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衢州 >> 江山市 >> 大桥镇 >> 西坂村

西坂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坂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坂村简介

  西坂村地处江清线公路旁,全村人口1505人,14个村民小组,9各自然村组成。党员36人,群众基础很好。
   我村有粮田918亩,是一个农业村。形成了以种粮为基础,以发展种植白菇(2009年种植白菇100万袋)为主体的发展思路。并有效的组织粮田流转。鼓励农户发展温氏养鸡,开发荒山荒地,进行流转招租,发展集体经济。
  我村在2009年的农民纯收入已到达7000元,2010年有望达到8220元左右。
  我村集体经济经过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壮大了我村的集体经济。通过了土地流转,荒山的流转和山塘水库的流转以及驻我村的两个企业的土地租金,在2010年我村的集体经济可望达到29多万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881106 324000 -- 查看 西坂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坂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坂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店边村

  店边村隶属于江山市大桥镇,位于江山西北部,大桥镇域南面,地处-线公路旁,距市区约30公里、集镇所在地3.5公里,东与大桥镇西坂村相邻,南与大桥镇芳源村依,西与大桥镇仕阳尾村相接,北与大桥镇仕阳村交界。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50.1亩,林地1961.55亩,水域74.1亩,全村由店边、下陈坞、红家坞、菊坞、猫溪垄等自然村组成,下设9个村民小组,297户,总人口1030人,党员27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   店边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灯戏、马灯戏等民间表演队伍。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全力打造生态店边、文化特色村、生态文明乡村,并通过村庄环境整治,2012—2013年分别成功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满意乡村、和谐乡村,并先后被授予江山市卫生示范村、农房改造先进村、民主法制村及浙江省中心村培育村等荣誉称号。如今的店边村正跻身于创建中国幸福乡村行列,决心用自己双手建设一个美丽的生态家园。   

仕阳尾村

  沿着郁郁葱葱的-线驶入,一个美丽的村庄——大桥镇仕阳尾村印入你的眼帘,区域面积3.11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0人,其中党员20人。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5万,农民人均收入10980元。   进入村口,两颗千年古樟树,枝繁叶茂,与村边的小池辉映成趣,两者完美结合,绿荫掩映,藏风得水,意境十分幽雅。每到夏天,村民们来此纳凉、拉家常。女人们拿个蒲扇摇曳着,谈论着家常事;男人们搬个小桌,炒几个小菜,约上牌友、酒友在此高谈阔论;小孩们则在大樟树周围娱乐嬉戏,委实快乐;老人们躺着摇椅,享受着天伦之乐。   有位诗人曾说:“白竹九古樟,共寿万年长,腹空枝叶茂,清气满树香,夏热好乘凉,骚人吟诗处,青年练武场,行人树下过,小憩永难忘。”千年古樟年复一年驻守在这里,在绵延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庇护着一代又一代的仕阳尾村民,是村民小憩的避所,是村庄一道永恒的风景。   

仕阳村

  仕阳村位于江山市西北部,距江山市城区30公里,距集镇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线穿境而过。下辖10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农户427户,人口1434人,党员人数39名,村民代表30名。2011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4.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64元。2012年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后,在市委的关心支持下,选派市政协副主席周水仙任仕阳村“第一书记”,督促指导做好整改工作。三年间,镇村干部理清思路,科学谋划,在幸福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增收、发展项目强村,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20元。  

桥头村

  桥头村位于大桥镇东南部,区域面积6.27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463户1578人。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490元。   桥头村企业家荟萃,其中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家就有5人,分别是浙江红火集团——王金火、江山市中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存忠、王亚仁,浙江盛宇房产有限公司——姜日友,江山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王绍龙,这些企业家在自身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建设。近年来,他们已经为家乡的幸福乡村创建捐款近300万元,王金火、王存忠、王亚仁等三人就捐了150余万元用于村道硬化和休闲广场建设。同时,在他们的感召下,桥头村村民踊跃参与,积极自筹资金用于幸福乡村创建。   通过三年的共同努力,桥头村已经从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华丽转身为一个整洁、舒适、和谐的幸福村。   

大桥村

  大桥村位于江山市西北部,是浙赣两省玉山、常山、江山“三山”边界大桥镇集镇中心所在地,距江山市区34公里,区域面积2.8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农户397户,总人口1297人。耕地面积1045亩,山场面积2177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49元。主要产业为钙制品生产、生猪养殖、来料加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27人。2012年钙制品产值8000多万元,生猪出栏12000头,来料加工费60余万元。是浙江省级卫生村,浙江省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2011年荣获江山市农村住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衢州市绿化示范村,2013年荣获江山市农村住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   

