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里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协里村是郑氏家族,全村97.7%以上村民都姓郑,8个村民小组,215户农家,671人,党员22人,人均纯收入4829元。 协里村与天井村、金龙村、和源村、碗窑村、凤凰村、红石桥村、达河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881203 | 324000 | -- | 查看 协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天井村 |
天井村是个环境优美的村庄,民风淳朴,位于碗窑水库库区内,来碗窑水库游玩的人,都想去看一下千年桂花树。全村18个村民小组,443户人家,1327人,党员人数32人,人均纯收入2447元。 |
金龙村 |
金龙村位于碗窑水库库区内风景秀丽,全村9个自然村256户,人口835人,劳力507人党员28人,土地面积21002亩,其中耕地572亩(水田467亩,旱地105亩)山林19927亩,其它498亩,集体主要收入7.49万元/年, 主要经济收入是油菜、茶叶笋竹、食用菌等。 |
和源村 |
和源村区域面积4.92平方公里,全村有自然村11个自然村,农户户数558户,人口1905人,共有党员60名,劳动力1217人,地域面积38100亩,耕地1186亩,山林面积4367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柑桔、食用菌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50万元,2012年度人均纯收入9154元。 |
碗窑村 |
碗窑村位于江山市郊,由碗窑、大龙、岭后三个自然村组成,距城8公里,迎须江溯达河直达中心村。全村区域面积1.39万亩,其中中心村面积200亩。粮田534亩,山场9680亩。总户数346户,总人口1040人,14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9人,党员44人。2009年人均收入750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34万元。该村因百座宋代古窑而得名,又因亿方月亮湖而扬名,更因以原生态为底蕴的多元素农家乐而驰名。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村获得了各项荣誉:2011年1月《碗窑美》村歌获中国十大金曲奖。获浙江省级的有:2006年1月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2010年1月浙江省特色旅游村、2009年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2010年浙江省绿化示范村、2010年10月获浙江省科普示范村等5项。获衢州市级的有:2009年衢州市十大魅力农家乐、2009年衢州市五好村党支部 、2009年衢州市民主法治村、2011年10月获衢州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12年1月获衢州市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等5项。江山市级:2008年6月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7月获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9年12月获五新争先先进村党支部、2011年1月获五新争先先进村党支部、2011年6月获江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上半年获卫生整治先进村、2009年度获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度获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获党风廉政建设五星级、2010年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2011年3月获中国幸福乡村五村联创村等11项。 一、生态环境优美 几年来,我村依托蓝天、碧水、绿林的原生大环境,通过人工干预,逐步把碗窑村建设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丰厚的,具有典型生态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广大农民群众营造出一个“吃在山中、游在水中、采在园中、住在林中、乐在其中”的生产生活环境。 接轨“312”新农村绿化运动,全面开展了创建活动。经过近2年的努力,我村以面积为14亩的“社山”天然林为原型,新建了一个供村民与游人休闲游乐的森林公园;结合社山公园,配套建成一个总面积为250平方米的水上休闲平台,供村民与游人在此垂钓;绿化通道6条、9600米;绿化公共空闲地9200平方米;补植山地1302亩,共栽植黑杨、香樟、桂花、杜英、茶花、木荷、枫香、红叶石楠、黄馨、栀子花等花木57523株;在福民路修建一座投桃亭,成为盘山公路边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心村绿化覆盖面积达8766平方米,绿化率由2008年的48%上升到90%。中心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1平方米。村域范围的通过公路和水系两旁绿化率达到100%,村庄周围宜林山地绿化率达到100%。同时,我们还本着观赏与品尝相结合的绿化理念,由村集体统一盆栽栀子花500盆,由农户义务领养,成为具有当地农家风味的“栀子花”村。 二、文化底蕴深厚 江山市碗窑乡地处市郊,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遍布碗窑村周边100多处唐、宋、元、古窑址群。据考古发掘证实,碗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所生产的青白瓷达到了“薄如纸、颜如玉、声如磬”的境界。碗窑古窑址还被《中国陶瓷史》定名为江山窑,1997年8月被省政府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6月在碗窑乡上江坝村出土的春秋铜编钟,现藏省博物馆内,它是目前浙江出土唯一的成套编钟。 三、基础设施齐全 我村村庄整治能取得明显成效,以建设“中国幸福乡村”为契机,带动村庄整治工作。村庄主干道全面硬化,其中碗窑1.5公里,岭后2.5公里,大龙5公里,碗窑村庄内各支道全面硬化1450米,有200立方米污水净化池1个,排污主管550米,各支管分管3100米,自来水全部安装到户,入户率碗窑达100%,大龙、岭后达80%,村主干道全面绿化,村中心绿化率达70%,建有公厕,农户建有化粪池,并实行集中统一排放处理,安装路灯50盏,其中碗窑25盏,大龙25盏,有垃圾分拣站1个,垃圾箱(桶)20只,垃圾车一部,专职保洁员一名,危房改造35户,赤膊墙整治粉刷30户,拆除简陋厕所40个,转移影响道路的电力线杆12根及房屋4座,碗窑全面实行安装调频广播、有线电视,电网全面改造,有经市组织部验收合格的村固定办公场所,办公用具及远程教育设施全套具全。 四、风景区驰名中外—月亮湖景区 月亮湖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蜂业示范区、国家级蜂产品基地。