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坂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地址,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周洪辉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白坂村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后田铺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25001 | 324000 | -- | 查看 白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岑山村 |
龙游县龙洲街道岑山村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属低山丘陵地区,龙丽高速,龙灵县乡公路及便道,乌引工程总干渠穿村而进,这里自然风景优美.全村共有总人口1360人,462户,分散居住于9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98记,336人,占总人口数25%,全村占地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4980亩,耕地面积1200亩,旱地及园地2000余亩). 一本村的优势和新貌 一土地资源丰富肥沃,非常适应各种农作物、花卉苗木、果园以及其它经济作物的开发种植。 二水资源条件独特,本村极大多数面积都可以利用自流灌溉,并上排灌方便,抗旱与排涝措施便捷。 |
曹家村 |
城郊,龙洲街道曹家村座落于县城南面,周围与柳村、兰石、白坂、山底相邻,省道公路兰贺线在村后通过,新铁赣线贯穿村庄,新火车站与我村相连,是10路公交车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 本村管辖曹家、卢家两个自然村,村民小组7个,现有人口902人,党员28名,村两委成员6名。在龙洲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领导下,村两委成员团结一致,与本村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经几年共同拼搏,村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和善于经商、办厂的致富能手,促进本村工农业产值快步发展。 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我们并能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去年我们曹家村共投资130余万元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到户、浇筑了水泥路、安装路灯、新建卫生公厕、垃圾处理房、健身场地等工程,给本村村民创造整洁、卫生的生活空间与环境。 现在村内环境清爽,道路天天整洁,夜间道路明亮,干群关系和谐,村民积极投入资金注重于子女成才教育事业,为国家社会培育有用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
西门村 |
西门村基本情况: 本村地处县城西端,全村719户,原总人口3000余人,其中征地农转非及就地农转非约1700人,现在册农业人口1300人,12个村民小组,村代表49人,村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0员67人,村两委成员10人。2005年集体经济收入55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9500余万元。从1989年到2005年曾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市级劳动模范集体,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红旗村,县小康示范村,支持县重点项目建设先进村,1997年12月被省老龄委评为浙江省先进计生协会,村党组织连续17年被县、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五好”“五星”党组织,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和谐村班子等荣誉。因工作突出,业绩显著,村总支书记李巧华1995年起被连续当选市、县人大代表,1995年5月被评为全省奔小康示范村带头人,连续10余年被评为镇、县、市级优秀0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
项庄村 |
项庄村从2005年开始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村庄整治提升、清洁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到2010年的美丽乡村创建至今,总投资500多万元。该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补一块,村集体出一块,企业主和寓外人士捐资及农户投工投劳。如今,项庄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
半爿月村 |
龙洲街道半爿月村位于龙洲西南,距县城七公里,属半山区丘陵地段,自从行政村规模调整以来,全村共有566户,1629人,12人村民小组,一个生态养殖园区,现有耕地面积1930亩,山地面积2970亩,村民代表36名,0员67名,年人均纯收入6780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10万元。 近年来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综治模范单位”和综治工作一等奖、十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村”,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村”、市级“科普村”、浙江省“卫生村”,省级“动态防疫”示范村、省级“综合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为丰富村民文体活动,由村集体贴补农户安装有线电视费每户50元,目前止,农户安装有线电视470户,安装电话500户,电脑宽带住处网络40台,提高了村民各项住处的畅通。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村集体一次性投资近25万元,新建老年活动室一所,并配套3000平方米的休闲活动广场,内设图书、报刊阅览、中心花坛、半月八花塘、文体器材、乒乓球桌等,并在活动中心门口池塘边建成防护安全栏,使广大村民有一个真正休闲、文体多彩、舒心神怡的活动场所,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文化知识,更新理论水平,增强了村民各方面的自身素质。 