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衢州 >> 柯城区 >> 万田乡 >> 下方村

下方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方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方村简介

  柯城区万田乡下方村位于衢江北岸、市职教中心以北、杭衢高速公路以南,是一个地理环境优越的城郊村。下方村由下方村、上方村、陈家碓边村和下田铺村4个自然村组成,是万田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有农户464户,1499人,16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28人,支委5人,村委5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规有耕地1200多亩,山地200多亩,村经济以柑桔、蔬菜种植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802214 324000 -- 查看 下方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方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方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文景苑社区

  文景苑社区成立于2013年10月,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白渡村。东起万田乡下方村上方自然村,西至衢州市菁才中学,南起文景苑小区门前大道,北至万田乡人民政府。社区现有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小区2个,住户1302户,总人口3257人。社区现有办公用房50平方米,专职社区工作者3人。由于社区刚成立不久,目前社区硬件设施的配置尚不尽完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和居家养老中心等正在积极的筹备中。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实实在在的工作,提升了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地位,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三和村

  柯城区万田乡三和村位于万田乡东面,三个自然村(碓塘底、杨家溪边、山坑)。村总面积约4200亩,耕地面积1271亩,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342户1064人,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年均人收入7900元。  

慈姑垅村

  衢州柯城区万田乡慈姑垅村地处柯城区西北部,距市区约3公里,从市区坐19路公交车至终点站柘川下即到。   慈姑垅村最早可以追溯到宋真宗年间,距今一千一百年。当时此地有一香火颇为兴旺的尼姑庵,尼姑庵的佃户聚居此地因而成村,村名慈姑垅也由此而来。1949年慈姑垅村随衢县一起解放,划归万田乡所属。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是慈姑垅村的传统风俗,每家每户扎好花灯上街-,为每年的一大盛事。   慈姑垅村占地1082.71亩,其中大部分为山地,以柑桔种植为主,有桔园850亩。全村人口883人,258户,有8个村民小组,0党员23人。村里经济来源有柑桔、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主要的产业是柑桔种植,几乎家家以种植柑桔为生。2008年村人均纯收入为3600元。   近年来,慈姑垅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创和谐万田,建美好家园”的目标,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无论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上都有可喜的进步,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先后获得了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农村新社区示范点、“百村整治”示范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三星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09年慈姑垅村在上级统一部署下,踏踏实实地创建千村示范、百村整治新农村,共拆除露天茅厕93个,新修建排污沟668米,公共厕所2处;为全农户修建化粪池、人工湿地过滤池“三加一”工程153座、沼气池85个。并且修建了一处垃圾回收站,添置垃圾桶60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浇筑水泥停车场700㎡,进村主干道实现全面硬化,路旁路灯亮化;通过灭四害和清理卫生死角,大搞卫生运动,清理垃圾,实现环境卫生洁化,并在道路旁修建绿化带,种植苗木,初步将慈姑垅村建设成了集“美化、绿化、亮化、洁化、净化”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慈姑垅村发展的关键之年,慈姑垅村将以村庄整治、农民增收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发展 “生态、发展、和谐”的新农村。   

蔡窑村

  蔡窑村位于衢州西北,西邻万田村,北与九华乡相连,辖五个村民小组,92户人,332人。0党员13人。全村占地2.16平方公里,进村公路全部硬化。水资源丰富,自来水普及全村,全面解决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做到旱涝保收。村经济来源:柑橘、蔬菜种植、生猪养殖、来料加工、劳务输出等。   08年,全村柑橘种植面积共计170亩,总产量2000吨,全村生猪养殖上规模的农户5户(养殖生猪100头以上),小规模养殖的15户,养羊的1户,共计20只羊,养鸭的1户共计200只鸭,养鸡的1户共计1000只鸡,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7人。2008年全村农户人均收入4860元。   

