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塘村位于位于台州市黄岩区的北面,处北城街道中心位置,104国道经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黄岩城区的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1409人,共445户,其中党员53名。经济收入以出租房屋、务工、经商、服务性等行业全面发展,2008年村集体经济净收入250万元,人均净收入达到8000元,是一个路宽、水清、灯明、村绿、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的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3004 | 318000 | -- | 查看 长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浦西村 |
浦西村位于黄岩北城,东濒迎宾大道,西临高速公路,南倚永宁江畔,拱新大道横贯全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现全村445户,总人口1439人,党员37人,村庄面积约300亩,各种组织、制度健全。 近年来,在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实行村民联防以来,村居内社会更加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为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更好地规范村民环境卫生行为,不断提高全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两委狠抓落实环卫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区块的卫生整治工作,彻底改变浦西村保洁状况不如人意的局面。村两委制定了浦西村村民环境卫生公约,组建保洁队伍实行全日制每日清扫,使村内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并对重点卫生区块菜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村里在高园处,规划建设了新的居民小区,现已建成高标准居民楼25栋,51户村民已喜迁新居。更多新楼也正在规划新建中,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祥和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中。 |
五里牌村 |
五里牌村地处黄岩北大门,东接104国道,与长塘村相邻;南临永宁江,与永宁公园隔江相望;西接迎宾大道和凯亚城、华东汽摩城;北靠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市区出口处,风景秀丽的翠屏山紧靠其北。江北渠道、拱新公路穿境而过,是黄岩区北城街道行政所在地。全村原有土地面积900多亩,住户460户,总人口14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2000多人。村集体经济收入13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 |
马鞍山村 |
马鞍山村,位于黄岩区北城街道东南面,道前大道和东复线横贯全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13亩,柑桔面积567亩,辖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72户,3283人,其中党员70余人,是北城第一大村。自2002年进行村庄改造后,近三分之一的村民住进了小区别墅,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实施布局,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上,村内主干道、村民房前屋后道路,幢与幢之间共砌水泥路一万余m2,全村道路基本上达到硬化标准,主道、干道两侧及村庄路口全面绿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垃圾筒安装率达到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马鞍山村原是个贫穷的村庄,全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以种植柑橘、葡萄等果树类为主,分布零散,科技含量低,产值提高不上,收入也有限。党的-提出建设新农村后,马鞍山村村民凭借自身农业优势,引入先进技术,改良葡萄品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葡萄品牌,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了农业致富之路。 |
长塘村 |
长塘村位于位于台州市黄岩区的北面,处北城街道中心位置,104国道经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黄岩城区的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1409人,共445户,其中党员53名。经济收入以出租房屋、务工、经商、服务性等行业全面发展,2008年村集体经济净收入250万元,人均净收入达到8000元,是一个路宽、水清、灯明、村绿、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的新农村。 |
黄土岭村 |
黄土岭村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北城街道,东靠104国道、南接甬台温高速公路出口、西依甬台温高速公路、北靠黄土岭山与临海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2008年统计显示,我村有村民654户共1999人,党员31人。柑橘面积13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6300,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个体加工点50户,在外经商70人。 近年来,我们村两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使两个文明建设在我村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区文明村、区村庄整治合格村、区防台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北城街道民兵连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我们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针对我村高山移民较多的实际情况,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
坎头张村 |
坎头张村位于台州市黄岩主城区的西面,东面靠翠屏山,北院线经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是黄岩区的西大门。面积为2.08平方公里,现有住户276户,人口882人,党组织功能健全,共有党员21名。 近几年来,该村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领导重视和指导下,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以“优化、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洁化”为重点,开展了村庄整治,已形成了村庄家家户户住新房,道路纵横交错,环境整洁美观、景色怡人,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生活富裕健康的局面。 |
净土岙村 |
净土岙村位于黄岩东北面,三面环山,东临临海红光镇杜歧,马杜线横穿本村,在建的台州火车站客站位于本村南部。净土岙村由溪坦和净土岙两个自然村组成,截至2008年4月人口约有2147人,分成十五个小队,在新一届村两委的领导下,净土岙村正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漫进. |
塔水桥村 |
塔水桥村位于黄岩城区永宁江北岸,东靠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复线,邻近台州火车站,拱沿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253户计1008人,是北城街道个体企业较多的行政村。2004实行整村改造,新建544间别墅型住宅,达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六化”要求,2007年顺利通过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验收。现在的塔水桥村,别墅式村庄建设面貌焕然一新,水电、道路、电力、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建设成效显著。村两“班子”廉洁自律,团结奋进,有较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等称号。 位于黄岩城区永宁江北岸的塔水桥村在黄岩经济开发区、北城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精心指导下,村两委对新农村建设的执着追求与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下,五年内实现了沧海巨变,一个房屋破烂陈旧、格局错乱不一、村道弯曲狭窄、环境脏乱不堪的落后村被改造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年前的塔水桥村民居零星分散,村民建造随意,杂乱无序、式样各异,个别村民房屋甚至还是五十年代破破烂烂的老屋。房前屋后的泥石路弯弯曲曲,非常狭窄,连手扶拖拉车都不能进出。通讯、用电用水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发展水平不高、投入不足,农村贫困面大,这些状况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的压力。 2003年后,该村紧紧抓住开发区征地机遇,实施全村改造按照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家家造新房,户户住新房,小康型住宅村庄拔地而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投资8万元,编制村总体规划,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实施布局,达到有序、合理、优化;村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上,村内主干道、村民房前屋后道路,幢与幢之间共砌水泥路2.1公里。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