为了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村集体先后投资 200余万元,新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路路面硬化总长7000多米,宽3.5~5米,安装路灯67盏,小型节能灯18盏。为进一步做好卫生洁化工作,改善村庄环境,村集体先后投资28万多元,新建公厕3座,垃圾池15个,垃圾集中房2座,垃圾填埋场1处。河道、池塘、路边、村角等闲置场地进行全面绿化,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露天粪缸和简易厕所得到清除,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养殖污染-,大力推行生态化养殖,先后新建大小沼气池92个,利用沼气烧饭、点灯、取暖,做好节能工作,使养殖场排泄物得到综合治理,村每年统一动物防疫2—3次,养殖场防疫有序规范,动物防疫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历年保持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为进一步做好防疫工作,村集体投入新建一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长期管理机制,做到卫生保洁,防疫防病工作规范化、长期化和制度化。 为做好广大椟因病致贫,村集体每年都需帖补近2万元,使村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参保率每年达90%以上。 |
后厅村 |
龙洲街道后厅村简介 后厅村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西郊,东靠香溢市场,南和方门街小区呼应,西与詹家镇接壤,北靠衢江。龙翔路和环城西路横贯村南和村西,距离县城一公里。 后厅村总人口为1469人,分为12个村民小组,分布于前厅、后厅、小汀塘打铁岗四个自然村,全村现有村二委干部8人,党员25人,村民代表32人,整个村庄地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0余亩。 自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使后厅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村民告别了泥瓦房建起了小洋楼,村内道路硬化里程达到三公里,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的进一步城市化,全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在本村从事第一产业的村民,逐步转向经济效益的蔬菜种植、苗木花卉种养,使农田的亩产效益翻几番。另外,畜牧业在后厅村也得到了发展,全村现有生猪养殖户二十多户。 后厅村的村民在上有党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使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两个文明使全村社会风气有了根本的变化。 在-精神的鼓舞下,村二委干部鼓足劲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争取评上先进党支部和先进村委会。 |
渡贤头村 |
渡贤头村地处龙南山区,是龙洲街道辖区内最偏远的一个村,现有农户301记,总人口为1084人,人均耕地面积0.4亩左右,有山林面积1万多亩,灵山江与龙丽高速公路及龙灵普通公路穿林而过,村内主要道路基本已硬化,田间水渠也基本上浇筑,便利了农田灌溉,电话及有线电视都已通村.村民的经济收入有大部分农户都依靠山林为主,当前,农户发展养殖业劲头较高,全村有大小养殖户30多户,仅母猪存栏有300多头,另外,搞来料加工的农村妇女近百人,也有将毛竹制成半成品的,开农用车的,经商的,包工程的等等,随着形势的发展,我村也同样有着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发展势头,村民生活进一步的提高,是一个集观光、休闲的好地方。 |
大板桥村 |
大板桥村简介: 龙洲街道大板桥位于县城南6公里,全村分布5个自然村,共设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35人,人口808人,其中村二委班子7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30人,耕地面积802亩,山林面积700亩,其中茶叶面积140亩,笋竹两用林300余亩,生态杉木面积250亩,山塘水库9座,其中生活饮用水塘库一座,供全村村民及寺后初中师生1000余人饮用生活用水.农灌机埠一座,变压器三台,村民集居地已做亮化,村拥有集体资产办公楼一幛,约600平方.茶叶加工厂、粮食加工厂各一幢,村庄主要道路已硬化,一以农是生产,种粮食,二外出打工,三经济作物茶叶及加工龙井茶为主。 |
驿前村 |
龙洲街道驿前村位于龙游县城北面,衢江、灵山江交汇处,紧靠县城阳光小区东北面,该村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总人口504人,一个自然村,四个椟小组。本村现拥有集体固定资产840多万元,主要有平政路店面房屋20间和村庄内厂房、老仓库、办公楼等,本村集体资产资金块已于2007年全部量化到村民户,资产志也接着开始量化造证。2007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4万多元,村有固定办公场所,现有村二委人员6名及财务管理人员2人,本村共有劳动力350多人,主要重视种植(未征用自留地)、经商及外出打工三大块。2007年在上级政府及各部门领导重视和协调下及村二委主要领导对劳动力的重视下,寻求多方渠道,使许多村民找到就业机会,07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村有老年活动室一个,专门配有健身活动器材的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有卫生整洁的水泥路,并有路灯8盏,广播四个,进入村庄,给你留下是一个卫生、整治、健康和谐的新农民的新气象,驿前村的村民凭着自己的勤劳、朴实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一定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
北门村 |
龙洲街道北门村位于县城靠北城中村,全村农业人口489人(征地农转非人员1100人)分布于阳光越园小区、北门小区、赤步坑头自然村。 集体经济年收入130多万元,集体资产(房屋)2700多万元,2004年经村民大会通过,已资产量化,股份到户。全村1572个经济合作社社员享受村医保、药费、电视、自来水安装费补助及补贴。年终有一定股份分红。 全村男60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村民每月可领壹份生活保障金,村老年活动室为老人提供体育、文化娱乐场地。 由于全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劳力向第三产业转移,部分劳力已向外乡镇搞开发性生产,有10多户在养殖、种植业上有了一定的规模。 当前村领导班子,着重抓好集体资产管理,抓好房屋出租管理,争取年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
