,由于我村海拔较低、茶叶上市较早,质量更优、“磐安云峰茶”起始于我村,板栗以个大质优营得客户青睐,白术、元胡等药材也占居一定的份额。
史姆村居住在玉盆之中,村庄三面青山环抱,西溪流水沿村而过,一年四季绿水长流,青山绿水,鸟语花得,空气清新,是人们居住的胜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27203 | 321000 | -- | 查看 史姆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潘庄村 |
双溪乡潘庄村位于双溪乡的西北角,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向北邻近东阳,向东过横塘、横山即是九和乡。2007年,全村共有122户、348人。耕地面积233亩,其中水田143亩,旱地90亩,山林面积4378亩,人均人收入为3920元,在全乡属于中下游。 潘庄村海拔高度200余米,四面环山,双溪水从村前流过,一派典型的江南式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潘庄村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种植多种植物,茶叶、板栗、药材等经济植物,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都被广为种植;村民勤劳、质朴,村里的桑蚕业养殖在双溪乡比较有名,全村共有16户农户从事桑蚕养殖,年产值达数十万元;受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潘庄村二、三产业几乎没有,村里富裕劳动力除部分留村从事农业外,其余的基本上选择外出就业。农作物种植、桑蚕养殖、外出就业成为村民收入来源的三大块。 潘庄村文化传统悠久,逢年过节都会有村民自发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节目的表演;村里还有一座年代较长的祠堂,是村里在重要节日里的聚会场所,也有较大的文物价值。风景宜人,加上传统氛围较浓,吸引了几部电视剧剧组到村里来进行电视剧取景拍摄,其中有正在热播的《毛泽东与军规》。 潘庄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为了村集体的事业兢兢业业:建设生产用路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修筑防洪堤消减洪水对生产生活的破坏,整改土地、红壤土开发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积极引进新型葡萄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
山早村 |
磐安县双溪乡山早村位于磐安县城东北角,直线距离约13公里,地处偏僻高山,海拔550米,距离横窈公路4.5公里。本村地势陡峭,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比山下低3℃,无工业污染,但生活水源紧缺,容易受干旱影响。山早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2户,人口367人,其中劳动力235 人。全村耕地总面积273亩,人均耕地0.74亩,山林面积4194亩,人均11.43亩,目前全村共有茶园1000余亩。 |
下元村 |
双溪下元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由涵湖、下元、双岘、坎头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农户133户,378人,07年人均收入4150元。 下元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村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六保溪溪流喘喘。近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内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实施了下元、涵湖两个自然村的旧村改造工作,开展了村内防洪堤、拦水坝、自来水改造等项目的建设,村内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同时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甜玉米、小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宣传引导农户开展特种养殖。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为村内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渠道。 展望未来,下元村村民豪情满怀,相信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丽坑村 |
磐安县双溪乡丽坑村共有4个生产队,132户395人,其中劳动力为258人;全村耕地面积195亩,其中水田109亩,旱地86亩,林业用地5692亩,2007年人均收入4020元。2008年在村二委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进行全村示范整治,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
后田村 |
双溪后田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共有农户47户,138人,07年人均收入4344元。 后田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村景色秀丽,民风淳朴。近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内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展了村内防洪堤、拦水坝、自来水改造等项目的建设,村内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同时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养猪厂、葡萄基地、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宣传引导农户开展特种养殖。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为村内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渠道。 展望未来,后田村村民豪情满怀,相信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甲口宅村 |
