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坑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全村有五个自然村,沿小溪而居,全长5公里,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管理极为不方便。全村有109户,共计337人,其中低收入农户98户,全村有党员15名,全村耕地面积110亩,山地面积106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毛竹山林经营和外出打工。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为3520元,2009年力争达到在此基础上增加10%。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02209 | 324000 | -- | 查看 龙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双岭村 |
双岭村位于衢州市西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共有2个村民小组,85户、257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70余人;低收入农户69户、217人。籍党员10人,于200年并入毛坞双岭联合党支部。全村共有毛竹林2800亩,山林3000亩,耕地面积34亩,杉木林面积500亩。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毛竹,和外出经商或打工,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 |
治岭村 |
治岭村辖徐家、朱家、上金家坞、下金家坞4自然村,共170户,550人。治岭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犹如一个世外桃源。属喀斯特地貌,村内有溶洞群、山羊石林、太宗祠、千年樟树等独特的自然景观。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土特产如板粟、地瓜干、玉米、柿子等水果味美香甜,在七里乡及周边乡镇都堪称一绝。 |
龙坑村 |
龙坑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全村有五个自然村,沿小溪而居,全长5公里,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管理极为不方便。全村有109户,共计337人,其中低收入农户98户,全村有党员15名,全村耕地面积110亩,山地面积106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毛竹山林经营和外出打工。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为3520元,2009年力争达到在此基础上增加10%。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上门村 |
上门村辖上门、半岭、里坞坑、毛栗坞、新屋5自然村,共130户、450人。全乡目前共有畲族、壮族、回族、布依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其中上门村是七里乡境内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村,村内有畲族365人,至今,该村还保留着畲族民俗文化传统。村内还有竹制品加工能手,村中有蓑衣洞等大量的瀑布和泉眼。 至今,上门村还保存着较完好畲族的“婚礼”和“对歌”畲族传统。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上门村正在着手组建由当地畲民组成的畲村文艺队。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大头村 |
上村村处于全乡15个村的中心段,与乡政府所在地大头村毗邻,距离城区33公里,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8亩,林地4230亩,毛竹2300亩,蔬菜种植300亩。分为上村、高山、早田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 175户、500人,现有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2名。村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高山蔬菜、竹业占全民收入的80%,其余收入产业为养殖业和农家乐经营,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900元,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 2005年10月,该村发展农家乐旅游,是一处集山水风光、农业观光为一体的花园式农家乐特色村,现有银杏山庄、荷香苑等共9户农家乐经营户。居住此村17年有余的艺术家梅谷民夫妇为农家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农家乐经营户的装修全部由艺术家夫妇整体策划、设计,使上村的农家乐更加增添了文化气息和艺术品位。同时,该村发展300亩高山蔬菜采摘游基地,引进了郁金香、荷花、梅花等各类花卉种植,弥补高山蔬菜季节差,丰富了农业观光点。为此,上村村又有了另一个美称——桃源上村。 2008年省委组织部联系该村以来,徐旻、王永国、熊建森三位指导员,不怕农村条件艰苦、食宿简陋,坚持吃住在乡里,工作在村里,与乡村干部、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三年来共筹资500多万元,帮助村民跑部门、争扶持,修道路、建基地,抓信息、联市场,搞来料、促发展,不断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
杨坞村 |
杨坞村 柯城区七里乡杨坞村是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山区村。位于衢城西北部七里乡,土地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 72户204人,森林覆盖率达98%。交通便利,距衢城仅30公里40分钟路程,石七公路通到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比衢州城内低约3—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900毫米,无霜期200余天;环境优美,先后投入240余万元,完成了七里村至杨坞村1.46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洁化、绿化,在桥头建起了村庄门亭,村口建成一块高为1.3米,平面宽为8米的大理石铺面村牌,完成了270余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建设;资源丰富,村内有三叠瀑布、杨花瀑布、红军墓、阴花尖、阳花尖等旅游景点,竹工艺、高山菜、苦丁茶、果品干、红壳笋等农特产品都小有名气。杨坞村山高谷深、空气凉爽,素有“小东北”之称,是市级生态示范村。 “农家乐”是杨坞村投资70多万元,结合康庄工程、生态示范村建设和“万村整治、千村示范”而推出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它以杨坞景区独特的“小气候、原生态、农家屋、高山菜”为背景,以杨坞溪间一公里范围内的山里人家为主体,倡导一种反朴归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儿”的体验式自助旅游。自然景观有杨坞迎宾、蝶鸟听泉、清潭映月、碧池观鱼、红豆双塔等。沿溪涧而上,茂林修竹处另有红军墓一座,是1991年时,衢县人民政府为纪念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一部在此开展革命活动,而英勇牺牲的二名红军战士而修建的。 |
黄土岭村 |
七里乡黄土岭村位于柯城区西北部系石梁溪源头,距衢城30公里,距乡政府1.2公里。辖黄土岭和际头坞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两个村民小组69户175人,其中党员12名,2004年村民年人均收入1600元,2005年村民年人均收入5100余元。黄土岭村属观光游览型河谷、盆地边缘山地气候区,域内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动植物生长茂盛,自然资源丰富,辖区森林覆盖率达95%,行政村所在地海拔630米,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由于山高谷深、空气凉爽,素有“小东北”之称。境内有山里人家(黄土岭自然村)、涧石听泉、香溪观瀑、飞来奇石、际头峡谷、狮头瀑布、树王参天(浙江杉树王)、蝶鸟飞涧等自然景观。经过2005年的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试点村建设,黄土岭村已投入资金110万元,新增了具有丰富山区古村特色的村口牌楼、游步道、农家乐展示厅、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景点,2006年黄土岭农家乐又新建了廊桥、遮羞亭等景点。 经过2005年一年的发展,黄土岭村的农家乐经营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实施合作社管理模式。黄土岭自然村共36户农户除年老、外出经商的农民,已有25户农户从事农家乐经营、备有150张床位,另又引进了上海客商投资1000余万元,在龙潭瀑布上游建造了集娱乐、会务于一体的龙潭山庄。古老的山区村落民风纯朴、居住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一个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黄土岭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浙江省二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浙江省首届魅力新农村”、 “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兴林富民村”;浙江省第一个制订规范的农家乐星级标准,第一个成立农家乐职业培训学校,拥有第一所乡村休闲旅游研究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