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村位于清湖镇南部,距江山市区6公里,区域总面积10平方公里,由瓦窑、山根、陆家、后村、平塔山和坟山垄等6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户籍在册人口3061人,38个村民小组960户,1915个劳动力(其中男1200人,女715人),88名党员。拥有耕地2150亩(其中水田2030亩,旱地12亩),林地3770亩,水库5个,水塘55个,水域面积155亩(其中滩涂55亩)。
该村交通便捷,石垄线和新46省道穿境而过。环境优美,境内山塘水库星罗其布,长台溪和睦段水势平缓,村内植被良好,树种丰富,绿化率达60%以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除拥有水利、林木资源,陶土蕴藏量较高。人文资源深厚,作为讫今发现最大原始制陶基地,现存俗称“馒头窑”的土窑40余座,并留有明清年间建造的陆家孝忠祠堂、明代监察御史陆和 “绣衣聪马”进士牌坊和“双节流芳”贞节牌坊等多处景点。
作为我市规模较大村,近年来,该村通过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特色推进、借力发展”战略,“四大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2000年获江山市五好标兵支部,2004年获江山市文明村,2006、2007年获江山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获省绿化示范村、衢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江山市食用菌专业村,2008年获江山市和谐新农村,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81104 | 324000 | -- | 查看 和睦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童家村 |
童家村位于清湖镇东北1.2公里,东靠江山港,南与清湖新集镇之交界,西依七里桥,北与路陈村交界,距城区南郊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自然资源方面,有耕地883亩,其中旱地96亩,山场933亩,其中村集体山场30亩,水塘8个,用于养殖清水鱼。文化资源方面,童家村有特色重点文物点44处,其中古屋10余所,古井13个,古池塘8个,古遗址4个,还有一座明末清初的古建筑上新厅,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全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共460户1580人,曾获得市4星级党支部、江山市“示范性”计生协会等荣誉称号。 |
和睦村 |
和睦村位于清湖镇南部,距江山市区6公里,区域总面积10平方公里,由瓦窑、山根、陆家、后村、平塔山和坟山垄等6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户籍在册人口3061人,38个村民小组960户,1915个劳动力(其中男1200人,女715人),88名党员。拥有耕地2150亩(其中水田2030亩,旱地12亩),林地3770亩,水库5个,水塘55个,水域面积155亩(其中滩涂55亩)。 该村交通便捷,石垄线和新46省道穿境而过。环境优美,境内山塘水库星罗其布,长台溪和睦段水势平缓,村内植被良好,树种丰富,绿化率达60%以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除拥有水利、林木资源,陶土蕴藏量较高。人文资源深厚,作为讫今发现最大原始制陶基地,现存俗称“馒头窑”的土窑40余座,并留有明清年间建造的陆家孝忠祠堂、明代监察御史陆和 “绣衣聪马”进士牌坊和“双节流芳”贞节牌坊等多处景点。 作为我市规模较大村,近年来,该村通过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特色推进、借力发展”战略,“四大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2000年获江山市五好标兵支部,2004年获江山市文明村,2006、2007年获江山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获省绿化示范村、衢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江山市食用菌专业村,2008年获江山市和谐新农村,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
清泉村 |
清泉村目前共有人口779户,2801人,辖1个自然村清泉村。全村共有0党员123人,常住人口553户,1526人,劳动力1441人。 拥有自然资源:耕地6210亩,其中水田2010亩,旱地4200亩,山林60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目前由于本村刚成立,尚未有集体经济收入,今后主要来源为资源经济。 |
清一村 |
全村目前共有人口261户,808人,全村共有常住人口261户,常住人口780人。拥有自然资源:耕地439亩,其中水田413.5亩,旱地25.5亩,山林675亩 |
清二村 |
全村目前共有人口245户,753人,全村共有常住人口245户,631人。拥有自然资源:耕地483.5亩,其中水田437.3亩,旱地46.2亩,山林1235亩. |
清三村 |
全村目前共有人口248户,955人,全村共有常住人口955户,768人。拥有自然资源:耕地413.5亩,其中水田371.5亩,旱地42亩,山林706亩. |
乐意村 |
全村目前共有人口622户,2174人,全村共有常住人口622户,1889人。拥有自然资源:耕地1999.9亩,其中水田1862亩,旱地137.9亩,山林1153亩. 乐意村与童家村、和睦村、清泉村、清一村、清二村、清三村、路口村、浮桥头村、新塘底村、华夏村、七斗村、蔡家山村、前村村、蔡家村、毛塘村、祝家坂村、泉家垄村、十村村、贺周村、贺仓村、读溪口村、东儒村、花园岗村、路陈村相邻。 |
路口村 |
