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衢州 >> 江山市 >> 坛石镇 >> 横渡村

横渡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横渡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渡村简介

  坛石镇横渡村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半山区,地处坛石镇正东,距离集镇7公里,江山市区9公里,东邻虎山街道金坞村,西接五圳村,南连郭丰坞村,北与上溪村及虎山街道店前村接壤。全村现有702户,2349人,党员69名,村民代43名,下辖23个自然村分别为上柿坂、横渡、深脚坞、中份、八仙坛、祝芝坞、横渡店、玉兰、横渡安、赵男、上塘边、东家坞、西弄、周坞等。全村区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52.5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881105 324000 -- 查看 横渡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渡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横渡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郭丰坞村

  郭丰坞村,位于坛石镇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离镇政府4公里左右,46省道-线穿村而过,属半山区地带,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全村现有人口544户,1833人,党员68人。所辖13个自然村分别为上弄塘、后仓、马落塘、竹篷、前山坞、天井坞、郭丰坞、破塘溪、后弄塘、后弄、各廷排、陈家、岩坞塘等。辖区总面积12827亩(8.5513平方公里)。郭丰坞村现有水田1306亩,旱地110亩,山林7913亩。农业种植经营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油菜、小麦等,林地以松、杉、毛竹为主,辅以油茶、板栗等经济林木。全村的松、杉木约有10万立方米蓄积。畜禽业主要以白银耳鸡、鹅和鸭等为主。大小水库8个以清水养殖为主,低收入农户270户。2014年人均收入4500元.全村道路路面75%以上已硬化,车辆进进出出,交通十分方便。   近年来,郭丰坞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山区特点,大力发展种殖业。并且成立了“江山市郭丰坞粮食专业合作社”、“江山市乐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   如今的郭丰坞村,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村道硬化、洁化、亮化工程已初步完成,并建造了文体活动中心和篮球场等健身场地。   郭丰坞村,已完成“中国幸福乡村”的创建,现迈步向“美丽乡村”创建前进,推动多种特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来料来样加工业,以公共服务水平、农民综合素质、环境卫生状况、基层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为重点,积极为各界人士来郭丰坞村投资创业创建平台,共同将我们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占塘村