柳村村 |
柳村村位于龙游县城西南侧,已规划城中村,相距县城1公里,灵江工业开发区座落在我村范围内,七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山边、山堰头、道士阡、高田里、杨家、林家、戴家 自然村,全村现有农户数480余户,总人口1500余人(其中灵江园区片地转非300余人),农村实际人口数2007年年末为1209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115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92亩,山林面积150余亩,村级经济收入2007年达到54.5万元,人均拥有集体可支配资金450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6927元,村级经济收入来源是店面房屋出租。 一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抓经济建设,以长远发展利益着重筹建店面屋,以及快报废集体老屋修建,自2001年底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区域建筑店面屋,至今集体店面屋出租累计共有60余间,新老出租房屋达70余间,场地出租3000余平方,灵江园区内标准厂房2幢建筑面积为2200余平方,0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8万元。 二集体资金发展壮大,带动本村村民,村民利用灵江园区优势,利用村闲置房屋进行出租,外来人员在灵江园区做工的就近方便都居租在柳村林家、戴家、杨家3个自然村,年房屋租金每户都在5000元左右,有些农户利用自己特长种上经济作物及蔬菜在本村菜市场销售,本村现有人口包括外来人口可达4000人左右,给本村农户增加一定经济收入。 三几年来,在村两委努力下,集体经济一年上一个台阶,从07年8月份失地农户女50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每月给予30元生活费补助,农村新社会稳定,2001年筹建柳村完小教学楼壹幢,全县第一所民办完小、10个校舍、学校用地面积包括操场30余亩,总投资达230万元,同年在灵江园区内筹建了二幛标准厂房计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210多万元,用于招商引资,现已承租给台商办织造厂,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办厂能人已在我村联营办厂投资兴业。 |
山底村 |
山底村座落在龙游县新火车站的西面,浙赣铁路穿村而过,龙丽高速的出口就在村庄的西南方向2公里处,北面是贯穿龙游县城的兰贺一级公路离村1.5公里,交通便利、民风纯朴是本村的一大优点。 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新农村,山底村积极的去做了。经上级领导的扶持和指导,村两委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山底村在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村的主道、巷道都浇筑了水泥路面。在村主要道路启动村庄亮化工程,由供电部门对路灯安装线路进行了测量、设计,安装路灯,为村民的夜间出行提供了更加的安全和便利。村民集中的地段兴建了卫生公厕。居民的生活垃圾统一堆放到新建的垃圾池和由专人的清理。所有家庭安装了电话,大部分配带了手机、并且组了村虚拟网,给村民的通信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家家户户开通了有线电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制作了村庄规划图和村牌。规划建造了干净,整洁的居民小区,使村民住上了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小洋房。在小区边的空地上村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活动、健身场所。 山底村根据地理环境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如水稻优良品种的种植、生猪养殖场、小竹笋、柑桔、茶叶等等农副产品基地的形成,到就近的开发区企业或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打工、创业、给村民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全方位的推动,形成了多种创业的模式发家致富。 山底村深入开展“和谐”家庭的评选活动,使广大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不和谐、不团结的声音少了,早发展、快发展的意识强了,-、打架、封建迷信的行为没了,自觉学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的人多了。村民对山底村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心,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村风悄然形成。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全村党员、村民自发为灾区捐款,体现了“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新农民精神风貌。 山底村现在所看到的,村民们所享受到的,喝干净水,上卫生厕,走平坦路,住整洁房,用节能灶过去对多数农民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只能是一种奢想,如今的山底村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村民的心中有的不仅仅是喜悦,更多的是对今后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和展望。 |
方门街村 |
龙洲街道方门街村位于龙游县城西大门。全村共有347户,人口857人,分布于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
新桥头村 |
新桥头村原地处县城灵山江畔,因旧城改造,现整体搬迁至阳光小区,全村407户,1048人,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3人,村设党支部一个,三个党小组,党员32人,村两委成员6名.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8万元,人均收入7053元.几年来,村两委一班人,按照"-"的要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曾先后被评为"小康村”、“文明村”、“十佳和谐组织”、“综合工作先进单位”等,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