清湖镇路口村位于江贺公路两旁,距离江山市区6公里,区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82人,6个村民小组,221户,党员29人。现有耕地117.1亩,,其中水田116.1亩,旱地5.5亩,山林1722亩。 本村交通便利,处于清湖镇工业园区,江贺公路横跨村中心,近年来村级经济不断发展,其中工业企业数59家,规模以上的企业14家(纪元集团、衢州英博国光啤酒有限公司、江山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都坐落于本村范围,个体经营户有60家。 近年来村级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两委团结进取,带领群众为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
浮桥头村 |
全村目前共有人口804口,256户,5个村民小组。拥有自然资源:耕地总面积417亩,其中水田面积396亩;山林总面积690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蔬菜种植、塑料管件的生产和销售. 全村现有党员16名。村党支部近几年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村庄规划重新修编,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积极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求真务实,不断开拓进取,不断转变观念,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被评为省级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
新塘底村 |
新塘底村位于清湖镇北部市山海协作工业园区中心位置,距江山市区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自然资源方面,该村耕地面积 445亩,林地200亩,水域面积50亩,其中拥有水库1个,用于养殖清水鱼。人口及组织方面,该村由田棚,上新塘底,下新塘底,藕塘底等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共247户796人,有正式党员 23人,预备党员2名,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支委2人,村委3人。该村连续十年无计划外生育,2005以来连续多年在清湖镇年度综合考核中获一等奖,2004年被江山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衢州市评为四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 经济及收入方面,利用区域优势,该村先后引进了“三星公司”、“华宁电器”、“华安电器”、“东振机械”等22家工业企业,全村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此外,08年以来该村一直在进行山海协作工程征用土地工作,特别是在09年,村中征用土地550多亩,涉及土地征用款2000多万元。目前,已落户山海协作园区企业18家,总投资额18亿元,预计产值30亿元,税收3亿元。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村民就近就业或创业,解决了该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2009年全村经济收入达176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3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87元。 新农村建设方面,该村里投资50多万元浇筑完成了2.5公里长的村主干道,安装了40多盏路灯,并用香樟、紫薇、茶花等花卉苗木进行绿化;投资20多万元对村文体活动中心进行改造,添置了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和报刊书籍,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健身、娱乐的好场所。 |
华夏村 |
华夏村是2008年由原石口村和灵山村合并而成的新村,区域面积4.82平方公里,全村拥有11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村民居住分散,村驻地在清湖镇石口畈。现有农户745户,人口约2595人。有耕地面积2063亩,山场面积3190亩。地理位置优越,46省道、水张线沿村而过。近年来,我村坚持走生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先后获省市“平安农机示范村”、“绿化生态示范村”等殊荣。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288元。 2005年12月我村被评为衢州市市级农机安全村,2007年12月评为浙江省平安农机安全村,衢州市森林生态示范村。在村级考核中,我村也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2005年至2010年的6年内,我村5次被评为清湖镇双争先考核一等奖,1次被评为二等奖。2008年6月评为江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几年来,华夏村先后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累计超过350多万元,完成了水张线至石口村康庄路道路硬化、灵山至山贺道路硬化、前头畈中低改、灵贺畈土地整理、西弄水库改造、松江畈、五角塘畈千里渠修复、宅基地整理、矿山复垦、过溪畈土地整理等一批项目,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我村共投资120多万元,硬化村道近5000米;投资10多万元建设娱乐文体广场;投资20多万元对广场和几个小区进行绿化,为村民安装了有线广播。还筹资翻新村老年活动室、图书室,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成立了妇女腰鼓队。目前村文化活动广场及相应的健身器材也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了。 |
七斗村 |
七斗村目前共有人口249户,915人,全村共有常住人口249户,910人。拥有自然资源:耕地869.5亩,其中水田780.1亩,旱地89.4亩,山林688亩. |