  坛石镇占塘村古名尖塘,镇属村,由原占塘村、马田坂村合并而成。村委会所在地距镇政府1.5公里左右,杭长铁路穿境而过。全村现有534户1835人,党员78人,所辖11个自然村,分别为泉尾、桃篷、田坂、占塘4队、占塘5队、占塘6队、排里、坟山垄、木林垄、马头颈、马田坂11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   原占塘村因村中古有一尖形池塘而得名。后方言谐音遂成今名。解放初建政为墨林垄乡五村,1955年属占塘农业社,1958年为坛石管理区占塘生产队,1961年改为坛石公社占塘大队,1983年5月又改为坛石乡占塘村委会。全村有毛、何、徐、吴、姜、谢、柴、祝、王、刘、邹、邱、管、李、黄、宁等诸姓氏。据民国二十六版《坝头毛氏宗谱》记载:毛达升(1679-1747)、毛舍什(1685-1743)兄弟俩从坛石坝头迁徙到此,迄今约300年。后裔毛万宝(1854-1921)从占塘分居田坂,迄今约130年。木林垄刘家祥从江西上饶到此始居,已传11代,迄今约300年,其后裔又分迁文山垄,迄今约270年。据传桃篷邹氏从淤头镇溪滩迁此居住,已传九代,迄今约230年。祝氏从本镇自家坞迁泉尾,查始迁祖孺人墓碑载:祝母谢氏(1783-1861),迄今约200年。排里宁氏从何家山祝家坞迁此定居,已传6代,迄今约160年。白石亭姜文旺从坛石坝头迁居于此,迄今约130年。   马田坂,原名早田坂,镇属村。驻地马田坂,西距坛石镇3公里,下辖马田坂、双叉树底、马头颈三个自然村。马田坂水利条件极差,只能勉强种一熟早熟稻,所以称为“早田坂”。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重名,取马头颈之马首,名“马田坂”,村以坂取名。解放初属墨林垄乡五村,1955年称占塘农业社,1959年称坛石公社早田坂农场,1961年称早田坂大队,1982年初因重名更名为马田坂大队,1983年5月改称为马田坂村民委员会。2008年11月因村庄撤并与原占塘村合并为占塘村。全村共有85户,280人。其中布依族一人,其他都是汉族。有周、郑、闵、徐、钱、刘、黄、李、姜、余、陈、何、王、薛、吴、张、柴等诸姓。其中周氏居住历史最久。据《始迁祖孺人颜氏墓碑》:义九十六,孺人颜氏(1766-1849),以此推断,义九十六公于清.乾隆末期(1790-1795)从江西南丰县迁居马头颈,迄今约220年。郑氏,居马田坂、双叉树底。据《始祖墓碑》:讳榕(1826-1878)于咸丰(1851-1855)),由城关溪东三光礁迁居马田坂,迄今约150年。   占塘村主要资源:占塘水库水面面积70亩,荒山坡多适宜搞养殖业;现有水田1320亩,旱地220亩,山林38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松、杉木等。村主导产业为生猪(以外三元为主),2009年存栏母猪2233头,被江山市委市政府评为特色农业(生猪)专业村。还有其它如葡萄、西瓜、蛋鸡等特色产业。   2010年占塘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杭长铁路横穿契机,用好资金,努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民全心全意办实事、办好事,具体做了以下方面工作:一、村两委班子团结,齐心协力,坚持村干部每日值班和每周二村集体办公制度,解决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培养年轻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壮大党员队伍。有三名青年转为正式党员,三名已进入预备期,六名已向支部写了入党申请书。二、抢抓杭长铁路横穿契机,用好资金,为民办实事。1、道路建设①投资26.5万元对大塘栋至文山垄、排里自然村共1320米,宽3.5米道路进行硬化;②投资30万元对木林垄至马头颈1500米,宽3.5米道路进行硬化;③投资32万元对占塘、泉尾、田坂共长1050米,宽3.5米道路进行硬化。2、投入42万元完成文山垄、木林垄、排里、马田坂、马头颈5个自然村202户饮用水工程建设,入户率达98%。3、积极争取电力部门支持,解决木林垄自然村农户用电困难,新安装变压器一台。4、投入2万元安装桃篷健身场、健身器材。方便了群众锻炼身体,提高村民身体素质。5、投入14万元解决全村272户安装数字电视,丰富了村民娱乐文化生活。6、积极向水利部门争取,投入11万元对麻车弄电灌进行改造,减少电费及修理费的支出1.2万元,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30亩扩大到145亩。7、因杭长铁路建设,投入2.2万元对坟安屋生态公墓新建墓穴130穴,并做好水平带4条。8、投入2万元继续对木林垄、文山垄血吸虫区进行灭螺,达到符合市级验收标准。9、积极向市农办争取项目,投入5万元完成马头颈自然村村庄整治,硬化路面总长160米宽3米,建花坛3个,排污管1850米,沼气池1个共50立方米,垃圾箱10个,砌路坑共70米长。10、大力引导村民吸引外来资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占塘坂100多亩水田流转温岭4户种植西瓜,亩经济效益翻番。以土鸡养殖产业为主导,吸引外来资金对沙菇山场进行土养土放模式搞生态养殖,目前有年饲养土鸡10000羽以上规模户6户。三、完成杭长铁路土地征收及补偿费发放工作,共付资金98万元,涉及农户132户,做好拆迁户思想工作,有10户签订拆迁协议,已建一层以上5户,公墓迁移140穴。四、做好3.12绿化,共投1.5万元分别对桃篷健身场、占塘中心路、村办公室至桃篷路、马头颈自然村、坟安屋生态绿化。   2011年占塘村以幸福乡村创建为契机,在村两委成员齐心协力   下,在村庄整治工作中不断加大投入搞新农村建设,村级基础   设施建设如农房改造工作、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整个   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先后获得了“市充分就业村”、“满   意乡村”“示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市级卫生村”、“镇综治工   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1、配合市重点工程文山垄农用土地整158.1   亩,工程款39.8025万元,整理后农用地全部落实到户。2、配合市重   点工程白塔坂2011中央财政小垄水工程,工程款58万元,其中村出资   6万元。3、配合市重点工程柿树垄水库千库保安续建,工程款总计37   万元。4、配合杭长客专小三改工程落实好农户田、地、山征用,征   用费11.53992万元。5、完成省生态公益林林区道路建设2公里,总投   资30.2561万元。6、满意乡村单村创建验收合格。7、新增土地流   转115.49亩。投资20万多元对①、文山垄健身场工程②、文山垄花坛   工程③、排里大塘坑修复工程④、排里路坑砌石工程⑤、排里道路硬   化工程⑥、占塘毛和孝门前至何春根门前路硬化工程进行建设。5、通过对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将柿树垄水库及库边集体山场发包给农户经营。承包款由原来的每年12500元增加到68888元,不但大大提升了集体固定资产的价值,而且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   2012年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贯彻彻落实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农房改造工程。按照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占塘村作为坛石镇农房改造示范点已拆除34户,涉及面积3250㎡。并投资10万元左右完成占塘农房改造示范点公厕、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此项工作得到市农办领导的充分肯定。2、以创建“中国幸福乡村”为目标,加快建设村级事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2个篮球场、2个健身场。3、购入5000株红叶石蓝树苗及1000株水杉苗,完成了文山垄健身场以及近4.5公里的村水泥路路肩绿化。4、完成文山垄土地整理工程以及小流域工程两项在建工程项目的扫尾工作。5、投资1.8万元完成柿树垄大坝通电工作。  

