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衢州 >> 柯城区 >> 花园街道 >> 立新村

立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立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立新村简介

立新村  立新村是个移民村,1974年为了国家水利建设的需要,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现在花园街道,刚好三十年过去又遇浙赣线取直,衢州站南移这一国家重点工程建没,又一次顾全大局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全村总共212户、515人,剩余耕地面积154.3亩,人均耕地0.3亩。全村共有垃圾房1座、垃圾池3个、垃圾筒8个。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802011 324000 -- 查看 立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立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立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福苑社区

  福苑社区位于花园街道上洋广汇建材广场西侧,交通便利。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百姓和谐。   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为浙赣铁路取直改造(衢州段)拆迁户的安置新村,涉及到市绿色产业集聚区新新街道、黄家街道、衢江区樟潭街道、柯城区花园街道四个街道11个村,社区共有安置户302户,常住人口957人,流动人口931户,2289人。小区2004年开始建设,总共用地186亩。社区办公用房面积350平方米,工作人员四名。社区有两个室外健身活动场所,一家专做外贸的中型企业,一家省二级幼儿园。   福苑社区是一个特殊的社区,社区居民来自农村且外来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是福苑社区的基本特点。自从社区成立以来,经过努力,使这个新村一改往日的脏、乱、差现象,也解决了马路菜场的拥堵,虽不是同村人的邻里之间也和睦了。同时,社区为丰富居民们的生活,社区经常举办各色活动,为居民们的生活更添乐趣,也提高了居民的自身素质。2015年,上洋村支委周根耀夫妇等七人捡到巨款如数归还失主的动人事迹进入“中国好人榜”评选。10月,社区建成了居家养老、文化体育、健身娱乐等社区0小场所,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区将继续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争取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同时开展多种形式丰富的社区活动,让居民真正体会到社区生活的幸福与充实,社区将更加努力,开拓创新,把福苑社区建成文明和谐的特色社区。   

安装社区

  花园街道安装社区位于风景秀美的乌溪江畔。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辖区范围东至白沙溪,南至柯城食品站,西至衢化公路,北至紫荆丽江小区。社区内楼房整齐,环境优美,社区共有紫荆丽江小区、省安装小区、彩印厂小区、柯城供电所小区、花园食品站小区、证券大楼小区、滨江综合商住楼小区等七个居民小区,总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户数3861户,人口5672人。社区有共建单位6家,联系部门2个。现有专职社区工作者5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人,其中本科文化5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社区党委下设4个支部,社区在册党员有119人,在职党员97人。社区建有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党建室、启明星青少年工作室、家长学校、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健身房、警务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办公服务场所。   近年来,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紧紧围绕社区和谐建设,先后开展了各类便民、利民活动,凝聚了广大群众的力量,服务了广大居民,极大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认同感,获得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社区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省级文化特色社区、市级示范型城市社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科普社区、市充分社区创建先进集体、市体育先进社区、二星级社区(服务)、区级先进团支部、区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级十佳卫生先进单位、区级先进老年活动室等荣誉称号。   

新苑社区

  花园街道新苑社区西邻黄家街道上草铺村和花园街道花园村,东临衢化路,社区主体位于巨化老生活区北片,辖区内交通便捷,店铺林立,商业旺盛,是衢化街道、花园街道、黄家街道乃至石室乡村、居民生活、休闲娱乐中心。社区居民主要居住在东至文昌路,南至北一道,西至厂前大道,北至东排渠的范围内,有建工贸小区、花苑小区、华锦园小区、省五建花园楼、商业公司宿舍楼、四方工贸楼等六个小区组成。与衢化街道文昌社区、昌苑社区相邻,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管理居民户2132户,人口5150人。社区居民构成主要以企业退休工人、外来务工人员、改制破产企业下岗人员、花园街道所有非农分散户为主,老年人,低收入人群等-占比较大。目前社区办公地点位于花园街道花园新村内。   新苑社区于2003年10月成立党支部(原花园社区党支部,2013年12月更名为新苑社区党支部),现有在册党员32名,其中预备党员两名,在职党员77名。社区在册党员老龄化较严重,并居住分散,基本以居住在花园街道、衢化街道乃至黄家街道各村内的非农党员和企业退休党员为主,党员的平均年龄在58岁,50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65%。   为便于居民办事,社区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还先后成立老年协会、计生协会、残疾人协会等组织,并在社区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再就业指导站,保护妇女儿童办公室等一系列服务体系。在社区逐渐进入老龄化过程中,社区排除困难建立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和周边老年人提供服务。   经过多年建设,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老龄规范化社区、市级文明社区、市级科普社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市级示范型学习组织、区级科普社区、区级绿色社区,2015年又成功评为“示范型城市社区”。   

