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洪村处于洪家街道东边,座落于繁华地区,是洪家街道人民政府驻地,也是连接椒江区与路桥区两区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出行方便,是洪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现有817户,总人口2739人,分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有6000多人(包括外来人口)。村两委由10人组成(其中村委会6人,党支部5人),村党支部书记周正友,副书记洪照明,洪军,村主任王利华,副主任潘升喜、潘建平,党员63人。街洪村耕地面积850亩,其中被征用450亩,可耕种面积400亩。其中工业产值60000万元、农业产值1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00万元。以五金机械、塑料、家具、针织服装生产等为主,以电脑绣花、餐饮、服装加工、电器维修为辅业,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洪家中心菜市场是村集体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村内设有5处银行,3处购物广场。同时,村内有安泰养老院、洪家卫生院、洪家街洪社区卫生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2004 | 318000 | -- | 查看 街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虎啸坦村 |
虎啸坦村地处洪家街道西部,现属台州市商贸核心区块,全村土地总面积935亩,总户数238户,总人口920人,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25人,村民代表38人,党支部书记何书聪,村委会主任盛国良,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280元,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农业生产为主,塑料制品、轻纺织业、服装等小微个体经济发展以带动全村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台州市融合发展,虎啸坦村两委、村民提高意识,提出打造实力、活力、魅力虎啸坦的战略举措,台州市重点工程“内环路3号立交”、“内环路”、“书生中学”、“台州大道”、“心海绿廊”“洪家场埔”等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在虎啸坦村开工建设,并且前期征地、估价等工作已经顺利完成,随着商贸核心区的建设,不久的将来虎啸坦将成为台州中心城市的重要区域。 |
下洋张村 |
下洋张村地处洪家街道东南方向,与下陈街道接壤,全村人口365人,土地面积300多亩,耕地面积235亩,解放前下洋张村是个穷地方。村民有句顺口溜“半年糠菜半年粮,半年讨饭在外乡”广大村民过着贫穷的日子。解放后,村民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外出经商,开始少数村民到上海城隍庙市场做手工小商品生意,然后亲帮亲,邻帮邻。目前全村一半以上村民在上海等地经商办企业,大部分村民在一线城市买到房子。在生活变得富裕的同时,村民的文化活动也不断地丰富起来,近年来,村里建起了农民公园和文化书屋。 |
上杠村 |
上杠村位于洪家街道东南角,东邻下陈街道同心村,及桥上王村,南邻本街道下洋张村,西邻本街道前洪村,北邻本街道山头墩村,全村有土地面积0.67平方公里,三面环河,村两委共5名,党员33名,村民代表39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12个小组,7个自然村:前陈里、阮家里、炮台里、上举、三坮里、坦地叶、大路易。前陈里在上杠村东南角,住着始陈人家;阮家里姓阮,上代从下陈前阮迁入阮家里居住;炮台里有一户地主,姓名林祖勤,为了防贼建造一座炮台,固称为炮台里。上岸大多数住着姓林家属,称为上岸三坮里,当时有一户姓叶的人家在府上当官,家里人建造了三坮房屋,称为三坮里。坦地叶大多数居住姓解、陈、叶、三家姓,地名出坦地叶。村里有个庙门,四个村建造,名称杨砌庙,至少有110多年历史,另外有个堂称观音堂,历史悠久。全村村民靠种植业为主,村民人均收入2万元。自然村土地250亩左右被洪家街道征用,农居点小区99.9%户至今已造房结顶。村办公大楼正在招标阶段。 |
仓前王村 |
仓前王村位于洪家街道东北角,北至白云街道沙王村交界,东至下陈街道横下陈村交界,南至洪家街道街洪村交界,西至洪家街道河头陈村交界,靠近台州市中心。村占地总面积1平方公里,有三个自然片,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536户,总人口2048人,有党员52名,村支两委成员7人。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9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近年来,全面推行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推行党员轮岗制,按照星期分配、因人定岗,明确了全村48名无职党员的岗位和职责。同时,选出村里16个村民小组中有威望、有能力、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理事会,对村级事务决策、村级财务管理实行全程监督。2015年,缴纳全村农医保共计47万元,实现自来水和数字电视全覆盖,投入数字电视费用14.2万元。宽带布线路全覆盖,数字化、信息化逐年迈进。对村级组织活动中心进行了围墙维修、房屋装修、庭院平整、绿化以及附属设施建设以及草坪维护。农家书屋新增藏书300余册,修整兴建了标准化篮球场、添置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桌)、跳绳、踺子及各种棋类等文体活动器材和1套全新的健身器材。共投入3万资金用于村卫生建设。积极组建创卫宣传小分队和消防安全宣传小组,大力宣传计生生育政策、消防安全知识等,并定期下村检查、走访,以及安排上门服务,防范与未然,使全村展现出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
