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县城西北,东隔鸭蛋河与延军农场为邻,南面连接凤翔镇与共青农场,西邻奋斗乡,北为鹤北林业局伟东林场。全乡地处山区,北有佐武山、双子山、尖山等,山势险峻。东、西属浅山区,南为山前漫岗,地势西高东低,有南北走向的大洼地,洼内多季节性小河,流入鸭蛋河。无霜期约 110 天左右。环山乡系 1975 年从奋斗公社划出而新成立的公社,初名尖山,因与宝清县尖山公社同名,故于 1981 年 4 月以其环乡皆山而改名环山。 1984 年改为环山乡。该乡山多地少,不利于发展农业。境内矿藏丰富,石墨的蕴藏为亚洲第一;还有优质的石英矿、大理石等。为开采石墨,省、县已与香港联合经营。投产后将成为县内第一大企业。山区土特产品较多,盛产木耳、猴头、蕨菜、药材、蜂蜜等,尤以木耳为大宗,被誉为木耳之乡。
".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421204 | 154100 | 0468 | 查看 环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凤翔镇 |
萝北县辖镇。县政府驻地。1913年为鸭蛋河屯,1921年为第四区,1929年建凤凰镇,1933年改为凤凰堡,1949年改设第二区,1962年改凤翔公社,1980年复置风翔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351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新曙光、新立、七马架、卫东、光明、东菜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造、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大豆、水稻。. |
鹤北镇 |
" 位于县城西鹤北火车站附近 ,1981 年 2 月建立 . 该镇北傍小兴安岭 , 西临梧桐河 , 东南为大平原 . 该镇在民国时名关门咀子 , 系采金者及商贾旅人经西线进出各金沟的必经之地 , 今日交通极其便利 , 每天有与双鸭山对开的火车一对。汽车运输北去有通往奋斗乡、环山乡及各林场的晴雨公路,南去 2 公里 与哈萝公路相连。气候,常年多西北风,年气温 1 0 C 左右, 1 月份平均气温— 21 0 C 。 7 月份平均气候 21 0 C ,无霜期 100~120 天。年降雨量 550 毫米 。镇区面积 0 、 4 平方公里,(不包括鹤北林业局机关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家属住宅区)。常住人口 251 户, 846 人(包括鹤北、宝泉岭两个火车站)。镇区建设刚刚起步,已建成项目有镇人民政府办公楼、鹤北粮库、县林业局贮木场、运输联运站等。 位于县城西北,东界环山乡,南临共青农场与宝泉岭农场,西、北均为鹤北林业局施业区。地貌属丘陵与平过渡地带之山前漫岗,都鲁河自北向南流经全乡,地势北高南低,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一以上。气候具有小区特征,无霜期仅 100 天左右。奋斗乡的前身是萝北县小三线。 1971 年 9 月正式成立公社, 1984 年改为乡。乡属之村,除金山村、双河村等在平原地区外,其余均在山区,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甚低,农民“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食生产开始达到自给有余。 1981 年双山大队在全县第一个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在全乡推广,粮食产量大为提高,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山区资源较多,农民多从事采金、人工培植木耳、采集蕨菜及中药材等副业,收入可观。乡办企业之木材工厂,其产品远销鞍山,年盈利数 10 万元。奋斗乡已从一个贫穷的山区发展为比较富裕的乡村。 ". |
名山镇 |
" 位于县城之东、哈萝公路之北、黑龙江之南,与苏联阿穆尔捷特隔江相望,其余 3 面,布满名山农场的生产队。镇辖之山江村、山河村、山海村如一块飞地,在镇西南 10 公里 处之莲花泡畔,居于共青农场与名山农场的生产队之中。镇辖区内除中苏界河黑龙江流经该镇 6 公里 外,别无河流。镇西有一孤峰雄峙江岸,相对高度 63 、 8 米,称之名山,日本侵略者曾误认为托萝山。除此一山,余均为平原,地貌属平原阶地。土壤为黑土、草甸土等,有部分沙丘地,土质肥沃,宜于种植业。小区气候受黑龙江影响,冬季冷于凤翔。名山建屯,约始于民国 10 年( 1921 年),当时称小山。民国 11 年 6 月绘制的《黑龙江萝北县区域图》,在小山屯有“会哨地点”之标志。 1929 年始称名山,伪满为 8 保之一,后隶于萝北村。新中国建立之后,初属萝北区,后划为乡、(公社),曾一度划归农场代管。由于名山特殊的地理位置, 1982 年中苏会晤厅由肇兴移于该镇, 1984 年 12 月升格为镇。农业生产发展很快,机械化程度较高,人均收入 644 元。山江村为县内第一个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称号的单位。工副业亦有较大的发展。江中鱼产丰富,渔民捕获的重逾 1000 公斤 的大鳇鱼 , 就捕自名山江段 . 交通便利 , 水路可上溯黑河 , 下达同江以远 公路客运 , 每日有 10 多次客车往返其间 . 镇区建设 , 有 1982 年完工的中苏会晤厅 , 有新建 450 平方米 的船站及镇政府办公楼等。此外。沿江永久性提防业已竣工,提上有宽阔的水泥块路面,两旁植有花木,宛如沿江公园。镇东北名山岛为县内外各界人士慕名前往之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不绝。登上名山之颠,远眺苏联,近瞰镇区,更为游人所神往。 |
团结镇 |
" 位于县城之南,东接莲花乡,南连苇场乡,西部、北部与共青农场生产队相邻,地貌属低平原,海拔高度在 100 米 以下,无山无河,多沼泽地,年平均气温高于县平均值,约为 2 0 C 左右。土壤多为草甸土沼泽土。早在 1000 多年以前,团结地面就有黑水 靺鞨 人生息其间。 1983 年在社办砖厂附近发现古墓,经专家鉴定为隋末唐初之遗存。今日团结乡治,始建于 1943 年,系伪满时强迫桦川移民所建,初名一心屯,因其在伪县治之南,民间习称南段。建国前辖于凤翔镇, 1953 年改为村(乡级),定名民主。 1956 年建乡,命名团结。 1958 年名第六作业区。 1963 年改为团结公社。 1984 年为团结乡。解放前,境内耕地较少,作物易涝,产量甚低。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逐年开垦改洼治涝,农业生产发展很快,耕地面积居全县第二位,已建成 8 条排水渠,基本上消除了内涝,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已达 75% ,是小麦、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粮食总产量名列全县第三。境内有公路直达县城并延伸到各村。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 ". |