上仓村

  上仓村在大桥镇,村味很足。尽管一幢幢别墅起于群山环抱,因其保持了自然原貌,感观上依然很纯朴。上仓村民居很集中,布局胜在错落有致,庭院式的结构,便于栽树养花。一树树黄梨,一树树冬枣,花香满庭,硕果累累,捧着红的、黄的、灰的农民别墅。境内田园风光,推窗即见,一年四季景色不同。蛙声鼓噪,飞鸟相还;禾稻似浪,菜园青青。又有一条古老的大桥溪,把田园一分为二。它历史悠久,是江西鄱阳湖的源头之一,常落下村民在这条小溪里跣足和洗菜时留下的笑声和溅起的音符。再远处,就是不高不低的山峦,体态缠绵,碧玉妆成。受自然的熏陶,上仓民风纯朴,亲密无间,彬彬有礼。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幅宁静的画面,弯曲的村道两旁,种着花木,把你引向村庄人文景观:花园天工自然,涟漪池塘脉脉含情,偶尔车辆来访,这份安详丝毫不受干扰。石阶巧设悬念,本以为爬上去定是一个池塘,近前却是另一番景色令你嗟叹。在花团簇拥,冬青作篱的园地内,围着一块文化体育广场。村民投篮的身姿,拥塞着人们的眼睛,有的被恋人的眼睛爱抚。村道上,庭院前,女的抱着小孩眯笑,老人做着来料加工。上仓发生的故事,来自村民心灵中的秩序带来的幸福感。    上仓地势较高,位于江山市区西北面,距城区40公里,-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上仓村是江山市幸福乡村之一,它在政府引导、帮扶下,按“生态立村、工业强村、商贸兴村”的理念,提升生态环境,构筑工业平台,先后引进为民木业有限公司、圆正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年产值3000多万元,一部分村民进厂务工,变为产业工人。    上仓还有更多的村民踏踏实实,勤劳致富,他们种菇、养鱼、打工;他们爱置业,建别墅、美庭院;他们种田地、施肥料、收果实;他们为了接融文化赶墟、禁睹。他们提倡做文明人,组建村卫生保洁志愿者队伍,举办春泥活动,开展好儿女、好夫妻、好婆媳、好青年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如扑鼻的花香,持久迷醉。    他们谈笑着,重新找回失落的鱼灯特色文化。村庄老艺人被人记起了,他们再也不会呆在上仓遗忘的角落,他们扎着鱼灯,脸带微笑。过年过节,一支舞鱼灯的队伍穿街入巷,文明的火再度点燃,照着村民进入甜甜的梦乡。    如果你是一位游子,如果有一种美食出自生你养你的地方,那么你的味蕾就必然满是家乡的概念,而往往这时美食喜欢和你的味蕾捉迷藏。大桥泥鳅,是的,大桥泥鳅,它就这样植入上仓人的美食记忆,也因此掀起上仓人的大桥泥鳅美食文化节,一时成为食客餐桌上的美谈。    上仓,一个融入现代元素和呈现自然生态的美丽村庄,经千锤百炼,已作绕指柔,富裕乡村、满意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等名片接踵而至。然而它看上去,一点不矫饰,但又是让你悠然心醉的地方。    穿过弯弯曲曲的市级公路,抵达美丽生态的上仓,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迫不及待地飞向枝丫。  

西坂村

  西坂村地处江清线公路旁,全村人口1505人,14个村民小组,9各自然村组成。党员36人,群众基础很好。    我村有粮田918亩,是一个农业村。形成了以种粮为基础,以发展种植白菇(2009年种植白菇100万袋)为主体的发展思路。并有效的组织粮田流转。鼓励农户发展温氏养鸡,开发荒山荒地,进行流转招租,发展集体经济。   我村在2009年的农民纯收入已到达7000元,2010年有望达到8220元左右。   我村集体经济经过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壮大了我村的集体经济。通过了土地流转,荒山的流转和山塘水库的流转以及驻我村的两个企业的土地租金,在2010年我村的集体经济可望达到29多万元。   

冷水村

  大桥镇冷水村幸福乡村建设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引导,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产业提升创富裕乡村,农村环境提升创满意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创满意乡村,精神文明提升创文明乡村,基层基础提升创和谐乡村”等“五村联创”目标,其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及调研部署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四项活动,即开展一次“创建幸福乡村,我该怎么办”主题讨论活动,组织一次“幸福乡村创建金点子或建议书”征集活动,开展一次“幸福乡村典型户或示范点”评选活动,举行一次“我心目中的幸福乡村”主题演讲比赛,让“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二是几级做好村庄整治工作。重点做好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八化”要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现代化农村新社区,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三是积极做好体育小康村及农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工作。以村委办公室为主要阵地,在浇筑篮球场的基础上再购置各类运动器材,室外乒乓球桌,建好老年活动中心,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四是积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即评选文明家庭、致富典型和好媳妇等各类评选活动,以评选方式倡导勤俭节约、文明礼貌新风尚,以评促建,全面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进程。   