后洋王村 |
后洋王村位于椒南洪家以西三公里,东靠台州市中心大道,南邻义民村,西边台州大道和台州内环快车道穿境而过,北邻钗洋村、上洋厂村,规划还有台州市人民路和洪山路二条大道穿村中而过,是台州市商贸核心区核心地块,前景十分看好。全村分外屋、里屋、后岸三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1091亩,耕地约700亩,总人口1052人,分十一个生产组,人均收入14000元,集体年收入约500000元。全村主要有铸造、塑料制品制造加工,家庭手工业个体加工户也比较发达。2014年度村务、党务、村监会、计生、村邮站多项评为先进。村党支部书记王徐敏,村委会主任洪德军,村监会主任王灵良,正式党员40人,预备党员1人。 |
上洋邱村 |
上洋邱村位于洪家南面,原灵济乡政府所在地,洪灵路穿村而过,南靠灵香店村档港桥村,西靠统一村,北邻王桥村,东邻坦邱村、墩头方村。2015年全村户籍人口1780人,455户,外来人口500多人,分为5个自然片,(分别为下坟,墙里王,下岸,上岸,下雀洋)1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东西长度2000米,南北长度500米,村两委成员7人,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72万元,第三产业以生产加工针织童装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大棚蔬菜,葡萄为主,农村生产人数占20%。 |
祝昌村 |
祝昌村位于洪家街道最西边,村东至虎啸坦村,南至塔下程村,西至路桥区新建村,北至葭址街道山头王村。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有五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470人,耕地面积928亩,山林面积1619亩。祝昌村以农业为主,林业为副,杨梅是土特产。全村还有工业服装加工、塑料、五金等产业。 |
河头陈村 |
河头陈村位于洪家街道北部,东与仓前王村相连,南与后街村接壤,西靠马庄村,北与上徐村、陶家洋村相连。拥有土地900多亩,总人口1000多人,分11个生产小组,村两委7人,拥有党员32人,村民代表小组长32人,是一个和谐、文明、美丽的小村庄。有鸿洲大道、大环线两条公路和一条长泾河南北通过,村民年均总收入在8000元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地方。目前,青苗评估已经结束,下阶段正在协商全村拆建重新落入小区,工作已经进入了房屋评估和土地征地的阶段,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小村庄会越来越好。 |
鸿州社区 |
鸿州社区因位于鸿州大道两侧,以路为名。社区成立于2003年5月,由街南居、街北居(以洪家场浦为界,将洪家街分为南北两部分,浦北面为街北居,浦南面为街南居)及城镇居民组成。东至洪家环城中路,南至洪三路,西至台州大环线,北与白云交界街道辖境链接。社区居委会驻后潘街10号。2012年常住人口1409户,2308人。辖2个小区:皇都别墅和城市雅苑。皇都别墅(又名河畔居)位于洪家街道洪西路口,花园式豪宅。东至仓前王小区,南至洪家中心校,西至鸿州大道,北至振兴北路。建于2003年8月,区域面积10万平方米,136幢别墅,常住人口60户,223人。城市雅苑,区名意为给业主一个雅致、舒适的人文家居环境。位于洪家街道南侧,东至东环大道,南至汇丰路,西至鸿州大道,北至昌平路。于2010年11月建成,区域面积3.5万平方米。常住人口328户,984人。 |
塔下程村 |
塔下程村位于椒江区洪家街道西部,南紧靠路北街道主城区,台州大道横穿,交通十分便利,出行方便。全村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170人。村两委由11人组成(其中村委会6人,党支部5人)村党支部书记程法德,村委会主任王立友,村监会主任阮建彬,副主任王杨焕,现发展党员35人。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个体民营企业发展良好,带动了经济和外来人口就业。整村傍山,村里主要收入来自被征用土地和村留地出租。塔下程新农村住房建设,新建民用住房小区目前已有民房30多幢,250多间,形成初步规模。目前已实现硬化亮化,绿化已经投标成功,即将完工,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另一方面,成立了多家水蜜桃合作社,带动村民一同致富。经济发展的同时,村文化生活也在提高,村里设有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的夜生活,老年活动中心,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开办了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的知识,同时村内设有洪家塔下程社区卫生室。 |
小板桥村 |
