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天马镇常年青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718。常年青村是第一批被省命名的小康村。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天马镇常年青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200多亩,产量2000余吨;食用菌种植面积120多亩,年产量120余吨。
常年青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22001 | 324000 | -- | 查看 常年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和平口村 |
和平口村位于天马街道西南端,距320国道南侧5公里,离常山县城南侧15公里,辖原袁青口、钳口、新联三个村内岗上、烟蓬上、袁青口、七估畈、下青坞、黄金弄、水角弄、陈塘、对面篷、钳口、袁家、槠树底、李家、朱家坳15个自然村,村总体面积约为15.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819亩,山林面积18760亩。有村民小组18个,555户、2050人,党员84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积极创建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一是提升村级组织的整体水平,巩固和强化班子的战斗力,保持班子团结、奋进、发展优势。二是认真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先锋指数评比”活动,使党员变被动为主动,打造一支服务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队伍。真正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骨干作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三是坚持好“三会一课”活动,巩固好市级“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的荣誉。四是健全后备干部队伍,加强教育与培养,尽早让他们参与到村两委工作中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
鲁里村 |
1、地理位置:本村位于县城北侧3.5公里,205国道与上红县乡道交叉,黄土丘坡,四百环山,交通便利,地位位置优越。 2、幅原面积:总幅原面积3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25亩,林地3550亩,森林覆盖率达75%,道路面积100亩,荒山荒地面积150亩。 3、组织机构及人口状况:辖区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党员19人,全村菜有农户198户,总人口668人,劳动力487人,其中:男224,女244,青壮年劳动力345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口160人,务工经商转移劳动力280人。 4、人口素质结构及比例:小学文化占52%,初中文化占38%,高中文化占10%,大专文化占1%。 经济状况: 2006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3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0万元,占33%其它各业产值200万元,占67%,全村人均收入4860元。 |
鲁蒋村 |
常山县鲁蒋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109,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鲁蒋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面积200多亩,2000余吨;各种品种蔬菜种植面积300多亩,年产量3000余吨。 鲁蒋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陈家村 |
常山县陈家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745,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陈家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500多亩,食用菌100余亩;蔬菜200多亩,年产量2000余吨。 陈家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上圩村 |
常山县天马镇上圩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1083,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天马镇上圩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300多亩,产量600余吨;蔬菜500多亩,年产量5000余吨,食用菌种植200多亩。 上圩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登丰村 |
登丰村位于上红县道北侧,离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辖区有3个自然要,4个村民小组,党员13人,全村共有农户129户,总人口443人。耘地面积535亩,其中水田532亩。全村人均年收入4305元。 |
龙潭村 |
本村位于常山县天马镇城南205国道东侧距县城5公里,,,属山区村,全村山林面积1680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9698亩,耕地面积370亩,旱地面积40亩,分14个生产组275户,总人口989人,汇总劳动力564人,2007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655万元,人均纯收入4952元。 |
元青口村 |
元青口村位于320国道南侧5公里,离常山县城西南侧15公里处,有7个村民小组,208户,789人,党员24名,村民代表27人,两委成员5人。村总体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7004亩,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本地有木材加工企业1个,用工人数100人,年产值100万元。2006年在村办公楼建了一个能容纳40人以上学习的多功能远教站点,配有电脑、电视、投影机等远程教育教学设备。远程教育设备学习使用管理制度健全,远程教育在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两年来元青口村先后取得了县级文化特色村、县级文明村、县级文明和睦村、市级卫生村、市级四星级民主法制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省级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常山县天马镇元青口党支部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目标,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省级环境优美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群众要致富,关键看干部”。村党支部始终把提升自身战斗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党员荣辱档案”,制订《元青口村党员目标管理考评标准》,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还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文明宣传队、卫生督导队、矛盾调解队等服务队伍,积极上门入户宣传文明约定,督导村民形成良好文明习惯,构建和谐的村民邻里关系。 村党支部主动为民办实事,优化村庄环境。先后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等各类项目,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投入20余万元对村内3000㎡的主干道和支线道路进行硬化;建造垃圾集中池,全村配备40只垃圾筒;实施饮用水工程,投资30余万元建造自来水供水塔,并将自来水通往每家每户;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共投资15万元进行排污管道及污水集中处理池建设,实现污水排放地下化、处理无害化;实施美化工程,完成村办公楼以及集镇周边绿化面积1500㎡,进行“赤膊墙”和露天厕所整治。建成文化活动体育广场、村级图书室、村级远程教育站点,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精心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身边的文明新风标杆,不断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 |
