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村位于中村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现有人口443人,127户,水田面积410亩,山林土地面积2136亩。近年来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面貌得到有所改变,农户建房不断增多、加快,原有的泥石墙的老房子改建成为砖泥结构的现代化新农村,在上级政府的关怀下,部分贫困户危房也得到改造。村压道路的改变由原来高低不平的泥石路和一下雨就成为20—30厘米的水路,现已改为由水泥浇筑平整的新道路。中村村地理位置较好,地处较好,2007年在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帮助下,顺利的完成了防洪堤改造,并在防洪堤上种植花草、树木,美化了环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24202 | 324000 | -- | 查看 中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畈村 |
西畈村距中村乡政府25公里,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有156户,543人。与何田、长虹乡接壤,总面积32平方公里,属中村乡最偏僻的一个行政村。山林面积23000亩,其中竹林4500亩,户均毛竹38亩,人均竹园8.2亩,是毛竹生产最适宜地区。全村采伐的毛竹平均重量达30公斤以上,比全县其他地方高出40%以上。主要经济来源为毛竹、茶叶、清水鱼和外出务工。境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与蓄水量800万立方米的将军湖相连,属于纯生态村落,生态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林木茂盛,水质明净透亮、清甜可口,宛若世外桃源、人间净土,素有“开化香格里拉”之美称,此外还拥有茅岗山寨农家乐、叶长庚将军墓园等基础条件,是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休闲养生的天然氧吧、理想圣地,是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基地和国防基地。 |
中村村 |
中村村位于中村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现有人口443人,127户,水田面积410亩,山林土地面积2136亩。近年来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面貌得到有所改变,农户建房不断增多、加快,原有的泥石墙的老房子改建成为砖泥结构的现代化新农村,在上级政府的关怀下,部分贫困户危房也得到改造。村压道路的改变由原来高低不平的泥石路和一下雨就成为20—30厘米的水路,现已改为由水泥浇筑平整的新道路。中村村地理位置较好,地处较好,2007年在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帮助下,顺利的完成了防洪堤改造,并在防洪堤上种植花草、树木,美化了环境。 |
茅岗村 |
茅岗村距中村乡政府10公里,有4个自然村,260户,964人,属中村乡管辖的一个大行政村。该村房子虽新旧不一,但整个村庄布局合理,房前屋后,绿郁葱葱,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近年来,村“两委”正在努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相信在新一届村“两委”的带领下,茅岗村的村容村貌将焕然一新。 |
光明村 |
光明村距乡政府7.5公里,与马金、何田接壤,距205国道1公里,有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6户,787人,耕地面积560亩,水田面积468亩,山林面积986亩,园地面积310亩。2007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721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0.69万元。2006年,完成了长3.5公里,宽4米通村路硬化,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设施齐全。通过垃圾集中处理和村庄整治,村容整洁,山清水秀。自从1992年引进墙布加工以来,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衢州市加工重点村,4个经纪人共拥有织机650多台,年加工费发放600多万元,加工点涉及全县8个乡镇48个行政村,本村75%的村民参与墙布加工,成为增收的主渠道,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坑口村 |
坑口村有4个自然村,9个承包小组,296户,1012人,山林面积4836亩,耕地面积885亩,其中水田面积685亩,新建205国道穿村而过,是发展经济的“金三角”。坑口村位于中村乡最前端,有中村乡的“窗口”之称。全村4个自然村道路全面硬化,卫生整治、垃圾集中填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益加强的今天,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坑口村与西畈村、中村村、茅岗村、光明村、树范村、曹门村、新门村、张村村相邻。 |
树范村 |
树范村距县城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开化至茅岗的公路穿村而过,地域面积11.88平方公里,是中村乡人口最多的中心村,下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17户,总人口1117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人口276人,全村有党员21人,是开化县8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06年被市委-部确定为合力关爱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被县政府列为全县十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被省政府确定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2008年被市委、市府确定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是市、县级文明单位。 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场所设在树范自然村,现有占地288平方米的新办公楼一幢,3160平方米村民休闲的“三古亭”公园1处,400平方米的健身场地1个,公厕1个。民族文化陈列室1个,小学1所,幼儿班1所,村医疗站1个,有1个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和谐优美、居住条件舒适便利、十分漂亮的14户新区。建有2条780米长全部绿化的护村防洪大堤,4座堰坝。河道得到了较好的整治,河水变清洁了,河堤变绿了。建有一条长750米长7.5米宛,两边绿化、路灯亮化的通村新水泥路,从而大大减少了来往车辆的噪音和交通事故的隐患,使村道路变平了,夜间变亮了。建有近600亩田块适度、机路相通、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 全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已进入了规范的管理轨道,新建垃圾填埋场1处,垃圾箱30个,实行门前三包,垃圾集中分拣,有专职保洁员。行政村的已基本上没有赤膊墙,没有露天厕所,新建了新型沼气池48个,使村庄美丽了、村容整洁了,外表漂亮了。全村317户全部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各自然村村村通程控电话、电视、移动电话、电信宽带实现全覆盖。为了免除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还建起了全县首批“留守儿童俱乐部”。 全村有耕地面积887亩,山林面积16568亩,农业经济以名茶、蚕桑、蔬菜制种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以竹木制品加工为支撑,劳动力输出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
曹门村 |
中村乡曹门村位于忻皇公路沿线,距乡政府2公里,全村现有人口1068人,共266户,耕地面积878亩,山地面积8105亩,每年生产粮食464吨,鲜果17吨,年人均收入4670元。 曹门村地势较高,又是十里干滩源头,地理条件较差,生活、生产条件欠佳,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蚕桑、茶叶、竹木是我村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蚕桑业市场行情有所回落,对村民的收入略有影响。然而,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曹门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村85%以上的农户盖起了新楼房,家家户户装上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庄道路得到了硬化,垃圾有专人定时清理,环境卫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村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山泉水。 |
新门村 |
新门村现有人口525人,4个自然村,5个承包组,距乡政府只有3公里,有丰富的山林资源,清清的溪水甘甜可口,而且环境怡人。该村近几年按照村镇规划的要求,农户建房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布局合理。新一届村两委有决心在今后努力争取“千村示范,百村整治”及争取列入项目,将新门村逐步改善村容村貌,步入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新门村与西畈村、中村村、茅岗村、光明村、坑口村、树范村、曹门村、张村村相邻。 |
张村村 |
张村村是中村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辖1个自然村,320户,1135人,2007年人均收入达862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0.88万元。森林面积8865亩,耕地面积815亩,水田面积677亩,旱地面积138亩,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工业以彩芯、木材加工、红砖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