小板桥村位于椒江区洪家街道中南部,紧靠路桥北部新区,依靠大环线和中心大道等干道的建设,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约1045人。近年来,在村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领导始终将村党支部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紧抓领导班子建设。在村两委,特别是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2年1月,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授予区2011年度基层党建示范点;2010年12月,被评为椒江区小康型老年体育村;2012年3月,被街道党工委选为2011年度计划生育现金协会。基本实现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好、队伍素养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应好”的“五好”目标。相信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的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
义民村 |
义民村传说元代时曾有一户人家,把自己的家财捐献出来,皇帝因他捐助有功,封为义民,村庄以此得名。位于洪家街道驻地西南2.3公里。东至大板桥村、兆桥村,南至西王村,西至朱家店村,北至后洋王村。全村辖义民、东洋陈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800多名村民。村集体土地于2003开始被政府征收,至2014年已被征收土地达到29.5795公顷。其中台州中心大道将分成东、西义民村。随着核心商贸区工程建设计划的实施,近几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2015年,在临时厂房区附近更是完成了台州自来水公司洪家供水泵站工程的建设。在2013年开始,对于义民小区工程开始全面动工实施,自去年小区楼房全面建设完成,并有部分村民进驻新小区生活。截至2015年,大部分村民已经完成搬迁入住新小区,并且小区室外配套设施在全村人民的监督和帮助下紧然有序的进行着。全村人民的生活质量逐渐得到了提高和保障。 |
港头徐村 |
港头徐村位于洪家街道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环大道和路泽太一级公路穿过境内。全村共有330户,户籍人口1266人,外来人口492人,总面积为0.67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35人,村民代表31人。近年来,先后获得“农村工作先进村”、“五好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当前,在洪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港头徐村正在积极推进“立改套”项目,在不久的将来,港头徐村的人居环境将极大改善,村庄面貌将焕然一新。 |
兆桥村 |
以驻地兆桥自然村得名。据传说,古代有为徐偃王隐居此地,取名赵桥村,到宋朝赵匡胤做皇帝,因赵桥村的“赵”字与皇帝“赵”姓同音,犯了皇讳,故更为“兆”字,称兆桥村。位于洪家街道驻地西南2公里。东至永宁河,南至上洋桥,西至西王村,北至大板桥村,义民村。全村392户,988人。区域面积0.636平方公里。村集体经济收入8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315。兆桥村是历史文化名人王永霓先生的故乡。 |
王桥村 |
王桥村位于洪家街道的南部,南与上洋邱村相邻;北接前洪村;东邻墩头方村;西与港头徐村接壤,一条洪灵路穿境过将王桥村分成两片。王桥村现有常住人口1800多人,外来人员有1300多人,是一个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村,有14个村民小组,四个自然村。在王桥村境内共办有两所小学,一所公立——椒江区洪家街道灵济小学;一所私立小学——椒江区利民小学,对学生或者外来学生的就读、就近学习都十分便利。王桥村有鸿渤家庭农场,主营稻谷等粮食作物;还有一家椒江区绿油油果蔬合作社,主营桃、葡萄等水果。王桥村以农业为主,针织加工为辅的村。王桥村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距离路桥机场不足3公里,距S226省道不足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欢迎到王桥来做客。 |
街洪村 |
街洪村处于洪家街道东边,座落于繁华地区,是洪家街道人民政府驻地,也是连接椒江区与路桥区两区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出行方便,是洪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现有817户,总人口2739人,分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有6000多人(包括外来人口)。村两委由10人组成(其中村委会6人,党支部5人),村党支部书记周正友,副书记洪照明,洪军,村主任王利华,副主任潘升喜、潘建平,党员63人。街洪村耕地面积850亩,其中被征用450亩,可耕种面积400亩。其中工业产值60000万元、农业产值1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00万元。以五金机械、塑料、家具、针织服装生产等为主,以电脑绣花、餐饮、服装加工、电器维修为辅业,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洪家中心菜市场是村集体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村内设有5处银行,3处购物广场。同时,村内有安泰养老院、洪家卫生院、洪家街洪社区卫生室。 |
杨家陇村 |
洪家街道杨家陇村位于中心大道西面,台州大道东面,南接朱家店、塔下程村,北靠祝昌村。最西面环靠大山,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杨家陇村总人口约720人,分为178户。杨家陇村占地总面积约800亩,其中粮田占510亩,山地占8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由6人组成,村书记陈开森、主任姚加富、成员陈文彬、委员杨小国、姚礼顺、妇女委员姚仙红,带领全民多年勤备累劳创造集体经济百万元。 |
