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义乌市 >> 义亭镇 >> 古亭塘村

古亭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古亭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亭塘村简介

  古亭塘村位于义亭镇南面,与佛堂镇接邻,在北甬金高速公路,东五洲大道,南上佛公路的中间,紧挨村的南面有一较大的门口塘。全村共有农户224户,人口586人,村民代表12人,党员31人,全村劳动力335人,其中男劳动人177人,女劳动力158人。全村耕地面积386亩,人均0.67亩。本村村庄整治于2005年1月全面启动,近几年共有建成项目有自来水管网改造,新打井一口,新建自来水塔一个,建有农用机渠一个,并有渠道工程配套500余米,环村路长1002米,及村内道路16500平方米全面硬化,做通与五洲大道连接道路,门口塘周边护坡用浆砌块石挡土样。并建有水中休闲亭一个,农户墙粉刷4万余平方米。村边及房前屋后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路灯31盏。建有球场2个,改造办公楼1幢,新购健身器材2套,建有党员活动室、老年协会、棋牌室、图书馆、乒乓球室等场所。古亭塘村2005年被评为|“金华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金华市绿化示范村”、2006年评为“义乌市文明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创建文明卫生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义乌市乡风文明村”、2009年被评为“巾帼文明示范点”、2010年被为“义乌市乡风文明示范村”、“义乌市文化示范村”、“义乌市安全生产示范村”、“义乌市和谐社区”、“义乌市优秀党支部”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82102 321000 -- 查看 古亭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亭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古亭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义亭社区

  义亭村位于义亭稠义公路边,是义亭镇政治、经济、文凭中心点,有较大的集市。交通发达,经济活跃,是义乌西部的重镇,素有红糖之乡的美称。全村有1600余人,90%以上在2005年参加了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一半以上人口从事第三产业。现义亭镇居委会正在启动新农村住房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既文明、又卫生、现代化、城市化的活力义亭、魅力义亭、生态义亭、和谐义亭展现在世人面前。   

陈家社区

  陈家居民委员会,是义亭镇政府所在地,人口540余。辖地内第二、三产业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在历届居委会的认真工作下,已完成旧村改造的第一、二期,目前第三期计划也有条不紊进行中,不久的将来,新农村建设的图景,和谐幸福的居民生活画面将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山景村

  义乌市义亭镇山景村位于义亭镇东南,全村共有农业人口429人,耕地面积282亩,共有党员27名.2007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5.35多万元,人均收入 6012元。 山景村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27人,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山景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指标不断进步和提升。最近,两委及村民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在村内全面开展整治工作。村内道路已基本实行硬面化和花木绿化,自来水改造工程也已完成,农村旧房“穿衣戴帽”工程也正在加紧进行中。班子成员的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必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带领全村向小康社会迈进。   

早溪塘村

  义亭镇早溪塘村,相距金华金东区仅一公里,近年来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并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在市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村党支部书记傅含勤说,早在几年前,早溪塘村两委干部就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要求每位党员干部都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整治脏乱差,发动村民争做新时代的文明村民。  

吴村村

  吴村位于上佛路与四海大道交界,全村共有201户,503人。村区域面积400余亩,8个村民小小级,村两6人,党员26人,村民代表16人。    随着义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2005年初,村两委分析本村形势,研究讨论并制定村庄整理计划。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和各线委员大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并上报市城乡一体化审批同意。同时大力宣传-精神及城乡一体化政策,并层层发动,得到了全村村民拥护和支持。    4月初,村庄整理工作全面启动,通过6个月的努力工作,完成了农户墙体粉刷;村旁及房前屋后绿化和路灯亮化;休闲广场建设等。各项工程都顺利通过合格验收。由于我村成就出色被金华市为“金华市全面小康示范村”。   

