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衢州 >> 龙游县 >> 詹家镇 >> 山后村

山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山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后村简介

山后村  詹家镇山后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4.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2.2亩(其中水田1751亩),山林面积4043亩。下辖山后、山前、营盘山、小王姜、下叶曹、花坟前6个自然村。全村11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266户、845人,党员22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6178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825106 324000 -- 查看 山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山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淳进村

  淳进村系新安江水库移民村。1961年从淳安移到沐尘乡。2007年因沐尘水库的建设需要,迁移到詹家镇芝溪家园,划分为4个村民小组,97户农户,人口309人,其中76户为低收入农户。全村现有中共党员15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两委成员5名。全村山林面积530亩,耕地面积70亩。村集体收入2600元,上年度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近年来,淳进村两委班子围绕产业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建起了来料加工创业园,以此带动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以创建“平安芝溪家园”活动为抓手,狠抓矛盾纠纷,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实现淳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平连村

  平连村原居于沐尘畲族乡,在沐尘港西面,因在溪边平地得名。2008年4月15日,因沐尘水库建设整体移民到詹家镇芝溪家园。全村4个村民小组,127户,382人。现在耕地面积101亩,山林面积1330余亩。村现有党员27名,村民代表24名,劳动人数292名,外出务工人数18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山林及外出务工。今后村两委共同努力,探索经济发展道路,实行富民兴村的方法。以创建“詹家平安”、“五水共治”、“贺田模式”复制村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工作而努力奋斗。  

马叶村

  马叶村总人口2300人,总户数760户,根底面积2980亩,村两委成员9名,党员79人,代表42名,低收入农户126户。村集体收入25000,有25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上年度人均收入5000元。村民收入来源为种植水稻、柑橘。  马叶村与淳进村、平连村、姜家村、新安村、方村村、夏金村、芝江村、十都村、西方村、山后村、浦山村、徐家村、石亘村、詹家村相邻。  

姜家村

姜家村  詹家镇姜家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3.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2亩(其中水田2871亩)。下辖姜家、汪船头、西方张3个自然村。全村24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723户、2141人,党员65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5236元。   姜家村与淳进村、平连村、马叶村、新安村、方村村、夏金村、芝江村、十都村、西方村、山后村、浦山村、徐家村、石亘村、詹家村相邻。  

新安村

新安村  詹家镇新安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0.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2亩(其中水田451亩),山林面积420亩。全村6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131户、420人,党员16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6278元。  

方村村

方村村  詹家镇方村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0.23亩(其中水田1730. 23亩)。下辖方村、下姜、上姜、平山桥4个自然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239户、817人,党员39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6120元。   

夏金村

夏金村  詹家镇夏金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6.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67.34亩(其中水田2864.34亩),山林面积5056亩。下辖夏金、桃园山、十五田、高碓、张严、柴殿山、小垅7个自然村。全村25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624户、1961人,党员66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5768元。  

芝江村

  詹家镇芝江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5.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7.3亩(其中水田1456.3亩),山林面积5664亩。下辖芝溪、下棚、中央岗、上棚、江家、古井埠、金高椅、乌龟石底8个自然村。全村14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346户、1251人,党员58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5893元。  

十都村

  詹家镇十都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8.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1亩(其中水田1870亩),山林面积7521亩。下辖十都、胡家、天井垅、灰山4个自然村。全村17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506户、1858人,党员52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5917元。  

西方村

  詹家镇西方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6.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8.7亩(其中水田2185.7亩),山林面积5117亩。下辖西方、莲塘、万欧塘、山底4个自然村。全村13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410户、1416人,党员27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5917元。  

山后村

山后村  詹家镇山后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4.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2.2亩(其中水田1751亩),山林面积4043亩。下辖山后、山前、营盘山、小王姜、下叶曹、花坟前6个自然村。全村11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266户、845人,党员22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6178元。  