官潭村 |
官潭村地处灵山江畔,离县城10公里,现有人口2327人,党员65人,村民代表35人,有3个大自然村,西山排自然村、徐呈自然村、官潭自然村,有耕地面积1550亩,山林面积11000亩,村民人均收入4230元,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农业特色主要以毛竹、茶叶、种植为主。几年来,村两委干部,按照“-”思想的要求,坚持两个文一起抓,曾先后被评为“小康村”“信用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
洪呈村 |
洪呈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地址,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戴燕红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洪呈村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后田铺村、白坂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
桥下村 |
桥下村地处灵山江东岸,与龙游老城区东门隔江相望。因村驻地在原通泗桥(今东阁桥)下,故名。村海拔42.6-45.8米,呈块状分布。因城乡一体化进程,如今已纳入龙游城区版图,是东华街道四大城中村之一。村中居民、农民杂居,以汉族居多。农作物种植以大棚蔬菜为特色,所产蔬菜品质上佳,远近闻名。 桥下村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后田铺村、白坂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
桥蔬村 |
村名以驻地种植蔬菜而得名,在桥下村东北部,西边为秀丽的灵山江。地处平原,海拔42.6-45.9米,原居桥下村,1962年建立蔬菜村,原属龙游镇,1983年改称村委会,汉族。 桥蔬村现有户数82户,人口178人,2个村民小组,村民人均年收入6380元,现有山林60亩,村民自留地8亩。 随着龙游县城区的推进,集体土地2003年一次性征用,村民大多转向从事第三产业,外出务工人员有20多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有30多户,还有从事贩销蔬菜、咸菜和加工业。本村特色有咸菜加工业,年加工咸菜20多万斤,特色加工小竹笋,年加工小竹笋10万斤。 |
红星社区 |
红星社区成立于2004年3月25日,位于龙游城区中部,由原向阳、城中、红星居委会撤并而成。东以灵山江为畔,南以太平路为界,西以新华路为邻,北靠荣昌路。是龙游县的老城区,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有居户6518户,人口15338人,在册党员200人,在职党员388人,文明家庭1400多户,县级文明户3户,文明楼幢1幢。社区下设六个小区:城中小区、北门小区、河西小区、健康小区、龙头小区、龙洲小区。红星社区先后被评为:目前已经被评为省残疾人康复示范站、省老龄规范化社区、省老年人大学教学点、省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市绿色社区、市科普先进社区、市体育先进社区、市卫生先进社区、市先进基层党校、市级“无-“社区、县级外宣考察点、县级文明社区、县级绿色社区、县特色文化社区等。 |
兴龙社区 |
兴龙社区地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城区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约0.6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居民5226户,(其0租户344户),共13663人。社区有低保户32户,残疾人56人。 兴龙社区党总支成立于2004年3月,下设9个党支部(含一个流动党员支部),8个居民小区。共有在册党员252名,在职党员1547人。下岗职工有670人,已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职工有541人,已享受社保补助的40、50人员有256人,没有零就业家庭户。工、团、妇等群众组织健全,共建单位41个,已成立文明共建理事会。有省级示范性学校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省级绿色小区1个,社区绿地率达32.4%。 所获奖励有: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省绿色社区;市和谐社区;市体育先进社区;市充分就业社区达标单位;市、县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县文明社区;县绿色社区;省级绿色小区——华西园小区;市级文明小区——华西园小区、幸福小区;省、市级文明楼幢——新力小区、幸福小区。市级五好家庭户2户。省、市级文明楼幢2个,文明家庭户1702户。2003省绿色社区,2004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2004县文明社区,2004县绿色社区,2007市和谐社区,2007市充分就业社区达标单位,2008市体育先进社区、市、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
阳光社区 |
阳光社区成立于2004年3月26日。东临灵山江、南沿荣昌路、西至烟草别墅、北靠衢江,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户数4428,总人口14852,社区划分为滨江、翠光、世纪、环河、越园、阳光、龙翔、双桥八个小区,社区现有8个党支部,共有在职党员446名,在册党员117名,预备党员1名,低保户49户,残疾人84人,文明家庭2850户,辖区内有大小部门单位30多家,企业3家,有义务巡逻队1支、家政服务中心1个、文艺体育队6支、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体协分会、残疾人协会各1个,社区体育团1个,体育俱乐部1个,社区具有拆迁户多、失地农民多、残疾人多、下岗职工多等“四多”特点。 |
翠光社区 |
翠光社区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2016年投入使用。翠光社区是由阳光、方门街两个社区划分出来的部分小区与在建的阳光水岸、观澜壹号两个小区合并而成的新社区。面积0.82平方公里,下辖翠光一区、翠光二区、滨江小区、阳光水岸、观澜壹号五个小区。 翠光社区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后田铺村、白坂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