余家山头村

  余家山头村位于衢州市北部,与衢江区浮石乡交界,毗邻杭金衢高速公路,距离市中心大约20分钟车程,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本行政村由余家山头和蒲塘方两个自然村组成,六个村民小组,共有397户,1123人,耕地面积1905亩。目前全村有中共党员72人,村两委、团、妇、兵干部16人。全村基础建设齐全,进村公路全部硬化。水资源丰富,自来水普及全村,全面解决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做到旱涝保收。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有柑桔种植、生猪养殖、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劳务输出等,2013年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9596元。余家山头村乡风文明,村民朴实,当地的“女儿节”今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儿节”的举办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孝文化,更是推动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今村中孝敬老人、关爱儿童蔚然成风,村民家庭和谐幸福,村庄发展健康平稳。近年来,余家山头村的领导班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团结战斗、开拓创新、任劳任怨、善于结合实际,敢于承担责任,对余家山头的在建项目狠抓落实,成效显著,余家山头先后获得了市、区五星级党支部、衢州市特色文化村、市级文明村、生态示范村、特色文化村、百村整治先进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充分就业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先进村、无-村、和谐村庄等荣誉称号。   一、稳农业开培训,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近年来,余家山头村围绕“村柑桔蔬菜产业化、养猪养禽生态化”的思路,依托村支部书记余新建创办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衢州市龙印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村民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等生态农业。通过保护价收购村民农副产品,较好地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的生产要素集合起来,提高了农民扩种、扩养的积极性,余家山头也逐步形成了以柑桔、养猪、种菜为主,以培育食用菌、经商打工、沼气池建设为补充,农民收入渠道较多的多元化增收结构,农民非农业化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为创建文明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为使扩充村民的农业专业知识,提高村民的自身素质,余家山头村通过专家授课、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全村农业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全方位指导村民建立科学的种植、生产方式,帮助村民抛开经验之谈,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村里借助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开展了农民电化教育科技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现代干部远程教育,每年专门邀请专家对柑桔、养猪、食用菌等种养户进行技术辅导,受教育人数达100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村民学科技的思想意识。   二、重规划抓建设,村庄环境得到新面貌   (1)筑路便民。以前的余家山头村虽离城区比较近,但却是一个闭塞之地,进村的路和村内的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脏、乱、差现象突出,连收柑桔的车子都不愿意进来。在党支部的重视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修建成一条长3.5公里、宽9米的进村主干道道路,受益户数达310户;村内的房前屋后包括绕村道路浇筑水泥路面,全村路面硬化;修建田间道路,浇筑水泥路面,解决村民生产劳动运输难,完成田间道路7000米。   (2)重点抓好余家山头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余家山头村是重点养猪专业村,原来环境污染严重,臭气冲天,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村民的身体健康,和下一代的成长。村两委高度重视,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拆除59座露天粪坑,建有2个无害化公厕,填埋臭水塘3个,建造处理池一个,容积为250立方米,修建一处垃圾回收站,发放垃圾筒300个;全村统一埋下排污管道2000余米,在交通要道安装20盏路灯,全村闭路电视、调频广播入户率达95%,自来水入户率高达100%;村里多次集体统一购买茶花、桂花等高档苗木,每户3~5株种在农户门口,全村公共场所种上花卉苗木,美化环境,绿化村庄,仅种植花卉苗木投资20多万元。村里还组织了由村委成员为主的卫生保洁队伍,保洁员每天卫生打扫两次以上,垃圾箱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每周至少清洗一次,并保持清洁卫生,对公共厕所每天进行打扫清洗。近几年来为了村庄整治,共投资340多万元。