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村由原宿村村、叶姑岭村和学堂山村调整而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22003 | 324000 | -- | 查看 新都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都村 |
新都村由原宿村村、叶姑岭村和学堂山村调整而成。 |
上蒋村 |
常山县上蒋村由原上蒋村、鲁蒋村调整而成,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0.18平方公里,人口658,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
上埠村 |
常山县上埠村由原上埠村和鲁里村合并调整而成,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3.67平方公里,人口1898,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上埠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200多亩,产量300余吨;种植蔬菜300多亩,年产量4000余吨,西瓜200多亩. 上埠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徐村村 |
常山县徐村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027,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徐村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胡柚种植面积300多亩,4000余吨;食用菌200多亩,年产量100余吨。 |
朱家坞村 |
常山县金川街道朱家坞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755,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金川街道朱家坞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600多亩,产量6000余吨;食用菌200多亩,年产量200余吨。 近家坞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金川弄村 |
金川弄村由原登丰村、金家畈和大麦淤村调整而成,位于上红县道北侧,离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辖区有3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党员59人,全村共有农户602户,总人口1254人。耘地面积1842亩,其中水田268亩。全村人均年收入6960元。 |
胡家淤村 |
常山县金川街道胡家淤村由原上淤、中淤和下淤村调整组建而成,常山县金川街道胡家淤村由原上淤、中淤和下淤村调整组建而成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人口三千有余,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金川街道胡家淤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300多亩,产量600余吨;蔬菜500多亩,年产量5000余吨,食用菌种植200多亩。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惠临参观考察、洽谈合作! |
湖东村 |
常山县湖东村由原樊溪村、陈家村调整而成。常山县湖东村由原樊溪村、陈家村调整而成,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745,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名品众多。常山县陈家村名优特新农产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去年底又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誉为“水果之王”。目前全村种植胡柚500多亩,食用菌100余亩;蔬菜200多亩,年产量2000余吨。 |
十里山村 |
十里山村情介绍 十里山村位于金川街道西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所在地4.6公里,320国道、南门溪、新都大桥贯穿全村。村内辖10个村民小组,十里山、大蓬、树蓬、熊家、方埂坞、龙头山6个自然村。全村有农户316户,人口1125余人,现有党员41人,村民代表50人。区域总面积为3.43平方公里,耕地480亩,园地250亩。 近年来,十里山村依托近邻县城,交通方便,毗邻工业园区优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70%以上,形成了以办厂务工,经商、种养植业多元化发展的经济格局。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129元,村固定资产1256万,村经济总收入2018万元,集体可分配收入438万元。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积极创建并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富民党支部”、“县、市级文明村”、“市级小康示范村”、“县级优秀村班子”、“民主法治村”、“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等多项荣誉。 |
四都村 |
四都村位于常山县城西南面8公里,9个自然村,171户649人口。劳动力475人,有党员22名,有耕地1125亩。有山林面积2348亩,小三型水库有3个,水面积130亩。村周围处处青山绿水,茂林修竹葱翠欲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村道基本硬化,村庄基础设施完善。2006年新建村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民电教综合室等总面积达380平米。有从事饲养土鸡土鸭和规模养鸡160人。2008年人均收入5384元。 |
菖蒲塘村 |
常山县新都办事处菖蒲塘村,全村共181户,共计593人,其中移民共56户,176人,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308亩,山林面积1800亩,水库共4座,水面均80亩,位于浙西县城距8公里处的320国道边;全村党员27人,共6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交通便捷,耕地较多,投资环境优越的一个小村 |
常桥村 |
常桥村位于城区西郊,是常山县城的西入口。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包括三里亭、四里亭、五里亭、宁家、新都自然村部分,共有230户人家,人口741人。该村有农作物耕作土地 80 亩,园地193亩,山林面积 720 亩。村里先后获得了模范集体支部、全国民主法治村、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 |
五里亭村 |
五里亭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西南部城郊,东与县城毗邻,西与江西玉山县交界,北与江山市接壤,处于“三山”(常山、玉山、江山)交界点。320国道和205国道贯穿境内,村公路呈网状分布,交通便捷。五里亭村辖13个自然村,387户,1215人,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共有劳动力812个,耕地614亩,其中粮田506亩,旱地108亩。村集体经济收入35。16万元,集体年末存款86.27万元,人均收入6282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