肇兴镇 |
|
东明朝鲜族乡 |
东明朝鲜族乡隶属萝北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县城凤翔镇东南部。原属凤翔镇和团结乡管辖。东明村是凤翔镇建村最早的朝鲜族村,故乡名以“东明”命名。198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凤翔镇和团结乡所属朝鲜族聚居的村屯划出,设置东明朝鲜族乡。 东明朝鲜族乡于1984年8月成立,是黑龙江省萝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目前,全乡行政区域面积4,913公顷,所辖7个行政自然村,总户数1,038户,总人口3,526人,其中朝鲜族1,025户,占全乡农业户总数的98.7%;农业人口3566人,其中朝鲜族农业人口3554人,占全乡农业人口总数的99.7%。耕地面积2,537公顷,其中水田2,051公顷,旱田486公顷。全乡林地面积130.1公顷,草原面积454公顷,水面面积10公顷。乡域内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越,全乡有80%以上的水田采用无任何污染源的自然水灌溉,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土和草甸土,渗透性中等,潜在肥力高,周边地区无大气污染。 - 经济发展 截止2006年底,全乡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641人,按行业可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运输业、商饮业以及劳务输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362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2%;劳务输出人员1,24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7%,其中国内劳务774人,国外劳务473人。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78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17万元,占总收入的76%,因此种植业是我乡的支柱产业;牧业收入641万元,占23%;农民外出劳务输出收入1,2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4,732元。其中全乡有6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7个村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其中黎明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创建先进集体和省级文明村标兵,有4个村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 - 农村建设 农 东明朝鲜族乡村公路建设。东明乡七个行政村的通乡公路里程为23.1公里,其中能通公交汽车的村有六个(即九个自然村)。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这六个村的通村公路铺设了Ⅲ级白色路面,公路里程为10.5公里。剩余12.6公里的通村公路还是沙石路。全乡十个自然村的村内主干路、支路和住宅路总长度为35公里,沙石化率达到100%,其中黎明村内主干路已全部铺设了水泥路面。 村容村貌整洁。每个村内主道两边栽花栽树,各家各户室内外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农机具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禽畜圈养。全乡标准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70%。 - 安居工程 截止目前,全乡房屋总面积为6.9万平方米,其中砖瓦房5.4万平方米,占住房总面积的75%(即砖瓦化率);土草房1.5万平方米(均属危房),总户数为263户。为了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乡政府计划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从今年起四年内将1.5万平方米的草房翻建成砖瓦结构的住房。 - 通讯设施 全乡有固定电话882部,移动电话150部,有电脑25台。文化、卫生设施。全乡七个村均有文化活动场所,活动室内彩电、卡拉OK音响、VCD等娱乐设备齐全,还有乒乓球、台球等健身器材和3,000余册的各类书籍。全乡有1个卫生院和3个村办卫生所。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和关心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上下团结一致,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全乡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提高,乡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市村民自治模范乡、市级“六个好”建设先进乡镇党委、市级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先进集体、市级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 民族风情 朝鲜族是 东明朝鲜族乡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世界六大语系中,朝鲜语的语系尚未确定。 