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道村地处市区西面,办公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全村712人,270户,四个村民小组,党员17人,老中青合理发展,依法产生村两委干部5人,村组织健全,工作协调,经村民会议推选产生村民代表27人,其中有5名女性,在村民代表中依法产生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3人。近几年来,村两委以“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稳定了村里的社会环境,群众和睦相处,干部安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81002 | 324000 | -- | 查看 达道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市心社区 |
江山市虎山街道市心社区成立于2001年9月,位于江山市中心,东起江滨路,西至解放路,南至城中路,北至中山路,面积0.32平方公里,辖40个居民小组,有居民2771户,常住人口6人,外来流动人口3000多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6人,社区党总支下属七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75人,辖区内驻有主要企事业单位23家。 社区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树科学发展新形象,建一社一品新市心”的战略目标,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构建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浙江省老龄规范化社区、浙江省示范社区、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社区、浙江省科普示范社区、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侨界之家、衢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江山市文明社区、江山市三星级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称号。 |
安泰社区 |
虎山街道安泰社区成立于2001年9月,地处市区南区,东至江山港、西至西山,北至南二街、南至景星路接封门溪接江贺公路,辖区面积82万平方米。有58个居民小组,在册人口3931户9673人,流动人口5597人。 社区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270名党员,另有在职党员586名。已婚育龄妇女1786名。 辖区有经济贸易局、气象局、稽征运管所、长运公司、城南工商所、计生指导站等机关企事业单位15家,大小店铺近900间,是商贾云集、住宅集中之地。 安泰社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内设有老年活动室、党员服务站、、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室外设有文化广场;周边有幼儿园、学校、银行、超市、农贸市场等。生活便利,文化氛围浓厚,居民整体素质较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广泛,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另外,我社区还设有江山市首个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通过在社区的实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近年来,安泰社区以“互动共荣,科学发展”为宗旨,盘活资源,拓展服务,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社区成员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获浙江省十佳和谐社区、浙江省绿色社区、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浙江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7年获虎山街道社区工作综合考核一等奖。 同时,安泰社区不断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和作风建设,促进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和维护居民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江山市虎山街道安泰社区将以不懈的追求,崭新的业绩,谱写和谐社区的新篇章。 |
城南社区 |
江山市虎山街道城南社区成立于2001年9月,由原来的经济开发区居委会撤并而成,后因辖区内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于2006年12月以江贺公路为界,分为城南和桐岭二个社区。 现城南社区范围不断扩大,南至水泥厂路口,西至江贺公路,北至景星路,总面积320万平方米,辖区分为49个居民小组,在册户口1728户,近3376人,有社区干部4名;各类残疾人33人,低保对象12户;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合计100多家,总人口约1.8万人,城南社区是一个集生活、教育和工业为一体的多功能混合型社区。 自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先后建立了党总支委员会,下辖9个党支部,有党员138名,后又相继成立了社区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体育协会。社区工会、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社区福利保障、治安调解、宣传文化、卫生计生、党团妇、消协等组织体系,社区先后获得省级基层科普示范社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衢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衢州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社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共享、责权统一、管理有有序、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社区按照自治章程依法进行建设和管理,为争取早日达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加快打造服务型、自治型、文明型、平安型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
桐岭社区 |