清廉社区 |
清廉社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于2004年3月26日挂牌成立(撤并原清廉、兴龙、火车站居委会重新组合而成)。所辖范围是灵山江以西、环城西路以东、太平东路以南、火车铁路以北,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 社区划分为南门、城角坊、岑山、谷水、莲花、朝阳、东园、西园八个小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居民5674户,社区人口15553人,居住社区的在职党员616名,社区接受管理的在册党员372名,低保户156户,残疾人221人,里弄小巷78条,文明家庭3869户,文明楼院2幢,辖区内有大小部门单位37个,义务巡逻队1支,义务保洁员64名。家政服务中心1个,文化娱乐队5支,残疾人协会1个,社区医疗服务站2个。是龙游县七个社区中较大的一个社区。原居委会曾在2001年被省民政局评为级示范社区;获得市、县级“绿色社区”称号;2003年被上、衢州评为市级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并被评为市县爱卫会先进卫生单位。2004年被评为龙游县城区街道先进党总支、2004年被评县绿色社区、2004年度分别被评为衢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2006年被县创平安暨综治工作一等奖、2006年度社区党总支书记被评为衢州市优秀党员。 |
方门街社区 |
方门街社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成立于2004年3月25日,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东以环城西路为界,南沿46省道,西至九里立交桥,北靠衢江之畔。现有莲湖、方门街、香溢、衢龙、香格里拉、清风雅苑6个小区。社区工作人员5名。居民总户数2200户,人口650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莲湖、方门街2个小区党支部。社区内有治安巡逻队1支,社区服务中心1个,党员活动室1处。 规划建设中的社区集翠竹、绿草、碧水成一色,融生态、文化、休闲为一体,是精心打造的“生态型社区”。社区内有百竹步行街,有规划建设中的莲湖公园、文化广场等休闲场所。社区以“造福居民、服务居民”为宗旨,围绕让“社区更安宁、让环境更洁美、让服务更周全、让精神更充实”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发展社区经济、繁荣社区文化、保持社区稳定。 |
城角坊社区 |
城角坊社区是由原清廉社区划出部分后成立的新社区,辖区面积0.99平方公里。辖:南门、城角坊小区、岑山小区、谷水小区、东园小区、朝阳小区等6个小区。 城角坊社区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后田铺村、白坂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
后田铺村 |
后田铺村村民委员会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江茂钧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后田铺村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白坂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
白坂村 |
白坂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地址,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周洪辉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白坂村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后田铺村、兰石村、寺后村相邻。 |
兰石村 |
兰石村位于老铁路以南,兰贺线以北,东靠灵山江,全村400余户,总人口1150余人,耕面积1000余亩,其中旱地300余亩,有三个自然村组成。 兰石村与岑山村、曹家村、西门村、项庄村、半爿月村、后厅村、渡贤头村、大板桥村、驿前村、北门村、柳村村、山底村、方门街村、新桥头村、官潭村、洪呈村、桥下村、桥蔬村、红星社区、兴龙社区、阳光社区、翠光社区、清廉社区、方门街社区、城角坊社区、后田铺村、白坂村、寺后村相邻。 |
寺后村 |
龙游县龙洲街道寺后村地处龙游县城城南5公里,位于灵山江畔,全村有农户875户,人口2518人,11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有耕面积2856亩,山林面积1258亩,集体经济收入22.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773元,一个村党支部,有党员83名. 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回忆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中心村整治,近年来,村庄面貌起了很大改观,村庄主要道路全部硬化,累计长度3600多米,村主要道路2500米亮化、绿化,社区内建有无害化公厕,垃圾存入池10个,由3名专职保洁员每天对道路的清扫及垃圾存入池的垃圾清理。道路整洁美观,几年来,村民在土管、规划部门的指导下,有规划地拆建和新建楼房,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又改观了村庄新貌,提升了村庄新貌的质量。 社区内有寺后初中、寺后中心小学、寺后信用社、寺后卫生院等单位,小区内环境优美,服务质量一流,主道旁排列了有小百货、杂货、饮食、理发、油漆、五金、缝纫、修理等服务型商店三十多家,村中心区建设有800多平方米的农贸交易市场,是周边十多个村庄的农主品、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给村民生活、生产带来便利。 社区有水产品养殖基地338亩,主产品虾、螃蟹、鲶鱼及各种淡水鱼。 社区有苗木基地86亩,主产樟树、桂花、红贵木及各种花卉。 社区有蔬菜基地170多亩,生产各类优质蔬菜供应当地县城居民。 社区内建有一座80多平方米的骨灰存入安乐堂,可存入灵位288个,建造一个面积5亩的生态公墓,有专人负责管理,既节省土地也方便村民。 总之,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努力,社区面貌日新月异,但离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仍须不懈努力,发动广大村民,积极营造和提升村庄新貌质量,使整个社区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生活和谐的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