平园村

平园村  五坪村位于衢化公路两侧,离巨化二公里距市区二公里,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行政村下层6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分别为:五坪、毛家、高桥头全村总人口714人,其中男348人、女366人、292户、60周岁以老人82人,全村耕地面积389.09亩,其中水田355.09亩,旱地34亩。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6090万元,种植总产值26.5万元,牧业总产值94.35万元,2006年未村集体固定资产910万,现有村集体房屋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水泥路总长2600米,三面筑渠道4600米,村集体人均可上配现金500元。   

花园村

花园村  花园村地处花园街道的中心位置,紧邻巨化集团公司,全村现有373户,907人。近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努力践行“-”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6532元,村集体收入75.3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街道先进党支部和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村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溪东埂村

溪东埂村  花园街道溪东埂村位于衢城南面,距街道办事处南约2公里处,衢黄路横穿该村,美丽的乌溪江傍村而过,二交分公司终点站位于该村村口,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该村共有3个生产队,210户,486农业人口。村民代表以上干部共35人,其中党员19名。该村集体固定资产雄厚,按现价约2000余万元,年集体收入约60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村民分配)。该村60岁以上老人80余人,每月享受村生活补贴40—50元不等。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40元。   

普珠园村

  花园街道普珠园村位于衢州市区南郊10公里处,距巨化集团1.5公里。有一条自南向北溪河(石室堰)和二条自西向东的衢化引水渠穿村而过,将普珠园村分割成四个区块,村内溪畔两侧古树参天,村外周围桔树环绕,呈现出一片园林式村庄的风貌。村庄由洪桥和普珠园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四个村民小组,232户, 687人,村两委干部共11人,党员22人。村内保洁员2名,配置垃圾桶52只,建造公厕3座。2006年在市区两级政府“五城联创”活动的要求下,普珠园村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官碓村

官碓村  官碓村位于巨化集团公司南面,全村占地0.85平方公里,全村在册人口997人,外来暂住人口500余人。      花园街道官碓村始建于明朝永厚年间,通往官碓的东西石桥建于明代永厚年间,故命名为永厚桥。桥身刻有“永厚桥”字样。   官碓村村名来历:官碓村中有条河叫石室堰贯穿南北,当时百姓聚居于此,创建水碓椿米,但受到官吏的阻挠而未建成,后有徽州在西安县(即今衢县)任书吏到这里来椿米,因而得名“官碓”,即-人来的碓。   官碓村的聚居人群:明朝严嵩被罢免后,遭满门抄斩,其严氏宗族四处逃亡,有一支(一家人)不敢居住在陆地上,整天在船上打渔为生,晚上栖船安息,而后从严州府逆流而上,后因捉拿严氏风波基本平息,停留在今三菜园安居(即巨化水厂渠,即现在的塔坛寺村),后又移居到官碓。因此,官碓严氏是最早的居民,相继的祝氏从江西迁徙于此,卢氏因福建战乱从福建莆田移居于此,王氏从江山移居于此,因此官碓村最早的居民是严、祝、卢。、王四姓。   官碓村至今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几经社会的战争-,但因自然地理的优势(水陆交通便利)乘船直达衢城,逐步形成了一个小码头。船在此停留安息,第二天既能到达城里。全盛时期村中有饭店四家,杂货店两家,肉店三家,豆腐店五家,木行五家,水碓四座,酒店(酒坊)四家,药店一家,热闹非凡,在官碓帮工的,做生意的都在次安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官碓”人。   他们来自江山,江西,遂昌,浦江,福建。附近的来自廿里,大洲,乌溪江。特别是建黄坛口电厂,从乌溪江迁来的移民有上百户,因此官碓也是一个大移民村。因此官碓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大村,有近60种姓氏,目前全村共有1016人。   

