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徐村是原灵山片的第一大村,辖区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水交映,林业特色明显,是浙西大竹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申报国家森林公园。下徐村在2008年由原下徐村、原步坑口村、原步坑源村三村合并而成,总户数587户,总人口1968人,耕地面积1744亩,山林面积16449亩,其中毛竹山11313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5661元。是传统的农林业生产大村,村民勤劳致富,盛产冬笋、畜禽等农业特色产品。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25109 | 324000 | -- | 查看 下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沃口村 |
大沃口村,全村总人口514人,农户168户,四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61亩,山林面积1800亩左右,其中集体统管山1200亩。全村共有中共党员22名,村民代表21名,两委成员4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余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9260元。 溪口镇大沃口村地处溪口镇中心位置,50省道横穿,交通十分便利,极大多数家庭都是亦工亦农。村民以企业务工和外出务工为主,管好责任田、承包山为辅。还有部分村民种植蔬菜、搞运输、搞建筑、竹加工的销售、经商等就业方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村民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勤劳致富。 溪口镇大沃口村是一个新安江移民村,于1961年从淳安县汪宅乡移到溪口镇,近年来依靠优惠的移民政策,村建起办公楼,安装了健身器材、村庄道路,门前屋后得到了全面硬化,数字电视、电话、村庄环境优美、生活和谐,农户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村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了“两富”水平。 今年主要工作计划有1、做好“贺田”模式复制创建村工作,2、做好白石山头自然村饮用水工程,3、做好文化礼堂改建项目,4、做好白头山头清水塘(育河塘)治理工程,5继续做好集体通管山管理工作。 |
扁石村 |
扁石村位于龙南山区灵山江畔,2008年4月在我县的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由原来的老扁石、眠犬形、桥头三个原行政村合并成新扁石村。目前新成立的扁石村有14个村民小组,人口有1325人,区域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735亩,山林面积8679亩,新村中少数民族人口有346人,新安江移民有186人,由于行政村规模调整前的原桥头、眠犬形村是我县著名的贫困村,村级经济收入不足5000元,新成立的扁石村每年村级经济收入也只有2.4万元。 |
枫林村 |
龙游县溪口镇枫林村有850户、2793个人口,拥有竹林32000亩(村内18893亩、村外13107亩)、人均竹林11.5亩,是龙南山区典型的笋竹专业村。该村现有84.9%的劳动力从事毛竹种植、加工和竹乡农家乐经营活动。2012年全村笋竹产产值2600余万元,3家竹拉丝厂年产值2200万元,农家乐服务业收入430万元,仅此就要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0.06%;全村人均收入已达12708元,超出全县平均值的12.4%。 该村自1985年开始试点“笋竹两用林”技术应用以来,村民们的科学营造竹林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不仅使村内的竹林面积扩大了3倍以上,而且还纷纷外出承包山林种植毛竹。同时,村民们依托集镇上笋竹工业园区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腾龙”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的等笋竹制品企业紧密带动,大力发展毛竹初加工业,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增收。 近几年来,村里还创建了黑森林竹业专业合作社,并创出了“林野”牌鲜笋的地方品牌,实行“四统一”服务,大大提升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县林业局在枫林村的4200亩竹子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也促使村民们进一步掌握现代营林技术实现竹林增效。 |
石角村 |
石角村地域辽阔,是龙南山区面积第一大村。总户数421户,总人口1569人,耕地面积1738亩,山林面积14294亩,其中毛竹山1906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6191元。村民勤劳朴实,是粮食生产大村,务农和务工收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下徐村 |
下徐村是原灵山片的第一大村,辖区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水交映,林业特色明显,是浙西大竹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申报国家森林公园。下徐村在2008年由原下徐村、原步坑口村、原步坑源村三村合并而成,总户数587户,总人口1968人,耕地面积1744亩,山林面积16449亩,其中毛竹山11313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5661元。是传统的农林业生产大村,村民勤劳致富,盛产冬笋、畜禽等农业特色产品。 |
灵下村 |