双溪下甲口宅位于县城东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共有农户55户,155人,07年人均收入4016元。 甲口宅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村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六保溪溪流喘喘。近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内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展了村内防洪堤、拦水坝、自来水改造等项目的建设,村内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同时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小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宣传引导农户开展特种养殖。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为村内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渠道。 展望未来,甲口宅村民豪情满怀,相信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金峨村 |
双溪乡金峨村座落在横窈公路边,现有农户188户550人,耕地面积204亩,其中水田91亩,旱地113亩,林业用地3297亩,2007年人均收入4060元。本村环境优美,盛产茶叶、水果及药材,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2007年新建了磐安县着个“农民公寓”,让低收入、造不起新房的农户住上了新房。在村二委的带领下,金峨村正向小康迈进。 金峨村与潘庄村、山早村、下元村、丽坑村、后田村、甲口宅村、史姆村、其良村、芭下村、梓誉村、王庄村、横山村、傅宅村、下产村、横塘村、礼府村相邻。 |
史姆村 |
磐安县双溪乡史姆村位于东阳江上游、处磐安的北角。史姆村是双溪乡政府所在地,系双溪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四通八达、有横窈线、安双、徐双、九双公路经过,距磐安县城最短路程为15公里。村东是西溪河流,芭下村、双溪二级电站,南与下山村、王庄村、下元村相连、西与东阳市岭干顾村相接,北与潘庄村相连。 史姆村有三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36户,人口985人,耕地面积738亩,村地面积5213亩。人均收入4042元。本村土地肥沃,人们勤劳耕作,杂交稻亩产超千斤,粮食生产以稻谷,玉米为主,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白术、元胡等,由于我村海拔较低、茶叶上市较早,质量更优、“磐安云峰茶”起始于我村,板栗以个大质优营得客户青睐,白术、元胡等药材也占居一定的份额。 史姆村居住在玉盆之中,村庄三面青山环抱,西溪流水沿村而过,一年四季绿水长流,青山绿水,鸟语花得,空气清新,是人们居住的胜地。 |
其良村 |
磐安县双溪乡其良村是一个由2个自然村组成的小村庄,全村共有114户367人,耕地面积202亩,其中水田63亩,旱地139亩,林业用地5865亩,2007年人均收入3790元。 其良村2007年通过示范整治工程,使全村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安装了路灯、出台了卫生保洁机制等,当前在村二委一班人的带领下,该村正向小康步伐阔步前进。 其良村与潘庄村、山早村、下元村、丽坑村、后田村、甲口宅村、金峨村、史姆村、芭下村、梓誉村、王庄村、横山村、傅宅村、下产村、横塘村、礼府村相邻。 |
芭下村 |
双溪乡芭下村,距离县城20公里,现有农户96户,251人。近年,村内完成了防洪堤建设,村综合楼,居家养老中心建设,休闲公园建设,全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目前村庄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芭下村与潘庄村、山早村、下元村、丽坑村、后田村、甲口宅村、金峨村、史姆村、其良村、梓誉村、王庄村、横山村、傅宅村、下产村、横塘村、礼府村相邻。 |
梓誉村 |
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地处东阳江上游,东阳磐安交界处,东与天秀村、横塘村接址,西与山店陈宅,后靠等村相接,北连新城,东山脚,南与接潘庄村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阁2公里,占地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很少,全村的旱地277亩,水田291亩,其中有许多耕地还参加在下潘田畈后山坞,横塘坑、高坞等地。 梓誉村全村三百余户,千余人口。居住在沿山岙夹长地带,村四周青山环抱,碧绿的襟溪之水,自西向东重重曲曲,穿村而过,溪流止诸多石桥把错落有致的古代民居紧连在一起,山上鸟鹊欢歌水中鱼虾嬉戏,显得古朴典雅,整洁明快。 村口和下山脱贫区新楼矗立,公路上汽车飞驰,一派现代景象。村东过梓誉大桥是梓誉工业功能区,厂房林立,机器轰呜,又是另一番景象。 村西有一座山叫白鹤山,山顶叫仙鹤坪是梓誉村的西边屏障,山上有好几座古刹。已有一数十米高石笋,甚为奇突。在有东阳县诘中描述记载,山上凉极目运北凉风习习,舒适宜人是避署休闲的好去处。村东有一山泉—玉泉水从岩涧中流出。冬暖夏凉,甘甜爽口。 古代文人墨客来到梓誉有感这青山绿水,秀丽景色而舞文弄墨,写有梓誉八景和十景,留下诸多优美诗文,清代文人古月筠在《游梓誉》一诗中写道。 万山深处风平畴;始信桃源不外求; 东转琴山迎我笑;画来襟水抱村流。 这是古人对梓誉景色真实写照。 传说梓誉村在千多年前已有人居住,但不是集中一村而诸姓人散居在各个山岙口,里光坞口是厉姓人定居,黄姓人居萤坞口……。在这些造址上常有陶瓷器皿,瓦等发现。 直到先祖蔡元定(号西山)公之子蔡渊在1197年因避祸携其子浩,居顾岭,后入居梓誉溪口,逐渐形成为梓誉村。“梓誉”两字是从古文“桑梓誉重”一语中摘选出来的。 蔡元定及其子蔡渊具为蔡氏九儒,研究现学著及之说,深得宋理学家朱喜的好评,渊之子洗幼随父游字深通轮墨,为大儒。所以梓誉蔡氏子孙遵从祖训,继承传统、刻苦耕谈、创家立业、相传在清未民国初有18书箱之称。梓誉人尊儒重文,宋朱喜亲书“理学各宗”一匾足可以见证。 