上洋桥村 |
上洋桥村位于椒江区南大门,与路桥商城相连,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起步早,是典型的塑料专业村,面积一平方公里,全村411户,人口1462人,有外来人口2800多人,党员53名,村民代表40名。全村有企业60多家,塑料经营户及各三产服务业有300多家,97%以上家庭都从事二三产业,去年工业总产值9.2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52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0多元。上洋桥居民小区已建成,绿化、亮化、硬化已基本完成,村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上洋桥村曾获得“省级文明村”、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民主法制村、省“充分就业村,区水利防汛先进集体、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区五星级廉洁村等荣誉称号。 |
上徐村 |
上徐村南邻马庄村,西接董家洋村,北邻尚澄村三台门村,东接陶家洋村。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8户,总人口1378人,总面积1005亩,承包面积670亩。村支部书记陈时国,村委会主任徐道祥,村监会主任陶晓廉。2014年村集收入120万左右。 |
上洋厂村 |
上洋厂村位于洪家街道西北部,东邻蔡洋村,南连后洋往,西接虎啸坦,北面是葭芷街道南洋村和锦扇桥村。台州大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原来全村共有四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在已经建好三分之一小区,还有三分之二的村民正在拆迁中。全村户籍人口855人,耕地面积614亩。村党支部书记李彪,村委会主任徐宗福,村监会主任李昌炳。2014年村集体总收入10万元左右,全村人均收入8500元。以家庭小手工、小作坊轻纺加工业为主。 |
烟墩坝村 |
烟墩坝村坐落在洪家街道东部,东邻下陈街道合作村,北接仓前王村,西靠街洪村肖家,南邻山头墩村。古时候,临近东海边,明朝时,日本倭寇常来海边侵犯,抗倭名将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在浙江沿海抗击倭寇。在仓前王村就有一个抗击倭寇的古战场,因在仓前王村的前沿,因而在的大土墩上筑起了烽火台,用烽(烟)通风报信,经过历代的延伸,故称烟墩坝。全村共有807人,245户,农田454亩。全村村民原先主要依靠务农来获得经济来源,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办起了小企业、小作坊,生活条件逐渐富裕起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烟墩坝村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
坦邱村 |
坦邱村地处洪家街道东部,东临下陈街道,南与路桥区接壤,松农路贯穿全境。全村土地总面积1025亩,总户数481户,总人口1745人,村两委成员10人,党员50人,村民代表58人,党支部书记周文正,村委会主张学根.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元,集体经济收入63.8万元。是省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轻纺织业、服装等小微个体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产品畅销全国,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增长。随着“清洁家园”“五水共治”“多城同创”的不断推进,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完成全村道路硬化、美化、绿化工程和全村生活污水集污纳管工程,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和村民生活条件显著提高。我们正在共同努力以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以传统轻纺织业为经济增长点,成为村强、民富、生活和谐的现代村庄。 |
山头墩村 |
山头墩村位于洪家街道东部,东邻下陈街道,洪三路穿村而过,全村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964人,耕地面积445亩,村两委班子共7人,村党支部书记王魁国,村委会主任陈祖生,村监会主任王奎生,2014年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以农业为主,甜瓜是的特色产品,加工业以生产缝纫机配件为主,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电子商务,村邮网购为村民带来很多便利,在村两委的带头组织下,多次带领村群众捐赠衣物棉被等,然后和路桥义工会人员一起筹集运费,捐往四川大凉山、甘肃青海等贫困地区。 |
城市港湾社区 |
