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数百年前,此处地劣多砂石,适宜种植苎麻,因多数村民居住茅厂,故称苎厂。苎厂村位于北洋镇南面,距离城关18公里,与后窑村毗邻。东至小里桥村,南至西岑村,西至青龙头村,北至北后窑村。下设苧厂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833人。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1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苎厂自然村。1951年称北洋乡苎厂村。1956年为茅畲乡小里岙高级社。1961年划归北洋公社,称苎厂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3102 | 318000 | -- | 查看 苎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林家桥村 |
林家桥位于北洋镇东南部。东至澄江街道临古村,南至罕溪头村,西至苎厂村,北至百亩洋村。有北山头、洋岙、林家桥3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46人。耕地面积342亩,山林面积952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林家桥自然村。1951年土改属大礼乡,叫林家桥村。1956年与罕溪头等村合并称罕溪头社,属茅畲乡。1961年称北洋公社林家桥大队。1966年改为红星大队。1981年7月因重名恢复今名。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北宋年间,此地有一座独木桥,人们出入祸事常生,后有林寡妇造一座石桥,后人为纪念她,取名为林家桥。 |
一灶村 |
一灶村位于慈溪中心北面约十公里左右,东紧靠镇政府1.5公里,南靠大湾村相连,北至泥牛塘横江镇属河流,西止一灶江为界,拥有胜山塘横江和镇级大道串通村庄内宅.水域交通便利,适宜于果蔬菜,蚕豆的良畦土壤。 全村有31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1053户人口2754人,外来人口大约3560人,总劳力1754人,从事家庭经营劳力为1435个,集体所有耕地面积1402亩。 全村有个私企业87家,服装加工业45家,经商业25家,其他经商业170家,建筑运输业47家。 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5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为1016万元、工业收入为7488万元、建筑业收入为113万元、运输业收入为665万元、商业饮食业收入为4009万元、服务业收入为1524万元、其他收入为751万元);总费用为10647万元(其中:生产经营费用为9706万元、管理费为163万元);净收入为4919万元、可分配总收入为4919万元,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收入为1038万元、农民从集体再分配得到收入为58万元,农民所得总额为53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458元。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支出142万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村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村班子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坚持“着眼基层,注重基础,服务为主,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以“特色社区、和美家园”创建为楔机,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形成了“高起点,高标准,力度大,进展快”的社区建设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这几年创建工作中,一灶村被命名浙江省充分就业先进集体、浙江省计划生育自治示范村、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慈溪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慈溪市一星级和谐促进会、慈溪市劳动保障先进集体、慈溪市绿色村庄、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慈溪市卫生村、慈溪市三星级平安村、慈溪市综治工作室示范村、慈溪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慈溪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慈溪市巾帼示范村、慈溪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慈溪市妇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去年也已顺利通过慈溪市三星级文明村和宁波市文明村的考核。 本村环境优美,田野广阔,交通便利,物阜财丰,有很好的地理优势,是投资的一方热土。 |
北洋社区 |
黄岩区北洋镇北洋居位于黄岩中西部地区,共有6个生产队,320户,902人。其中党员38人,村民代表20人,村党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4人。耕地面积160亩,其中水田84.82亩,旱地59亩,水果127亩,山林面积993亩。经济收入以种植西瓜蔬菜为主,农、林、务工、经商、服务性等行业全面发展,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5362元。 |
移建社区 |
北洋镇移建居位于北洋镇中心,居民由长潭水库移民而来,和北洋居的居民是融合的。移建居下辖4个村民小组,户数230户,常住人口为730人,工企业6家。模具行业是该村的一大特色,长宁路一带模具厂和模具店林立。近年来,移建居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致力于村建设,带领村民奔小康。 2011年,我村在北洋镇党委、人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翻新信用社旧房改造,出租售卖。同时,村两委还帮助村民开展工艺品外加工业务,帮助村民们增收、创收。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完成了新建西路的水泥路建设、道路路面硬化工程;开展全村饮用水工程。重新修葺了佛堂,老人协会。 村两委十分重视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多次利用村民们闲暇时间上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动员育龄妇女按时做好三查工作。几年来三查率保持稳定。同时积极利用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形式;宣传城乡医疗保险各项新政策,参保率2011年创新高。 今年以来,我们村两委班子坚持党的各项制度不动摇,确保上级党委的政令畅通。下为村民服务,做到真心实意,村两委成员的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 |
