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勘村,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山村,她位于远近闻名的公婆岩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穿村而过的石新线为村民提供的便利的交通。全村现有113户人家,300多人口,现村党支部书记应加治,村委会主任应永强。在他们的带领之下,班子一班人齐心协力,真诚的合作,向美丽乡村的目标奋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84115 | 321000 | -- | 查看 黄泥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古塘里村 |
古塘里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芝英街道,全村有112户,共308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厂房出租,村里办厂能人较多,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办厂和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人少。外来人口多,近300人,村中有专人负责登记外地人租住的信息。 古塘里村于2004年开始百村整治,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洁化等“六化”为标准,修建绿化带,美化环境,清洁池塘、增设路灯、添置健身器材、实现道路硬化,并安排专人做清洁卫生,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村中的电网和通村自来水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
南山沿村 |
芝英街道南山沿村现有农户116户,总人口386人,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环绕。 2007年起南山沿村全村村民在村两委领导帮子带领下,在上级领导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进行了“六化整治”,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已先后累计总投入300多万元,村庄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儒堂村 |
儒堂村位于永康中部,属芝英镇管辖区,永芝公路贯穿而过。儒堂村位于芝英镇西南方向,距中心镇3公里。全村共有农户346户总人口938人,全村共有耕地509亩,2006年经过新农村改造,村容村容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
桑元下村 |
桑元下村地处芝英优美的华溪河畔,距永康市区12公里,距东永一线约200米,东临芝英三村工业区,南靠芝英钢铁市场,西接天行不锈钢市场,北依环境迷人的芝英华溪公园。 桑元下村共有139户,435人。自2005年以来,村两委便将老村改造列入议事日程。2009年,老村改造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9年7月30日市政府第三十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进行老村改造的决议后,村两委便着手开展老村改造工作。从实施细则的制定,到全村农户的思想动员,从旧房的确权登记,到老屋的估价赔偿,从拆迁合同的签订统计,到参与改造农户的旧房拆除,桑元下村走每一步都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厚积薄发。如今,第一期改造农户的建房位置已确定完毕,定桩放样工作也0完成。第一期共签订合同66户,拆除老屋占地面积3330m2。共落实安置户52户,人口143人,占地面积4290m2。规划改造后的桑元下村拥有21幢外观整齐的新居,占地面积12000m2,建筑层次为三层半,户型为60m2、90m2、120m2三种,建筑面积43000m2。村两委根据实际情况,为节约土地,在严格执行市委【2009】10号文件的前提下,对可安排80m2、100m2、140m2的农户分别缩减为现在的60m2、90m2、120m2。改造计划分三批实施。 第一期拆老屋面积3327.27平方米,安置52户,安置面积4290平方米,第一期安置户已建好三层半,全部结顶;第二期拆除老屋面积4952.57平方米,已安置43户,安置面积3840平方米,已基本建好二层或三层;第三期拆除老屋面积2600平方米,安置34户,安置面积3300平方米,已打好地梁,开始建造第一层。 到2012年6月为止,只剩下几户钉子户,一个崭新、整齐、美丽的桑元下新村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他们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各界支持。永康市委、市府、城乡一体办、国土资源局、规划局、镇党委政府在规划调整、审批、土地指标落实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为老村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村书记、主任及二委干部事事做在前头,以身作则,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老村改造才得已呈现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新气象。(3)广泛宣传,相互谅解。村二委干部召开会议,张贴标语,上门做好有关户的思想工作,赢得大多数村民的谅解与支持,为顺利推行此项工作打下基础。(4)严格要求,出台细则。老村改造工作牵涉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的有关政策和精神,制定好《桑元下村老村改造实施细则》,使老村改造工程,有章可循。(5)公平公正,取信于民。