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镇赤山口村位于衢江区西部,距市区20公里,距46省道0.5公里,交通便利。辖二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399户1264人口,全村总面积6418亩。本村农民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收入来源。近几年来乡镇奔小康工程和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推动下,本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村道路面进行了硬化、电网得到了改造、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机耕路贯穿桔园和田畈,灌溉渠道畅通,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03111 | 324000 | -- | 查看 赤山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华村 |
东华村位于46省道以南,距后溪镇政府3公里。该新村即花塘、上尖和青龙头三个自然村组成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786户2582人。现有党员72名,全村总面积15297亩,其中耕地面积1949.05亩。村农民人均收入3576元。 1 经济建设 全村靠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村集体固定收入8.28万元。 2 村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7名,其中女支委一名。 3 基础设施建设 村庄道路基本硬化,村容环境整洁,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实施。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大川村 |
大川村概况 后溪镇大川村位于后溪镇东南面,是原来大珠和塘里坞合并的新村,下辖七个自然村。全村有14个生产队,有664户,1993人。后溪镇大川村离后溪镇政府驻地5公里。 大川村人勤劳、肯吃苦,主要收入靠柑桔、粮食、来料加工和外出务工。目前养殖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养猪大户。闲散劳动力农闲主要做来料加工和外出打短工,同时也有部分人发展蔬菜种植,大批中青年人外出务工,使村民的收入大为增加。目前,大川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日趋完善,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展环境优越。目前引进了旅游休闲山庄项目,已快完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本村农家乐和经济发展,大川村今后的发展将更快、更好。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青塘村 |
青塘村概况 青塘村位于衢江区后溪镇西南部,乌溪江水库下游,距后溪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下辖万青、南塘2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 4.3平方公里,共有人口579户11986人,全村林地面积4068亩,耕地1226亩,其他1154亩,属于半山区村。全村劳动力750人,其中纯农或以农为主400人,在当地(本乡镇)从事非农产业为主30人。外出(出乡镇)务工经商320人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320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100户350人(其中低保户35户45人,五保户3户3人),人均纯收入1500——2500元159户480人。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庭前村 |
庭前村概况 衢城以南、距市区19公里,4个自然村,村域面积9.65平方公里,建成区0.35平方公里,耕地735亩,林地1300亩,7个组,党员27明,人口846.农业户口269户,移民200人。 该村村级组织机构配套齐全,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及文化结构均衡,综合素质高较好。 该村基础设施初具框架,村中心主道基本硬化,农田、园地灌溉水系基本具备,耕作生产道路基本畅通,全村生产耕作趋于比较连片集中,2006年村进行了电网线路改造,村民生活和生产用电得到保证。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江滨村 |
江滨村是原来坝下和新塘底合并的新村,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滩的好地方,黄衢南高速路接口处,交通便利,衢州至江滨公交车每一个小时一班.总人口1614人,500户,耕地面积1117亩,山林2610亩,水面906亩38个党员,16个村民小组1205个劳动力,外出打工占50%.本村主要以柑桔为主,外出打工为辅.集体经济良好,每季村务做到公开. 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有力.今年建好村中心路500多米,拆迁房屋10多户,赔偿农户资金50多万元.修好园田化路4条.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目前已动工.目前村民要求从村北至新塘修一条机耕路(山库塘至新塘一). 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办厂,特别是砖瓦厂,本村黄泥资源丰富.投资种养殖业. 下步重点是整治村中污水、道路、环村东西路拓宽等.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下棠村 |
下棠村位于后溪镇政府东面4公里的江山江边,有农户374户,人口1186人,自然数村3个,耕地面积1149.35亩。建成区面积0.48平方公里。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87.7万元,集体收入5.04万元,人均收入6418元。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本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路面全部硬化、亮化;实施了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建立垃圾处理中转站,配齐保洁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改善了。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现状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农民人均收入有明显下降。2009年一季度人均收入有所下降,与2008年第一季度人均收入相比,下降20.4%。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上棠村 |
后溪镇上棠村位于集镇北面2.8公里,北与华墅乡隔江山江相望,东邻下棠村,南邻坝下村,西邻泉井边村,全村总户数404户,自然村数1,村民小组12个,人口1334人,区域面积1950亩,耕地面积1216亩,水面面积115亩。 全村以水稻和柑桔种植为主,劳动力人口718人,外出务工人数245人,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34%,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2751元。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无企业,无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全村有党员数31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区-表1人,镇人大代表1人,村代表37人,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女村委1人,高中文化程度3人,文化素质较高。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村内实施了康庄工程,通过自筹集资等方式,近年来公共浇筑硬化道路2.63公里,垃圾集中收集点4个,沼气池5个,村内环境卫生好,村民精神风貌好。 由于上棠村住宅高度集中,村内沼气建设无场地,导致村内环境卫生及需改善;村集体经济很薄弱,村内无企业厂矿,无其它经济收入来源;农民增收问题及需解决。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前百村 |