后窑村 |
黄岩区北洋镇后窑村位于黄岩中西部地区,共有6个生产队,203户,648人。其中党员25人,村民代表27人,村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耕地面积294亩,其中水田219亩,旱地75亩,水果145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75亩。经济收入以种植西瓜蔬菜为主,农、林、务工、经商、服务性等行业全面发展,2007年后窑村经济总收入1231万元,农民所得收入总额311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952元。 |
小里桥村 |
小里桥村 黄岩区北洋镇小里桥村位于黄岩中西部地区,黄长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永宁江绕村而过和长潭河交叉通过成为一道靓景。村域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山林面积600亩。现有总人口1098人,下辖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400户。全村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内道路基本硬化,通过实施道路亮化工程,沿路均安装路灯,大大方便了村民夜晚出入。 |
长潭村 |
长潭村 长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 北洋镇长潭村距黄岩城关约20公里,紧靠风景优美长潭湖畔,全村现有321户,954人,总面积2438亩,其中耕地面积230亩,林地面积1500亩,果园面积708亩,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人均纯收入8200元。村内现有碧水山庄、长潭酒家、长潭情酒店、长潭大酒店、长潭鱼头馆、江南酒家、长潭山庄、福禄酒家等农家特色酒店十几家,服务人员达120人之多,2011年度长潭农家乐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年营业额2000多万元。农家特色菜主要有长潭胖头鱼,具有三十年历史记载,在台州享有名气。还有无公害莳药,番莳庆糕,长潭虾,山鸡等多种土特产。并于2009年开始成功地举办了多届主题为“游长潭湖美景、摘长潭生态杨梅、品长潭胖头鱼”的杨梅采摘活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上千名游客前来品尝“杨梅盛宴”,体验长潭湖风情。在杨梅采摘活动期间,我村还组织游客开展了产品推介、土特产展销、杨梅技术交流会、“杨梅王”评选等多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长潭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长潭农家乐是人们休闲、美食的好去处。 交通指南: 黄岩市区217路公交车至长潭车站下车。 |
前蒋村 |
前蒋村位于北洋镇长潭水库埧脚、永宁江上游,生态保护和水源保护任务繁重。前蒋村共有951户2818人,去年实现人均收入7420元。全村共有耕地1345亩,果园面积1224亩,山林面积3224亩。该村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推动农业品牌化、精品化生产,建有2400亩农业示范园区,马铃薯、白萝卜等优质品种驰名省内外。注重规划引导,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近年来新建楼房600多间,其中别墅型住房9幢36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整洁、卫生、优美的环境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望。 1993年开始,该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总体目标,在抓好村集体、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开展村庄整治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设固定垃圾收集点30个,可移动垃圾箱(桶)275只。常年环卫保洁人员2名,负责村的垃圾清运和保洁。村内主要道路硬化5000多米,铺设排污管网1500多米,清理露天粪坑,家庭卫生厕所改造率达80%。实施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程,无害化处理农民生活污水。目前我村房屋整齐划一,道路宽敞平坦,路灯、自来水、下水道、生活污水处理池,环保垃圾箱、公厕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全村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村两委的带动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整治村庄环境,完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文化,培育农村新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有村图书馆、篮球场、老年活动中心和腰鼓队、舞狮队,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2008年全国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展示大会上,前蒋腰鼓队代表浙江省在比赛中荣获全国腰鼓比赛优秀奖。前蒋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和市级富民班子、区先锋工程“五好”村党支部等。 |
官岙村 |
官岙村位于黄岩区中部,距城区约18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南有两条水泥路与黄宁公路相交,其西侧有117亩优质园地已完成整理。全村共有18个队组,现有人口1126人,计357户,耕地面积400亩,山林面积2503亩,现有蜜橘基地300亩,枇杷园30亩。村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外出种瓜、种植茭白和水稻等农作物为主,是粮、桔等高山作物混种的农产区,是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一个村 |