石塔一村

  石塔一村位于义乌市城郊西部,坐落于义亭镇北部,西靠铜山古刹,东靠姑塘水库,南北分别由“四海大道”、“稠义路”相夹而过,义桥路贯穿村中,交通便捷。截止2009年,石塔一村有户口数712户,农业人口数1700余人,全村分1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9人,村两委成员6人,共有党员50人,其中今年新增2名,困难户4户,低保户16户,有暂住人口600多人。 石塔一村拥有耕地面积1200余亩,山林面积400多亩。 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以房屋出租、农田承包和经商为主,村民人均纯收入8300元。村两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带领村民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已完成穿衣戴帽工程和自来水、污水管道建设工程。   

后张村

  后张村概况   后张村位于镇前街的北端,铜山脚下深塘水库旁边。全村共有农户170户,人口365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13人,改造村办公楼一幢三间90平方米,村民娱乐场所一处约90平方米。2007年人均收入7000元。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旺吴桥村

  旺吴桥村概况   旺吴桥村位于稠义公路旁,义桥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总户数190户,人口447人,耕地面积136亩。文体活动场所有篮球场、老年活动室、台球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等。   近几年投资建设项目:自来水管道改造,电网改造,变压器增容,道路硬化,排污排水处理,池塘清滁砌塍,外墙粉刷,办公楼建设,村庄绿化,灯光球场及路灯亮化。   近几年所获荣誉:   1999年至2005年度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2003年至2005年度评为镇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度评为先进村两委;   2007年度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荷店塘村

  荷店塘村概况   荷店塘村位于义亭镇城区,全村有农户298户,710人,耕地面积130亩,村两委成员6名,党员26名,村民代表17名。   现有:村集体办公楼一幢,老年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娱乐场所一个,篮球场、健身跳舞场一个,水中休闲亭一个。   近年来建设项目投资:村庄绿化工程,“穿衣戴帽”工程,水塘改造工程,电网改造即将完成投入使用。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全村村

  全村位于姑塘二期工业园旁边,交通便利。现今,全村人口428人,共188户,0党员17人,村民代表6人,村两委成员7人。全村的耕地面积为45亩,山地面积为60多亩,村里村民年均收入6800多元。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村庄整洁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都在稳步开展中。当届村两委刚上任就开展了几项重大的改道工程,村庄的卫生创建、村自来水管网和自来水塔改造及村污水处理改造工程。   展望未来,全村任重道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光下,村风民风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全村充满着一片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   

雅宇村

  雅宇村位于义亭镇东面,在义亭镇姑塘第二期工业园区旁,靠近上佛路,全村有农户228户,人口总数536人,耕地面积667亩,村两位人员7名,党员19名,村民代表14名。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6526元。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车站村

  车站村概况   义亭镇车站村位于义亭镇政府以西300米处。总人口287人,117户。由原浙赣铁路隔断分两片居住。因土地征用属失地农民,现已划为非农居民户,已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交通便捷:北距稠义路200米,西距上佛路200米,南距甬金高速义亭出口处300米。   本村基本以二、三产业为主:集办厂、经商、运输、商店、餐饮等行业,也有种植葡萄大户。   村组织健全:老年活动室及舞蹈队蓬勃兴旺,其它体育健身运动正在筹建中。   现小五化工程已基本完成,完善后续工作亦在筹办  

下新屋村

  下新屋位于义亭镇东南方向,全村共有人口232人,耕地面积169亩,共有党员11人,村民代表12人。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抢抓机遇,经村两委分析研究,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研究讨论村庄整治工作,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两委班子内部团结统一,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通过宣传发动,得到了上级支持和全村村民的理解,村庄整治工作全面起步。近年来,本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完成村内环村路硬化、土地整理、绿化工程、新建办公楼、生活污水排污工程。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了篮球场和文化配套建设。   

