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街道民建村处南城办事处西侧,东与方山下相接,南与山后村为邻,北接西城横河,西界蔡家洋,行政村总面积800亩,其中山林面积13亩,耕地面积78亩。全村共有农民320户,现有人口792人。全村企业25家(户),外来人口200多人。宗教场所2座,老人协会1个。
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75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07万元,工业收入8200万元,2011年人均收入10435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3002 | 318000 | -- | 查看 民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寺堂村 |
南城街道金寺堂村位于南城南部,东与路桥坝头、桐屿相接,南与鱼沉为邻,北接桐屿小稠,西界横山头村,交通发达,104国道、甬台温铁路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146亩,在册农民162户,在册人口515人,企业10家(户),外来人口210多人。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4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85万元,工业收入2300万元,2011年人均收入9456元。 |
山前村 |
山前村位于南城街道南面鼓屿新街,东与官庄梁村相接,南与南洋、墙里村为邻,北接山后,西界新桥头村,行政村总面积700亩,耕地面积168亩。全村共有村民405户,现有人口1276人。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240万元,农业产值180万元,工业产值22500万元,2011年村人均收入10565元。几年来,由于村级经济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分别被评为市文明村、民主法制村、卫生村、敬老村等荣誉称号。 村两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筹措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完成我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户及60周岁养老保险的申报工作。同时,每年为全村60周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发放慰问品和生活补助金。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广大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村两委投资8.08万元为全体村民免费入保,改善了村民就医条件,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村庄建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无序,住房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和村庄形象。为此,村两委班子把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区里聘请专家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目前,第一批38套农房改造项目已经竣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村两委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采取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扩宽村务、组务公开范围,通过设立固定公开栏,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不同形式,及时向村民公开,村务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消除了误解,凝聚了民心。 山前村中家庭企业较多,外来人口流动频繁,安全隐患大。随着城南派出所在山前村设置了驻村警务站,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实行了正常夜间巡逻,有效地保障了村集体和个人财产的安全,减小了治安安全隐患,增进了社会和谐。 |
义屋村 |
义屋村位于南城街道的西南面,东连山后村,南接新桥头村,西邻高桥街道,北靠蔡家洋村,交通十分便捷,十高线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农户400户,现有人口984人,外来人口300多人。全村行政总面积496亩,其中林地面积18亩,耕地面积478亩。2011年度全村经济总收入1169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76万元,工业收入10771万元,2011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9868元。是一个自然风光秀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义屋村两班子认真响应党的号召,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落实强村富民战略积极引导村民走致富之路,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依托木材加工市场落户本村的优势,兴办花奔苗木业;建设义屋新农村,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举办各项娱乐生活,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并先后获得了省市区文明村、卫生先进村、“五好”村党组织等诸多荣誉。 今后,村班子成员在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立足为民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村庄规划日趋完善,村民收入逐步提高增长,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效推进,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 |
民建村 |
南城街道民建村处南城办事处西侧,东与方山下相接,南与山后村为邻,北接西城横河,西界蔡家洋,行政村总面积800亩,其中山林面积13亩,耕地面积78亩。全村共有农民320户,现有人口792人。全村企业25家(户),外来人口200多人。宗教场所2座,老人协会1个。 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75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07万元,工业收入8200万元,2011年人均收入10435元。 |
墙里村 |
