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社区概况
金沙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菜园镇东南,由基湖、石柱、高场湾三村组成。辖区内拥有天然海滨浴场——基湖沙滩和南长涂沙滩,被誉为姐妹沙滩,是我县旅游核心景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社区陆地面积6.7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217亩(经济林800亩),耕地面积421亩。
2008年底,社区总人口3667人,1280户,总劳动力2303人,主要从事商贸旅游、海洋捕捞、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产业,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4:1:20,是一个突出旅游产业、其它多种产业均衡发展的新渔农村社区。辖区内有列岛旅游公司、嵊泗海关、上海海事局宁波航标处嵊泗航标站、县委党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25家,179户个体工商户。有家庭旅馆120多家,床位3500张;有各种车辆87辆,其中客货营运车辆74辆;有各类船只73只,其中流网、拖虾等渔船64只,海运船9只;有钢质种植大棚280只,是我县主要蔬菜种植基地。社区党总支下设1个村总支和5个支部,共有党员121人。管委会下设社会事务委员会,社会保障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综治工作室、警务室、调解室、社会救助服务站、义工服务站,社区有专职干部、工作人员6名。随着县委县政府现代化港口旅游强县步伐的加快,金沙社区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旅致富已成为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识。
社区班子团结有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两年来,他们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模式,依托核心景区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从事旅游服务业,并且大力发展山林果木种植和蔬菜大棚种植,引进优良品种和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种植综合效益。2008年,社区渔农村经济总收入7479万元,人均纯收入14868元。
近年来,社区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先后获得市文化示范社区、市绿化示范社区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县先进集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922100 | 316000 | -- | 查看 金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关社区 |
马关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菜园镇东南,社区陆地面积7.9平方公里,下辖关岙村、小关岙村、马迹村三个行政村,马关社区是一个工商业为主,渔农业兼有的新渔农村社区。2014年实现社会经济总收入11582万元,社区群众劳均收入32618元,人均纯收入19263元。辖区内有企业和事业单位13家,42家个体工商户,现有各类船只52只。 社区总人口3378人,总户数1292户,总劳动力2393人。关岙村932户,2376人;小关岙村189户,446人;马迹村167户,432人,集体户4户124人。社区共划分为7个网格,(62—68网格)。 社区成立了党总支委员会和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大学生村“村官”2名;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共有党员122人,社区服务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北区600平方。 |
菜圃社区 |
菜圃社区成立于2002年12月,位于菜园老城区,四面环山,辖区内现有1465户,3569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818人。外来流动人口818人,企事业单位35多家。同时辖区内还拥有灯光球场、岛沁公园等文体和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8个居民(网格)小组,有党员244名,其中直管党员82名,在职党员162名。社区办公活动面积160平方米,室内活动中心面积180平方米,社区内主要设置了社区警务室、图书阅览室、社区教育学校、社区健康学校、并配备了相应的基础和活动设施。 近几年来,菜圃社区充分运用辖区内文体爱好者较多、文体资料丰富等优势,启动实施了群众文化提升、群众文化队伍培育等文化建设工程,并将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作为凝聚居民群众思想和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和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首要来抓,组织居民群众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孕育出了多个群众文化健身点和多支群众文体队伍,其中有450多名老年居民组成的社区老年舞蹈队,多次参加由县、镇举办的大型文体节(会)和体育健身活动。 社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居民生活方式文明健康,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拥有一支较为稳定的业余文艺队伍,岛沁公园、灯光球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较好的锻炼娱乐场所。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区各界和社区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创建成绩卓著,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市级民主法制社区、党建工作市级示范社区、省级示范社区居委会、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省级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县级服务型党组织等称号。 |
海滨社区 |