陇头朱村

  陇头朱村自始祖珍华公迁至此,已有八百多年历史,陇头朱人勤于耕耘,艰苦创业,历来人才辈出,在清朝曾出过造福一方被誉为河神“朱大王”朱之锡,成为后人称颂的楷模。1985年6月,陇头朱村划分为陇头朱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田塘五个行政村。   陇头朱一村包括山头下、湖南二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86户,人口977人,耕地面积866亩,有14个村民小组。交通方便,东黄线穿村而过。水资源丰富,天湖村前而过流入义乌江。有鱼苗养殖基地,陇头朱鱼苗在金华、义乌、东阳一带享有较高知名度。我村有市文物保护古代建筑“官厅”,有风景秀丽的赤山寺,供游人观光旅游。近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民们安居乐业、生活美满。   

龙华院村

  龙华院村,地处义乌副城区,距义亭镇约1000米,是一个黄土丘陵集合、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型小村庄,水利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到2008年年底为止,总人口已达385人,总计有112户,2009年增至114户。改革开放前,村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据2000年的数据统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还不到3000元。2000年以后,在义乌市人民政府富民政策的影响带动下,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到2005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3800元左右,到2007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6400元。 几年以来我们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至2006年完成了村办公大楼及长1000米宽60米的致富大道,使村里彻底地告别了泥泞的乡间小路,村干部们在开会的时候也有了一个正式的场所;2007年上半年建成了总容量达60吨的自来水塔,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特别是在党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度市委组织部曾授予我村“五好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白塘村

  白塘村,属义西南地区,位于义亭镇东南方向,距离镇政府约3公里。至2009年6月,全村共有人口517人,户数220户,划分为6个村民小组,暂住人口123人。全村共有党员22名,预备党员2名,其中去年新增1名,全村有村民代表18名。全村区域面积657亩(0.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7亩(其中水田401亩,旱地104亩,山林12亩),工业用地30亩。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以工业厂房出租、水塘养殖和农田承包为主,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村内有企业27家,主要以生产 手套为主。 2006年3月开始实施村庄整治,完成道路硬化17000余平方米、绿化136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74盏、整治池塘4口、安装自来水220户、排水排污管道2718米、外墙粉刷47860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48处384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320余万元。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   

古亭塘村

  古亭塘村位于义亭镇南面,与佛堂镇接邻,在北甬金高速公路,东五洲大道,南上佛公路的中间,紧挨村的南面有一较大的门口塘。全村共有农户224户,人口586人,村民代表12人,党员31人,全村劳动力335人,其中男劳动人177人,女劳动力158人。全村耕地面积386亩,人均0.67亩。本村村庄整治于2005年1月全面启动,近几年共有建成项目有自来水管网改造,新打井一口,新建自来水塔一个,建有农用机渠一个,并有渠道工程配套500余米,环村路长1002米,及村内道路16500平方米全面硬化,做通与五洲大道连接道路,门口塘周边护坡用浆砌块石挡土样。并建有水中休闲亭一个,农户墙粉刷4万余平方米。村边及房前屋后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路灯31盏。建有球场2个,改造办公楼1幢,新购健身器材2套,建有党员活动室、老年协会、棋牌室、图书馆、乒乓球室等场所。古亭塘村2005年被评为|“金华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金华市绿化示范村”、2006年评为“义乌市文明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创建文明卫生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义乌市乡风文明村”、2009年被评为“巾帼文明示范点”、2010年被为“义乌市乡风文明示范村”、“义乌市文化示范村”、“义乌市安全生产示范村”、“义乌市和谐社区”、“义乌市优秀党支部”等。   

下鲍村

  早在五百年前,村后有座黄土高破,古树参天,荆棘丛生,称包山。包山的东头有口面积三十亩的水塘叫包东塘,包山的西面有两口水塘,都称包西塘,因地势高低,分别叫上包西塘和下包西塘,下包西塘面积二十四亩,北岸住着徐施鲍的子孙,这个村子就以这口水塘命名,称下包西塘村,近数十年来,也常有人简称为下包,而本来就不高的包山则由于历代树木砍伐,水土流失和包山周围五个村农民的开垦,如今已成国旱地和水田,村里通义亭的水泥公路大半建在这包山的背上。   