南城街道墙里村位于黄岩城区东南十华里处,东与山前相接,南与南洋为邻,北接新桥头,西界院桥镇,行政村总面积482亩,其中耕地面积212亩。全村共有农民206户,现有人口662人。全村企业40家(户),外来人口400多人。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23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0万元,工业收入29150万元,人均收入10117元。 |
新桥头村 |
南城街道新桥头村位于南城西南部,东与山前村相接,南与墙里村为邻,北接义屋,西界高桥,行政村总面积500亩,其中山林面积10亩,耕地面积246亩。全村共有农民299户,现有人口930人。全村企业15家(户),外来人口400多人。 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60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76万元,工业收入15100万元,2011年人均收入10573元。 |
官梁村 |
南城街道官梁村位于十院线两侧,东与十里铺村相接,南与山前村为邻,北接山后义屋,西界山前村,行政村总面积168亩,其中耕地面积68亩。全村共有159户,现有人口443人。全村企业3家(户),外来人口300多人。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21万元,农业收入10万元,工业收入211万元,人均收入6920元。 |
方山下村 |
南城街道方山下村位于黄岩东南部,东与方册相接,南与十里铺村为邻,北接南门,西界西城横河村,行政村总面积3518亩,其中山林面积1537亩,耕地面积50亩。全村共有560户,现有人口1569人,其中非农人口300人。全村企业60家(户),外来人口3500多人。宗教场所5座,山塘水库3座。个体加工户比较多,本村经济比较发达。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506万元,农业收入47万元,工业收入21000万元,人均收入7480元。 |
蔡家洋村 |
南城街道蔡家洋村位于南城街道西侧,东与民建相接,南与义屋为邻,北接西城下村,西界高桥街道,行政村总面积1000亩,其中果园505亩,农田55亩。全村共有405户,现有人口1305人。全村企业53家(户),外来人口375人。蔡家洋村建有党支部1个,由一名书记、一名副书记和三名支委组成,共有党员36人,村委会由一名主任、五名委员组成,下设10个村民小组。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65万元,工业收入3950万元,2012年人均收入10550元。村民从事的主导产业有水果栽培种植、蔬菜种植、项目施工及劳务输出等等。其中本地早种植是蔡家洋村的特色经济,全村本地早种植户达到100多户,从事本地早相关工作的人口占到全村现有人口的40%以上。 蔡家洋村个体私营经济起步较早,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工业产品主要有塑料、机械、服装、食品、五金、工艺、纺织等。农业经济特色明显,蔡家洋本地早在各地享有较高知名度,并通过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远销海外。同时,依托农业产业,蔡家洋本地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也蒸蒸日上。 蔡家洋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保障不断巩固。劳动南路延伸段联接到十高路,为蔡家洋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环境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村办公大楼的建成,给全体村民的议事办事提供了场地。 蔡家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明确了各项工作职责,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村两委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积极引导村民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蔡家洋村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村文化事业有序推进,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平安建设成效明显,社会稳定和谐。 |
鱼沉村 |
南城街道鱼沉村位于104国道南面,东与金寺堂村相接,南与路桥区螺洋村为邻,北接横山头村,西界吉岙村,行政村总面积1248亩,其中山林面积924亩,耕地面积324亩。全村共有农民150户,现有人口507人。 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1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30万元,工业收入3300万元,2011年人均收入9369元。 |
药山村 |
南城街道药山村位于黄岩东南城郊104国道旁,是黄岩区第一大村,行政村总面积6812亩,其中山林面积4353亩,粮田面积1310亩,水果面积2500亩,其中杨梅2000亩(东槐杨梅1500亩)。村建有黄岩区杨梅示范(观光)园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省级林业特色基地、省级农业示范园区、黄岩梅桩盆景长廊等。全村现有农民1098户,现有人口3542人, 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35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670万元,工业收入16350万元,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12160元。农业经济特色比较突出,分别被评为省文明村、市万村联网示范村、卫生村、民主法制村等荣誉称号。 药山村主要以种植杨梅、水稻、蔬菜为主。村两委在南城街道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实际,立足村情民意,求真务实,发扬“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根本,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积极做好强村富民的文章,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素质,努力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迈进。 |
十里铺村 |
南城街道十里铺村东与药山相接,南与下洋山村为邻,北接方山下村,西界鼓屿,行政村总面积390.6亩,其中山林面积245.6亩,耕地面积145亩。全村共有718户,现有人口2428人。全村企业275家(户),外来人口1850多人。该村个体加工户比较多,经济比较发达。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491万元,农业收入178万元,工业收入67870万元,人均收入82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