岭下村 |
岭下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共有5个生产队,全村现有人口614人,其中党员24人,村党支部职数2名,村委会职数3名。全村耕地面积有243亩,其中水田213亩,旱地30亩,水果56亩,山林面积479亩。经济收入以种植西瓜蔬菜为主,农、林、务工经商、服务性等行业为主。村庄三面环山,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村庄利用山林面积丰富的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规划出租,使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实现小康社会不懈地努力。目前村容村貌的建设已经取得成效,公墓的建设、路灯的照明修复、孤寡老人安置房的建设已经完成。村里道路的硬化和自来水安装以及农田灌溉水库的修复加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岭下村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
联丰村 |
北洋镇联丰村位于北洋西北部,属于长潭水库库区,现有总户数336户,总人口941人,耕地面积298亩,山林面积3600亩,果园310亩,共有党员21人,村支部3人,村委会3人,村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风景秀丽,闻名遐迩,周末及节假日经常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踏青游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目前村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进一步开发旅游业,已经种植了一批水杉树苗,村庄整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后将会进行山林改造。 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实现小康社会不懈地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联丰村一定会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使广大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
百亩洋村 |
百亩洋村位于黄岩中西部地区,交通便利。耕地面积153亩,其中水田131亩,旱地22亩。现有总人口330 人,总户数为100户。下辖3各村民小组,全村人均收入3200元。全村已基本实现道路硬化。 |
称歇村 |
北洋镇称歇村是北洋第三大村,共有629个住户,总人口1897人,耕地面积718亩,是由岩头、称歇、前坎头、小庵、兰田、汇头六个自然村组成。主要分布在江南南渠道以北、永宁江以南的长形地带。 |
康山村 |
康山村位于北洋镇北侧,82省道贯穿全村,交通方便,自然环境秀丽。全村现有人口1152人,共364户,辖有10个村民小组;共有两委干部9名,大学生村干部1名,党员45名;现村域面积0.7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2亩,山林面积1663亩。改革开放以来,康山村经济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工艺品兴村,以服务业带动农业发展的新路子。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如今的康山村,宽阔的水泥道路纵横交叉,鳞次栉比的农家住宅错落有致,现代化昌兴大道整洁美观,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生活富裕。 长期以来,康山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农村指导员的帮助指导下,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在推进小康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把营造良好的环境放在十分突出位置,以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现代化新农村为目标,全面规划,舍得投入,村容村貌和人民生活生产环境大为改善。该村一直以村庄整治为目标,在村民收入逐步提高和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该村加强了路网建设投入,建设了主干道路1000多米,支道路600多米,其中两条主干道路已完成水泥路面硬化,其标准达到四级以上;村内主干道路和公共场所共安装了路灯80盏,安装率达到了100%,亮化率也达到了100%;全村安装电话已有325部,入户率达91.5%,广播有限电视已迅速发展,入户率已达100%。 |
罕溪头村 |
过去永宁江潮水能涨到罕溪头,上游水急,在靠山边溪中形成罕见的旋涡,故称罕溪头。罕溪头村位于北洋镇南面。东至百亩洋村,南至林家桥村,西至西岑村,北至苧厂村。有罕溪头、南山下、高洋三个自然村。现有人口983人。耕地面积710亩,山林面积480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罕溪头村。1951年称大礼乡罕溪头村。1956年为茅畲乡罕溪头社。1961年划归北洋公社,称罕溪头大了人。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五尖山村 |
五尖山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东至麻车头,南至横料村,西至屿头乡,北至临海市。有李家、燕殿、半亩巨下、殿厂、师姑平、山半殿、庄得、牛栏岙8个自然村。现有人口742人。区域面积4.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1亩,山林面积5027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1951年称杨岙乡五尖山村。1956年为五尖山高级社,同年划归潮济乡。1961年又划属长潭公社,建五尖山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苎厂村 |