彻底改变村容村貌,解决余家山头村庄脏、乱、差的现象,美化了居住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为认真落实中央“三农”政策,配合余家山头村生态农业环境的建设,针对余家山头是养殖重点村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丰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重点抓好沼气建设,全村新建沼气池180多个,太阳能145个,通过沼气池太阳能建设,农户烧饭、烧茶、点灯不用钱,既节约能源,又能促进粪便污水处理,一举两得,利村、利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有力促进村容整洁、环境整治,深受村民的欢迎。   (4)进行宅基地整理、规划新村建设。原有的老村发展几乎没有统筹规划,村两委决定进行宅基地整理并规划新村,主要是围绕“拆、并、留”三个字做文章。“拆”即想建新房的人,必须将旧房拆除,并由村集体种上苗木,农户在新村规划地建房。“并”就是把拆除的地并到邻居处。“留”即将有价值的房子进行保存,留给有经济困难造不起房子的家庭。目前,全村已经有30余户入住新村,宅基地整理面积40余亩。   三、抓和谐促文明,“五美”农户营造良好风气   近年来,围绕争创省、市级文明村,村里十分重视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办起党支部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农民俱乐部、科技阅览室、老年星光之家、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等文体活动,全村室外娱乐、休闲、锻炼广场面积达1600㎡,室内活动室达200㎡。村里成立腰鼓队、舞蹈队和文艺演唱队,与市区坊门街社区结对,开展城乡文化互动和文化走亲活动,大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还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装备了远程教育设施,安装了露天健身休闲器材。从医疗和购物环境看,按照标准建起了较为规范的村卫生室,引进了东方商厦放心超市,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群众看病、购物。近期,村里还积极开展尊老爱幼、创业致富、环境优美、邻里友好、美丽幸福的“五美”农户评选活动,村里共有147户评选上,“五美”农户数达到全村户数的47%,村里形成了团结友爱、邻里和睦、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齐团结谋发展,村班子获取满意民心   几年来,余家山头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尊重农民意愿,村两委干部更多的充当民意的征集者、提炼者和执行者,履行规划、服务、落实的角色,让村民在参与决策和管理中体会当家作主,在当家作主中投身新农村、新家园建设。余家山头经常通过“民情沟通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收集掌握民意。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级重大事项普遍实行“五步决策法”,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自主权交给农民,并配套建有村党员干部受理村民事务“双服务”制度、主职干部任职承诺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言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同时,村里每年研究确定为民办实事具体事项时,都注意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分析论证各件实事的办理效果、投资成本和轻重缓急,基本形成共识后再确定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事项。   为了加强社会综治工作,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村两委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对于村里存在的矛盾纠纷,发挥村干部本土本地优势,使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以化解,力争“小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几年来,余家山头实现了零-率。   五、重教育讲文化,“女儿节”引领孝乡风   2010年正月十八,余家山头开展了首届余家山头“女儿节”活动。余家山头“女儿节”的开发传承,是一项追忆历史、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战略性工程,是孝文化的体现,与衢州市区的周宣灵王庙遥相呼应,符合现在国家极力推广的和谐社会的宗旨。每年的正月十八,余家山头的“女儿们”都会带上亲戚朋友回家看望老人,孝顺父母,并参加村里的习俗活动——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今年,余家山头大会堂将布置成柯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孝文化展示馆),该馆将以图片、展板、实物、视频等形式,通过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柯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成果,呈现万田乡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的内涵。余家山头的“女儿节”每年吸引了全市上万人次民众的参与,不仅扩大了余家山头在全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力,并且广泛传递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的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化了孝文化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在2012年,余家山头“女儿节”更是有幸成功申报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市县乡级文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典范带头作用,影响深远。在2013年初,余家山头孝文化展示馆的建成将“女儿节”孝文化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桥头汪村

