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永康市 >> 江南街道 >> 西徐村

西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徐村简介

  西徐村位于永康市的西南部,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康入口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气候宜人。西徐行政村下辖上圆、西徐、下店、桃村、西杜、宫后六个自然村,分为13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360余户,960余人。农业用地约900余亩,其中耕地345亩,林地569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84003 321000 -- 查看 西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津桥社区

  西津桥社区基本概况   西津桥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12月,位于永康市江南街道中心地段,东至广场路、解放南路,西至紫微南路,北至永康江,南至溪心路,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绿化面积46700平方米。   辖区内共驻单位15个,有市中医院、江南街道卫生院、江南供电所、市创建办、农商行江南支行、紫微大酒店、实验学校、地税局江南分局、江南派出所、西津经济合作社、华溪经济合作社、市农发行、老年活动中心、邮政特快专递、妇联幼儿园。   社区现有常住居民4517户,总人口12600人,有68个居民小区,流动人口约4500多人,社区共建单位5家,社区党委建制,下设5个党支部,党员172名,现有社区工作人员7人。   

丽丰社区

  丽丰社区概况   丽丰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由原白云、丽丰两个居委会整合而成。其辖区范围:东至华丰东路、金胜路,南未定,西至丽州南路,北至南溪。辖区总面积106万平方米,总户数1385户,总人口3956人。有社区党总支1个,下设5个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8名,共建单位7个。   

金胜社区

  金胜社区概况   金胜社区西起华丰东路,北沿永康江,南沿金胜路、南都路,呈喇叭型扩展面积3.2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6482户,1.9378万人。辖区内有南苑东路居民区、城南别墅、溪心别墅、田园小区、安居苑、紫荆苑、金胜花苑及上水碓经济合作社田畈中央分社,金水湾,锦江华庭,龙域天城,溪心南北区,山龙小区,高川花苑,锦绣江南,丽都景苑,银都花园,金溪花园,白垤里嘉园,丽州一品,久居新城及东虹小区,西虹小区。分布于南苑东路、城南路、金胜路、广电路、溪中路、溪心路、金胜路、金马路、金水路等城市主干道旁。社区现有工作人员5名,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3人,社区党支部有在册党员91名,退休人员有900余名、育龄妇女1200余名。自2003年社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永康市卫生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无毒社区、计生工作先进社区和先进党支部称号,金华市平安社区绿色社区、省级绿色社区,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及民政防灾避灾示范社区称号。   

下园社区

  下园社区概况   下园社区位于永康城区西南部,紫微南路以西,永康江以南,区域面积0.82平方公里,辖区有永康卫校、永康四中、交通工程公司、农技总站、农贸市场等单位,常住人口1308户,3506人,其中下园朱经济合作社207户562人;王染店经济合作分社97户,248人。下园社区工业、商业发达,外来人员多,共有企业70多家、经营户800多户、外来人口4300多人。社区设党支部一个,党员56人。  

南苑社区

  南苑社区民委会成立于2003年6月,社区东至丽州南路,南至城南路,西至解放南路,北至永康江,社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边区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   边区内常驻单位有江南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劳动局、人武部、建设局、财政局,环卫处垃圾中转站等。市行政事业单位16家,有中行、建行、工行、农行、金华银行等大型银行8家,边区内还有我市最大菜场----华丰菜场。   社区现有居民3883户总人口10619人,居民小组81家,社区共建单位5家,文明家庭户3300户,占总户数85%,市级文明单位7个,社区服务站1个,服务项目有公共卫生、医疗、便民等。文体队伍2家,人数30人,社区内有公园1个,宣传栏3个,健身路经2处,有治安岗亭3个,报警点1处,志愿志服务队全3支,总人数380人。   

西徐村

  西徐村位于永康市的西南部,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康入口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气候宜人。西徐行政村下辖上圆、西徐、下店、桃村、西杜、宫后六个自然村,分为13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360余户,960余人。农业用地约900余亩,其中耕地345亩,林地569亩。  