上包村

  村名来历:早在五百年前,村前有座黄土高坡,古树参天,荆棘丛生,称包山,包山的东头有口面积三十亩的水塘叫包东塘,包山的西面有两口水塘,都称包西塘,因地势高低,分别叫上包西塘和下包西塘。   

杭畴村

  杭畴村位于义亭镇杭畴工作片,距义乌市中心20公里,离五洲大道1.5公里,佛低线公交车穿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东近靠东阳江,南连枧畴村,西接本村省级示范农田园区,北与缸窑村相邻,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户籍人口有1528人,外来人口5000余人,各类企业219家,耕地面积1200亩,山地面积300余亩,森林面积672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   2006年统计,全村共有进口织袜机223台,国产机4500台,年生产各类袜子3.4亿双,总产值3.6亿元,利润达二千七百万元。近年来,杭畴村两委在上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协助下,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市口村

  义亭镇市口村位于义亭北部四海大道旁,全村仅117户292人,但这样一个小村庄近些年却接连获得了五好党支部、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成为一个远近文明的先进村典型。   市口村两委干部一心为民,他们从农田土地平整作为突破口,得到了政府补助和增加土地指标费的补偿,并且由于清挖了一些山塘和部分荒山的开发,使村里集体经济有了每年七八万元的固定收入,市口村也一下从穷村变成了富村。在此基础上,他们投资140余万元,实施自来水改造、排污管道埋设、村内道路硬面化、农户墙壁粉刷等九项工程,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大变样,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于村里工作的支持越来越大。这个村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建有配有各种器材的文化活动中心,室外文体健身活动场地1700多平方米。与此同时,他们规范管理,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活跃和繁荣农村文化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鲍宅村

  鲍宅村位于义亭镇东南面,全村共有人口1768人,土地1100亩,共有党员53名,由鲍宅、徐麻车两个自然村组成,共分12组,目前正在搞义亭第二期工业开发。   村内主要干道实行道路硬化和花木绿化,新建灯光球场三个,全村自来水管乇底更换,生活用水池塘正在维修,建了生态公墓场地一个。为了更好地服务与全村村民,相信不久将来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大家。   

大楼村

  大楼村概况   大楼村位于义乌市义亭镇西部吴畈公路边,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全村147户,总人数390人,耕地面积287亩。村有党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治调会、村民小组、老年协会等组织,各组织班子健全。我村利用健源水稻合作社、万羽养殖场为龙头,以点带面,形成规模。目前,我村共有规模农业企业3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无公害基地2家,全村个体企业8家,主要生产袜子、工艺、加工小商品,人均收入4600元。本村有吴畈公交车站,靠四海大道,本村新建自来水塔、办公大楼、路灯亮化、排水渠、标准农田改造、路面硬化等工程。   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和社会文明的城市功能区和国际性商贸城加工生产基地。   

陇三村

  义亭镇陇三村位于义亭镇畈田朱片,全村204户,农业人口467人,村集体总收入6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92元。农业主要经济来源粮食生产、务工、来料加工、市场经商。   自义乌赤岸村珍华公迁住陇头朱以来传至裔孙十三世十一公,分居到东店繁衍生息,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现全村共有农户200户,人口460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因地稀丘陵水利条件差、旱情重,于1998年村两委决定建造鲤鱼山电灌机埠耗资17万元,时历7月竣工,全村旱灾消除。小五花的建设改变了我村原来的脏、乱、差。全村村民由村统一参加农村医疗保险,村两委对村民的文化生活十分重视,村里有了老年协会,有图书报刊、阅览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增进了村民文化知识。淳朴的村风、民风与和谐的邻里生活在陇三为荣。近年来,村里工业发展迅速,外来打工者明显增多,村里成立了护村队、-,能保一方平安。陇头朱历来是放养鱼苗的专业村,科学养猪、养畜是广大村民致富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群众一条心,誓把东店一点变多点,力图陇三小龙变巨龙,陇三明天会更好。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枧畴村

