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黄岩区 >> 高桥街道 >> 上山村

上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山村简介

  我村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南部,临近甬台温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全村有91户,总人口328人,拥有老年人口58人,老年体育人口26人,现有耕地面积30亩,工业用地130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3.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5元。
  我村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南部,临近甬台温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全村有91户,总人口328人,拥有老年人口58人,老年体育人口26人,现有耕地面积30亩,工业用地130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3.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5元。
  上山村人口和土地相对高桥地区都较小,但上山村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艰苦奋斗、创业创新,在这块小天地里展示了高桥人特有的拼搏精神。从改革开放至今,上山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维持第一产业发展步伐,村内同时呈现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景象。
  上山村人一部分人在家创业,一部分人外出创业,大家群资群力,发展成了以贩木车木、木制工艺、塑料制品制造,模具配件加工等产业为主的格局,另有不计其数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制作作坊。而在第一产业种植中除了传统的谷物外,上山村人也在继续探索用有限的农田资源种植生产高产量的经济作物如茭白、莲藕等。
  随着高桥街道集镇建设不断的推进,村两委班子做好本村工作,积极配合街道重点工作,以村庄整治建设,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为契机,借着上山---三坦园区发展建设的东风,上山村积极提升村庄自身建设能力。改善了村内的卫生、文体、休闲等基础设施,为本村村民提供了清洁卫生、舒适美好、文化活动丰富的生活环境。
  2011年上山村迎来了新一届两班子的选举,在全村村民的民主投票下,产生了新一届的两委班子,现如今两班子正实行着村民赋予他们的权力,继续推进本村的集体公共事业,提高村集体经济增长速率,加快村内其他落后基础设施的整改进程。
  相信在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将继续呈现如火如荼的上山,欣欣向荣的上山,幸福安康的上山!!!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03008 318000 -- 查看 上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胜利村

  胜利村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西北部由滩头、蒋屋、官庄三个自然村组成的全街道第一大大行政村,全村地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39亩,水域面积71亩,居民区560亩,现有村民725户共2385人。   村党支部下辖1个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3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两委班子共11人,村民代表46人,共计13个村民小组。村两班子成员团结和睦,日常工作开展顺利。村集体固定财产和可用资金250万,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主要来源于房屋出租、船埠头管理、集体经营等,村民年人均9117元,胜利村拥有台州市黄岩胜利豆芽专业合作社、台州市黄岩富景鲜花专业合作社、台州市高桥黄瓜专业合作社,其中鲜花合作社是高桥街道第一个具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年收入达120万元。绿豆芽合作社是高桥街道年销售额最高的合作社,每年销售收入达1500万左右,促进了当地群众增产增收。胜利村除了有坚实的农业基础外,工业发展也比较快,其中三菱实业有限公司、方野科技有限公司、豪丰塑业有限公司等都是规模上的企业,促进本村的经济实现全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胜利村还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新建了农家书屋,提供了生活类、科技类、农业类等各方面的书籍,满足村民对知识的渴望,实行开放式管理,制定了相关的借阅制度,方便村民借阅;此外,不定期的通过网络播放远程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收看最新资讯,寓教于乐,即增长了村民的农技知识,又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质,同时,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设立了三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在村里的三个老人活动中心附近新建了居民健身活动广场和篮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大埭村