五圳村

  五圳村位于江山市的西北部,属半山区地带。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美丽壮观的九井岭脚水库。五圳村由原来的五圳村和九龙坞村合并而成。距江山城区18公里,距坛石镇政府8公里,距205国道1公里,-线穿村而过。全村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8亩,山林面积6865亩,其它927亩。农业产业主要以畜禽、油茶和食用菌为主。全村有18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70户,总人口1602人,低收入农户160户,常年劳动力约980个,党员57个。2010年人均收入4253元.村口至村尾3.5公里的路面已全部硬化,公交车进进出出,交通十分方便。   近年来,五圳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山区特点,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全村有规模养猪户14户,年出栏生猪1600多头,母猪存栏200多头。并且对全村近千亩的茶园及竹园进行了改造,成立了“江山市五圳粮食专业合作社”、“江山市九龙植保专业合作社”。   如今的五圳村,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村道硬化、洁化、亮化工程已初步完成,并建造了文体活动中心和篮球场等健身场地。   今后的五圳村,将大力推进“中国幸福乡村”的创建,推动山茶油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来料来样加工业,以公共服务水平、农民综合素质、环境卫生状况、基层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为重点,积极为各界人士来五圳村投资创业创建平台,共同将我们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鳌头村

  鳌头村位于坛石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6.5公里左右,205国道穿境而过。全村现有人口535户,1792人,常住人口422户1360人,有1114个劳动力,党员52人。所辖30个自然村,分别为龙头山、竹篷、鳌头、东塘坞、箬坞、麻车坞、帝章坞、上堂坞、南坞、仁昌坞、帝沙坞、善目坞、里木垄、箬青坞、朱书坞、陈公坞、占毛坞、前头坞、虎形、着口坞、下坎坞、吴师坞、里泽坞、双个井头、下坞、里泽垄、对中坞、鳌头坞、里泽垄尾、方岭等30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16534亩(11.0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鳌头村现有水田911亩,旱地100亩,山林13565亩,毛竹2680亩,没有其他特色矿产。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松杉木、笋竹等。  

占村村

  坛石镇占村村位于江山市西北部,距坛石镇镇政府驻地9.5公里与常山县相邻,205国道贯穿而过, 占村村原占村、新丘田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72户,人口1947人,有山场面积15715亩,其中有林面积12133亩,毛竹面积2484亩,水田面积792.6亩,全村辖区面积13.11平方公里,占村村公益林面积5428亩,集体山场面积1052亩。2012年人均收入4957元。我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占村村南接上王村,北接常山县,是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半山区 。村内有小学学校;医疗机构;有大小超市、商店9个;有大小企业11个。近年来,占村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山区特点,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全村有规模养猪户8户,年出栏生猪1600多头,母猪存栏100多头。 本村有农业厅扶持的白银耳鸡大规模养殖场一所,有一户种粮大户。占村村今年已争取到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景观配套、绿化等工程已基本完成.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松木、杉木、笋竹等。农业种植经营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油菜、小麦等,林地以松、杉、毛竹为主,辅以油茶、板栗等经济林木。占村村地处半山区,村两委干部利用本村山多的优势挖掘潜力确立抚育山林,封山育林,以林促林的房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本村山林面积多,是该村一大特色,如何利用山多优势,让山林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村两委干部捡尽脑汁,做足山林文章,对每处山场的中幼林抓好精心,抚育,目前各山长的林木长势良好,对所有山场统一管理,有专职护林员看护,并建立山林管理的责任制以减少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今的占村村,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日益增强。   今后的占村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文化水平高,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素质,带领村民积极发展经济,推动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村务,财务公开。 ,推动多种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公共服务水平、农民综合素质、环境卫生状况、基层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为重点,积极为各界人士来占村村投资创业创建平台,共同将我们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溪村