蔡家山村 |
清湖镇蔡家山村位于江山市郊,东邻城南中学,南部和西部都毗邻山海协作园区,北边就是老虎山部队,交通便利。区域总面积1097亩,下辖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27人。村两委成员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党员55。 蔡家山村与童家村、和睦村、清泉村、清一村、清二村、清三村、乐意村、路口村、浮桥头村、新塘底村、华夏村、七斗村、前村村、蔡家村、毛塘村、祝家坂村、泉家垄村、十村村、贺周村、贺仓村、读溪口村、东儒村、花园岗村、路陈村相邻。 |
前村村 |
前村村(原是碗窑乡前村村,2008年区域调整后划到了清湖镇),位于清湖镇东北面,距清湖镇约3公里,距江山市区约10公里。东面靠大山,与长台镇的深渡、碗窑乡的岭后相连,南面与本镇贺周村相邻,西面与本镇泉家垄村相邻,北面与碗窑乡的鹿来、和源村相连。区域内京台高速(黄衢南段)从中穿过。 全村总面积3.81平方公里,有5个自然村,分别有前村、黄泥窖、塘边、西山边、雁坞。下分13个村民小组,有473户1467人口,有44个党员,50名村民代表。村劳动力有1013人,年轻人一般都外出打工,大多数都在本市内或本镇内,家里的农活也能带做,村里农田基本没有抛荒。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耕地面积1100亩,山林面积4129亩,有小二型水库一个,山塘3个,是个山多地少的村。大多数村民收入靠打工,村集体收入只有5.5万元,主要是村100亩茶叶山发包,是个经济薄弱村,也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低保户有52户。 近几年来,虽然村经济很薄弱,村两委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和党的政策的扶持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不少工作,建了2.9公里的康庄道路,连接了碗窑乡的鹿来村、和源村。近年来又在做农房改造工程,已拆除旧房肆仟多平方米,建了拾几座新房。今年9月已开始将前村至泉家垄村的联村公路投标硬化,(道路建设规模:全长1500米、路面硬化宽5米,总投资80余万元。)现已完成了80%,因这条路是去清湖的必经之道。 另外,今年又在做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现在已完成了90%的工程量,近期又将西山边自然村的道路进行投标硬化,有望在2016年1月底完工。到时将会成为一个干净美丽出行又方便的小村庄。 |
蔡家村 |
蔡家村位于江山市市郊,距市区4公里。坐落于山海协作工业园区和中部工业园区交接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独特。全村分布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45户,总人口1228人,党员45人。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有耕地570亩,林地804亩,水面50亩。长期以来,蔡家村以传统的蔬菜产业为主要的村民收入来源。近年来,蔡家村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硬化村庄道路,实现了路旁绿化,洁化、美化工程有效推进,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蔡家村还以开展平安幸福连万家为抓手,以综治网格化为手段,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治整治形成组织网格健全、信息渠道通畅、矛盾化解高效、作用发挥明显的新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蔡家村大力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工作,全面规划和描绘“中国幸福乡村”蓝图。 |
毛塘村 |
毛塘村位于清湖镇东部与贺村镇相邻,靠近46省道,交通便利。毛塘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村民大多数以务工和务农为生。以“毛、王、谢、徐”四大姓氏为主。现有村民小组8个,人口1216人,是一个幸福美丽的村庄。毛塘村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域内有江山市腾达电子配件厂、浙江宏林防火材料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 毛塘村与童家村、和睦村、清泉村、清一村、清二村、清三村、乐意村、路口村、浮桥头村、新塘底村、华夏村、七斗村、蔡家山村、前村村、蔡家村、祝家坂村、泉家垄村、十村村、贺周村、贺仓村、读溪口村、东儒村、花园岗村、路陈村相邻。 |
祝家坂村 |
祝家坂村地处江山港西边,距:市区10公里、镇政府7公里、江贺公路3公里,全村有10个自然村、有村民小组18个,总人口1519人,共产党员37人,村两委7人(其中支部委员4人、村委委员3人)耕地865亩,区域面积2.9平方公里。 江山港、48省道接线经村而过;区域内有三星铜材、王牌门业、美家园、浙江宇安消防、恒鑫塑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祝家坂村与童家村、和睦村、清泉村、清一村、清二村、清三村、乐意村、路口村、浮桥头村、新塘底村、华夏村、七斗村、蔡家山村、前村村、蔡家村、毛塘村、泉家垄村、十村村、贺周村、贺仓村、读溪口村、东儒村、花园岗村、路陈村相邻。 |
泉家垄村 |
泉家垄村位于清湖镇溪东片,距离市区约7.5公里,46省道高速公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共有153户,528人,分为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28人,党员14人。2015年泉家垄村家庭纯收入:960.6万元,人均纯收入:18193元。据统计,泉家垄村劳动力人数为291人,其中非农从业人员为249人,农村劳动力非农从业人员比重为85.6%。低收入农户数12户34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6.4%。 |
十村村 |