江山市虎山街道桐岭社区成立于2006年12月30日,位于江山市区南部,东起江贺公路,西临浙赣线铁路,南接虎山集团,北至封门溪,面积3.8平方公里,辖35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459户,常住人口2920人,外来流动人口6000多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一名为劳动保障员),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创业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和江变科技公司党支部,党员112人,辖区内驻有主要企事业单位十一家,其中主要企业七家。 社区自成立以来,围绕“全民动员、凝聚合力、互动共荣、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构建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先后获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浙江省老龄规范化社区、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浙江省气象示范社区、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巾帼文明岗、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城乡养老保险基层平台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衢州市民兵连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衢州市民主法治社区、衢州市文明社区、衢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衢州市创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先进集体、衢州市科普社区、衢州市绿色社区、衢州市卫生先进单位、衢州市无烟先进单位、衢州市老年体协先进单位、衢州市科普社区,江山市示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江山市文明社区、江山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江山市绿色社区、江山市防范处理-工作先进集体、江山市级“民主法治社区”、江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山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社区在各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取信于民的原则,带领辖区内广大居民,充分发挥监督、协管、自治职能,通过狠抓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工作,奋力推进社区建设,努力创建功能健全、管理有序、服务规范、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江山市虎山街道桐岭社区成立于2006年12月30日,位于江山市区南部,东起江贺公路,西临浙赣线铁路,南接虎山集团,北至封门溪,面积3.8平方公里,辖35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459户,常住人口2920人,外来流动人口6000多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一名为劳动保障员),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创业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和江变科技公司党支部,党员112人,辖区内驻有主要企事业单位十一家,其中主要企业七家。 社区自成立以来,围绕“全民动员、凝聚合力、互动共荣、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构建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先后获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浙江省老龄规范化社区、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浙江省气象示范社区、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巾帼文明岗、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城乡养老保险基层平台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衢州市民兵连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衢州市民主法治社区、衢州市文明社区、衢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衢州市创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先进集体、衢州市科普社区、衢州市绿色社区、衢州市卫生先进单位、衢州市无烟先进单位、衢州市老年体协先进单位、衢州市科普社区,江山市示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江山市文明社区、江山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江山市绿色社区、江山市防范处理-工作先进集体、江山市级“民主法治社区”、江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山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社区在各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取信于民的原则,带领辖区内广大居民,充分发挥监督、协管、自治职能,通过狠抓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工作,奋力推进社区建设,努力创建功能健全、管理有序、服务规范、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
南门社区 |
南门社区位于市中心南边,东至江山港,西至西山,南至南二街,北至江津路西市街。辖区总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共有常住人口3320户,7026人,有外来流动人口3200多人。社区有50个居民小组,社区党总支下属有7个支部,共有党员236名。曾一度被评为“浙江省示范社区”、“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衢州市充分就业社区”、““衢州市卫生先进单位”、“江山市文明社区”、“江山市防范和处理-问题先进集体”、“江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
西门社区 |
江山市虎山街道西门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是江山市的试点社区。社区地处老城区,属混合型社区。社区范围:东至解放路,西至西山,南至西市街,北至中山路,辖区总面积40万平方米。现有常住居民3090户,7318人,其中低保户29户,57人,残疾人124人。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和1个流动党员活动站,共有在册党员228人。社区有市民学校、计生协会、老年人协会等民间组织6个,有法律援助服务队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12支。社区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社区、“浙江省示范社区”、“浙江省文明社区”、“衢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衢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衢州市民主法治社区”等全国、省、衢州市以及江山市本级荣誉30多项。 |
江东社区 |