  上溪村交通较为便利,村里已开通江山-上溪,上溪-坛石的班车。有村级卫生医疗点2个,全村有线电视用户580户,有线广播用户605户。家庭工业以纺织为主,全村现有纺织加工户25户,年工业产值1230万元,从业人员100余人,年发放工资总额210万元,工业户户均利润5万元。   

上王村

  上王村由原上王、桥头棚两个村合并而成,位于坛石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8公里左右,205国道穿村而过,全村现有人口475户,1543人,常住人口375户1025人,有890个劳动力,党员47人,所辖10个自然村,分别为上王、祠堂前、五村坞、九井、黄金坞、塘坞、竹子林、新屋、田棚、大棚等10个自然村。   自然资源:上王村现有水田658亩,旱地21亩,山林13616亩,毛竹500亩,没有其他特色矿产。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松杉木、笋竹等。农业种植经营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油菜、小麦等,林地以松、杉、毛竹为主,辅以油茶、板栗等经济林木。上王村地处半山区,村两委干部利用本村山多的优势挖掘潜力确立抚育山林,封山育林,以林促林的房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本村山林面积多,是该村一大特色,如何利用山多优势,让山林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村两委干部捡尽脑汁,做足山林文章,对每处山场的中幼林抓好精心,抚育,目前各山长的林木长势良好,对所有山场统一管理,有专职护林员看护,并建立山林管理的责任制以减少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今的上王村,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并建造了文体活动中心和健身场地。近年来,上王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山区特点,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全村有规模养猪户14户,年出栏生猪1600多头,母猪存栏200多头。并且对全村近百亩的茶园及竹园进行了改造。本村有一户种粮大户。并且成立了“江山市上王粮食植保合作社”、江山市田皇农机专业合作社。   今后的上王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文化水平高,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素质,带领村民积极发展经济,推动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将大力推进“中国幸福乡村”的创建,推动多种特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来料来样加工业,以公共服务水平、农民综合素质、环境卫生状况、基层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为重点,积极为各界人士来上王村投资创业创建平台,共同将我们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叶村

  新叶村位于坛石镇政府所在地的西面,距205国道500米,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2.5公里左右,全村现有人口624户,2008人,常住人口608户,1977人,有1035个劳动力,党员50人,所辖5个自然村,分别为西源、西源垄口、叶村、大垄山、岭下等5自然村,辖区总面积5938亩。、现有水田997亩,旱地66亩,山林4620亩,水果255亩,没有其他特色矿产。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柑橘、松木等。其中松木比较丰富,全村约有10万立方米蓄积。   同时我村是农业大村,特色渐显。稳定粮油生产,扩大特色产业发产,推动产业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畜牧业。2008年存栏母猪800头,被江山市委市政府评为特色农业村。还有其它如草鱼、、蛋鸡等特色产业。2011年我村以幸福乡村创建为契机,在村两委成员齐心协力下,我村在村庄整治工作中不断加大投入搞新农村建设,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房改造工作、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整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潭边村

  潭边村由原潭边和洋桥两个村合拼而成,205国道边,总人口数为3468人,总户数为969户,2129个劳动力,15个自然村。潭边、刘底阍、荒塘尾、塘坊垄、周派垄、坛边岗、后洋、瓦窑、周家仓、洋桥、达宅、井头、黄家山、脚边垄、洋坝石塘坑底。常住户数698户,人数2068人,劳动力701人,党员人数有98人。耕地面积2538亩,山林面积有2983亩。  