椒江区洪家街道港湾社区成立于2013年9月,地址位于椒江区白云山南路1039号,东邻上洋桥村、兆桥村,南靠路桥界,西至西王村,北至洪家南环线,辖区面积0.26平方公里。共有3175户,常住人口达到11000人。社区现有5名工作人员。社区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政府指导和社区共同参与相结合,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干部群众,携手并肩、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大力开展以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文明建设,努力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建立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有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商店、银行、社区医疗网点等配套设施,为居民的文化娱乐、衣食主行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近年来,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服务单位的原则,紧紧围绕社区和谐建设,先后开展了社区志愿者义诊咨询活动,社区志愿者文化活动等公益活动,凝聚了广大群众的力量,服务了广大群众,极大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认同感,获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
钗洋村 |
钗洋村以驻地钗洋自然村得名。因该地早年村民姓蔡为主,称蔡洋。后来村民李姓渐渐增多,为避免纠纷,易名钗洋。钗洋村位于洪家街道驻地以西2.3公里。东至永宁河,南至徐山泾,西至上洋厂村,北至葭沚街道锦扇桥村、马庄村。2015年,全村499户,1859人。区域面积0.95平方公里,以服装加工为主。台州商贸核心区城市综合体就落户钗洋村。台州市地标性建筑坐落于钗洋村北侧,目前银泰百货打算投资60个亿入驻台州市地标性建筑。一旦银泰百货落户钗洋村,钗洋村势必成为台州市奢侈品消费中心。中心大道西侧、永宁河南侧约78亩土地将确定建设台州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椒江商会大楼、椒江合作银行大楼三座大厦。这三座大厦集聚文化、商贸、居住、休闲、消费、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一旦建成,将会给钗洋村经济带来质的变化。 |
陶家洋村 |
洪家街道陶家洋村位于洪家街道驻地北1.8公里,东至大环线,南临河头陈村,西至上徐村,北与白云街道三台门村接壤,村民住宅比较集中,全村298户,总人口1091人,区域面积0.67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986亩,土地资源比较集中,利用率高;全村以种植粮食,蔬菜大棚等绿色作物为主,是街道的主要产粮区域;村里有三家办公家俱厂以及花木种植基地,农户以手工加工等为副业。现规划中的洪家场浦横贯陶家洋村南面东西方向,此工程是栅岭王排涝畜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家场浦等相关周边工程建成后,陶家洋村将成为集休闲,旅游,娱乐一体的高档住宅区域,也是洪家场浦的示范段工程。陶家洋村北面以纬五路为界,与万达广场相邻,毗邻东商务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规划中的城市主城区。 |
前高桥村 |
前高桥村位于台州市的南部,洪家街道西面,以大环线贯村而过,黄浦河绕村而成。全长约800米,宽约600米,建筑面积达80%。2003年经村改造,村庄以小区形式修建面世,全年经济收入约630万元。村内餐饮、超市、美发、旅馆、居家养老、网络宽带等等设施完善。因全村绿化履盖面达75%以上,以至在村中河堤,晨起常是清雾蒙蒙,柳绕岸堤,翠鸟鸣叫的闲逸景象。2011年响应街道号召,特设立村便民服务中心,接受民政、计生、人力社保等咨询,代办代缴水、电、话费、网购的便利服务,方便群众,让村民不出村能解难题,少出村能办事。2013年为提高村级消防安全,村投入50万元在小区各个出入口、主干道按装监控录像。2014年筹建村文化礼堂,由村文化老好爱者杨普春主编,以村情村史为引,以教育为基础,育于孝为先,人为本,其孝字文化中的典故“太婆碗”更是被台州市改编为小品节目。 |
后街村 |
后街村位于椒江南大门,属洪家街道集镇中心村,台州大环线、中心大道、洪西立交桥穿村而过。南离有名的商贸城路桥3.5公里,北离台州市中心3公里,东有高级商住区——河畔居别墅和皇都别墅,西靠星星电子工业园区,全国驰名的星星集团落户,交通便捷,企业云集。全村现占地1平方公里,415户,1317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形成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以电脑绣花、机械、塑料、服装为主第二产业,以餐饮、旅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平均年收入12900元。现两委班子成员有7人,党员42人,集体资产1150万元。先后建起了六幢综合楼,一个菜市场,标准厂房5000平方,活动中心及仓库3000平方,集体年收入400万。村庄建设达到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福利事业蒸蒸日上。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有150元养老金,村民粮食补助每年每人1600元。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几年来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村:2000年被评为经济十强村、2002年被评为先进学习型党支部、先进党支部、2005年被评为整治合格村、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洪家街道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
朱家店村 |