因座落在江山最有名的太阳山下,取阴阳对应和山水相映成趣而得名。 旅游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神韵尚存的千年古刹——石壁寺;有夏天无山蚊的千岩洞;有古建筑——深渡祠堂,据传明朝正德皇帝曾赐匾“义门世家”;野外拓展训练有:跳出真我(高空单杠)、迈向成功(空中断桥)、巨无霸天梯、水上缅甸桥、信任背摔等项目;有宋代进士建宁府推官柴元彪及柴登孙歌颂湖区石壁寺等景观的不少诗篇;有很多湖区美丽的神话、传说流传很广,并见于诸多报刊,更有长篇小说《神奇月亮湖》早已出版发行;月亮湖有 7 大湖湾 24 岛,最大的野趣岛 108 亩。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58.77 公里的湖岸线迂回曲折,极富变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面积 90.32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10 平方公里。湖面开阔、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炎暑清凉,有“水上天然氧吧”之美誉。 五、碗窑村农家乐发展极具规模 依托生态优势,碗窑村“农家乐”从2004年5月开始发展,从原来4家发展到现在已有16家,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餐位总数达1600个,从业员120人,住宿容量150人,年营业收入达1500多万元。 碗窑乡“农家乐”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从事蔬菜和水果种植的村民多起来了,鸡、鸭、鱼养殖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广大村民不用走出村庄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同时,带动了月亮湖的休闲观光旅游。 碗窑乡依托古瓷文化底蕴、月亮湖生态资源,碗窑农家乐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农村风貌,亦农亦野的农家风情。碗窑农家乐发展迅速,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碗窑乡农家乐经营水平,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农家乐经营联合会,制定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在保持原味餐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两手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碗窑乡碗窑村如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村两委班子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标准,以创建中国幸福乡村为契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安居乐业,走上发展致富的道路。 |
协里村 |
协里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协里村是郑氏家族,全村97.7%以上村民都姓郑,8个村民小组,215户农家,671人,党员22人,人均纯收入4829元。 协里村与天井村、金龙村、和源村、碗窑村、凤凰村、红石桥村、达河村相邻。 |
凤凰村 |
凤凰村是下山脱贫新村,于2010年10月成立。新村位于江山市郊距市区3公里、江碗公路46省道临村边而过,自然环境优越,地处于江山碗窑乡的前沿。凤凰村取名得自村后凤凰山,山形酷似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起翼,村前有江山市须江主要源头—清湖溪和碗窑河的交汇环绕,因碗窑水库的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区位优势,而增加了凤凰村在近边村落的知名度,并荣获省级生态示范乡及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称号。 村民来自双溪口乡、廿八都镇、张村乡、塘源口乡、保安乡、等十多个山区乡镇的农民,下山搬迁汇聚凤凰新建家园,全村共有姓氏达91种,相信不久的将来必能成为一个崭新的“百家姓”村。目前全村设5个村民小组,分三个小区,共有660户,2600多人,党员88名。土地良田都在山区老家,现住地没有土地,村民大部分进厂打工,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收入也逐年递增。 全体村民都感谢党好政策好,下山脱贫后得到政府的关心、帮助,在工作、医疗、上学、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下得山、脱了贫。目前,占地50余亩的浙江千红蜂产品有限公司总部落户,是“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级企业”、2012年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企业省级重点培育单位,村里有20余名农民,在该企业就业成功转型为工人。此外,村里还大力发展来料来样加工,从业人口达到500多户,帮助村民脱贫致富,2013年人均收入在9000元左右,大部分村民能安心打工生活幸福。 凤凰村自2010年建村之初,就以创建幸福乡村为目标,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总体要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安置,全力打造下山搬迁精品工程。快速建设小区,让下山搬迁户早日脱贫致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到2013年已经创建了“衢州市级卫生村”“美丽乡村”“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村,文明村,生态示范村等,村排舞队也在全市多次集体比赛中获奖。 |
红石桥村 |
红石桥村简介 碗窑乡红石桥村位于碗窑乡东边,距离市中心约7公里,由原华溪边村和宅下村二个村合并而成。原华溪边村于1996年和2007年先后二次被评为江山市级文明村,去年,又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11年度全市“中国幸福乡村”五村联创村。全村现有10个生产队,297户988人,耕地面积530亩,山场面积1259亩。近年来,红石桥村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积极开拓,勇于创新,通过资源开发、土地流转、山塘水库承包等形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9.6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50元。常住人口715人。党员46人. |
达河村 |
达河村现有1043户,人口3073个,正式党员112个,村民代表82个,村民小组39个,有8个两委成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