  全村地域1005亩,其中耕地405亩,山林12亩,水域50亩,居民区120亩。   全村404户,总人口1189人;到 2012年12月31日为止60周岁以上老人235人,低保户9户19人,各类种养殖户5户。    村两班子共6人,村民小组7个,村民代表48人,正式党员37人,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2012年总集体经济收入不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农业。大埭村人均收入10008元人民币。    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大埭村,位于黄岩区西南部,属高桥街道辖区。大埭村地处平原,有永丰河横穿,大埭村村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大埭村村民也出现了外出打工或在家置业的热潮。    大埭村外出打工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村内现有32家私营企业,企业主要以塑料制品生产、制帽业和工艺品加工为主。    大埭村分为3个自然片,分别为大埭、下洋湖、仙里。其中大埭人口和地域面积为3个自然片之首。永丰河的坝头曾经在大埭村,在古时候,坝头称为“埭”,故得名为大埭村。    大埭村村内也有三座大型桥梁横跨在永丰河上。一座是竹茂桥,一座时庄桥,一座是下洋湖桥。    杭甬高速公路经过大埭村,有30多户大埭村村民为此重建家园,为国家的公路事业做出了贡献。    大埭村有一个村部;两个老人会:大埭老人会和下洋湖老人会;一个星光老年之家;一个村邮站;有两个来自高桥街道的驻村干部:王欣东、符文卫;有一个大学生村官:周海萍;一个村邮递员:胡存福;两个保洁人员:林小毛、陈华福。    因为永宁江流经大埭村,在充足的水源下,大埭村的黄岩蜜桔本地早长势喜人,风味犹佳,欢迎大家来大埭村品尝正宗的黄岩蜜桔!   

埠头村

  埠头村位于高桥街道西北区,高西路直通村部,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全村拥有农户252户,总人口828人,老年人口120人,老年体育人口110人。全村辖3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499亩。2009年农业总产值150万元,工业总产值1060万元,村集体收入0.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439元。埠头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  

三坦村

  三坦村隶属黄岩区高桥街道,地处高桥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约500米,店佛线、沈海高速(G15)及便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地域0.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3亩,山林200亩,水域13.5亩,居民区80亩。辖桥头、南头、后岸、后洋等4个自然村。   现有村民197户,户籍人口共计662人,男338人,女324人,常住人口有878人,外来人口112人。老人人口中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共有137人;18周岁以下的有131人;低保户5户6人。   村两班子共7人,村民代表34人,村党支部正式党员20人,团员26人。   2013年总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一万元。村内特色农产品有水藕、茭白等,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杂木市场经营、车木加工、种植业、劳务等为主。   三坦村全面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实现道路硬化1.4万平方米,占全村地域总面积的3.18%;实施农村改厕工程,村内设有公共厕所一处,村民改厕率达91%以上;开展“清洁家园” 环境整治活动,建起了7个垃圾收集点,由3人组成垃圾清扫队,制定了卫生保洁制度,每天收集垃圾运往中转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100%,生活废弃物处理率达100%,有力地美化、净化农村环境。2008年完成电网改造,村内主要道路全面安装了路灯;2009年完成了自来水管道改造,保障村民用水需求;95%以上村民安装上了数字电视;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如今的三坦村,是一个路便、水清、灯明、村绿的新农村。   

上山村

  我村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南部,临近甬台温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全村有91户,总人口328人,拥有老年人口58人,老年体育人口26人,现有耕地面积30亩,工业用地130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3.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5元。   我村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南部,临近甬台温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全村有91户,总人口328人,拥有老年人口58人,老年体育人口26人,现有耕地面积30亩,工业用地130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3.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5元。   上山村人口和土地相对高桥地区都较小,但上山村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艰苦奋斗、创业创新,在这块小天地里展示了高桥人特有的拼搏精神。从改革开放至今,上山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维持第一产业发展步伐,村内同时呈现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景象。   上山村人一部分人在家创业,一部分人外出创业,大家群资群力,发展成了以贩木车木、木制工艺、塑料制品制造,模具配件加工等产业为主的格局,另有不计其数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制作作坊。而在第一产业种植中除了传统的谷物外,上山村人也在继续探索用有限的农田资源种植生产高产量的经济作物如茭白、莲藕等。   随着高桥街道集镇建设不断的推进,村两委班子做好本村工作,积极配合街道重点工作,以村庄整治建设,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为契机,借着上山---三坦园区发展建设的东风,上山村积极提升村庄自身建设能力。改善了村内的卫生、文体、休闲等基础设施,为本村村民提供了清洁卫生、舒适美好、文化活动丰富的生活环境。   2011年上山村迎来了新一届两班子的选举,在全村村民的民主投票下,产生了新一届的两委班子,现如今两班子正实行着村民赋予他们的权力,继续推进本村的集体公共事业,提高村集体经济增长速率,加快村内其他落后基础设施的整改进程。   相信在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将继续呈现如火如荼的上山,欣欣向荣的上山,幸福安康的上山!!!   

