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黄坛口乡汉都村,位于衢江区南部,距离30公里。行政村距离乡政府15公里,自然村6个,全村有7个村民264户,人口704人,劳动力316人,年人均收入3087元。低收入农户195户。村域面积6.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5.5亩,山林面积8047亩,食用菌目前有30户,60万袋。90个男女劳动力投工进行生产,高山蔬菜种植户20户,种高山蔬菜120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03219 | 324000 | -- | 查看 汉都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下呈村 |
下呈村隶属衢江区黄坛口乡,位于衢州市东南面。下呈村亦名下郑,整个村庄呈梯状走势,地属山区。下呈村是郑氏的主要聚居地,郑氏也是衢县有史可考之最早迁入者。清康熙《西安县志》载:“郑平(原籍河南郑州)汉章武二年(221年)随父迁秣陵(即今之江苏江宁秣陵关),吴嘉禾五年(236年)拜征虏将军以千人守峥嵘镇,元兴元年(264年)以功迁左光禄大夫,新昌郡开国公,食邑信安,晋永康元年(300年)年九十三卒。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湘潭郑氏宗谱》序云:“始祖开国公平镇守峥嵘即为家业焉。传至五世孙黄门给事中道张公隐居湘潭,子孙世居,畅茂流衍,未免枝分派别。自是而二十三世祖讳珏,其弟仕唐,封破虏将军,食邑於遂,即家其地,居花山头者,其遗裔也……”至今下呈的郑氏后人共有52户,约220人。村内自然资源丰富,古树参天,有136棵古树,全村森林覆盖率92%以上,山林灌丛遍布,满山的竹林更是景色奇秀,尤以孔家山自然村七十二棵古树闻名遐迩。七十二古树群”,是浙西地区唯一保护完好的古树群。1996年下呈村立足生态优势,成功开发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天脊龙门景区。2014年末,下呈村有农户273户,耕地170.1亩,村民人均纯收入0.5458万元,村集体当年收益入1.3万元。 |
坑口村 |
坑口村是2010年5月执行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来的凉帽铺村和埠头村合并设立的新村,位于衢江区东南部,距衢城30公里距乡政府13公里。东临黄坛口村,南接下呈村、汉都村,北依黄坛口水库,是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辖区内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太阳岛野外训练基地在。村域总面积26.21平方千米,地属山区,全村森林覆盖率高,其中耕地面积544.25亩,山林面积34245亩。下辖2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49户1427人,其中中共党员69人,低收入农户198户。2011年人均纯收入4777元,是全乡中上水平。全村以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80%的主要劳动力在外务工,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受库区小气候的影响盛产的柑橘、板栗,无论色泽都胜人一筹,村人民生活逐渐走向富裕。 |
紫薇村 |
紫薇村坐落于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是由原大门里村和长柱村在村规模调整后新成立的行政村。境内土地资源丰富,现有村域总面积27.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9亩,山林面积39959亩。全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408户1484人,其中党员52名,村民代表68名,现任新村班子5人,设立8个网格,每个网格管辖51户。的支柱产业是樱叶、毛竹及旅游业,樱叶基地也是全亚洲最大的樱叶基地,樱叶种植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80%以上。境内还有紫薇山山庄、紫薇山漂流、关公山景区等,旅游产业也是的一个朝阳产业。 今后紫薇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严格按照党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保持樱叶产业稳固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开发为向导的第三产业,创办经济实体,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把紫薇村建设成为集效益农业、毛竹拉丝、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黄泥岭村 |