缸窑村

缸窑村  花园街道缸窑村距衢州市区10.5公里,东临乌溪江,北靠巨化集团公司,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全村现有住户273户,常住人口1086人。其中农业人口758人,耕地面积468亩,人均耕地面积0.62亩,山地面积800亩。全村有两个自然村:缸窑村、堰头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21人,党支部、村民会、治保、调解、团、妇、兵多级组织健全。村民以种植稻谷、蔬菜、柑桔和从事第三产业为主,缸窑村区域内有八达纸业有限公司、华械工程有限公司、水泥预制厂、砖瓦厂多家企业。全村2005年人均纯收入582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2.84万元。   

塔坛寺村

  花园街道塔坛寺村位于衢州市城南,东临原野塑胶公司,南靠上祝村,西接巨化热电厂,北临巨化公司铝厂。耕地面积47亩,共有村民小组三个,62户,91人,其中党员8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3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25万元。   

孔家村

孔家村  孔家村位于巨化公司生活区中心地带,学院路(衢黄公路)穿村而过,村庄面积0.35平方公里,分别在公路东西两侧,全村274人,其中孔家老家共有农户236户,新村共有农户38户,(18户是2000年衢黄路拆迁安置,20户六联房开公司衢黄路街景改造拆迁安置)在册人口473人,而外来人员约有1500多人,加上公路两侧及商业横街和新村农户住宅底层店面营业用房的出租,约有400多家店户在此经营着各种业务,同时还有九号桥菜市场和花园小商品市场两个集贸市场的存在,因此来往的客商人流量很大,所带来的创卫卫生保洁的任务也无可置疑的十分繁重。  

箬篷村

箬篷村  花园街道箬篷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百合新村就在蓝洋铭都西边,樟篷自然村在新火车东边,富苑新村在巨桑家私西边;全村共548人,221户,保洁员2名,垃圾车2辆,垃圾桶221个,垃圾集中收集房一处,保洁员曾高兴负责百合新村的环境卫生,月工资600元,徐土法负责樟篷自然村的环境卫生和公厕管理,并负责将村集中收集的垃圾清运到街道垃圾中转站,月工资1200  

立新村

立新村  立新村是个移民村,1974年为了国家水利建设的需要,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现在花园街道,刚好三十年过去又遇浙赣线取直,衢州站南移这一国家重点工程建没,又一次顾全大局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全村总共212户、515人,剩余耕地面积154.3亩,人均耕地0.3亩。全村共有垃圾房1座、垃圾池3个、垃圾筒8个。  

大门村

大门村  花园街道上大门村坐落在衢州市区南部,距市区5公里,与巨化集团滨一区相邻。是花园街道办公所所在地。全村290户,4个村民小组,村配套组织齐全,村民以种植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年2万左右,全村电话移动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达95%。  