朱家店村社区是市委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西南方向,社区建有兆桥小学、幼儿园、图书馆、邮政服务、医疗服务站、运动场地以及运动器材等一大批服务设施;本社区实行24小时管理。社区设有党委,居民委员会,社区民兵连等基层组织,主要履行社区党务,社区治保调解,社区计划生育,社区宣传教育,社区福利救助,社区卫生,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职责。近年来,社区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人文绿色”、“邻里互助”“守望家园”、“公德爱心卡”、“国防教育一条街”为载体,建立警民、军民携手共创和谐社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平和、爱心浓厚的社区环境,朱家店村社区的居民努力创造社区的良好人文建设和环境建设。 |
大板桥村 |
大板桥村位于洪家街道西部,东邻陶瓷城,104国道线穿过陶瓷城,南邻兆桥村,西邻义民村,北邻钗洋、后洋王村。原称建设村,全村两个自然村,分别为桥黄和桥金。1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194人,耕地面积700亩,村党支部书记金会聪,村委会主任黄善德,村监会主任张小荣,年村集体收入230万元,村内餐饮、美发、超市、居家养老、网络宽带等等设施完善。以农业为主,轮窑是的支柱。被评为2012年度洪家街道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2011年响应街道号召,特建立村便民服务中心。接受民政、计生、等咨询。代办代缴水、电、话费、网购的便利服务,方便群众,让村民不出村就能解难题,少出村能办事。2013年,为提高村级消防安全,买来三轮消防车,组织-。2015年又建立人力社保。 |
灵香店村 |
灵香店村地处洪家街道的东南端,南边与路桥接壤,全村有515户,有1648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发创业,生产羊毛衫、童装,现今已是全国三大羊毛衫、童装生产基地之一。 |
后高桥村 |
洪家街道后高桥村,地处椒南区块,位于洪家南大门,洪家商贸中心地带,大环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为洪家街道中心行政村之一。全村占地面积1000亩左右,共有人口1278人,340户,分为9个村民小组,共有27名村民代表,党员40名,其中育龄妇女339人,外来人口达8000人以上。2002年,后高桥村实行整体拆迁,组建后高桥小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村两委致力于全村经济、社会、制度一体化推进,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上都有长足的发展。村集体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店面出租160间,仓库出租11267平方米。2015年总收入8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后高桥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村里于2005年获台州市市级示范村,2006年获省级示范村。 |
大路王村 |
大路王村是洪家街道的中心村之一。南边和小板桥村.王桥村相连,东面和前洪村相连接,北面鸿洲大道和街洪村两对面,西面和洪家陶瓷相对面。汇丰路从村的中间串过,台州东站,台州高级中学,洪家二中,轻纺市场,石材市场都在。汇丰路两边有医院,银行,各类商品的店铺和全自动电脑横机加工厂。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9户,总人口1599人,全村耕地总面积约310多亩。村党支部书记冯江,村委会主任王江,村监会主任王荷福。2014年村集体收入600多万元左右。 |
前洪村 |
前洪村位于洪家街道东南角,与上杠、王桥、大路王、街洪四村相邻,面积大,人口多,是一个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大村。全村总人口2168人,分17个村民小组,共600户,外来人口2000多人。全村农田共1800亩,至今已征用土地1025亩,剩基本农田775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种植业、养殖业、针织加工等,人均年收入为1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为临时房出租和村集体地块出租金,年收入为100万元左右,经济状况在全街道处于中水平。近年来由于东部园区大开发的顺利进行,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全村目前共有党员64人,村两委成员10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4人,村经济合作社成员5人,村民代表45入(其中女代表17人)。村级团支部、妇女委员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等组织健全。2008年,村居建设规划落实,分为1号小区、2号小区两个区块,2号小区道路、绿化已建设完工,1号小区宅基地排水、排污等配套工程,在街道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两委团结一致,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
上林桥村 |