黄坛口乡黄泥岭村位于衢江区南部,行政村距离衢州市区35公里,距巨化生活区25公里,距黄坛口乡政府18公里。村域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亩,山林面积25396亩,其中毛竹山6000多亩,板栗80亩,樱叶53亩。有1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03户882人,全村有共产党员33名。创办农家乐8家,高山蔬菜和高效竹林是黄泥岭的特色农业,目前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个。2014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463元。黄泥岭村以淳朴的民风、团结的新风、充足的干劲,先后被评为市“民主法治村”、省“文化示范村”、市农家乐特色村。 黄泥岭村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著名的景区旅游胜地——国家四A级药王山风景区就在其境内,景区汇密林、清溪、深潭、飞瀑、绝峰、幽谷、仙洞、险道等自然景观于一体;奇峰绝立,幽谷生云,飞瀑流霞,顽石蕴秀,山环水抱,林木葱茏,百药丛生,峭壁崖间,古藤悬彩,天地复色,走兽观人;有特色景点、景观100多处。还有桃源自然村的龙井和千年古木林,高山自然村的天然岩洞和瀑布,黄泥岭自然村的社祠祖殿和环境及设施完善的农家乐等特色文化,是人们度假、休闲和旅游的首选。 |
汉都村 |
衢江区黄坛口乡汉都村,位于衢江区南部,距离30公里。行政村距离乡政府15公里,自然村6个,全村有7个村民264户,人口704人,劳动力316人,年人均收入3087元。低收入农户195户。村域面积6.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5.5亩,山林面积8047亩,食用菌目前有30户,60万袋。90个男女劳动力投工进行生产,高山蔬菜种植户20户,种高山蔬菜120亩。 |
黄坛口村 |
黄坛口村是由2010年5月黄坛口乡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来的黄坛口村、为公村、庄底村、里树源村合并设立的新村,位于衢城以南,与风景秀丽的九龙湖依依相伴,距市区17公里。境内有被誉为中国水电建设摇篮之称的黄坛口水电站、九坛沟、九龙湖等旅游风景区。黄坛口村现有村两委成员12名,83名党员,114名村民代表。黄坛口新村户数达到881户,2750人,村域面积38.12平方千米。人均收入3342元,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村规模调整工作顺利完成后相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提高广大村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在村务决策、民主管理方面,开展新的探索,村务及重大决策以“五步工作法”为标准实施,同时推行村两委联带办公制度、民情沟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必将大大促进了社会和谐! |
茶坪村 |
茶坪村 坐落于药王山脚下的美丽山村——茶坪村,位于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境内,这里距离市区35公里,是一个生态保护良好、村民纯朴善良的山区村落。整个村庄沿着15华里长的茶坪溪两侧散落分布着,与遂昌金竹乡及衢江举村乡、大洲镇等交界,全村总面积23928亩,约合15.95平方公里,根据历史沿革茶坪行政村分为1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 267户,人口881人。全村山林面积为22629亩,占总面积的94.5%,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竹林面积7260亩,约占山林总面积的1/3,耕地面积161亩。村民主要以种植高山蔬菜、茶叶、食用菌、杨梅、樱叶、板栗、毛竹等为主要收入来源。 村辖范围有丰富的历史和自然资源:有古老双峰寺、老佛岩、瘌痢仙洞和千年古樟、名贵红豆杉及万亩竹海,为挖掘旅游休闲农家乐内涵,双峰口自然村被列为环境整治村;横坑自然村被列为农家乐示范村。 二、基础设施建设: ①茶坪沿溪流15里主干道、5华里支干道机耕路,村民沿路分散而居。因多年失修,机耕路路况极差,村民强烈要求修建康庄工程,但符合标准的只有1.8公里,村民想不通,并不断通过区长、市长、省长信箱及政府部门反映要求立项建设,对此情况,主要做了二项工作:一是对1.8公里道路实施康庄工程,目前已全面竣工。二是对1.8公里以外的5.7公里主干道、2.5公里支干道机耕路,筹资11万元人民币进行整修,目前已竣工。 ②在区联系领导的关心下,新建了手机信号塔一座,已投入使用。 ③横坑自然村已被列入农家乐示范村,计划修建5300米游步道,修建沿横坑自然村向东、西方向及老佛岩游步道1200米,林区游步道完成约1500米,合计2700米。完成停车场建设约500㎡,赤膊墙1.9平方,已完成80%农户(面积)。二座公共厕所已基本完工,影响景观房屋正在拆除。20盏路灯已完成放样,即将动工。农家乐已发展2家(药王山)横坑已有3家正吸引外地游客长期渡假(包括吃住)。计划在此基础上发展农家乐5家。 ④已完成双峰口原农家宅基地收回处理工作,面积约400平方米,安装体育器材200平方。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