海滨社区成立于2002年12月,海滨社区以沙河路、菜圃路北段、东海路北段以及整条海滨路所包围的区域,是菜园镇主要的商业区、居住区。2014年底在册户口5446人,2189户;实际居住4282户,人口超万,由东至西依次有翡翠苑、钻石苑、东方之珠苑、水晶苑、兴海园、新诚花苑、海霞明珠园、海晶苑等居住小区,还有多个小区正在建设区中。围绕着这些居住小区,文化、商业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崭新的菜园三小,大型文化活动场所望海广场,海洋文化馆等等,有近千家个体工商户,400多个企事业单位和个私企业,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我社区现分为十个网格,共有直管党员近百人,居住于海滨社区的在职党员近700余人,其中县属单位领导干部150人。 |
沙河社区 |
沙河社区成立于2002年11月,社区地处菜园镇中心地带,位于东海路以西、沙河路以南、医防弄以东连线,社区居民比较集中,地理位置复杂,是一个新式商住小区和老城区相结合的社区。社区总面积为0.23平方公里,2014年底户数1622户,总人口4092人,外来人口900余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90名党员,八个网格小组。近年来,在菜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居民安居乐业。在社会各界和社区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被评为县级充分就业社区、四星级民主法治社区、省老龄规范化社区。 |
金平社区 |
金平社区基本概况 菜园镇金平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28日,地处泗礁本岛嵊泗中心渔港北端,四面环海,东看嵊山鱼场,北望上海长江口,西接金青大桥,南观鱼港县城景色。是一个以渔业捕捞为主渔农村新型社区,社区总面积1.717平方公里,下辖金鸡岙、黄泥坎、小平头、大鱼岙四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455人,总户数1326户,2007年劳均收入29500元,人均收入9800元。 社区设党总支管委会各一个,下辖四个党支部,十三个党小组,分8个网格片区,共有党员148名,有125名党员联系1170户群众,其中有49名党员还联系142艘渔船。 社区现有劳动力2054人,从事渔业捕捞、渔业辅助业的占总劳动力的百分之五十一,从事运输、渔业服务业、休闲渔业等第三产业的占百分之四十九。经济结构以渔业捕捞为主,休闲渔业、服务业为辅。社区有渔业捕捞船只和辅助船只144艘,休闲渔船28艘,渔业经济总量占全镇渔业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渔业基础设施和渔业服务功能基本完善,给众多的外来渔船锚泊补给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也给大量的渔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颇多的就业机会。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更为社区居民创收和社会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和谐基础。 社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开放小金鸡乌贼枪矶二个渔家乐旅游休闲基地,加上外四礁、龙岛游等项目的及待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晨观海上日出,晚看日落,吃渔家饭,当渔家人,体验渔家生活,不亦乐乎,每年接待游客达五万人次。 社区丰富的海洋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及美味的海鲜,已被广大游客赞不绝口。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新渔村建设的不断投入以及广大群众建设小康社区的积极参与。金平社区必将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渔农村新型社区。 |
青沙社区 |
青沙社区成立于2004年12月27日,由原有的青沙村和北鼎星村两村合并成立新的青沙村而建,属一村一社区模式。社区陆地面积2.06平方公里,2007年底总人口3069人,总户数1180户,是一个以渔港经济为主,多种产业为辅的新渔农村社区。社区共有各类船只130多艘,总劳动力1737人,其中渔业劳动力461人;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52名。村民小组80个,村民代表80名。2007年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631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77.7万元,劳均收入16913元,人均收入9890元,集体资产达43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20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250元。社区班子团结有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化解了各种矛盾,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区先后获得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省、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县级文明新社区、省文化示范村、市小康社区等荣誉。 |
绿华村 |
绿华村位于北纬30°49′、东经122°37′,县境东北部海域,马鞍山列岛西北部,距县城约19.6公里。东接花鸟乡,北邻上海港外口国际航道。其中东西绿华、东库两岛住人。居民多为黄岩石、岱山籍人。 绿华乡由西绿华岛、东绿华岛、东库山、住柱山等四个住人岛及12个无人岛、17个岛礁组成。求子岛原为住人岛,1983年村民迁居西绿华岛及五龙乡。陆地面积3.3199平方千米。其中西绿华岛1.3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9.45%。乡名取自东、西绿华岛。 据传,绿华岛早期广植西湖垂柳、像海上花园,故有“绿华”之称。全乡多为兵陵地,平地稀少。西绿华岛地形狭长,东部宽高,西部狭闰,主峰石人冲海拔104.9米,东绿华岛呈三角形,南北走向,南宽北狭,最高的老山会岗海拔144米。1972年在东西绿华两岛间架设一条长100余米、宽4米的钢筋水泥桥、将两岛连成一体,总面积2.41平方公里,岛岸线曲折多岙,但腹地浅小,岸线长16.91公里。南部海域水深7-14米,可避北、东北风,北部海域水深5-20米,面积24.6平方公里。可避南和西南风,都是天然深水锚地,197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把绿华港南锚地辟为外轮减载锚地,可供20万吨级以下中外货轮锚泊、避风、减载,上海港务局在岛上设监督站,建有一座30米高的国际导航台,狗头山顶嘴设有验潮站,全乡有耕地105亩,林地1624亩,森林覆盖率为29.77%,有水井26口,总容量103万立方米。 绿华社区成立于2005 年6月,社区办公室设立于菜园镇海滨路,由单一的绿华村组成,社区面积3.64平方公里。2012年10月总人口2038人, 927 户,是一个以蟹笼深水围网为主的远洋渔业,渔运、海水养殖产业为辅的新渔农村社区。辖区内有蓝海洋养殖公司、绿华电厂、绿华养殖公司三家企业,3户个体工商户,拥有各类船只212艘,总劳动力1452人,其中:渔业劳动力994人,海水养殖业劳动力250人,社区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27名。 社区成立以来,创新渔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形成以蟹笼、深水围网为主的远洋作业,渔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一支技术过硬、装备良好的现代渔业捕捞船队初具规模。依托绿华高科技养殖园区,加快发展海水养殖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面积达7500亩,养殖有贻贝、大黄鱼、条石碉等品种,大黄鱼等绿色无公害养殖品牌不断打响,养殖效益更好,先后被评为省市县评为养殖示范区。 |
