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社区 桥头社区位于舟山群岛的岱山本岛北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陆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445人,2501户,下设4个党支部,26个党小组,党员224人。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环境优美,书院八卦山素有小蓬莱之称。近年来,社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形成以工业为主,农、盐、林、商等各业并举的产业结构。辖区内有占地近200亩的岱北工业基地,共有个私企业近百家,其中1亿元以上企业1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主要从事玩具、微电机、汽配、化工、水产加工等行业。 2007年先后被上级部门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民主法制示范村”等光荣称号。2008年被授予舟山市渔农村全面小康社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921101 | 316000 | -- | 查看 桥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泥峙社区 |
泥峙社区位于岱山本岛东北端,2005年6月由原余金、泥峙、江窑、江窑湖四个村撤并而成,面积约7.8平方公里,2006年总人口2013户, 5576人。社区以工业为主,农、渔、林、牧、商、旅游等各业并举。区域内有工业小区2个,占地500余亩,各类企业有108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1亿元以上企业2家。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8.92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95.1%。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217元,集体经济年收入88.46万元,比上年增长29%。辖区内有中国台风博物馆、燕窝石笋、桐盘湾、毛家岙沙滩等景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自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渔农村小康社区创建试点以来,我们认真贯彻“-”重要思想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的相关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小康社区六大体系120项指标,结合社区实际,按照“创有目标,做到目标明确;创有思路,做到思路清晰;创有落实,做到落实有力;创有实效,做到实效明显”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小康社区创建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6年被评为“省文明村”“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县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县级模范集体。按照120项指标,经自评得分为970.6分,已经达到小康社区创建基本达标工作标准。 |
司基社区 |
司基地处岱山本岛中心,四面环山,是一个农业大村。1958年-1992年4月司基村隶属岱山县岱中乡(公社),于1992年5月岱中乡撤并为岱山县高亭镇, 2003年12月8日原泥峙镇、东沙镇合并为岱山县东沙镇,司基村划归东沙镇所辖村,2005年6月28日成立司基社区(一村一社区)。全村总人口2375人,794户,党员74名,村民小组11个。社区陆地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275亩,有虾、鱼养殖,蔬菜、水果、水稻等种植,工业园区150亩,另有盐田460亩。社区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目前社区有个私企业30余家,家庭工业160家,主要生产玩具、绿色环保电动车、微电机、纸箱、制药等各种产品,2007年创工农业总产值2.7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2280元。逐渐从一个纯农区,发展成为工业经济为支柱,农、盐、商、服多业并举,结构逐步优化的新型社区。 近几年,在新渔农村建设和小康社区创建工作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创建工作,“以社区改造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村民收入为目的,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社区——绿色银杏社区。2006年以来,先后被上级政府部门授予“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行政村档案示范室”、浙江省总工会“安康杯”优胜单位;“舟山市义务植树先进单位”、舟山市“绿化示范社区(村)”、“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先进单位; 岱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社区管理委员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桥头社区 |
桥头社区 桥头社区位于舟山群岛的岱山本岛北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陆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445人,2501户,下设4个党支部,26个党小组,党员224人。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环境优美,书院八卦山素有小蓬莱之称。近年来,社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形成以工业为主,农、盐、林、商等各业并举的产业结构。辖区内有占地近200亩的岱北工业基地,共有个私企业近百家,其中1亿元以上企业1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主要从事玩具、微电机、汽配、化工、水产加工等行业。 2007年先后被上级部门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民主法制示范村”等光荣称号。2008年被授予舟山市渔农村全面小康社区。 |
东沙社区 |
东沙社区位于岱山岛西北端,2005年6月行政区域调整后由东沙社区和念母村撤并而成,总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5044人,2586户。其中60周岁以上1836人,占总人口比例36.4%,社区设党总支委员会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24个,党员228人。社区以工业为主导产业,各类家庭工业加工点和小作坊、玩具、包装等规模以下企业发展迅猛,产值连年递增,辖区内的对虾养殖.梭子蟹暂养和贝类混养等品种及特色项目产品东沙香干等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农业在社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土地面积107亩,产业以蔬菜种植为主,近几年主要通过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发展效益农业。旅游业已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原东沙古镇位于本辖区内,古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景点有古镇门楼、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聚泰祥、海天一览亭旧址、羊府宫石碑文、中国书雕城、北畚斗新石器文化遗址、念母亭、东海工会旧址、东沙小岙渔村等处景观。2007年,社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8%,集体经济收入 4.1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 11000元以上。 建设渔农村小康社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创意性的重大举措。2007年初,我社区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创基本达标小康社区,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紧密围绕小康社区创建指标,结合社区实际,确定了“以社区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和谐稳定为保证”的总体思路,在具体创建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做到事情共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点共解、活动共办,扎扎实实地推进小康社区创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级无邪社区、省级党员远程教育示范点、县级先进集体、县级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