坛石村

  坛石镇坛石村位于浙西丘陵地带,江山市西北部,距江山市市区19公里,坛石镇政府及集镇所在地,村域总面积3.23平方公里。全村有坛石、占塘淤、清明山底、徐家路、店街、坝头、瓦窑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652户,人口2008人。2011年全村总产值283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7840元。   我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坛石镇坛石村东连占塘村、南临潭边村、西接新叶村、北靠郭丰村。205国道、-线和坛贺线穿村而过;同时我村是农业大村,特色渐显。稳定粮油生产,扩大特色产业发产,推动产业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畜牧业。2011年,我村耕地面积1038.9亩,山林面积2223亩。我村实现农业总产值479万元,春季作物总产量达928吨,冬季作物总产量为890吨。生猪饲养量8445头,家禽饲养量约130700只,蜂类约300箱。   坛石镇坛石村设施完善,辖区内有镇政府、派出所、交警中队、粮站、镇敬老院、坛石加油站、动物诊疗所、镇卫生院、邮电支局、江山合作银行坛石分理处、广播电视站、供电营业所、坛石道班、坛石生猪定点屠宰场、坛石镇初中、坛石镇中心小学、幼儿园等单位一应伹全。自古以来都有5日一墟的集市风俗,每到墟日方圆几十里的客商、百姓都来赶墟,经商购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更是店铺云云,市场繁荣,生机盎然,赶墟之人多达四五千人。集市上有农贸市场,便民连锁超市等大小商店100多家,为坛石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经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努力拼搏。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充分就业村、衢州市文明村、衢州市民主法治村、小康示范村、衢州市优秀调解委员会、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2012年坛石镇“开局之星”等荣誉称号。   2010年我村启动了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工作,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满意乡村”、“中国幸福乡村—和谐乡村”、“中国幸福乡村—文明乡村”均达标通过,主要表现为:   (一)建成了662.48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内配套设施齐全,有村民学校、政策宣传栏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服务体系完善,成立了文体活动队、志愿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环境保洁队等四支队伍。组建了救助站、医疗卫生站、计生服务站、农情信息站、综合治理站,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建成了8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和1300多平方米的灯光球场、健身活动场、露天乒乓球场,广场四周绿化有序,环境优雅,集体育、娱乐、休闲为一体。   (二)投资200多万元硬化村庄主道、建造花坛及四旁绿化、安装路灯、建造垃圾池、建造三隔式化粪池、购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安装了安全饮用水,群众受益率100%。   (三)组建腰鼓队、排舞队,以点带面,经常开展活动,2010年6月获江山市首届“合行杯”农民才艺大赛舞蹈类“二等奖”。江山市第十四届运动会腰鼓比赛乡镇组第三名;2010年荣获江山市文化体育示范村;2011年,在江山市农-动会中获两个二等奖;2012年,在江山市庆“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获一等奖。   (四)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8%。   

定家坞村

  定家坞位于坛石镇西面,与坛石村、新叶村一山之隔。西与大桥镇桥头村、葩坞村、福塘村相毗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半山区村。镇至村康庄工程公路5.1公里已竣工,有限广播、电视已通。村现有人口560户,1899人,党员47人,所辖22个自然村,全村耕地1526亩(其中水田1326亩,旱地200亩)山林面积10311亩,无矿产,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油菜、蔬菜、水果,少量花卉、苗木等。共有4阁小三型水库,4个小二型水库。杉木林基地500亩左右。  

横渡村

  坛石镇横渡村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半山区,地处坛石镇正东,距离集镇7公里,江山市区9公里,东邻虎山街道金坞村,西接五圳村,南连郭丰坞村,北与上溪村及虎山街道店前村接壤。全村现有702户,2349人,党员69名,村民代43名,下辖23个自然村分别为上柿坂、横渡、深脚坞、中份、八仙坛、祝芝坞、横渡店、玉兰、横渡安、赵男、上塘边、东家坞、西弄、周坞等。全村区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52.5亩。  

郭丰村

  江山市坛石镇郭丰村地处江山市西部,坛石镇北面,距政府4公里,离江山市区22公里,205国道穿境而过,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1347亩,耕地面积1208亩,水域面积70亩,2008年由原荷田坞、郭丰二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是个山多田少的半山区村。三八水库位于外青源上游,清澈的水库水经郭丰坂、西青垄两条小流域流向横渡溪,森林覆盖率达71%。全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自然村15个,村民代表42名,农户749户。  


横渡村特产大全




横渡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