为鼓励村人勤奋读书,历代村规都有“养贤田”制度,对刻苦读书取得一定功名的就可得一分“养贤田”以示奖励,同时得到村人尊重,历史上有许多人得到过这份殊荣。 过去村人每家每户的家门口都掛有一竹编者按“字纸篮”把写过的字纸放在纸篮内,不准丢掉,装满后拿到村口的文昌塔焚化。 梓誉人历来重视办学,解放前没有3个蒙馆,解放后曾办过初中、高小、初中、高中。至今梓誉许多蔡氏后人在县、乡各级机关工作,在大学任教授,在高中、初中、小学当教师的人数也不少。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尽职尽力。 蔡氏宗祠:始建於1420年前、1529年寇焚。 又於明万历壬辰(1552)年再次落成。 1991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钟英堂:钟英堂建造具体年份无考,戴文灯题匾为乾隆戊寅而(1758)春月,可见钟英堂。 在1758年前落成。钟英堂主蔡享洪清进士。 1991年与蔡氏宗祠一同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与蔡氏宗祠一同立省文物保护单位。 翔和堂:翔和堂落成时间为乾隆丙午(1786)年前由叶蓁题《翔和堂》匾,翔者扬也以凤凰翔於九仞不疾,万物扬和之意。 年立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宗祠》、《钟英堂》、《翔和堂》每栋雕梁,气势雄伟,结构科学 合理,集木雕、砖雕、石雕,与一堂有相当的艺术价值,甚称艺术瑰 宝。也是梓誉村的文化艺术的结晶。 景诗,碑记、彩灯……诸多传说,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体现, 下面把我村比较突出的几项民俗简介如下: 烧夜火:每年到腊月二十五,村中小伙子们到山上挖树桩,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各门堂纷纷烧起火堆,人们围着火堆边取暖边聊家常,讲故事,一连几天几夜,就是大雪纷飞也不间断,此俗一直延续到今。 闹元霄: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掛红灯,整个村子都掛上各式各样的灯,迎龙灯、舞龙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各堂屋都掛上太公像,供桌上摆满祭品,敲铜锣、打鼓。以尊祖敬宗,体现儿子们的“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氏宗祠内掛了梓誉先祖蔡元定(西山)公和江氏夫人的画像,像前摆了好几张桌子供品祭器。整个祠堂掛满珠灯,料丝灯、羊皮灯……大灯挂小灯琳琅满目,有相当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梓誉村四周50里路内有正月到梓誉看灯之说,也有说东阳出南门,梓誉第一灯之说,可见当时的盛况。 |
王庄村 |
双溪乡王庄村是一个“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市级小康示范村,王庄村共有农户49户157人,村庄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通讯设施齐全,是一个全面小康型的新农村。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庄村积极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新农村建设,使王庄村旧貌换新颜。 |
横山村 |
双溪乡横山村距离县城40公里,与九和乡和东阳八达乡交界,村内有农户70余户,120余人,以山地为主,为双溪乡海拔较高的村,村民多外出务工,农业多种植茶叶和药材为主。 横山村与潘庄村、山早村、下元村、丽坑村、后田村、甲口宅村、金峨村、史姆村、其良村、芭下村、梓誉村、王庄村、傅宅村、下产村、横塘村、礼府村相邻。 |
傅宅村 |
傅宅村距离县城20余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内共有农户160余户,440余人。2015年通过污水治理工程整改和新区建设,村内风貌焕然一新。 傅宅村与潘庄村、山早村、下元村、丽坑村、后田村、甲口宅村、金峨村、史姆村、其良村、芭下村、梓誉村、王庄村、横山村、下产村、横塘村、礼府村相邻。 |
下产村 |
下产村简介 下产村位于双溪乡的东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北有乡政府所在地史姆村,南临王庄村,西有横窈线,东面靠山。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下产村总户数63户,共有人口152人,其中党员11名。全村耕地95亩,林业用地面积839亩,到2014年底,全村人均收入7800元。 下产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村民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村内建成了百亩茶园和板栗基地。二是基础设施完善,村内有365便民服务中心,村办公用房。三是新农村建设在全县走在前列。已建新房12幢。水泥路硬化平方米,村还投资20万元建自来水池1个,让每家每户通上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中心道路实现路灯亮化。 |
横塘村 |
双溪乡横塘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离县城30公里,靠近东阳八达乡,是双溪乡海拔较高的村之一,村内共有农户120余户,人口300余人,村内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目前村内有茶叶基地和香榧基地。 横塘村与潘庄村、山早村、下元村、丽坑村、后田村、甲口宅村、金峨村、史姆村、其良村、芭下村、梓誉村、王庄村、横山村、傅宅村、下产村、礼府村相邻。 |
礼府村 |
礼府村位于双溪乡的西北部,东与窈川乡毗邻,距双溪乡政府驻地史姆村5公里,交通便捷。辖有姜山头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18户,660人。该村风光旖旎,村口名木古树繁多,绿树成荫,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环村而过。村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翔和堂、积木堂、树德堂,云中岩风景区、仑泉风景区景色秀美,已被列入旅游预备区。乡集镇供水水——金鸡岩水库建在该村上游,风光迷人,是暑期旅游嘻戏休闲避暑胜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