园周村

  园周村位于永康市区南面,距市中心约3公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别具一格的江南小村,匠心独具的特色新农村。全村现有农户175户,人口469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28人,村民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约19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40余万元。2008年起每位老人每月可领200元生活费。      整齐的洋房、宽敞的道路、美丽的生态公园、古色古香的周氏特祠……在这里自然生态、人工生态、田园野趣、园林雅韵、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交汇融合,相得益彰,描绘出了一幅“绿树成荫、碧水环流、鸟语花香、百姓安怡”的“两富”新农村美好景象,是令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样本村。   园周村于2001年开始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整合山水资源,挖掘民俗遗风,创特色旅游村”实现富民强村的发展目标。2009年开始启动第一期农房改造工程,共拆除破旧危房93户,10000多平米;2010年4月启动第二期农房改造工程,共拆除旧房63户,约6500平米;2012年5月启动第三期农房改造工程,共拆除旧房62户,约13700平米。三期总共拆除旧房218户,拆除面积达30000多平米。新建小区内家家户户新建生态化粪池,安装清洁能源——太阳能。投入上千万元进行村庄绿化、美化,建造面积达60000平米的开放式生态景观公园;安装大型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建立全村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实行“网格化”管理,引进多户联防报警系统,开展邻里守望等综治互助活动,实现“户有警情多户联动,组有警情全村联动”;开通全村数字电视和背景音乐系统;新建村卫生室;成立村级便民服务站,开展社会救助、体育健身、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审批代理等。制定《村规民约》,列明详细的奖罚细则;建立小区化日常卫生、绿化、安全长效管理制度,实现垃圾有人清理,绿化有人养护、夜间有人巡逻。   依托本村“离城市不远,与自然很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新建农家乐休闲中心,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以映湖水系为主的生态景观公园,玉带桥、九曲桥、湖心岛、金蟾岩、待月亭、亲水平台、长廊赏鱼、盆景园、山顶长城……景点林立,移步异景,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了大批大批的游客,日平均游客量达800人次,成为永康市最火爆的短线游景点之一,2010年入选永康市新十景。由此催生的就餐、购物等旅游消费产业正红红火火,方兴未艾……现有6户开办农家乐及特色小吃店,10余户从事旅游商品经营,实现家门口创业创富。      先进的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本着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新建了一批文体设施:室外活动场地1500㎡,其中标准篮球场一块,室外健身路径28个;LED远程教育广场;室内文体活动中心600㎡,其中阅览室150㎡,共有图书6000余册,报刊杂志13种,培训用电脑3台,教育培训用大小会议室4个共约300㎡。村里现有文艺表演团队3支,青年篮球队1支,义务-1支。在农闲和节假日期间,村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老少同台,其乐融融。精神文明之花大放光彩,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先后被评为“永康市生态村”、 “永康农村住房改造先进村”、“金华市文明村”、 “浙江省文明村”、“金华市文化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村”等等。  

下山门村

  下山门村座落在江南街道西南,村庄面积8万多平方米,常住人口365户,96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田少山多的山区村。近年来村三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充分利当地资源优势,念好“农”字经,做好“山”文章,大力发展杨梅种植业,现有杨梅基地1500亩,发挥浓郁的山乡特色,成为了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425元。   自2005年起先后投入16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北、溪塘净化、外墙粉刷、卫生洁化、污水管道埋设等工作,并进行周边绿地的保护开发,建立了整个村庄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针对村民文化娱乐活动少的现状,村里专门在办公楼设立图书室,增设了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在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樟林下建起了天然休闲活动场所。建设了标准篮球场、露天舞池,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该村的露天舞池还吸引邻村的村民前来休闲娱乐。同时建立了老年活动室,让老年人也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现在村里打牌搓麻将的少了,学习的氛围浓了,参与体育健身的村民多了。在村党支部书记郎大军同志的带领下,村三委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使下山门村成为了农民增收,村貌整洁,民风淳厚的山乡风情现代新农村。 近几年来,下山门村先后被评为“永康市文明村’、“金华市文化示范村”、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获得永康市“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村党支部坚强有力,全面贯彻党的-精神,自2004年换届后,支部专门设立了纪检室并配备专职纪检员,认真贯彻好上级各项工作精神。村委会办事公正,村务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各类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干部团结干事,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现在的下山门村村容整洁,民风良好。平安创建、综合治理和计生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自去年以来,没有发生重大的刑事案件或群体-件,无越级-或集体-事件,无计划外出生。我村认真落实村务公开的各项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开展监督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对村各级班子成员的评议考核。村两委班子测评满意率达90%,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产生。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严格执行村级财务街道代理制度。村内集体资产统一委托财务代理中心管理。报帐员按时报帐,定时定点张贴帐务。财务按规定实行分级审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党风康政建设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深人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今后,村三委还要对照省市“村庄整治建设示范村”要求查漏补缺,尤其是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使下山门村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周元村