金沙社区 |
金沙社区概况 金沙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菜园镇东南,由基湖、石柱、高场湾三村组成。辖区内拥有天然海滨浴场——基湖沙滩和南长涂沙滩,被誉为姐妹沙滩,是我县旅游核心景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社区陆地面积6.7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217亩(经济林800亩),耕地面积421亩。 2008年底,社区总人口3667人,1280户,总劳动力2303人,主要从事商贸旅游、海洋捕捞、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产业,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4:1:20,是一个突出旅游产业、其它多种产业均衡发展的新渔农村社区。辖区内有列岛旅游公司、嵊泗海关、上海海事局宁波航标处嵊泗航标站、县委党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25家,179户个体工商户。有家庭旅馆120多家,床位3500张;有各种车辆87辆,其中客货营运车辆74辆;有各类船只73只,其中流网、拖虾等渔船64只,海运船9只;有钢质种植大棚280只,是我县主要蔬菜种植基地。社区党总支下设1个村总支和5个支部,共有党员121人。管委会下设社会事务委员会,社会保障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综治工作室、警务室、调解室、社会救助服务站、义工服务站,社区有专职干部、工作人员6名。随着县委县政府现代化港口旅游强县步伐的加快,金沙社区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旅致富已成为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识。 社区班子团结有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两年来,他们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模式,依托核心景区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从事旅游服务业,并且大力发展山林果木种植和蔬菜大棚种植,引进优良品种和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种植综合效益。2008年,社区渔农村经济总收入7479万元,人均纯收入14868元。 近年来,社区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先后获得市文化示范社区、市绿化示范社区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县先进集 |
东海社区 |
东海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菜园镇东南,是一个人口比较集聚,地况比较复杂、私房户较多的典型的老城区,面积约0.35平方公里,共有常住家庭1653户,总人口5632人,其中常住人口4080人,暂住人口1552人,低保户17户,散楼68幢,1164户。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9家,个体工商户209家,主要从事便利店、旅社、饮食店、家电维修、铝合金加工等。社区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现有直管党员82名,在职党员257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名,2012年,社区重新修缮扩建了社区活动中心,使社区用房扩展到近一千平方米。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2005年社区建立了慈善爱心小屋,帮助社区的-;设立了东海雅集书画室,是集学习、创作、交流为一体的社区独有的书画文化平台;与文化馆合作创立了戏迷沙龙,是独具社区文化特色的综艺活动;2010年在“戏迷沙龙”基础上又成立了“戏迷大秀台”,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为做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2009年社区成立由党员志愿者、义工、专业人士组成的“心连心”网格专业义工服务团队,成为解决社区居民困难的平台。在此基础上,2010年成立了由25人组成的“金色港湾老年守护队”,为社区一百多位孤寡独居老人服务。到2011年底,社区已拥有文艺、教育、服务等十多支义工团队,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用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促进社区的和谐和发展。2012年,社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和全国科普示范社区为目标,不断加大社区基础环境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多次组织义工、志愿者、党员以及辖区单位对辖区内的卫生死角、陈年垃圾进行整治,又多方组织资金对社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使社区的卫生面貌有了翻天覆地地改变,拆除违章建筑16处,道路平整率达到98%,绿化增长率达到25%。2013年社区在乐和社区建设中建立了以宣传科普、提倡科普的科普创新屋和由居民自我管理的阳光房。2014年,我社区成立自组织服务中心,旗下18只自组织服务团队,在社区各个领域各显其能。 东海社区党总支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指导下,在全体班子成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抢抓机遇定思路,统揽全局谋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锐意进取争优秀,社区各项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认可,荣获了全国低保规范化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省级党建和谐社区、省级和谐社区、省级文化示范社区、省级规范化档案社区、省级廉政文化“六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