石牛渡村

  石牛渡村位于高桥街道辖区的东北角,与西城街道岭下殿接壤,交通便利。全村288户,户籍人口900人,常住人口则为1044人,村两班子成员 6 人,党员25人。自原书记张友梅、主任吴岩飞上任以来,两人带领村“两委”成员团结协作、奋发图强,谱写出了一曲村“两委”和谐的新篇章。该村被评为2005年度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度先锋工程“五好”村和“双整治”合格村。   本村特色农产品有牛奶,村内有多户奶牛饲养专业户。    石牛渡村位于高桥街道辖区的东北角,与西城街道岭下殿接壤,交通便利。全村288户,户籍人口900人,常住人口则为1044人,村两班子成员 6 人,党员25人。自张友梅、吴岩飞分别担任石牛渡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两人带领村“两委”成员团结协作、奋发图强,谱写出了一曲村“两委”和谐的新篇章。该村被评为2005年度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度先锋工程“五好”村和“双整治”合格村。    本村特色农产品有牛奶,村内有多户奶牛饲养专业户。   

车下洋村

  车下洋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杏林村西北部,共拥有土地面积五百亩,其中良田370亩。耕种田地130亩。车下洋共有300户,886人。已经发展中国0员30个。村委会共有6人组成。如今在车下洋村在书记沈仙法的带领下,村里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下浦郑村

  下浦郑村位于高桥街道东北面,距主城区不到4公里。东与南城街道义屋村交界,南与院桥镇前王村相连,西接八份、坦桥村,北临大埭、杏林村。全村共有1183人,360户,其中60周岁老人200人,低保户5户6人。村两班子共9人,村民小组6个,村民代表38人,正式党员54人。全村地域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亩,山林3亩,居民区213亩,属平原水稻区。高南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凸显。下浦郑村目前是全街道经济最发达的村,全村近三分之一村民从事塑料加工业,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从事传统的家庭米面加工业。2012年本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5.6万元,其中经营收入18.5万元。   近年来,下浦郑村“两委”思想解放,大胆改革创新,狠抓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村“两委”几年来共投入近200万元,兴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起了中型文艺演出舞台,村图书阅览室,农民学习会馆,老年人活动中心,村法制培训学校,乒乓室、电教室、篮球场、健身路径,建立了排舞队、老年骑游队等,为村民搭建自娱自乐的文化服务平台和文化活动场所。   随着下浦郑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八份村

  八份村位于黄岩区高桥中部,地处交通的中心地带,紧靠甬台温高速公路,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地段。全村辖2个自然村,有160户农户,总人口520人。现有耕地面积140.7亩,全村共有党员27名,村民代表23人,其中2007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9.16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6608元。   

坦桥村

  坦桥村位于黄岩区高桥东南部,紧靠甬台温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全村辖4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390亩,柑桔园48亩.截至目前,总人口583人,全村共有党员27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全村经济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获得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其中2008年全村总产值超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7294元。   坦桥村是一个以车木加工为主的特色村。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敢闯敢拼的坦桥人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牢牢把握时代机遇,率先走出了车木加工的第一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坦桥车村,凭借精湛的技术、良好的信誉,成为远近闻名的“车木村”。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引导下,该村依靠科学技术,引进了相关机械设备,不断提高本村车木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以优良的产品品质来开阔更广阔的市场。 在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该村还注重改善村庄环境,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如全村主干道路实现了“三化”。 在坦桥村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坦桥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  


上山村特产大全




上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