朝鲜族的居室内过门槛就是平地炕,房子用木板间隔成几个单间。中间是厨房,面积较大,一面是炕,一面是地,锅灶就安在炕边。朝鲜族特别爱清洁、讲卫生、屋内布置干净、美观。朝鲜族崇尚白色,素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的饮食具有独特风格,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主食以大米为主,最具民族特色的打糕和冷面。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的主食,就像汉族人吃饺子一样重要。朝鲜族冷面更是别具一格,朝鲜族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能“长命百岁”,故又称“长寿面”。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特别是三伏天喝狗肉汤已成习俗,他们烹调的狗肉和狗肉汤,独具风味,味道鲜美,冬可驱寒,夏可消暑。辣白菜是朝鲜族喜欢食用的泡菜,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味道鲜美,白菜白、辣椒红、姜丝黄、大蒜丝微绿,看上去赏心悦目,诱人食欲;吃一口是酸辣甜咸,越嚼越有滋味,深受各族人民欢迎。朝鲜族素以讲究礼仪著称,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头顶搬运,是朝鲜族妇女的一种独特的劳动习惯。她们从小就学习用头顶东西,长大成人后,便都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不论是水罐、粮袋、包袱,还是其它什么东西,她们都不用肩挑、背扛或手提,而是放在头上顶着,行走自如。朝鲜族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生活丰富多彩,每当节日来临,到处都能听到古老的伽耶琴、长鼓和洞箫的优美声音,人们穿上艳丽的衣裙压跳板、荡秋千、摔跤等,气氛十分热烈。 - 民俗活动 朝鲜族的民间节日主要有岁首节(春节)、上元节(元宵)、农历三月三、寒食节(清明)、燃灯节(农历四月初八)、梳头节(农历六月十五)、秋夕节(中秋)、重阳节、冬至节等,其中,岁首、上元、寒食、端午、秋夕、冬至为六大节日,是人们要特别庆祝的。节日期间,除品尝特别的节日食品外,朝鲜族人还组织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春节期间除唱歌跳舞外,还到田间烧火堆,以驱害虫;寒食节、端午节要举行荡秋千、跳板等活动。岁首节农历正月初一岁首是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除夕夜人们坚持守岁,元日早餐吃打糕或大黄米饭,午、晚餐吃大米面做成的“德固”,喝“屠苏酒”。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吃“五谷饭”,喝“聪耳酒”,进行各种游戏。寒食节4月4日--6日之间同汉族的清明节一样,踏青扫墓,祭祀祖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开展荡秋千、跳跳板等活动。流头节农历六月十五是朝鲜族特有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携带食品来到水边,在这里沐浴、宴乐,以求流水能带走不祥。秋夕节农历八月十五庆贺丰收,做打糕、松饼。冬至12月21--22日之间要吃用小豆、大米、糯米团子做的小豆粥。 - 所辖村屯 黎明村隶属于萝北县东明朝鲜族乡,位于萝北县凤翔镇东南7公里处。全村总户数224户,总人口835人。行政区域面积57 东明朝鲜族乡6公顷,总耕地面积490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18元(不包括富余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近些年,黎明村在省、市、县、乡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怀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农民逐渐富裕起来,村容村貌、人居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坦的水泥路一直从村里通到萝北县凤翔镇,村内70%的道路也铺成了白色路面,村西建了村大门,两条东西走向的主街安了路灯,建了休闲广场,安装了十套健身器材,100%的农户家中都看上了有线电视,接通了电话,喝上了自来水,房屋砖瓦化率达到98%,有80%的家庭已经建起了卫生厕所。一到夏天,黎明村就呈现出绿树环抱、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
太平沟乡 |
萝北县辖乡。1956年置太平沟乡,1964年更名兴东乡,1966年改太平沟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面积607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太平沟、金满屯、炭窑沟、石虎沟、南河、兴东、新河口、十四河、九里庄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大豆。. |
环山乡 |
" 位于县城西北,东隔鸭蛋河与延军农场为邻,南面连接凤翔镇与共青农场,西邻奋斗乡,北为鹤北林业局伟东林场。全乡地处山区,北有佐武山、双子山、尖山等,山势险峻。东、西属浅山区,南为山前漫岗,地势西高东低,有南北走向的大洼地,洼内多季节性小河,流入鸭蛋河。无霜期约 110 天左右。环山乡系 1975 年从奋斗公社划出而新成立的公社,初名尖山,因与宝清县尖山公社同名,故于 1981 年 4 月以其环乡皆山而改名环山。 1984 年改为环山乡。该乡山多地少,不利于发展农业。境内矿藏丰富,石墨的蕴藏为亚洲第一;还有优质的石英矿、大理石等。为开采石墨,省、县已与香港联合经营。投产后将成为县内第一大企业。山区土特产品较多,盛产木耳、猴头、蕨菜、药材、蜂蜜等,尤以木耳为大宗,被誉为木耳之乡。 ". |
萝北县林业局 |
萝北县林业局位于黑龙江鹤岗萝北县。下辖: 230421400501 121 太平沟林场 230421400502 220 大马河林场 230421400503 220 金满屯林场 230421400504 220 云山林场 230421400505 220 渔米河林场 230421400506 220 二十里河林场 230421400507 220 凤翔林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