常年青村 |
常山县天马镇常年青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718。常年青村是第一批被省命名的小康村。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天马镇常年青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200多亩,产量2000余吨;食用菌种植面积120多亩,年产量120余吨。 常年青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五联村 |
常山县五联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1589,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五联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400多亩,3000余吨;蔬菜基地200多亩,年产量4000余吨。 五联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天安村 |
天安村位于街道西南,由原中峰村和石坝村合并而成,驻地中峰自然村,距县城10公里。东至江山市坛石镇詹村和天马街道五联村,南和平村和江山市坛石镇严里弄村,西金川办事处十五里村。辖珊瑚畈、中峰、木杓弄、大栗山、人天庵、大东源、小东源、葛坞、下榨、杨家、窑上、里杨家、大山坞、严家、犁嘴桥、杨家排、龙行坝、虎头上、港背、新埠、羊坳、煤洞科、黄家店、李家桥、鱼山嘴、周家、祝家弄等27个自然村。村内辖16个村民小组,577户,人口2063余人,现有党员81人。 明清属宣风乡怀远里五都闺字庄,民国18年(1929)属声教乡庄字村和宝庄乡,21年属声教乡九保。解放初属城关区钳口乡八村,1956年与四都村合建幸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1958年析置中峰生产队,1962年为钳口乡公社中峰大队,1983年改为钳口乡中峰村。2005年12月撤乡扩镇,中峰村并入天马镇。 明清属宣风乡怀远里五都闺字庄,民国18年(1929)年属声乡下闺村和宝庄乡,24年属声教乡十一保。解放初属钳口乡十三村,1956年新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冬元青口、钳口、石坝三社合并称和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钳口公社石坝大队。1983年为钳口乡石坝村,2005年11月钳口乡并入天马镇。 地处丘陵区,山有大东源、小东源、葛坞,与江山交界处的葫芦顶(海拔589米)为最高点。全村山林15477亩,耕地2133亩,其中水田1554亩,旱地479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辅以玉米、豆、麦、油菜等。林业以杉、松为主。农业企业有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常山县金灿灿果蔬专业全作社、存栏3万羽的常山富民蛋鸡养殖厂、常山县虎亭竹制品厂、中峰木材厂等。 |
东港村 |
常山县天马街道东港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由原七里弄村、程村村合并成立而来。全村总面积7.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3人,现村党员52人。 |
东方红村 |
常山县天马镇东方红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939.是城中村之一,东方红村是第一批被省命名的小康村。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东方红图片) 名品众多。常山县天马镇东方红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100多亩。蔬菜种植200多亩,东方红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西峰村 |
常山县天马镇西峰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560,西峰村是第一批被省命名的小康村。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西峰图片) 名品众多。常山县西峰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300多亩,产量6000余吨;油茶500多亩,年产量茶油20余吨。 西峰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北屏山村 |
常山县天马镇北屏山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675,北屏山村是第一批被省命名的小康村。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北屏山图片) 名品众多。常山县天马镇并屏山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300多亩,产量5000余吨;食用菌面积100多亩,年产量200余吨。 北屏山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蒲塘村 |
常山县蒲塘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700,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蒲塘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还是食品加工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200多亩,产量500余吨;种植各种品种蔬菜面积300多亩,年产量3000余吨。 蒲塘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中峰村 |
常山县天马镇中峰村乡村新貌 天马镇中峰村位于常山县西部,距离320国道3公里,离县城约10公里,全村现有人口1265人,352户,主要分布大小15个自然村内,面积约八万平方公里,农户分布极其分散。全村现有山林面积8000余亩,坡地2000余亩,水田1300余亩,历史上以种粮油和杉木、松木为主,至2007年底,全村人均收入5030元,通过调查,全村有低收入的农户151户,占全村农户的43%,有低收入人口58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6%,村内有五保户1户1人,现已进敬老院,有低保户14户,29人。村内现有企业为常山县富民蛋鸡养殖场,中峰木材加工厂,金灿灿果蔬专业合作社等。近几年,村里进行了“八大工程”建设,硬化道路近4公里,通往主要自然村的道路均已硬化。土地整理自2000年以来连续3年整理面积达650亩。有线电视入户效率达90%以上,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为今后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便村里群众致富的本领不高,文化素质低,风险意识和致富意识不强,安于现状较为普遍,这是中峰村经济社会发展急待解决的一项长期任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