上林桥村位于洪家街道南大门,东与路桥区路南街道接址,西、南与路桥街道为邻,北接挡港桥村,村总面积580.5亩,其中全村耕地面积525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1030人,农户260户,党员30人。近年来,先后获得“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示范农家书屋”、“洪家街道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农业农村工作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奖”。上林桥耕地资源丰富,且与路桥城区相邻,商业发达,农户主要以大棚蔬菜及个体经商(塑料加工业)为主。全村年产值达5580万元,人均收入11280元。因受地理位置等影响,招商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上林桥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政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上林桥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新农村迈进。 |
挡港桥村 |
挡港桥村位于椒江最南大门,与路桥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是典型的童装专业村。全村面积0.5平方公里。2011年响应街道号召,在村特设便民服务中心,接受民政、计生、人力社保等咨询,代办代缴水、电、话费、网购等便利服务,让村民不出村能解难题,少出村能办事。近年来挡港桥村先后获得市文明村,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水利工作先进村,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志愿-集体奖,2014年度行政村综合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称号。村内现有餐饮、超市、美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5年村里用38亩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公园,体育健身,休闲广场。如今,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富裕,邻里和睦,愿挡光桥村村明天更加美好。 |
西王村 |
1979年,兆桥公社立新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改为兆桥公社立新大队。1983年撤销兆桥公社,改名为兆桥乡西王村。1981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椒江市。1984年再次将黄岩县洪家区划入椒江市。1992年撤销兆桥乡,建立洪家镇西王村。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椒江市、黄岩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2002年撤销洪家镇,改为椒江区洪家街道西王村。西王村以驻地西王自然村得名。据传早年村东有户人家号称王百万,他的住宅一直扩建到西王村西边,故名。位于洪家街道驻地西南2.9公里,西接朱家店村、东接兆桥村,北靠徐山泾,南靠路桥区,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耕地面积616.0331亩(土地勘测丈量面积),包括河塘、道路、宅基地203.306亩,山林面积50亩。全村228户,总人口800人。其中非农18人。7个村民小组,党员23人,村民代表14人。党支部书记管先法,主任王其梅,村监会主任王云青。现有企业三家:台州市椒江日晨塑料厂、台州市椒江立新纸箱厂、台州市椒江东方时钟配件厂。2014年西王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0万余元,人均收入约3万元。拥有各类汽车(轿车)190多辆。 |
墩头方村 |
墩头方村坐落在洪家街道东南部,南与上洋邱相邻,北与前洪村交界,东接坦邱村,西邻王桥村。全村现有常住人口480人,共有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外来务工人员超过200人,是一个外来人口较密集的村。耕地面积324亩,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和瓜果蔬菜为主。除了十几户从事第一产业外,大多村民都从事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以针织童装为主,是远近闻名的童装专业生产村,另外还是几家机械加工个体工商户。全村交通主干道有两条,一条是东西走向的沙墩路,它将全村一分为二,路南是墩头方自然村,路北是水见岸自然村。另一条是南北走向的七米路。两条主干道将全村分为四个区块,交通便利。今年来,村里新建了休闲广场以及标准的篮球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墩头方村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欢迎各位来村里做客。 |
统一村 |
统一村位于椒江南端,洪家街道南大门,南邻鲍浦河,路桥区浹里陈村,西邻永宁河路桥国际塑料城,北邻环线大道。以6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堿面积一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4亩,全村总户数574户,总人口2075人,外来人口986人。村支部书记金锋,村委会主任金洋君,村监委会主任金乾华,有中共党员47人。村两委成员9人,各线负责人4人,村民代表39人,自然代表5人,老人协会会员439人。工农业年产值超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多万元。在2014年引进省重点工程,中国.农港城2015年开业,占地面积98670平方,建筑面积280000平方。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