龙游县溪口镇灵下村位于龙丽公路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该村2008年由原灵下村、原大安源村合并为新灵下村,现有人口1899人,户数599户,农村劳动力1080人。区域面积10227亩,其中山林8816亩、耕地1285亩。山林中毛竹山4133亩。 2009年村粮食播种面积1619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1.6万元,务工和务农收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人均纯收入在溪口镇属中游。辖18个自然村,现有低保户42户,正式党员64人,预备党员3人,同时村人口中有一部分为少数民族人口。 2009年度为民办实事情况:1、抓好土地流转、农业招商工作。2、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3、抓好灵山畈渠道的改造工作,建成三面光渠道2000米;并建成了田畈间的机耕路。4、改造旧厕所50多座。5、建设林区道路6公里,同时拓宽、加固了大安源自然村的道路。6、年内完成了有线电视的整改。7、认真抓好纠纷的调处工作。8、开展了争创乡村文明俱乐部和老年星光之家活动。 村两委成员共8人,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协作,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工作发挥作用正常,按时完成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带领群众致富,村两委干部均有致富项目,正带领全村人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谐富裕的新农村。 |
灵上村 |
灵上村位于304国道旁,交通便利。总户数557户,总人口1628人,辖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06亩,山林面积5683亩,其中毛竹山2834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6420元,务农和务工收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灵上村与大沃口村、扁石村、枫林村、石角村、下徐村、灵下村、双港口村、溪口村、冷水村相邻。 |
双港口村 |
双港口村是新安江移民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致富。总户数101户,总人口324人,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82亩,山林面积1256亩,其中毛竹山1020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6300元。近些年来党的政策对移民很关照,村民也很安居乐业。 双港口村与大沃口村、扁石村、枫林村、石角村、下徐村、灵下村、灵上村、溪口村、冷水村相邻。 |
溪口村 |
龙游县溪口镇溪口村是溪口镇政府和溪口集镇的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是龙南山区的中心地带,辖区内店铺林立,企业众多,工业和服务业发达。溪口村是2008年4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溪口村、长田畈村、溪西村合并而成的一个新村。目前辖有19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936户,2551人,村级人口数位于龙南山区第二位;有党员75人,村民代表40人。村域面积14.85平方公里,耕地2044亩,山林面积18812亩,其中竹林16000亩,年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村民收入来源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均匀,2010年度村民人均收入达8534元,在溪口镇乃至整个龙游都属上游。村级基础设施状况良好,通过村庄整治,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林业和种植业为主。产业开发主要以笋竹为主,努力发展名茶生产、来料加工、农家乐等产业。 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村里拥有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电教室、篮球场、影剧院等文化设施,还成立了老年腰鼓队。溪口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文化示范村”,衢州市“市级特色文化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五星级支部”、“市级基层党组织”、“市级小康示范村”、“市级老年活动中心”、“省级远教示范点”等一系列荣誉。 溪口村近年来为民办实事情况:1、抓好土地流转、农业招商工作。2、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3、抓好四间渠道的改造工作,建成三面光渠道2000米;并建成了田畈间的机耕路。4、改造旧厕所50多座。5、建设林区道路6公里,同时拓宽、加固了长田畈自然村的道路。6、完成了有线电视的整改。7、认真抓好纠纷的调处工作。8、开展了争创乡村文明俱乐部和老年星光之家活动。 村干部中两委成员8人,村文书1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协作,村民代表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正常,能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带领群众致富,村两委干部均有致富项目,正带领全村人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谐富裕稳定的新农村。 |
冷水村 |
冷水村位于304国道旁,交通便利,在2008年由原冷水村和原西京坞村合并而成。总户数462户,总人口1559人,辖1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450亩,茶叶面积200余亩,山林面积8293亩,其中毛竹山2684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5935元。是传统的农林业生产大村,村民勤劳致富,盛产茶叶、西瓜、水畜产品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