  枧畴村概况   义乌市义亭镇枧畴村位于义乌江半月湾北岸。现有515户,总人口1168人,党员46人,外来人口约300人左右,耕地面积980亩,人均收入6800元。   一、农业方面:以种植为主,主要生产水稻、蔬菜、葡萄。现有四个龙头企业:义宝农庄、秀江农庄、半月湾农庄、欧萌农庄。   二、工业方面:目前有家庭企业36家,以针织为主。主要生产棉沙手套、袜子等。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叶前村

  叶前村概况   义乌市义亭镇叶前村地处义乌江畔,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432户,人口1080人,耕地1002亩,0员51名,村民代表23人。   活动场所有:老年协会活动室、二个篮球场。白天、晚间村民匀可以进行打篮球、舞蹈、老年操等健身活动。   交通便捷:义低线、佛低线公交车经村而过。并有村东、村西两个停靠站。   本村土地平坦,地壤肥沃。农业以种植葡萄、甘蔗为主,是浙江省无公害葡萄基地,葡萄品种优良,可口味美。   村中有年代悠久、规模宏大的《叶大宗祠》,为了修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村民自发筹集资金进行修缮《叶大宗祠》,并有条不紊地进行修宗谱活动。   近年来,我村已进行了自来水改造,环村道路硬面化、村庄亮化等工程。现正在进行村容村貌改造,为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木桥村

  木桥村概况   木桥村位于义亭镇西南边,紧靠金东区,金三角开发区相邻。现有常住人口1075人,耕地面积901亩,全村有党员38人。在历届村两委的领导下,本村村民政治面貌和村庄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进村道路的硬面化,改善了村民行路方便,成立了老年协会和文体活动场所。所有耕地进行整理。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陈店村

  陈店村概况   陈店村地处义乌江边,与金东区孝顺镇低田集市交界。陈店村由二个自然村组成,即陈店和上低田。全村共有338户,795人,党员39名,村民代表12名,耕地面积463亩。完成了《双建设》工程,建立了党员活动场所2个,群众体育场所1处。   近几年来,我村投资建设了标准农田改造工程,村内道路硬面化、池塘护坡、清洁工程、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完成了各农户外墙粉刷,使我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村以农业为主,上世纪90年代为远近闻名的苗木专业村,到90年代末,部分农户逐渐转向经商、办厂,至今有家庭企业14家,主要以工艺品、织袜、塑料制品加工等为主。   

上胡村

  上胡村属义亭镇杭畴管理处管辖,全村共有人口1504人,648户,33个村民小组,党员66人,耕地面积1480亩。个体私人企业10家。全村以种粮为主。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俞村村

  俞村概况   俞村位于义亭镇西南部,东靠前屋村,南靠上胡村,西靠畈田朱,北靠白塔塘村。全村户籍人口130户,328人,外来人员40余人,耕地面积315亩,村两委4人,党员18名,村民代表6名。原3组现合并一组。农民人均收入6800元。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俞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多数村民在外经商、办厂、开店,从事第三产业。农业以渔业、瓜果为主,还有蔬菜、杂粮,样样都有。村民讲文明、遵纪守法、热情好客,欢迎各界光临。   

前屋村

  前屋村概况   前屋村座落于义亭镇南面,现有人口1448人,户数542户,由前屋村、楼下、李宅、英村、西塘、采莲塘、和尚庵七个自然村组成,分成18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62名,前屋村村集体经济较强,拥有耕地面积1260亩,水面面积400亩,砖瓦厂1座,陶器厂1座,并新落成了村办公大楼,更好地服务于全体村民。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王莲塘村