  万田乡桥头汪村位于衢州市区西部,是典型的城郊结合村,距市区仅3.5公里。行政村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共计101户,334人,劳动力数240人。全村耕地面积259亩,山地面积80亩,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柑桔及生猪养殖。  

慈张村

  柯城区万田乡慈张村出于石梁沿线一带,下辖慈姑垅村、张家村两个自然村。村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2亩、林地面积310亩、水域面积130亩。全村415户,1247人口,常住人口1210人。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打工和种植柑橘。年人均收入4950元。  

冯坦村

  柯城区万田乡冯坦村处于衢州市西北部,距乡政府3公里,下辖坦上、冯家2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1027亩,其中耕地面积846亩,林地面积23亩,全村总户数403户,1195人,村民的主要产业以粉干加工和蔬菜种植为主。  

谷塘村

  谷塘村位于衢州市区西北,有三个自然村(桥头汪、池家、山后徐),416户,共1217人;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2亩;农业以种植柑桔为主。   

上蒋村

  万田乡上蒋村位于衢州市区西部,行政村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共计175户,人口数528人,劳动力数350人。全村耕地面积500亩,山地面积20亩。村民绝大部分从事柑桔、粮食种植,少部分村民从事养殖、个体经营及外出打工等。  

炉头村

  柯城区万田乡炉头村位于衢州城北6公里,庙源溪中下游,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99.78亩,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265户705人,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年均人收入5900元。  

弈园村

  柯城区万田乡弈园村由白渡和顺碓边2个自然村组成,为乡政府所在地。与西区仅隔沪昆高速,万九线南北向贯穿全村,东侧为庙源溪。村西南角为菁才中学,村东南角为文景苑。全村总户数为312户,人口为905人,外出务工137人。村域面积0.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452.4亩,水域57.7亩。经济以柑橘种植为主。  

顺家路边村

  万田乡顺家路边村位于市区西安门大桥北边4.5公里之外,全村225户673人,有耕地面积691.7亩,杉木林基地500亩,党员31名,预备党员1名,村民代表28名,村三委6名,8个生产队。村庄东北面是庙源溪,西北面是松林、杉林、樟木林和其他,四周环绕柑橘树,山色秀美。  

万田村

  万田村位于衢州市区西北,南邻王家村,北与九华乡相连,有五个自然村(翁塘山、茶叶山、万田、庙岭岗、蔡窑),十七个村民小组,498户,共1418人,其中中共党员48人;土地面积1195亩,耕地面积702亩,林地面积450亩;村级管理水域主要为庙源溪、下坦山水库及其附属沟渠,和翁塘垅水库的附属沟渠;农业以种植柑桔为主。  

王家村

  万田乡王家村东临九华线西临庙源溪,下辖王家、白塔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813人,户数246户,土地面积1010亩,其中耕地560亩,园地400亩,林地10亩,其他用地50亩,王家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外出务工及来料加工收入为主。  

坞石村

  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坞石村坐落在衢州市西区,离市区约五公里,离万田乡政府4公里,与石梁交界处。生态环境优美,是衢州的后花园。坞石村有278户,总人口840人,中共党员32人,村民代表24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16人。全村耕地面积636.8亩,园地有780亩,林地有2200亩,大小水库有350亩,有8个生产队,农业收入主要以柑桔为主产业。  

下方村

  柯城区万田乡下方村位于衢江北岸、市职教中心以北、杭衢高速公路以南,是一个地理环境优越的城郊村。下方村由下方村、上方村、陈家碓边村和下田铺村4个自然村组成,是万田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有农户464户,1499人,16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28人,支委5人,村委5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规有耕地1200多亩,山地200多亩,村经济以柑桔、蔬菜种植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下蒋村

  柯城区万田乡下蒋村所辖自然村1个,辖区总面积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2亩,水域面积50亩。目前户籍数298户,总人口732人,常住人口732人,年人均纯收入8700元,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和打工。集中居住户有298户。   

姚家村

  姚家村位于衢州市浮石衢江北岸,东面与衢江区交界。全村有480户,人口1146人,劳动力790人,6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478亩,其中耕地380亩,园地74亩,其他24亩。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蔬菜、柑橘、外出务工为主。   

荷塘村

  荷塘村位于衢州市区西北,有两个自然村(曼头山、田埔),184户,共514人;土地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0亩;农业以种植柑桔为主。  


下方村特产大全




下方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