村二委干部无论大事小事都经集体讨论决定,一般事项由村二委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如《实施细则》的制定,抓阄形式的确定,规划调整都经过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并及时公示,做到取信于民,稳定民心。(6)掌握动态,把准脉搏。及时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部份村民的思想工作,是确保这项工作推进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7)严格监督,确保质量。村二委干部非常重视按规划建房工作,抓阄前就建立建房保证金制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经常检查农户的施工情况,如发现有不按规划建设的行为,便及时给予制止,确保安置户按规划施工,安全施工。 桑元下村经过老村改造,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幢幢整齐的新房拔地而起,宽广的道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把桑元下村建设成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 |
下徐店村 |
下徐店村位于芝英镇东北处,离芝英镇3.5公里,有村民小组12个,农户766户,人口2056人,党员75人,村民代表46人,以前下徐店村民大多以抽粉干为生。 |
郭山村 |
郭山村地处永东公路边,人口839人,现有农户286户,设6个村民小组,土地356亩,现有党员29人. |
八村村 |
芝英八村位于东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左右,一条芝英到方岩的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全村现有450户,人口1230多人,村民多数以应氏聚居,民风淳朴。以前村民收入主要是靠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私营企业迅速发展,涌现出纳税百强企业,如万泰铝业有限公司等,村民富裕。八村班子一班人团结一致,从2009年开始进行村庄整治,现已进行了外墙粉刷、池塘修砌、污水管道埋设、农户改厕、自来水改造、路灯亮化,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力争永康市的小康建设示范村。 |
岘口村 |
岘口村坐落于芝英镇西南部,全村共有1800多人,村口一条石四线(石柱—四路)穿插而过,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自“三清四改”通过验收以后,岘口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加优美迷人。全村基本完成了外墙粉刷、道路硬化、池塘净化等工作,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特别是去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装上了自来水,村民告别了以往饮水难的问题,全村男女老少笑逐颜开。今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人民必将同心协力,修道路,惠民生,保稳定,促增长,开创和谐小康的美好明天! |
六村村 |
芝英六村地处芝英集镇中心,现有522户,人口1364人,东与芝英七村相连,南面为游溪塘村,西至芝英五村,北面是芝英四村。改革开放前六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多地少,所以六村走南闯北经商讨生活的村民较多。改革开放后,六村积极发扬前辈走南闯北不怕辛苦的精神,村民纷纷办厂经商,现已形成以保温杯、衡器加工为主的五金产业体系,并涌现了天行集团等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从2008年开始,村集体投入200来万进行村庄整治,安装了自来水、雨污分流处理等管道设施,并进行了池塘砌衬、外墙粉刷、路灯亮化、道路硬化等工程,使六村面貌焕然一新。 |
横沿村 |
芝英街道横沿村,由横沿、下溪滩两个自然村组成。坐落在永东一线两侧,由华溪与东大堰环绕,全村177户,人口518人,耕地面积有126亩。本村民风淳朴,班子团结,工作肯干。2004年以来,我村抓住机遇,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
仙陵村 |
芝英街道仙陵村现有农户118户,总人口319人。村处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东面青山绿水,南与西卢相邻,西与油川相邻,北是儒家村。2007年起仙陵村全村村民在村两委领导帮子带领下,在上级领导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进行了“六化整治”,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全村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村庄美化在市委政府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鼓舞和村两委“六化”整治宣传下,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村全面开展外墙粉刷,粉刷墙面总面积43000平方米,村一百多户“赤膊房”基本上穿上了“新衣裳”。 道路硬化村级道路根据村庄规划,做到了合理布局,主次分明,全村基本上家家都通上了水泥路。村主干道、各支路、包括环村公路在内,道路硬化这块总共投入了85万元;休闲广场包括绿化也陆续展开,尚待完工。为了改善水质,农户用水全部安装自来水,共铺设自来水管道总管1200米,分管3000米,整个改建工程共投入25万元。 村庄绿化由林业局进行绿化规划设计,已开展村中主要道路两旁、溪旁周边、房前屋后的非硬化地面的绿化工程,总计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 卫生洁化经村两委多次实地察访,根据仙陵村实际情况,以农户要求为出发点,共铺设污水管道总管800米,分管2000米,建造公共厕所1座,垃圾桶55只,搬移粪缸200只,建造垃圾池1个。 