  王莲塘村概况   义乌市义亭镇王莲塘村,地处义西丘陵地带,浙赣线电气化铁路穿村而过。全村576户,总人口为1382人,土地面积1280亩,十二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50名,村民代表12名,男女劳动力769人。   村建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团支部、民兵连、妇代会、治调委员会、老年协会、村民小组等组织。建有文体活动场所,丰富村民打球、跳舞等文体活动。保存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王氏宗祠,闻名邻镇。农业收入主要以产粮为主,黄花梨、葡萄等水果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今后,规划以建设新农村为基础,改变村容村貌,带领村民搞第二、第三产业,为提高全村村民生活水平而奋斗。  

缸窑村

  义亭镇缸窑村地处义乌市西南,距义亭五公里,南端杭畴中心村落,背负黄东山,面临浙江省农业示范园区,村中高卧古老陶器龙窑,站在窑顶极目远眺,南山作屏,村村相连,农村景色如画,虽无名胜,但有宋朝以来历经千年的陶器生产,雕刻精细严谨大方的十八间堪称古迹。   全村共有867人,367户,面积680亩。交通便利,义低线、佛低线贯穿村中,以杭畴工作片、中心小学、信用银行、粮站、卫生院等形成了杭畴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进行了路灯亮化、路面硬化、村庄绿化、大大提高了村民休闲居住环境。   

西楼村

  西楼村位于义乌市西部,地处丘陵,地势平缓,以种蔗制糖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义乌市“无公害”红糖基地。“双学双比”生产示范基地,成立了红糖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改进煎制技术,每年召开一次红糖节,改革开放后,全村农田标准化改造,一公里航慈溪堤砌石固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建1000米管道机埠的30米拦水坎各一座,农田灌溉自流化,确保了农业丰收,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创造力得到空前提高。村主干道路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全村房屋外墙统一标准粉刷,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公共事业有篮球场、跳舞场、老年活动室等,全村统一医保。个体企业和来料加工蓬勃兴起,村民淳朴的生活作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努力。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先田村

  先田村概况   本村位于义乌市义亭镇西边,距义乌市市中心15公里,东接下店村,南连下滕村,西邻金东区,北靠西楼村。全村137户,人口346人,党员15人,耕地面积426亩。   本村建村历史已达500余年,古老的航慈溪潺潺流经本村,市级文保单位“杭慈溪古桥”屹立于村南,雄伟壮观的浙赣电气化铁路线穿越本村。农作物以种植甘蔗与水稻为主,是一个农业型的义西小村,也是义乌市红糖生产基地之一。   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勤劳智慧的先田人,抢抓机遇,在发展经济、村容村貌、和谐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展望未来,先田村任重道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光下,村风民风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全村充满着一片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   

下店村

  下店村位于义亭西部,距义亭镇3.5公里,全村500余人口。吴畈公路横贯全村,南、北环村路与吴畈公路相接,交通极其便利。   近年来,村党支部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及全村建设,于2005年建造了办公楼,设有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思想素质。村两委齐心协力,进行了村容村貌及生态建设。六年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了农田改造,道路硬面化、房屋粉刷、绿化、亮化等工程。排水、排污工程、自来水塔、环村路等建设也已完成。   展望未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以镇党委、政府的相关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图强争先,把下店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上滕村

  上滕村概况   上滕村位于义西,始源明永乐年间,距今约500多年历史,据载金华汤溪琅雅滕氏后裔迁居于此。   解放前本村有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打击日寇侵略而献身,特别是滕永通烈士,他1942年在吴店下童教书,日寇进村不顾个人安危为指挥百姓转移被日寇枪杀牺牲。   本村有人口440多人,土地420亩,村两委人员7名,正式党员22名,村民代表8名,大专院校毕业各种人才10多名。村中“小五化”工作基本实现,全村环境生态工作正全面部署实施,在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和村两委、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将建成一个花园式农村。   

车路村

  车路村概况   车路村位于义乌市义亭镇西面,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本村现有人口1037人,村两委人员7人,正式党员41 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面积1065亩。村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建有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村内垃圾有专人负责,社会治安良好稳定。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我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上宅村