十村村位于水白线46省道西侧,处于江山港长台溪沿线,距江山市区10公里,村庄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现有居住农户278户,1035人口。全村区域面积1850亩,其中耕地面积468亩。有5个村民小组,27名党员,30个村民代表。 近年来,十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村民和衷共济,奋力拼搏,村两委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 |
贺周村 |
贺周村位于清湖镇东南端,东与碗窑乡长台镇界相接,南与贺仓村为界,西与小清湖紧接,北与清湖镇相望,距镇政府4公里。黄衢南高速公路穿村庄东部而过,46省道位于西南方,48省道从村庄西面经过,交通便利,地理优越,环境良好。共有人口2400人,九个自然村居住点,22个村民小组,702户,共有党员78人。耕地面积1287亩,区域面积8200亩。村级固定资产50万元,村级总收入16.5万元,收入来源主要是山地、水面承包、出租收入。主要产业为种养业。 |
贺仓村 |
贺仓村位于清湖镇的东南面,东靠大山,南与长台镇花园村相邻,西与本镇花园岗村相接,北连华夏村。黄衢南高速和48省道交叉通过,交通便利。全村有四个自然村,十一个村民小组,总入口1453人,445户,耕地面积975亩,山林面积2900亩,水面60亩,区域面积4505亩。共产党员38名。种植业、养植业为主要产业。 贺仓村与童家村、和睦村、清泉村、清一村、清二村、清三村、乐意村、路口村、浮桥头村、新塘底村、华夏村、七斗村、蔡家山村、前村村、蔡家村、毛塘村、祝家坂村、泉家垄村、十村村、贺周村、读溪口村、东儒村、花园岗村、路陈村相邻。 |
读溪口村 |
读溪口村位于清湖镇西南部,距江山市市区12公里,东邻长台镇花园村,南邻本镇东儒村,西邻连华山工业园区,北邻本镇和睦村,区域面积3.229平方公里,江郎山高速江广线315省道,石弄线公路贯穿村域,交通十分便利,长台溪、八令桥溪、宅阳溪流经村庄汇入江山港,有水库二座,水塘5口,清水养鱼面积39亩、耕地1010亩、山林面积1189亩、4个自然村组成(读溪口、东山、宅阳、象鼻嘴)下辖11个村民小组,417户,人口1473人,其中劳动力690人(男性390人,女性300人)村两委班子4人,正式党员43人,先后获得江山市五新争先先进支部、文明村、基层党员先进村、计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连年投资300多万元建造防洪堤,土地整理、道路硬化、安装路灯40盏、建造了清溪亭、办公楼、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场所、安装健身器材、主要场所道路得到了绿化、亮化,为今后创幸福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东儒村 |
东儒村位于清湖镇最南端,距离清湖镇8公里,南与石门镇相接,东与长台镇的花园村相连,西边为淤头镇达山底村,北与本镇读溪口村接壤,黄衢南高速出口从村后通过,共有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村民户数755户,人口2709人,党员89人,耕地面积1887亩,山场面积3412亩,养殖水面85亩,村集体经济主要收人来源为山场出租,水面承包经营收人,年集体经济收人35万元。 东儒村与童家村、和睦村、清泉村、清一村、清二村、清三村、乐意村、路口村、浮桥头村、新塘底村、华夏村、七斗村、蔡家山村、前村村、蔡家村、毛塘村、祝家坂村、泉家垄村、十村村、贺周村、贺仓村、读溪口村、花园岗村、路陈村相邻。 |
花园岗村 |
花园岗村位于江山市中部,距市区15公里,于2001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一个移民为主的“联合国”村。由白水坑、碗窑水库的淹没区、影响区移民,外地到村购地基建房的移民,下山脱贫的移民,并入的上坞村当地村民组成。村民来自浙江、江西2个省,江山、遂昌、玉山3个县市,13个乡镇55个村,有62种以上的姓氏杂居着。全村有437户1565人,64名党员,村两委7人,下辖6个村民小组。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9万元。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花园岗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群众白手起家,创业创新。花园岗村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借江郎山“申遗”成功的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江郎山农家乐协会,目前全村已发展了多家农家乐,有可接待游客床位75张,农家乐的发展为花园岗村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兴旺的景象。同时,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村内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服务强化,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村医务室、村民健身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建有江山市最大的个人慈善项目省二级幼儿园——花园岗中心幼儿园。通过多年团结拼搏,一个花园一样美丽的村庄在荒凉的花园岗上奇迹般崛起,先后获得“浙江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级文明村”、“浙江省级民主法治村”等60多项荣誉。 |
路陈村 |
清湖镇路陈村坐落于江山市经济开发区东侧,虎山脚下,紧邻须江,距江山市区2.5公里,区域总面积2.09平方公里。现有户籍在册人口1221人,10个村民小组420户,其中35名党员。拥有耕地674亩(其中水田587亩,旱地87亩),林地420亩。我村交通便捷,市1路公交环线穿境而过。环境优美,须江路陈河段水势平缓,村内植被良好,树种丰富,绿化率达60%以上。近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生活和谐幸福。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