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永康市 >> 西城街道 >> 驮陈村

驮陈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驮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驮陈村简介

  驮陈村是西城街道的一个小村庄,在烈桥工作片的最偏远处,和童宅片交界,人口少,村庄土地面积少,山地比较多。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大多以外出打工为生。。。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84002 321000 -- 查看 驮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驮陈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驮陈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潜村村

  潜村坐落在西城街道北部,东邻郎下村,西接雅英村,南临朴村,北面是永康市第四大水库上黄水库,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永方公路从村南面穿过,共有343户,1129人,全村共有耕地900亩,林地3200亩。全村现有党员25名。村里姓氏以胡、钱二姓为主,民风淳朴。  

李二村

  城西新区李二村坐落在永康市区西部,离市区6公里处,距武义县6公里,南有43省道、北有永武一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现有农户468户,总人口1252人,劳动力798人,耕地面积856亩,山林面积348亩。村民以务农务工为主,人均年收入5160元。全村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357.5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台,小型拖拉机36台,农用运输车8台,粮食加工机械2台,收割机5台,植保机械2台,柴油机45台,电动机12台,拖拉机驾驶员44人。其他机械操作手74人。汽车、拖拉机学习场地一块。全村有企业80多家。    改革开放以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近几年来通过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以“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干群齐心,共同努力。使我村经济得到长足进步,初步实现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   

溪边村

  西城溪边五联社区地处永康市西城街道东北部,距永城九公里,北邻庙下、塔石,东接荷罗、柳墅,南连大园童,西靠藻塘坑。现有农户486户,人口1326人,有党员50名,村基础设施较完善,2012年7月村综合楼竣工,占地350m2,三层,建筑面积1150m2,总投资150多万元。    推荐理由:曾获得国家级稻米生产基地、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村庄整治样板村、省级科技示范村、金华市级民主法治村、金华市级反-示范村、永康市级民情接访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溪边村(五联社区)在西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综治委“平安创建”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做法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了以“综治例会”为形式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汇报、研究制度;建立健全综治领导机构;落实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二、宣传教育,强化意识。三、强化措施,落实防范。村成立了社会服务管理室,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四、加强治安建设,营造平安环境。2012年成立 “溪边、塔石、庙下、藻塘、樟塘”五联社区,组建五联巡防大队。   

大徐村

  大徐村位于永康市西大门入城口,330国道和金温铁路旁。全村有农户300多户,常住人口800多人。村民除部分经商、办厂以外,大部分收入来自房屋出租,外出务工等。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工业区厂房和村综合办公大楼出租。村中外来人口多,近4000人,针对这一问题,村两委特别设立外来人口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站,负责登记外来人口居住情况;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由护村队成员分配包干治安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徐村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外来人口管理模式和经验,许多兄弟县市的相关单位经常会慕名前来这里参观和学习。   村庄整治   大徐村在2007年4月全面启动村庄整治,共计投入500多万元,于同年11月份完工,获得了金华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大徐村村庄整治工作以“三清四改”为重点,以“六化”整治为标准,包括:1、村庄美化:完成墙体粉刷78000平方米;2、道路硬化:硬化主干道4500米,宅间道路6500米,还专门设有停车位;3、池塘净化:清理和衬砌村内池塘6口,安装景观护栏;4、路灯亮化:安装村中主、支道路和公共场所路灯共145盏;5、四旁绿化:完成道路两旁、居民区、公共场所绿化26000平方米;6、卫生洁化:铺设污水管道网,实行雨污分流。村中建造公厕3座,污水处理池5个,垃圾房4个,每户发放垃圾桶,新增流动垃圾桶200个。   2008年9月1日,大徐村正式把村卫生保洁工作托管给永康市环卫所,成为了永康市第一个实现卫生托管的农村。现在,村中每天有9位环卫工人12小时负责打扫,确保村庄日常保洁工作到位,为百姓创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   大徐村村两委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注重村民娱乐生活的丰富,村内有健身器材3套,露天舞池1个,篮球场1个。村民成立了妇女腰鼓队、扇舞队、舞蹈队等。村两委还积极举办“三八”妇女节表演活动、“三清四改”文艺演出等;二是注重村民福利政策的完善,特别是对待老年人,村里固定发放老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每到重阳节、春节都会发放礼物;三是注重教育事业的投入,无偿提供大徐小学新建教学楼、食堂、操场的地基;四是注重领导班子能力的提高,制定每季一次的党政学习计划和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村民素质提高了,村庄更和谐了。   荣誉称号   2007年大徐村还获得了永康市“文明村”的荣誉称号。大徐村村两委成员以为百姓做实事为原则,团结实干,深受百姓爱戴,先后获得了“先进党组织”、“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除此之外,因为大徐村在治安管理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了永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  