亮化工程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已装上了路灯40盏,村内通道及拐弯处路灯尚未安装。 池塘进化村溪流800米及4口池塘已经全面清理,洗净塘泥、四周砌石、抱岸,砌好塘埠头。 这两年我们仙陵村的村庄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其次要感谢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还有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村庄整治工作能顺利开展。今后,我们仙陵村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一致,加大整治力度,完善未完善的工程,吧仙陵村建设成一个山清水秀、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 |
鲤鱼塘村 |
鲤鱼塘村位于芝英镇西北,有户籍人口800人,农户约280户。在2006年村里进行了新农村建设,道路硬化,池塘净化,房前屋后的绿化等建设,村里的环境焕然一新。 |
松塘园村 |
松塘园村又称松川,村名源于村口的松塘。微风下的松塘,池水清澈,碧波荡漾. 松塘园人逐松塘而居,生生不息,对松塘有着深深的依恋。2007年对松塘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淤工程,并且在四周种植了树木以加固塘岸,另松塘重新焕发出欣欣生机。 坐落在松塘西岸的胡氏宗祠,于2009年12月重建竣工。新落成的胡氏宗祠是松塘园村民集资一百五十余万建成,庄严肃穆的胡氏宗祠体现了松塘园村村民勤劳致富,富不忘本,团结一心的卓越品质。 |
三村村 |
芝英三村位于芝英集镇北面,在芝英镇政府以北约1公里,下辖金家、山头下二人自然村,人口666户1770多人。三村集体经济发达,2010年通过芝英钢铁市场、芝英菜场等集体资产的运作,集体收入达到1800多万。同时,村民依托钢铁市场的带动、辐射作用,全村形成了以钢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村民收入达到11300多元。2011年5月,村里投资4万多元完成路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00多盏。村三委班子准备在本届任期内扩建钢铁市场,进一步扩大集体经济收入,建设三村住宅小区改善居住环境,建设一个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美好的芝英三村。 |
街头村 |
街头村位于我市中部,南沿永东公路一线,北通芝英镇二期工业园区,全村共有农户305户,总人口数819人,耕地面积358亩。 以前街头人以做手艺、做小百货生意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干部群众在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收入稳定的情况积极投入改革开发的浪潮。到目前已发展成为有制造加工、彩印包装、客运货运、素有运输专业村之称。 村庄内电网、自来水、电话、电视、广播、地下水道改造,并创办露天舞厅、百岁堂、村办公综合楼。建造卫生公厕二座,道路硬化,环村路修成,池塘彻底治理,危旧房乱搭建房拆除,安装路灯、仰天粪缸消失,科普宣传成立,篮球队、鼓乐队,全村外墙粉刷等等使村庄面貌涣然一新,形成了和谐文明的新街头。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今后街头村将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地支持和关怀下能够更上一层楼,使街头的明天更加阳光灿烂。 |
王上店村 |
王上店村位于永康市中部,属芝英镇管辖,永芝公路贯穿而过。全村共有农户228户总人口647人,全村耕地468亩。2005年村庄整治.新农村改造,如今村容村貌改换一新,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
练结村 |
练结村位于永康市芝英街道,全村286户人家,共798人,拥有耕地面积480亩。练结村是有名的革命老区,永康县委的诞生地,也是永康市重点开发的红色资源之一。 |
柿后村 |
永康市芝英镇柿后村是永康市的第8大村,位于永康中部,永(康)—东(阳)公路一线边,距离永康市区10公里,方岩风景区5公里。由柿后、东畈、溪头、半月沉江四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3平方公里。交通便捷,环境宜人,民风淳朴,物阜民丰。 柿后村现有耕地905亩,人口2320人,865户,党员66名,小组代表53名,大小企业80余家,外来务工人员2000多名,村民年平均收入7000余元 ,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50余万元。 2007年柿后村有幸被列为省五个县市级百名书记下农村蹲点调研之一。3月19日至24日,市委书记徐建华前来我村蹲点调研,这是一段令人难忘、千载难逢、百年不遇的好日子。从此, 柿后村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徐书记在蹲点调研期间,深入企业、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了解民情,帮助我们解决遗留问题,理清思路,确定工作目标。当徐书记亲眼目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房屋破旧、卫生环境差时,动容了, 他建议我们村两委建造一座“新永康人之家”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如今,投资320多万元的“新永康人之家”已落成,2—4层用廉租方式出租给了“新永康人”,一楼为商业店面, 经过投标招租,共收入资金50余万元。“新永康人之家”的建成,为永康市委市府如何规范管理、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004年前柿后村级组织班子处于瘫痪状态,公章由街道保管,无人任职。遗留矛盾错综复杂,各项工作无法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于2004年8月芝英镇党工委着手安排我村进行提前换届,推选陈建勇同志为党支部书记、产生新一届支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几年来在市委、市府、芝英镇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广大党员群众的默切配合,群策群力,特别是在市委书记徐建华同志的支持和关怀下,解决了很多遗留问题, 收回应收款上百万元,自然村之间的历史矛盾和工作问题都得到了缓和. |