  上宅村位于义乌之西端航慈溪旁,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代名宦出众,如宋朝的刘公亮,为宋理,宋朝史部尚书,民国时期的刘德恺曾任南京首都法院推事兼任书记官,当今名贤接踵,全村局级以上和高技职称和中青年干部就有38余人。全村共有348户,800余人。解放初期,农民的生产效益很低,生活水平普遍较差,改革开放后,村民的思想意识有了转变,重视科学种植、发展优质品种,搞经商、办厂,勤劳致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2年以来,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农村小五化建设,做了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自来水管道改造、池塘清污、路旁绿化和用电设施改进等工程。如今,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宅村将朝着建设小康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畈田朱村

  畈田朱村位于义乌市义亭镇西部,是革命老区,是义亭镇畈田朱工作片的所在地,畈田朱工作片的政治文化中心。农贸市场繁荣,居住环境优美。   人口耕地劳动力:全村502户,总人口1304人,耕地面积137.18公顷,男女劳动力749人。文体活动场所:党团活动室、老年协会活动室、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老年腰鼓队,开展文体活动正常。   工农业特产收入:畈田朱村是义乌市义西主要产粮区之一,农民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红糖,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泉粮食生产、手工加工小商品、市场工业品等。全村个体企业共13家,主要生产补袜子、工艺品人均纯收入4600元。   

青肃村

  青肃村概况   我村地处金义交界,是革命老区,航慈溪穿村而过,全村有338户,共768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670元。   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系列政策扶持下,经过历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进行了土地整理,修建了航慈溪大桥,村内道路硬化,建成了娱乐场所以及村办公楼。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广大村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有极大的提高,对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也得心应手。   新一届村领导班子成立后,村两委本着以富民强村的目标为己任,加大资金投入,决心在任期内完成排污工程、安装自来水管道以及村庄绿化等工程。不久的将来,经过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在这块革命老区的土地上,将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西田村

  义乌市义亭镇西田村位于航慈溪下游,是义乌市义西革命老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村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是义乌西部粮食经济作物红糖区之一,是义亭镇畈田朱工作片的政治文化中心。交通方便,四通八达,金黄线贯穿本村,现有农户415户,总人口1125人,耕地面积1200亩,建有义乌市畜牧养殖小区,本村组织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团支部、民兵连、治调委员会、平安服务队、村民小组、妇联、老年协会等组织,各组织班子健全。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有粮食作物、红糖、畜牧业、轻工业加工等等。村庄今后规划以旧村改造为基础,改变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田塘村

  溯自于十一府君珍华公迁居陇头村,是陇头朱姓之鼻祖,至十二公復初居于兹,是田塘村之始祖。   因此地池塘众多,且口口相连,故始祖将本村命名为莲塘村,村边古松参天,四周土地肥沃,祖辈勤劳垦荒,全村良田众多且池塘遍布,后人便将莲字改为田字,以示本村田、塘置广,田塘村名由此而得。   自十二公分居于兹,已繁衍子孙世代,现居住农户182户,总人口达500余人,几百年来子孙隶属陇头朱村民,自1984年始划分为五个自然村,各自选取领导班子,带领村民沿着中国0所指引的道路勤奋而进。   

何店村

  何店村概况   义亭镇何店村位于义乌市南面,距义乌城区13公里,于五洲大道边上,佛低线公路从村中穿过。村后有义乌江半月湾人工湖,洞溪水系由北向南流经本村的郑塘,水堆塘,中心塘经枧畴湖到义乌江。本村有水面积400多亩,耕地面积2012亩。本村现有在册人口2750人,共有户口1150户,外来暂住人员人口300人左右。本村离退休干部、职工有150余人,常年在住人口3000余人。共有18个村民小组,党员94人,两委领导班子成员5名,村民代表36名,是本市最大建制村之一,自北宋开始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本村有历史悠久的制陶业,有80年代新兴的针织手套,帽子行业,有小量的饰品加工业。2002年本村实行了农田标准化改造,05年至06年全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   


古亭塘村特产大全




古亭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