陈家村

  大桥镇陈家村位于江山市西部,与常山县、玉山县毗邻,区域面积11.7平方公里。全村辖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229人,共631 户,其中劳动力1193   

芳源村

  大桥镇芳源村于2008年村庄规模调整由芳连村和苏源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939亩,辖10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1401亩,山林3688亩,有农户374户1246人,党员47人,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新桥村

  大桥镇新桥村位于大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城区33公里,-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在2008年村庄布局调整后由原文山底村和大山垄村组成,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06户1257人,其中有党员35人,有水田1121.7亩,旱地193亩,山林5762亩,其它用地1247亩;村庄撤并前集体经济来源薄弱,2008年不足1万元。在大桥镇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村庄布局调整,二委班子的选优配强,增强竞争实力,通过共同努力,挖掘潜力,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2009年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到186208元,2010年达到26.19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208元。通过外出务工经商、来料来样加工、服装加工、土地流转等各种措施,2010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948余元,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人口从原来的68户155人减少到目前的23户43人,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新桥村切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村庄整治卫生改厕、污水湿地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等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建商品薯基地100多亩,发展甘蔗种植30余亩,新培育芋艿种植10多亩,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投资3万多元将村道旁进行了绿化,使全村的绿化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拆除危旧房3000多平方米,对文山底地方进行了重新规划,切实改变了村容村貌。   今日的新桥村,各方面发展势头强劲,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收。村内而已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四旁绿化、水塘净化、服务强化、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村医务室、村民健身场所齐全,村里设有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流程。   今后,我村将大力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工作,极力推进村庄布局调整,通过持续推进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基层基础等五大提升工程,为新桥村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湖游村

  湖游村位于浙江省江山市西部,距城区20公里。隶属于大桥镇。辖湖游坳、里严塘、外严塘、山马垄、里宅西坞、羊垄、荷叶垄、草坞科、长坑垄、上毛村、下毛村、破塘垄、枝坞、西山垄、湖游1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湖游坳。湖游,古称石城,相传有詹同知在此建石砌城墙而得名。后有姜姓徙居石城,其后裔析居文山底村社坞成巨富,为怀念故里,于石城造一湖以供来时游玩,遂改名湖游。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1℃上下,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日照时数2063.3小时,无霜期253天左右,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家畜家禽繁育,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等,阔叶林有青冈、木苛、白栎、杜鹃等。经济林有油茶、板栗、茶叶、狝猴桃、黄花梨、柑桔等,森林覆盖率为63%。 地下矿藏有石灰石、萤石、白云石、原煤、石煤、磷矿石、铝土、粘土、大理石、花岗岩、硅灰石等20余种。   村民历来饮用井水。全村原有水井22口,大部分水质差,不符合卫生标准。50年代后,在改建老水井的基础上又新建水井15口。1985~1986年,村投资5.5万元,建造自来水塔5个,安装自来水管1.5万米,使村民全部饮用自来水。民国时期,村民大部分住茅草棚、泥墙屋、坟庵屋。70年代初建有一些砖瓦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民收入增加,1985~1992年,全村投资140万元,新建房屋104座,其中砖木结构楼房51座,钢筋水泥结构楼房53座,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 50年代村民购买力低,村中无人戴手表,没有一辆自行车。1976年后高档商品开始进入村民家庭。1992年全村有电视机210台,摩托车16辆。   湖游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争先进,创业绩。1988年被江山市命名为文明村;1990年又被衢州市命名为文明村;1991年被评为衢州市党建经济一体化目标管理先进村;1992年又被评为省脱贫致富先进集体。在脱贫致富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从1988年起,连续5年被评为江山市级先进党支部,并先后4年被评为衢州市级先进党支部。1991年又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周永恭多次被评为江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衢州市农村十佳党支部书记。   

福塘村

  福塘村2008年底人口1340人,426户,有725个劳动力,全村区域面积7.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0亩,其中水田  

葩坞村

  葩坞村有132户540人,分别分布于葩坞、下许、岭塘坞等三个自然村,全村有20个党员,295个男女劳动力,其中劳动力中常年外出有24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1.35%   

黄石村

  黄石村位于江山市西部,距市区25公里,-线穿村而过。2008年与原黄泥坞村撤并而成,全村现有416户,1318人,党员40人,2008年村集体收入12.8万元,人均纯收入5870元。   近年来,黄石村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生态、强经济,促和谐”的发展方针,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工程,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通过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使农业特色产业得到提升;通过发展来料来样加工项目,使更多闲置劳动力得到就地转移;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使人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今日的黄石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便民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素质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村内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四旁绿化、服务强化,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村民健身场所齐全。先后被授予”四星级党支部”、‘“一中心、两员、三室”规范化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西坂村特产大全




西坂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