  周元村现有人口174人,63户。水田面积95亩,全村党员5人,村二委人员4人,村民代表7人。  周元村与西津桥社区、园周村、下山门村、白雁口村、勤丰村、上范村、南山村、翁埠村、栗园村、西徐村、下处村、丽丰社区、马岭下村、金胜社区、下园社区、南苑社区、大兰村、黄塘山村、湖西村、东村村、白垤里村、双锦村、山后卢村、石溪村相邻。  

白雁口村

  白雁口村坐落于再永康西南方向,距离市区6.5公里左右。共有人口298人,共计117户。有耕地面积120亩,山地面积2870亩。白雁口村有杨梅山面积1080亩,亩产800元,共计864000元。共有党员14名。  

勤丰村

  江南街道勤丰村坐落于永祥山区,距离市区15公里,。现有村户500多户,村民1376人.支委5人,村委5人,党员30人,村民代表30人。土地417亩,山林4280亩,人均收入约4164元。这里山川秀丽,民风纯朴,但由于地处山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毛竹跟竹笋是主要经济来源。  

上范村

  上范村地处永祥,民风纯朴,乡风文明。上范村位置:永祥公路过下山门靠右,已通水泥路。村口有两口池塘,有一颗古木。说明上范村历史悠久。村内一条主路,民房整齐有序。上范村背靠山,风水好,冬暖夏凉。  

南山村

  南山村地处永康南端,有9个村民小组,1050人,耕地300亩,山地3000亩,山多地少,09年人均收入4601元,主要经济作物为毛竹,以产销竹笋、竹制品为主,有竹椅、竹凳、扫帚等日常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紧抓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石溪村

  石溪村2005年进行村庄整治,同年通过市级验收,2006年被评为“奔小康示范村”。曾经是江南街道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栗园村

  栗园村蔬菜核心示范基地由永康市绿泰果菜专业合作社建设,2010年10月完工。该基地占地280亩,总投资320万元,有825型钢架大棚150亩,灌溉管道4000米,田间操作道2000米。  

湖西村

  湖西村位于永康市区南部,紧靠永康体育馆和老年大学,五金大道和二环线倚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湖西村由湖西、黄务、沈宅、下山段和山头王五个自然村构成。全村共有人口数1100,外来人口800人,其中党员58人,村民代表32人,村民小组7个,村两委成员12人。村民年平均收入为6800元。全村经济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主要从事五金配件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紧抓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创平安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下处村

  下处村现有人口416人,153户,水田面积234亩,全村有党员26人,村二委人员9人,村民代表19名。  

山后卢村

  山后卢村新农村面貌   现有人口403人,152户,水田面积319亩,党员21人,村民代表19人,村二委成员6人。   

马岭下村

  马岭下村   现有人口470人,161户,水田面积164亩,竹林面积1296亩,党员12人,村二委人员6人,村民代表12人。   

双锦村

  双锦村的基本概况.   人口970人,面积是0.8154平方公里,耕地606亩,山林70亩,坐落在永康城以南,西塔路旁,交通方便,主导产业是农业,人均收入7000元.已完成了赤膊墙粉刷,池塘清洗,彻岸,通村公路硬化,对露天粪缸进行了搬迁.完成了自来水安装.   