上胡村 |
上胡村位于永康市芝英镇北端,属丘陵地带。全村有154 户人家,共441 人。农业、手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是上胡村的传统产业,其中以制作土索面和斗笠这两个副业较为有名。上胡村制作斗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文革时期,因其属“支农”性质而不受打击,现村里还有5、6户人家农闲时继续这门手艺。过去,一部分村民曾以小冶炼为主要收入,在05年小冶炼被取缔后转移到江西一带,极大地改善了上胡村的环境质量。 上胡村于06年开展村庄整治,村庄基本实现了“六化”。村两委在保持村内整洁方面,实现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让村民养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村两委成员还要定期检查,监督卫生工作的进行。村内道路多以石板和水泥为主,村两委还组织文化宣传,特别是祠堂、老房子和主干道路旁的墙头书画,成为了上胡村的一大亮点。 这些年来,上胡已经获得:“金华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永康市文明村”、 “先进党组织”和2006年度“村庄整治活动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 |
柳前塘村 |
柳前塘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芝英街道西部,东临省道东水一线,西靠芝英二期工业园区,现全村有农户240户,共700人左右,外来人口400多人,耕地面积283亩。柳前塘村曾叫名“后泉塘”,因村民姓柳居多,改称“柳前塘”,后雅称“柳川”。前塘村人曾经靠手工业打锡、补铜壶为生。现在,村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在永创办企业、在外地开店或跑业务,且大多从事五金产业。村里土地在整改后,大部分给村里的种粮大户获外地人承包。 柳前塘村农村整治工作开展较早,进行了村庄农田、电网的改造;实现了道路硬化、四旁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建立了科普培训基地、科普宣传窗、科技阅览室等,还创办了农民夜校;村内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全村110名老人每年都有一定补贴和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柳前塘村因在整治工作中表现出色,通过了永康市百村整治的验收。 柳前塘村还先后获得“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村”、“先进宣传教育阵地”、“永康市文明单位”、“永康市卫生村”、“金华市科普示范村”、“永康市村庄整治样板村”、“永康市文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继绪塘村 |
芝英镇继绪塘村,位于芝英镇南部,距镇所在地有五里左右,与前山杨上村,郭段村接壤,东与儒家村相连,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继绪塘村现有94户人家,250余人口。村民民风淳朴、勤劳耕作,农业收入主要靠种植业,整个村没有抛荒现象的发生,主要种植桑葚,面积有一百多亩,是全市最大的采摘桑葚基地之一,在正常的产景下,光卖桑葚这一项就有40万左右,给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村班子一班人团结一致,齐心齐力。迎接今年的十月份通过市城乡一体办小康示范村的验收。 |
七村村 |
七村位于永康市芝英镇的东北部,地势平坦,人杰地灵,现有人口1130人,自2006年3月开展村庄整治以来,村三委干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以村庄整治的“六化”标准为基点,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按照“村美、户富、风气好、班子强”的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现已投入资金530万元,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推进了物质文化、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已通过验收,成为了金华市小康示范村。 |
黄店村 |
黄店村有287户农户,人口735人.处芝英镇南面,东与松川村(陈店自然村)相连接,西面是马坊村,南面是宅口村,北面是横沿村。距政府3公里左右,交通方便,村民勤劳致富,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工业与其它村相比相对落后。令后要不断加强班子团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使村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层楼。 |
四村村 |
芝英四村地处芝英镇中心,与芝英一村、二村、三村、五村交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芝英车站就在附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四村与各个村紧密联系在一起。 |