郎家村

  郎家村位于童宅片南部,全村有村民160户,共计480位村民,支委2名,村委4名,党员20名,全村面积54000平方米,危房8000平方米,已整理土地260亩,未整理土地110亩,山地450亩,村民以务农、打工谋生,种植业是的支柱产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依靠农业产出,经济效益低下。2009年开始,进行了村庄整治,村貌发生了变化。  

应店经济合作社

  应店经济合作社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永康市北部,东至东城街道后姚畈村,南至火车站,西至西园,北至四方集团。属于永康市城口,有1路公交车经过。全经济合作社共有220户,601人,外来人口有1200多人,已超过该社人员数。其中党员25人,社民代表12人,全社土地已被全部征用。2000年撤村设居后原应店村委会已不复存在,按所处地域分别划入四方社区和西门社区管理,但保留应店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现两委成员有12名。  

永丰经济合作社

  永丰经济合作社位于西城街道,南接永康江,西接城西工业区,东接永康市区,北接330国道,永武路、城西路、西塔路穿境而过,土地总面积2.5平方公里,包括端头、章塘里、山背头、上杨官和下杨官5个自然村。现有住户380户,村民1120人(不包括流动人口6000余人),其中党员59人,低收入户11户,贫困党员2人。永丰经济合作社基层组织健全,三委成员共11人,分社社长5名。村民代表每个分社5名共计25名。永丰经济合作社及各分社集体经济总收入约为200万元左右,主要靠征地返还用地的租用收入,社内企业工厂较多,村民大多以到附近工厂打工为生。经过近年来开展的“三清四改”,永丰经济合作社环境大有改善,新建成以及改造多处公厕,建成多处健身场所,方便群众娱乐生活。  

虹霓经济合作社

  虹霓经济合作社位于老城区。东至解放街,南至武义巷,西至紫微中路,北至石灰巷、上大雅巷,还有虹霓小区,还有部分社员居住在飞凤小区。现有社员741人,320户。其中共产党员43人,二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徐秋玲领导下,干部、党员班子团结,班子凝聚力强。我社目前有正常老人140人左右。低保人员4人,孤儿1名。目前全社土地已被全部征用,2008年前集体经济主要靠虹霓工业区厂房租金收入。虹霓经济合作社基层组织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共10名,书记兼社长一名。2009年12月15日,市委市政府启动老城区解放街区块续拆工程,虹霓经济合作社大部分房屋列入拆迁范围之内。  

西街经济合作社

  西街经济合作社位于永康市市区西部,隶属永康市西城街道办事处,城区工作片城中村,东至解放街,南至上下大雅巷,西至紫微中路,北临九铃西路。辖区内有2个学校(人民小学和永康中学),一个车站(紫微车站)。西临金丽温高速公路,北距330国道7公里。西街经济合作社有9个村民组,现有住户386户(不包括外来流动人口),932名社员,其中党员36名,2009年培训积极分子5名,培养1名,西街经济合作社基层组织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共9名。由于村里大多数土地已经被政府征用,现仅剩35亩耕地,所以目前西街经济合作社主要经济来源收入是靠政府征地返还用地的租用收入。现有村办公楼西街大厦一幢,其中1层2层4层出租,3层作为办公楼用,得利于周边浓厚的商业氛围(老城区解放街和新兴的步行街商区)和人流量,西街经济合作社社员出租店面或者自己经商以增加收入。   2009年12月15日,市委市政府启动老城区解放街区块续拆工程,西街经济合作社大部分房屋列入拆迁范围之内。   