上洋村

     一、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官府在上洋设都称五十九都十字社。解放前上洋属航浦区,将军乡,解放后属航浦区将军乡第五行政村。50年代初改为红星三社。60年代改花园人民公社。70年代中期将6个生产队改为4个生产队延用至今。   二、人文民俗   元末称小南门出城为田铺塘,最上游田铺称上田铺,有学子赴杭赶考,觉得填上田铺不雅,便和父母商量“这里汛期白洋洋一片,不妨改叫上洋如何”,父母欣然同意。学子便在住址栏内填上洋便一直延用至今。每到汛期,江水白洋洋一片,从磨镜龙向南800米,地势高耸,江水涨的越大浮的越高,形似逆水之龙,故得龙背名。上洋最早为来自义乌王姓、江姓人家,以生产传统腐竹和手工粉干为生,已有数百年历史,名扬浙赣两省。   三、村情概况   全村共304户,738人,其中男性388人,女性350人;劳动力人数526人,其中男性270人,女性256人;外来人口1000余人。分上洋、龙背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集体固定资产约3500万元,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950元。   四、组织建设   上洋村党员25人,党员年龄结构:60岁以上7名,40以上12名,25岁以上6名;文化层次:大中专生有9名,初高中生有8名,小学文化有8名,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干部7人,大学生村官1人。村级其它配套组织健全。   五、土地情况   全村耕地面积685亩,其中,种植柑桔152亩、水稻148亩、蔬菜55亩,土地流转约230亩。   六、社会事业   村集体固定资产约3500万元,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950元。主要经济来源:房屋出租、打工、土地流转、以及种植业。目前村有2名低保户。   从2004年开始,村集体先后投入240万元,全面实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级道路已全部硬化、亮化,保洁设施完善(垃圾桶280只、垃圾车5辆)村容村貌涣然一新;修建的老年活动室、村民健身公园;2007年10月起,老年人每月生活费由原来80元提高到100元。村妇女孕检人数150人,每年2次的妇检透环工作都能及时完成,多年来未出现计划外生育。   七、社会稳定   上洋村无黑恶势力,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在稳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个性问题:因1996年,吕林妹与本村村民叶水水(已亡)未办理结婚手续就同居。1999年,吕林妹及儿子叶建红未经我村同意,将户口迁入我村,并要求享受村民待遇问题。对策:一方面继续做好稳控工作;另一方面采取经济补偿方式。发展问题:因专业市场发展迅速,村民房屋基本出租给经营户作仓库,所以,不同程度地出现违章建房发展个人利益。对策:加强有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及时与土管、规划、执法等部门进行沟通,得到有关部门的配合,对违章建筑予以拆除,及时控制违章建筑蔓延。   八、经济发展   上洋村因其区位特殊,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分别引进巨桑家私、浙西驾校、伟龙公司、新建建材、新光石材等10余家企业,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   1、建设福苑新村菜市场5亩土地,目前,前期工作已基本到位,预计投资100万元,于2009年6月开工,10月交付使用,村集体每年增加16万元收入。   2、福苑新村幼儿园综合楼约10亩,投资约800万元,因建设成本较高,需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3、村庄以东200亩土地北临浙赣铁路,南接专业市场城,有利于村建设仓储配套服务市场,增加集体收入。该项目以村集体投资为主,村民入股的形式,目前,正于规划、土管、专业市场协调。   4、经营好现有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稳中增值。   5、福苑新村约15栋农房,面向本村农户公开区位招标,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0余万元。预计2009-2011年,分三期招标。   6、对四个村民小组原有的集体房屋,因年久失修,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九、自身建设   1、加强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比较合理,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核心作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高在群众中威望,给村委会指引好方向,处理好两委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齐心协力为民办实事。   2、加强民主建设。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通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讨论,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集全体村民之智,举全体村民之力,促进了村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上祝村

上祝村  上祝村位于衢州市市区南部7公里处。其中村庄占地面积0.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亩。全村239户,总人口635人,村民小组5个,党员18人,村两委干部6人,村民代表30人。辖区内企业三家,2010年人均纯收达7316元,目前村有2个保洁员,1个公厕,1个垃圾房(垃圾日产日清,保洁员扫地后垃圾直接拉到花园街道垃圾中转站,不进垃圾房),垃圾桶35个、垃圾车2辆。辖区内企业三家。      


立新村特产大全




立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