白垤里村

  白垤里村概况   地处永康江上游,离城区5公里。现有农户346户,人口886人,现有水田245亩。依据城郊优势,以房地产开发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8530元。有党员41人,村民代表24人,村两委人员6人。   

东村村

  永康市江南街道东村位于中国五金名城——浙江永康,距市中心约4公里,南倚白云山风景区,西临白云工业区,自然景观清新秀丽,素有永康城市绿肺、后花园之称。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亩,山林面积1000多亩。现有村户148户,村民410多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24人。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超万元。  

大兰村

  大兰村村前屋后群山起伏,称奇的是,山上却鲜有其他树种,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望无际的翠竹林海。整片竹林,远看就像一只只大雕神笔,笔峰挺立,直入云霄;侧看,又似一座座绿屏,有形而整齐,不留一丝节外之枝;俯瞰,只见云雾飘摇,层层叠叠,山峰起伏,浩浩荡荡,延绵不绝;深入其中,猛觉一阵竹香扑鼻,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顿使有些倦怠的头脑也能马上心旷神怡。一种远离尘嚣的安静,一种宛若置身世外桃源的安逸,让你再浮躁的心也能得到最自然的休息。这里是仙溪的源头,那山间,曲涧深幽,流水潺潺,清沏见底,充满了山里间的活力。大兰就是因为走近大山深处,入村口呈镀窄口,形似栅栏而得名。   大兰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寨。所有的房子依山而建,墙基用石块垒建而成,道路也是用石块垒建而成,一层一层富有层次,富有动感。   大兰村四周都是毛竹山,永祥最著名的“竹海”就在于此。大兰村的海拔并不高,但那是竹的世界,空气特别新鲜,尤其是夏天,温度比市区低4——6度,最热的夜晚,也得盖毯子才能入睡,实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黄塘山村

  古朴的黄塘山村静静隐卧在永祥西北面山坡之上。   外人进入黄塘山村,肯定是无意间的闯入。虽然这个建在山坡上的村子存在很久了。由于它远离了仙溪,于是有了与其他村落别样的味道。   沿着一条崎岖的土路,一路颠簸黄塘山村的村口,迎面是有序排列的十多棵上了年龄的香樟树,树冠的浓荫几乎遮蔽了整个村口,给村子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黄塘山村是特别的。村里的房子几乎都是黄泥夹杂竹片夯建。这是一片由厚实粗糙的黄土墙围合成的村落。早先的原住村民们就近就地取材,用原始的手法筑造的家园,应该是当时这里先民们物质水平的真实表现。就是这样的黄土筑成的房子,虽然历经岁月侵蚀而逐渐剥落,但一年又一年,坚韧地呵护着人们生活。黄土,承载起了整个村庄的生活,赋予了村庄原始生态的生存方式。   村里有两大水塘,塘边有两口水井,是村民的饮用水源。井水清冽甘甜,即使是干旱年月,也是满盈。奇怪的是水井的水位高于水塘的水位数十厘米。两水仅一米之隔,却是分界清晰,井水不犯塘水。实在是大自然赐予的奇妙。   这里的一切极其安静,安静的似乎连时间都停顿了。走在村里,只有老人们恬然地看几眼偶尔造访的生客,只有那些狗在嗅到生人气息后发出的吠声。他们已经习惯缓慢的节奏,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据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了,只剩下年纪大的村民守护着这个家园。   这是一个“老”了的村子   站在村口,可以眺望山那边的繁华城区。尤其是到了晚上,远处城区的灯火通明,而这里却是一片沉寂。那种“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对比境界是如此的强烈,仿佛印证着繁华与衰老的故事。   但对于外人,尤其是对于外来的都市人,这里却有种“场”的力量。置身其间,让人沉静下来,让人暂时忘却时间的流逝,你可以或有所思,或无所思。   

翁埠村

  翁埠村位于永康市西南约五公里,永康江南畔,没有埠头,古称青龙埠,村民以翁姓为主,所改名翁埠村,谱籍记载,始祖于福建莆田,在元朝至正年间,永康翁始祖翁文隆之第十三代孙,偲公行绍、九、派分黄雾、卜居青龙、见其溪水为带,环山为镇,土厚里仁、垂后多发。  


西徐村特产大全




西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