浦山村

  浦山村位于龙游县西部,地处丘陵。村东距县城4公里,与龙游镇方门街接壤,北靠浙赣铁路和320国道。1992年属詹家镇,为镇人民政府驻地。下辖浦山、凉亭、九里桥、西庄、虎塔嘴、泉井垄6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浦山。全村308户,1058人。其中畲族192户,663人,占全村总人口62%。耕地1341.6亩,黄土荒山千余亩。   畲民建村庄 畲汉结同心   浦山原名大合,清左宗棠部曾在此地安营扎寨,与踞守龙游城的太平军对峙,战后这里一片荒芜。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福建福安县畲族雷姓五兄弟徙此垦荒定居。以后又有畲民陆续迁入,形成一个自然村,以雷、蓝、钟三姓为多。因畲民以茅草搭铺而居,当地人称之为铺山。1949年后,村里兴修了水利,告别了缺水的历史,铺山又改为浦山。   畲、汉两族村民在建设浦山村中团结奋斗,取得了很大成绩,穷山窝变成了富山村。1962年,0浙江省委书记江华来此视察,风趣地对村民说:"浦山又要改名富山了!"现今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村里无-、无-、无早婚早育、无超计划生育。过去畲汉禁止通婚,如今畲汉联姻结亲,和睦相处。两族村民谦让随和,不计较得失,上级拨给畲民建电灌的经费,畲族村民坚持把机埠建在汉族村民居住集中的河埠上。村里很少有民事纠纷。198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先后表彰浦山村,授予浦山村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称号。1989年,浦山村被龙游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90年浦山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   畲民得解放 翻身作主人   1949年前,畲民比汉族人多一重民族压迫,他们在当地被视为"异族"、"贱民",叫做"山哈公"、"山哈婆",官府视之如草,待之如牛,不准住平原、走大路。浦山离县城不远,但几乎没有一个畲民逛过县城,更无进过县衙见过官的。   1949年后,畲民彻底翻了身,作了浦山土地的主人。1955年,浦山村建立了0支部,雷新福担任了第一任支部书记。这个旧社会靠租佃、砍柴换米度日的雇农带领畲汉翻身农民奋战在治山治水第一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雷新福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1957年和1962年两度上北京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扶持浦山畲族村民发展生产,多次调拨资金,帮助浦山兴建水利工程。浦山人说:"旧社会不把我们当人看,新社会0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就对不起党和政府!"省委书记江华到浦山视察时,高度评价了浦山畲汉社员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赞扬支部一班人团结进步、发展生产的战略眼光。40多年来,浦山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战天斗地,以当家作主的精神参政议政。村里有县人大代表,有县政协委员,村干部中畲族村民占了一半多。村里有22人被提拔为国家干部,有不少人在市、县级机关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原村团支部书记雷长林1984年被选为龙游县副县长。   治山又治水 浦山变富山   1949年前的浦山,是一个荒山一片、杂草丛生、严重缺水的村落,村民饮用水全在村东一口又小又脏、看得见孑孓翻跟斗的泥塘里。遇上大旱年,天没亮接水的人就排成了长龙。一年一熟的靠天田,亩产不过百斤,村民只有靠砍柴换米度日。1955年,村党支部建立后,首先打响了兴修水利的第一仗,1957年建成蓄水量2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00余亩的莲塘水库。1962年又建造了九里桥机埠。1976年将村东常年歉收的40亩低洼湖田改建成大塘湖蓄水库,蓄水量8万立方米。1988~1992年又投资15万元新建三条共360米长的渠道,一座高压泵房,铺设管道1000多米,延伸姜席堰西干渠。全村形成西有莲塘水库、东有大塘湖、南引姜席堰水、东北有九里桥机埠的水利综合配套工程。   干旱的浦山有了水,为千余亩荒山开发创造了条件。1972年党支部派人去桔区学习柑桔种植技术,当年在162亩荒山上栽了6000余株柑桔,2000多株金桔,全部成活。次年,团支部书记雷长林带头请战,率领团员、青年在莲塘水库四周的荒山种上317亩杉木,今已郁郁葱葱,蓄材1800立方米以上。柑桔发展到260多亩,果实累累,1989年总产量达11万公斤。村东南340亩荒山全部种上了茶叶。又建造了茶厂,安装揉茶机、烘干机、炒青机等,实现种茶、制茶一条龙。1990年浦山再度掀起开发性生产热潮,新开发荒山293亩,种植柑桔120亩,板栗25亩。   经过40余年的创业,浦山70%以上的土地达到旱涝保收。过去贫瘠的土地,如今水渠纵横,果树飘香,粮食连年丰收,1992年粮食总产量895吨,人均拥有粮食850公斤,加上多种经营的发展,浦山村集体经济成倍增长,1992年村社会总产值178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7万元,人均收入900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了9倍。   

徐家村

  詹家镇徐家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村域面积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2.36亩(其中水田1384.36亩)。下辖徐家、油麻仓、杨家、孙家4个自然村。全村16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户456户、1488人,党员36名。2008年村人均收入5235元。   今年村庄整治,浇筑水泥路面,兴建三面光水渠等。  

石亘村

石亘村  石亘村位于詹家镇中部,全村分10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42个村民代表,75名党员。全村人口3118人,1116户,耕地面积3080亩,是龙游县城郊村。交通十分便利,总耕地面积为2270亩。集体收入15万元,人均年收入6180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发展,石亘村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棉花、油菜、柑桔、豆类等;在养殖方面:养猪成为近年来的主要牲畜,全村养猪有8000头以上;工业方面:来料加工,四个塑料厂。   近年来的重要工程有:1、龙丽高速公路,征用土地220亩,拆迁42户,面积9000平方米;2、铁路南移,征用土地30亩,拆迁26户,面积5000平方米;3、沐尘移小区安置,征用土地276亩。   

詹家村

詹家村  詹家镇詹家村位于龙游县城西郊,距离县城约3公里。全村1107户,总人口2876人,共有1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656亩。现有村两委干部10名,正式党员92人,村民代表48名。  


山后村特产大全




山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