五村村 |
芝英五村位于芝英镇的西南角,处在五金之乡老芝英的入口处,原来通衢大路穿村而过,这就造就了五村人在致富路上先行一步。我市有名的金属压延企业,如永康永压铜业有限公司、浙江创新铜业有限公司就在五村起步、发展,现已进入纳税百强企业。并带领一批五村人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全村总人口685人,共236户,耕地面积169亩,五村的人多地少促使五村80%以上人去办厂经商。五村村民在村班子领导带领下,正走在一条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
隔塘村 |
隔塘村原本就是一个美丽洁净的小乡村,村民们勤劳勇敢,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办厂。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村委会主任应振丰家的浙江宝鑫薄板有限公司,现有职工300多人,主要生产不锈钢带、冷轧薄板,年工业产值5亿元,税收达到了300多万元。村委会主任正是凭借着那份以身作则的信心带领村民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
前山杨上村 |
前山杨上村隶属芝英镇,现有农户180多户,总人口560多人。位于市区东北方向,距城区三十华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三面环山,常年山清水秀。近年来,村二委顺民心、合民意,拆巨资二百多万元,先后开展外墙粉刷、池塘衬砌,搬迁仰天粪缸、修建体育场地与设施,兴建自来水确保了村民的饮用水安全,改善卫生环境,安装了数千米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池。兴建了一座公厕,引导村民各家各户进行改厕,改善了卫生环境;村二委全体成员排除种种困难,不辞劳苦,对全村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安装了数十盏路灯。每当夜幕降临,妇女同胞翩翩起舞,青年男孩龙争虎斗(打篮球)老人、小孩尽兴玩耍,好一派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新农村景象。 |
前山杨村 |
前山杨下村位于芝英镇的东南部,距镇所在地3华里,山清水秀,全村共有人口632人,共228户。村三委班子一班人团结奋进、齐心协力,在2007年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三清四改。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热情好客的前山杨人们希望客人来这里游玩。 |
黄泥勘村 |
黄泥勘村,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山村,她位于远近闻名的公婆岩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穿村而过的石新线为村民提供的便利的交通。全村现有113户人家,300多人口,现村党支部书记应加治,村委会主任应永强。在他们的带领之下,班子一班人齐心协力,真诚的合作,向美丽乡村的目标奋进。 |
应南溪村 |
应南溪村共有人口510人,原有农业户173户、居民户17户,合计190户;合并后,农业户121户,居民户17户,合计138户。到目前止已安置113户(农业户103户,居民户10户),未安置13户(包括已拆7户,未拆6户),安置农户率达89.7%,安置面积14680平方米。老房拆除面积:11169.107平方米,拆除率95.8%。(公路旁12户,暂不安排拆)。 第一期拆除老屋面积6293.457平方米,安置63户(其中农业户59户,非农业户4户),安置面积7840平方米,第一期安置户已建四层,部分结顶;第二期拆除老屋面积4875.65平方米,已安置50户(其中农业户44户,非农业户6户),安置面积6840平方米,已进入一层打柱阶段。7户居民户未调剂好,未安置地基。 |
莲湖村 |
莲湖村位于芝英镇西北侧,南与八口塘毗邻,北临清溪镇南湖村,西临清溪镇下山村,东接清溪镇上柏石村,距镇政府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村民278户,共计710位村民。村中土地总面积489亩,其中耕地面积483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35.79元。主要经济作物为葡萄。村民种植一般农作物及果物外,主要依靠外出或办厂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近年来,村两委顺民心,合民意,投资350万元,先后开展了外墙粉刷、污水处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自来水安装。兴建2个公厕,美化了村庄环境。2010年已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被评为永康市小康示范村。 |
八口塘村 |
芝英镇八口塘村现有农户358户,人口970人,距镇政府4--4.5公里,东与善儿干村相连,南是芝英二期工业区(横沿、街头),西与雅庄村相连,北面是莲湖村。村民民风淳朴,勤劳耕作,以前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特别是改革以后,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的收入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村班子一班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2009年开始新农村建设,池塘已进行衬砌,道路进行硬化,建了休闲场所,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路灯也已进行亮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迎接市委农村一体办的小康示范村的验收。 |
油川村 |