大司经济合作社

  大司经济合作社位于城区西面,属城区商业中心,东邻解放街,南接华溪、西津村,西毗端头村,北依虹霓村。因城区建设规划发展,从2008年11月份开始,位于解放街旧城大司区块现已基本拆除。现合作社共有社员261户,625人。大司经济合作社基层组织健全,现有党员29人,三委班子成员8人,其中支委5人,书记兼社长一名。  

水碓头村

  水碓头村位于永康市城北,离市区近,拥有1150多人口,380多户.近年来,经过村两委的发展,党员数量已达29位,目前下辖大田畈、油麻山、樟树和王公山四个自然村,拥有9个生产队,27位村民代表。   近年来,两委班子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两委班子坚持“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团结协作、埋头苦干”的决心,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辉煌。  

藻塘村

  西城街道藻塘村,毗邻樟塘村和溪边村。澡塘村共有人口780人。目前,黄阁村村民有为数不少的村民外出务工。总之,澡塘村是个村风淳朴,村民勤奋的村庄,在三清四改后,澡塘村更是呈现出一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气氛。  

灵阳村

  灵阳村有村民135人,支委2名,村委3名,农田96亩,村民以务农、打工谋生,种植业是的支柱产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依靠农业产出,经济效益低下。  

雅塘村

雅塘村  雅塘村有村民230人,村委4名,农田100亩,山地1000亩,村民以务农、打工谋生,种植业是本村的支柱产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依靠农业产出,经济效益低下。   

横桥村

  横桥村是一个人口不足200的小村庄,东面靠山,西临黄阁村,溪流穿过村落,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清幽的好地方。横桥村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率在金华地区名列前茅。横桥村人口不多,而且大多数青年在外工作,白天留村的老人在闲谈,小孩在玩耍,置身横桥村,你的身心能够感受到分外的轻松。   横桥村领导班子包括村长书记各一名,村委2名,党支部委员2名,党员14名,预备党员2名。村委会有很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对工作认真负的态度和踏踏实实,勇于创新的干劲。书记、主任领导工作具体到位,委员处理村务事务及时正确,其他人员配合积极负责。  

周塘经济合作社

  永康市西城街道周塘经济合作社位于永康市西郊。辖金大塘、西山头、牟店、周塘、西园、德茂塘、姚家垅等7个自然村,连接西山、飞凤、西门、四方等四个居委会。全村647户,总人口1680人,有正式党员73名。   地理位置:330国道、紫微路、飞凤路、九铃西路、城西路贯穿其中,辖区内有火车站、客运西站、建材市场、城中工业区、拖拉机厂等单位,是我市经贸发展的中心和窗口。   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周塘二委围绕“团结、创新、务实、奉献”的工作承诺目标,与时俱进开展党务、社务工作。省、市电视台、报刊专门报导,市委书记和各级领导的表扬。几年来荣获“市先进党组织”光荣称号。   

马宅村

  马宅村位于西城街道烈桥工作片西北处,全村总人口812人,有280多户人家,外来人口约50人。全村有党员33人,村两委人员8人。全村共分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5人。全村田地有784亩左右,山地1400多亩,村庄占地面积约110亩。  

上宅口村

  上宅口村是从下宅口村演变而来,其原因是永康有二个下宅口,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地处城郊接合部,东与江村为邻,与永康市距2公里,是半山区,水源充足,土质好,建立了市蔬菜基地,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400多亩,山林980亩,农户136户,总人口382人,党员20人,村民代表20人,现建有村办公大楼大礼堂,1999年期间,进行了土地平整。2010年进行了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电网改造,道路硬化,并荣获森林村庄生态环保村,金华地级文明村等荣获称号。  

朴村村

  朴村位于永康市西城街道办事处西部,离永康市区不足10公里,是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环境清幽,民风淳朴。现有耕地280亩,山林650亩,总人口223人,2006年人均纯收入7200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适逢政府推行新农村建设,朴村紧抓机遇,近两年来,以村庄整治为契机,以人为本,全面加强朴村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  