前百村座落在江山江边,距镇政府东5公里处,距衢州15公里,东与廿里镇川前村相邻,南与山塘村,西与江滨村,北与下棠、坝下村相邻。有原前河村、百灵街村二个行政村组成,10个村民小组,全村481户,1518人,其中:低收入户 98户281人,低保户37户56人,村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8平方公里,水面0.2平方公里。 1、经济建设。村内无企业,目前村民仍然以种养业为主,其中,水稻、柑桔、生猪养殖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外出务工和个体经济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近55%外出务工者。上年度经济总收入369.4万元,人均收入3490元,集体收入1万余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10.9万元,村级集体收入只有村级运转资金0.7万元,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2、村级组织建设。全村有党员49人,区人大代表1人,村两委班子6人,组织结构健全,村两班子平均年龄44岁,高中文化4人,初中文化2人,文化素质较高。 3、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帮助下,实施了土地平整、村庄道路硬化、新农村建设整治工作等一批项目,完成了村内的1.2公里村中大道的道路硬化和村里的道路1.5公里硬化和污水处理,农户改厕,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洁的村庄整治,达到了前百村容整洁,绿化环境的格局。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泉井边村 |
后溪镇泉井边村位于后溪镇西北部,江山港沿岸,距离集镇2公里,全村总面积2.12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60户,2121人,耕地面积1417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10.81万元,集体收入0.97万元,人均收入5842元,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泉井边村与东华村、大川村、青塘村、庭前村、江滨村、下棠村、上棠村、前百村、坝底村、菖蒲垅村、赤山口村、张村村、后溪村、山塘村相邻。 |
坝底村 |
坝底村位于镇所在地,户数353户,人口1215人,自然数村4个,村域面积2043亩,2008年人均收入6800元。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本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水泥路环绕全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机耕路道贯穿农田园区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现状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农民人均收入有所下降。2009年一季度实现人均收入1950元,2008年同期人均收入2360元,相比下降17.4%。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菖蒲垅村 |
菖蒲垅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户数520户,人口1786人,自然数村1个,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1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400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47.64万元,集体收入9773元,人均收入6288元。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本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水泥路环绕全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机耕路贯穿桔园区等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现状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农民人均收入有所下降。2009年一季度实现人均收入1200元,2008年同期人均收入1300元,相比下降0.92%。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赤山口村 |
后溪镇赤山口村位于衢江区西部,距市区20公里,距46省道0.5公里,交通便利。辖二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399户1264人口,全村总面积6418亩。本村农民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收入来源。近几年来乡镇奔小康工程和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推动下,本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村道路面进行了硬化、电网得到了改造、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机耕路贯穿桔园和田畈,灌溉渠道畅通,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张村村 |
张村位于衢江区西南半山区,距衢城20公里,距镇政府3.7公里,共有二个自然村,分别为张村和西塘。1.经济建设。村内无企业,目前村民以种养业为主,柑桔和生猪养殖为该村的主要产业,外出务工和浇筑圈梁为轻壮年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近50%的外出务工者。 2.村级组织建设。有党员34人,区人大代表1人,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女村委1人。 3.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万亩无公害柑桔精品园区”为抓手,完成张村西塘自然村近千亩柑桔园区改造建设。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后溪村 |
后溪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户数419户,人口1257人,自然数村3个,08年村集体收入34.0811万元,人均收入3960元。主要以柑桔、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本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路面全部硬化、亮化;实施了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建立垃圾处理中转站,配齐保洁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改善了。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现状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农民人均收入有明显下降。 |
山塘村 |
山塘村坐落于46省道东南部,东北相邻菖蒲垅,西南相邻赤山口,46省道对侧是坝底村,人口1214人,411户。村级组织配套齐全,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农村养殖为主导产业,兼外出务工,来料加工,但集体经济来源较少,相对薄弱,社会事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财务公开每季度公开栏公示,情况透明。 发展前景:1、村级配套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有待于加强。 2、村级道路硬化已成为群众反响的中旋律。 3、村里农田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清理制造。 4、村级班子及村级配套组织人员更需学习和加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