虎山街道江东社区位于市区须江以东,南至江化公司,北至须江公园后面,西至江东大道东侧,于2001年9月正式成立运行。辖区总面积94万平方米,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和1个流动党员活动站,共有在册党员110人,在职党员280人;现有35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749户,3400人,有低保对象22户56人,有残疾人44人。驻区主要机关事业单位3个(市委党校、民政局、碗窑水库管理局),主要企业有江山化工总厂、国际大酒店、双氧水厂、三棱塑胶厂等。近年来,本社区各项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区各项建设事业的新发展,荣获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社区、江山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江山市防范和处理-问题先进集体、江山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为社区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转型时期,社区党建是统揽社区各项工作的龙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拓宽新思路,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的建设,增强社区党组织特别是创业支部的渗透力、凝聚力,切实发挥各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社区的各项事业发展。 自2001年撤居建社区以来,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体系健全,着重健立健全了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民主议事协商委员会和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等组织,各类组织工作制度健全,民主协商、矛盾纠纷调处、共驻共建,民情民意反映等机制健全。 在社区党总支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我们整个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团结务实、创新高效、真情奉献”的工作思想,完善各类组织机构,勇于改革管理机制、夯实各项工作基础,构筑文明社区的良好品位。 |
平棋村 |
江山市虎山街道平棋村位于繁华的闹市区的南片,交通便利,信息活络,村地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有八个小组,总人口1206人,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60万元,人均收入为7672元. 村两委紧紧围绕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工作目标,抓项目建设。促进村经济快速发展,村两委认真做到“聚千之心、举全村之力、纳各方之策”,奋力拼搏,全面推进我村集体经济建设。2009年改建平棋村洗车场工程,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村集体每年增加经济收入30多万元,村电话普及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收益率100%,主要道路绿化率100%,庭院绿化率达到90%.近年来因城市规划建设拆迁安置,村民居住地比较分散,贯穿整个江城,分别在十几个社区居住。村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卫生厕所和自来水,村各线领导班子成员齐全,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稳步增长,农民人均收入超出我市平均水平。 |
何家山村 |
何家山村概况 江山市虎山街道何家山村,面积约2.5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180户,共678人,康庄大道,山青水秀,全村有工业企业11家,2005年人均收入7609元,一跃成为江山市人均收入之最。先后被评为“市级小康示范村”、“衢州市卫生先进村”、“省级卫生村”。 农村工业化恐怕算得上是浙江的一大特色,而在这江山市中,何家山村算得上是典范。与县城相隔不远,为何家山村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地理上的基础,即所谓地利。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村中的康庄大道竟全由何家山人凭自己的能力建成,两旁载有绿树,间隔恰倒好处,远远望去,这一树树绿叶接连延绵,如两条腾飞的绿色长龙。这两排一直延伸,直到淹没在群山的绿色之中。 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何家山的中心地带便在这大片绿的中央。最显眼的应属村办的砖厂。沿着马路一直走去,或百步或五十步为间隔,即可见一座工厂,金山虎电工器材有限公司、五星蓄电池厂、振兴化工厂、正大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一个个企业令人慨叹何家山工业发展的不凡。由此也不难窥见何家山人的智慧和力量,而要使工业与生态和谐发展恐怕又可算是何家山的一大亮点。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若干年后将建成的会集“岁寒三友”的特色 |
双龙村 |
双龙村村史村情(2014年版) 碗窑乡双龙村于2007年12月由原外垄村与里垄村规模调整而成,村部设在原外垄村。双龙村位于江山市郊,须江东岸,距市区1公里,江碗公路、46省道自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双龙村全村10个村民小组,547户农户,1648个人口,71名党员,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村农民人均收入11280元;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45亩,山场872亩;村两委班子9人,由6名支委和3名村委组成;村民代表38人。在全村村民的努力下,双龙村先后被授予“衢州市绿化示范村”、“衢州市民主法治村”、“中国幸福乡村”等荣誉。 双龙村从事房地产建筑相关行业的人比较多,通过培育和传帮带,村里现有房地产开发商,泥水包工头等20多人,解决了近100人的就业问题,形成建筑业产业特色。食用菌和蔬菜种植也是的特色产业,其中成天菌种场规模较大,在全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全村蔬菜种植农户达90户,年收入30多万元。村庄建成面积50万平方米,农户房屋495座,其中两层以上砖混结构348座,占70%,外墙粉刷率93%。联村公路双龙路已硬化,村道、宅间道基本得到硬化。2013年新建停车场一个,可供20辆小车停放,方便了村民生活。全村有垃圾池15个,公厕3座,415户有室内卫生厕所,两名村保洁员对村主干道,村民门前屋后进行保洁,村庄环境整洁。村主要道路有路灯18盏。自来水也已进村入户,入户率达98%。2010年新建绿化公园一个,村内有草坪三处,双龙路、康庄路两侧绿化到位,村庄环境优美。2013年双龙村投资30余万元,完成外垄引水工程和五百两引水工程,方便了村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双龙村积极参与中国幸福乡村创建,2009年完成富裕乡村创建,2010年完成满意乡村创建,2011年完成文明乡村创建,2012年完成美丽乡村创建,2013年完成幸福乡村五村联创工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国幸福乡村”称号,2014年完成“文化礼堂”创建。 |
溪东村 |