山头蒋村

  山头蒋村地处永康市西部,毗邻330国道。是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环境清幽,民风淳朴。山头蒋村依靠村党总支的坚强堡垒和村委会一班人的扎实工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认真贯彻“-”的重要思想,村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路灯安装率、自来水入户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卫生公厕净化率等均达到100%;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为100%。近几年,山头蒋村已获得县级文明村、县级计划生育优秀村、县级绿色生态村等多种荣誉称号,各项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应宅村

  应宅村坐落在西城街道北部,靠近上黄水库,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永方公路从村南面穿过,村里姓氏以应姓为主,民风淳朴。  

黄阁村

  西城街道黄阁村,坐落于西城街道的西南角,东临横桥村,北靠马宅村,西面与花街镇金丰村相邻。黄阁村共有人口215人,共69户人家,耕地194亩。目前,黄阁村村民主要以第一产业收入为主,村内现有种植100多亩地的吊瓜子,不过也有不少的村民有在村内开设家庭作坊,还有为数不少的村民外出务工。总之,黄阁村是个村风淳朴,村民勤奋的村庄,在2008年三清四改,过后,黄阁村更是呈现出一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气氛。  

横山脚村

  横山脚村地处永康市西北部,距离330国道3公里。全村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6亩,山地面积300亩,林地面积230亩。全村现有村民235人,农户85户,党员11人。   横山脚村依靠村党总支的坚强堡垒和村委会一班人的扎实工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认真贯彻“-”的重要思想,村各项事业齐头并进。200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8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043元。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路灯安装率、自来水入户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卫生公厕净化率等均达到100%;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为100%。近几年,横山脚村已获得县级文明村、县级计划生育优秀村、县级绿色生态村等多种荣誉称号,各项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俞皮村

  西城街道俞皮村,坐落于国道330附近,如地图上显示,俞皮村北接横山下村,东临岭张村,东面与金大塘村隔330国道相望,西面则是与大徐村相邻。俞皮村有人口183人,共66户,耕地面积190亩。虽然俞皮村人口不多,但是俞皮村的集体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村内有工业区,每年村民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提高了各自的收入,生活水平也较高。虽然村内工厂多,俞皮村的流动人口也多,但是俞皮村依旧是个百姓生活和谐的村庄。  

郎下村

  郎下村西城街道办事处西部,现有总户数208户,共567人,耕地面积437亩;总面积1500亩。村两委注重加快郎下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村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如今,水电、道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项目也得到了落实,新农村建设在火热进行中。  

烈桥村

  烈桥村位于永康市330国道旁,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全村有400多本地人口,外来人口100多人。村中有条小河,河水清澈,村民时常在河畔洗衣。笔直的通村公路将烈桥村和横桥村联通,交通方便。  

驮陈村

  驮陈村是西城街道的一个小村庄,在烈桥工作片的最偏远处,和童宅片交界,人口少,村庄土地面积少,山地比较多。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大多以外出打工为生。。。  

岭张村

  岭张村坐落于330国道边上,属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全村共267户,常住人口486人。村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出租房屋,少部分外出经商。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区厂房出租。外来人口众多,在3000人左右,如何管理好外来人口也是的一大难题。经过村两委研究决定由护村队成员负责一定区块,该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近年来,为把岭张村建设成为现代化农村,村两委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以及社区化服务建设,不仅在道路硬化、草地绿化、电网改造、自来水管道安装、卫生保洁等方面下了大功夫,而且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并且准备安装监控以保障村内稳定安全。  

柘新村

  柘新村位于永康市西部,离永康市区不足10公里,是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环境清幽,民风淳朴,现有耕地280亩,山林650亩,总人口200人左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适逢政府推行新农村建设,紧抓机遇,近两年来,以村庄整治为契机,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首先开展六化整治,投入150万元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洁化、硬化、净化等改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彻底改变了过去“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的现象,在绿树掩映下,整个村庄显得非常的安静和美丽。  

童宅村

  童宅村在永康市西城街道童宅工作片,依山伴水,风景秀美,且拥有永康市著名的风景区-----“飞龙山”风景区!  


驮陈村特产大全




驮陈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