芝英街道油川村地处芝英集镇周边,东至仙陵、儒家,南接儒堂头,西至南山沿,北靠近芝英六村小派溪,距市中心约12公里路程。全村600多户,1700多人,外来人口300多人,党员69名。油川村曾荣获金华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永康市“文化示范村”、“卫生村”、“文明村”、“先进党组织”等称号。油川村于2009年底基本完成了“三清四改”新农村规划建设并通过验收。 |
桥里村 |
永康芝英镇桥里村位于东永一线旁,距市区约1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村中民风淳朴,环境优美。 |
郭段村 |
郭段村位于芝英镇西南部,距镇政府5华里左右。南面是仙陵村,北面是继绪塘村,西面是山,东面是郭段到芝英的乡村道路。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全村有149户农户,人口423人,在2007年开始进行村庄整治,经过上届班子和这届新上任干部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外墙进行粉刷,污水管道进行填满,道路进行硬化,自来水进行安装,房前屋后进行绿化,池塘进行衬砌,还建了公厕。面藐换然一新。2009年通过永康市委城乡一体办验收成为小康示范村 |
宅口村 |
芝英镇宅口村响应上级建设新农村的号召,积极开展建设新农村工作。村两委班子根据创业承诺的要求,根据村民意愿,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修建了公共厕所,改善了村环境卫生。并积极开展村精神文明建设,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丰富百姓生活。 |
上英村 |
上英村位于上芝沿线,连接象珠镇上柏石村和芝英镇,交通便利。全村有210户,540人,目前已经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村民安居乐业。 |
上时村 |
上时村位于永康市芝英镇西北,全村有142户人家,共453人。村庄被农田所环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村内一条不起眼石板道曾经是镇上去往清渭街市集的主干道。 上时村于06年开展村庄整治,村庄基本实现了“六化”。道路方面,已建成环村公路,房前屋后进行道路硬化及适当绿化;卫生保洁方面,实现生活垃圾户集村收;溪塘建设方面,完成的村内两大池塘净化整治,使之成为了上时村的一个亮点。 |
下西坑村 |
下西坑村基本概况:总人口412人,217户,有支委3人,村委4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15人,村民小组3个,年均收人8000元。 |
后沈村 |
后沈村位于永康市芝英镇,全村136户,人口402人,党员18名,村两委6人,村民代表14人。其交通便利,地处东永二线沿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多年来,村两委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带领村民致力于后沈村的新农村建设。 |
上徐店村 |
上徐店村座落在芝英镇东永一线旁,柿后工业区的红路灯进去。就看到一大片的农田,一排排的厂房和新房子。上徐店村主要以印刷为主,生产不干胶,标贴,制版等。 |
溪岸村 |
芝英镇溪岸村位于永康市中部,东永一线旁,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住户256户,597人口,党员29人,耕地194亩,林地117亩。村民以农业收入为主,改革开放后,依托永康五金和芝英钢铁市场这一大环境,家庭式五金配件加工作坊在溪岸兴起,村民逐步富裕起来,人均年纯收入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06年,溪岸村开始进行为村庄整治,共投入400多万元,在2008年通过了市“六化”整治验收。2009年被永康市评为村庄整治示范村。2010年通过金华市村庄整治示范村验收。2013年通过永康市美丽乡村——秀美村验收。另外,先后通过浙江省民主法治村、金华市文明村的验收,还曾多次被评为永康市先进党组织和计生、综治、外来人口管理先进集体。 |
善儿干村 |
善儿干村是个小村,人口只有二百来左右,村里经济薄弱,但在村二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外墙都进行了粉刷,环境卫生做到每日一清,村里的面貌涣然一新,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
二村村 |
二村坐落在芝英镇的东北面,距镇政府约1华里左右,现有农户269户,总人口738人。村民以前都以农业为主,勤劳耕作。因人多地少,许多人都外出经商做生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私营企业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收入不断提高。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村民更加安居乐业,向着更高的小康目标迈进。 |
雅庄村 |
芝英镇雅庄村位于芝英西北部,距芝英大约10公里。全村共有800户,分属24个村民小组,共2250人,是芝英最大的行政村。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步推进,雅庄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村民们走出了黄土泥墙的老宅子,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建起座座新房。雅庄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村记”现象,即老村庄外面包围的是新房林立的新农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雅庄的“三清四改”工作取得了0胜利。如今的雅庄村显然是一个无论在规模、经济、交通、生产、生活方面毫不逊色于芝英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