溪东村位于江山市市郊,现有人口2482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40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6.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将派生许多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为此,溪东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老年人工作,把老年工作当作一件民生工程来抓,从多方面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在市民政局和虎山街道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非营利性的老年人群众组织——“溪东村老年协会”,并于今年被省民政厅列为“空巢老人帮扶”试点村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溪东村两委决定,成立志愿者队伍,经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响应,有52人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 2009年11月12日,溪东村志愿者队伍举行成立仪式,市民政局领导到会讲话,希望大家发扬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珍惜荣誉,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贡献力量。 溪东村志愿者服务队是江山市农村成立最早,人数最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的成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村风、民风的改善,推动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今后,溪东村将不断充实、状大志愿者队伍,深化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到队伍中来,把志愿者队伍建成溪东村的一面旗帜。 |
达道村 |
达道村地处市区西面,办公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全村712人,270户,四个村民小组,党员17人,老中青合理发展,依法产生村两委干部5人,村组织健全,工作协调,经村民会议推选产生村民代表27人,其中有5名女性,在村民代表中依法产生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3人。近几年来,村两委以“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稳定了村里的社会环境,群众和睦相处,干部安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江山底村 |
江山底村位于江山市区西北面,紧邻市区,交通便利,新老48省道穿村而过。全村村域面积7.53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现有农户618户,2195人。 近年来,江山底村切实贯彻“生态立村、工业强村、商贸兴村”的理念,通过村庄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大力构筑工业平台,先后引进了江山千户家具厂、鹏峰化工有限公司、江山中超电器有限公司、今朝电器有限公司、利兴菇业等十多家工业企业,年产值一亿万元,解决了全村40%的剩余劳动力为产业工人;第三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商业氛围浓厚。 今日的江山底村,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四旁绿化、水塘净化、服务强化,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村医务室、村民健身广场、食品连锁超市齐全,村内设有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流程。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示范村”、“江山市和谐新农村”、“江山市食用菌生产先进村”、“衢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乌金山村 |
乌金山村:明珠镶嵌在山乡 虎山街道乌金山村有座地貌酷似乌龟的小山坡,先人据此将命名为“乌龟山”,后改名成“乌金山”。但那时村贫户穷,“乌金山”徒有虚名。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乌龟山”成了名副其实的“乌金山”。 近日,记者来到乌金山村,只见村办公楼周围的一大片低丘荒坡经过规划和平整,已建成为一个拥有50多幢别墅式楼群的住宅小区和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公园,仿佛给乌金山村镶嵌上了熠熠发光的明珠。 为改变乌金山的落后面貌,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乌金山进行了“八化”建设。钱从哪里来?除了向上争取、部门支持外,乌金山村两委从民主理财、盘活集体资产入手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尤其是整理宅基地和低坡荒山这一招,不仅使农户建起了新房,更使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 2004年以来,乌金山村每年都以2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建设新农村。修建了村主干道和环村公路、连村公路,总长9公里多。新建了公厕、垃圾池、垃圾桶,除有3个专职保洁员外,各村民小组长和6位村干部实行包组包片。赤膊墙整治、安装太阳能、池塘清淤及“千库保安”等工程相继实施……也先后获得了衢州市级文明村、衢州市卫生村等荣誉。 村两委在鼓励村民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吸引一批能人来乌金山投资创业,为村民就业创造条件。这几年,乌金山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02年的4432元增至去年的7124元,全村已有97%以上农户建造了两层以上的新楼房。 村民:这几年在党支部和村委领导下,把一个原来误工都发不出的一个村建成一个新的农村,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各个地方都建了卫生垃圾箱,使我们整个村面貌改变更加快,更加清洁了,真正出现了山青水秀,干干净净,群众都比较满意的。 |
协里村 |
协里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协里村是郑氏家族,全村97.7%以上村民都姓郑,8个村民小组,215户农家,671人,党员22人,人均纯收入4829元。 |
店前村 |
店前村地处江山城郊5公里处,交通方便。现有村民小组24个,人口规模2760个,我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衢州市评为“卫生村”、“五好”星级党支部,江山市评为“文明村”等各项荣誉。山清水秀,人和地美的店前村有江山枇杷之乡的美誉,这里盛产枇杷,板栗等水果,被称之为虎山街道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店前村良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一大批种菇大户和养殖能手,善良纯朴的店前村人民欢迎你的到来参观指导和投资。店前村地处江山城郊5公里处,交通方便。现有村民小组24个,人口规模2760个,我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衢州市评为“卫生村”、“五好”星级党支部,江山市评为“文明村”等各项荣誉。山清水秀,人和地美的店前村有江山枇杷之乡的美誉,这里盛产枇杷,板栗等水果,被称之为虎山街道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店前村良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一大批种菇大户和养殖能手,善良纯朴的店前村人民欢迎你的到来参观指导和投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