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衢州 >> 衢江区 >> 双桥乡 >> 社后蓬村

社后蓬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社后蓬村谷歌卫星地图)


社后蓬村简介

  社后蓬村距乡政府1公里,户数126户,人口414人,自然村数6个,村域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0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339亩,农村经济总收入元135.73万元,集体收入9927元,人均收入2429元。
  社后蓬村与河口村、高田村、山峰村、溪滩村、双桥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803203 324000 -- 查看 社后蓬村谷歌卫星地图

社后蓬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社后蓬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河口村

  河口村距乡政府4.5公里,户数108户,人口394人,自然村数6个,村域面积3.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07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457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元97.75万元,集体收入3989元,人均收入2889元。饮用水安全十分重要。双桥乡以丘陵、山地为只要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照比较多降水充沛、温暖湿润等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多,但降水年内季节极不均匀,一年之中以3~6月底的春雨和梅雨降水量最为丰富,3~4月份的春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1%;5~6月份梅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6%;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气温高,蒸发量大,常出现旱灾;入秋之后有一短幅秋雨量;11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少,多晴冷天气。  

高田村

  高田村距乡政府6公里,户数90户,人口278人,自然村数4个,村域面积2.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11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84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2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以毛竹、高山蔬菜、生猪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山峰村

  山峰村距乡政府3公里,户数112户,人口373人,自然村数2个,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07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511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元132.3万元,集体收入6982元,人均收入2397元。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山峰村与河口村、高田村、溪滩村、社后蓬村、双桥村相邻。  

溪滩村

  阮氏宗祠所处的溪滩村,地处铜山源溪上游山区,因处于山溪滩上而得名,总共203户,593人,自然村数7个,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12平方公里。主姓为阮,次姓为傅、舒。据溪滩村《阮氏宗普》记载:始祖文益公自寿邑八鼓桥迁入衢县北乡铜峰源内凹坑村,乾隆十六年(1751年)秀云同五弟云修迁居溪滩而家焉,至今已有十二代。现在,该自然村民风淳朴,是全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溪滩村位于双桥西北2公里,沿塔太线公路两侧散列分布,地处铜山溪上游山区,呈西南至东北走向,海拔165米,野生动物经常出没山林,如野猪、野兔等。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为17.3℃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6.7毫米左右,无霜期258天左右。村内建有阮氏宗祠,内有戏台、彩绘藻井,外 有三重山顶门楼,对研究宗祠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溪滩村主要以柑橘、毛竹、生猪为主要产业,是典型的以农业生产种植、农畜养殖为主的农业大村。山林面积2157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69.57万元,集体收入9497元,人均收入2418元。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毛竹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生猪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每年可出栏300头中猪左右。村集体每年收入1万多元,主要来源于上级部门的资助、项目建设以及村集体经济。   今后,溪滩村将始终坚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迈进,在上级部门和村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将溪滩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小康村!   

社后蓬村

  社后蓬村距乡政府1公里,户数126户,人口414人,自然村数6个,村域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0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339亩,农村经济总收入元135.73万元,集体收入9927元,人均收入2429元。   社后蓬村与河口村、高田村、山峰村、溪滩村、双桥村相邻。  

双桥村

  双桥村位于衢州北部,铜山源水库上游,是双桥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村。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12平方公里,共有178户585人,自然村数3个,农村经济总收入元186.29万元,集体收入4006元,人均收入2975元。全村林业用地0.6405万亩,规划生态公益林面积0.3276万亩,森林覆盖率93%,农田148亩、旱地29亩。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村。塔太公路贯穿双桥村,交通便利。拥有历史悠久的双桥粉干,采用优质精米,深山泉水浸泡制造而成,长期食用有健康长寿之功效,有“长寿面”之美称。是走亲访友,馈赠亲友之佳品。      1、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按照绿色环保型、生态型和科技型的标准建设,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创办起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加,主要农产品有:各类粉丝、薯干、笋干等。培育和创建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即:无公害衢县红竹、高节竹、雷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面积为300亩。争取乡政府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其次还抓好了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实施面积为0.3276万亩。还发动农户种植红花季木、含笑等绿化苗木10亩。   2、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下山脱贫小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首期规划安置下山农户44户180人,统一征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配套、分户实施,到目前止,新村内房屋已全部环境美化。同时结合抓好中心示范村的建设,配套新建了菜市场一个(设有10个摊位),公厕一座,中心村道路两旁绿化工程已结束,共种下绿化树木4000根。在双桥新村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并集中新村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新建污水处理池一个。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在新村装了路灯28盏,配备垃圾桶2个,村内主道硬化。同时还对村办公室进行装修,增设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阅览室)和篮球场。   


社后蓬村特产大全




社后蓬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