大约数百年前,此处地劣多砂石,适宜种植苎麻,因多数村民居住茅厂,故称苎厂。苎厂村位于北洋镇南面,距离城关18公里,与后窑村毗邻。东至小里桥村,南至西岑村,西至青龙头村,北至北后窑村。下设苧厂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833人。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1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苎厂自然村。1951年称北洋乡苎厂村。1956年为茅畲乡小里岙高级社。1961年划归北洋公社,称苎厂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青龙头村 |
青龙头村位于北洋镇南部。东至苎厂村,南至岙里村村,西至前蒋村,北至后窑村。有青龙头、西山、湾得、隔溪四个自然村。现有人口614人。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亩,山林面积900亩。下辖5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青龙头。1951年属北洋乡,叫青龙头村。1956年与苎厂、后窑、岙里4个村合为小里岙高级社,属茅畲乡。1961年称北洋公社青龙头大队。1966年改为向阳大队。1981年7月恢复原名。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岙里村 |
岙里村位于北洋镇西面。东至青龙头村,南至平田乡东山村,西至平田乡东溪村,北至前蒋、长潭村。有岙里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146人。耕地面积504亩,山林面积2890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岙里村隔坑自然村。1951年称北洋乡岙里村。1956年属茅畲乡小里岙高级社。1961年,为北洋公社岙里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娄岙村 |
娄岙村位于北洋镇西部。东至砂地村,南至小坑后园村,西至宁溪镇,北至长潭水库。有桥岙新村、桥岙、下岙3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93人。耕地面积150亩,山林面积36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楼岙新村号。1951年属楼岙乡,叫楼岙村。1956年为乌岩乡楼岙社。1961年称长潭公社楼岙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砂地村 |
砂地村位于北洋镇西南部。东至长潭水库,南至上洋乡,西至楼岙村,北至长洋分场。有砂地、短洋、温潭、洋山、里洋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10人。耕地面积18亩,山林面积1930亩。下辖2个村民小组。1951年为楼岙乡沙地村。1956年属乌岩乡楼岙社。1961年为长潭公社沙地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渔岙村 |
渔岙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1950年前称虞岙,后写渔岙。东至长潭水库,南至南潭水库,西至屿头乡,北至横料村。有杨奄、广孝寺、渔岙3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65人。耕地面积146亩,山林面积334亩。下辖2个村民小组。1951年为扬岙乡渔岙里村。1956年属潮济联盟高级社。1961年更名长潭公社渔岙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毛坦村 |
毛坦村位于北洋镇西部。该地原是一片茅草坦,故名毛坦村。东至前蒋村,南至长潭村,西至长潭水库,北至坎头村。有毛坦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38人。耕地面积300亩,山林面积280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毛坦自然村。1951年为前蒋乡茅坦村。1956年属潮济乡联络高级社。1961年划归长潭公社,称毛坦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利国村 |
利国村位于北洋镇北部。东至坎头村,南至坎头村,西至坎头村,北至坎头村。现有人口576人。耕地面积40亩,山林面积1648.3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利国村。1951年属乌岩乡叫里垟村。1956年为利国高级社。1959年移民到坎头。1961年建长潭公社里垟大队。因重名,1981年7月更名为利国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坎头村 |
坎头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东至前蒋村,南至前蒋村,西至利国村,北至联宏村。有山下、坎头、下蒋、凌湖4个自然村。现有人口876人。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亩,山林面积1150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山下自然村。1951年为前蒋乡坎头村。1955年属潮济乡联宏低级社,次年转为高级社。1961年体制调整后,又划归长潭公社,称坎头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潮济村 |
据传,永宁江的戴家汇和小澧汇在未截湾取直时,每天潮水因流速和时间关系,只能涨到此地附近止,由此得名潮济。潮济村位于北洋镇东面。东至联群村,南至称歇村,西至岭下村,北至官岙村。现有人口1126人。耕地面积510亩,山林面积1040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潮济自然村。1951年为潮济乡潮济村。1956年与官岙、岭下组成联新社。1961年称潮济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桥下村 |
桥下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东至潮济村,南至联宏村,西至坎头村,北至岭下村。有桥下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50人。区域面积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亩,山林面积480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桥下自然村。1951年土改时属潮济乡,称桥下村。1956年为桥下高级社。1961年称桥下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此地有一座桥,有桥上桥下之分,故名桥下村。 |
麻车头村 |
麻车头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东至联丰村,南至长潭水库,西至横料村,北至临海市。有杨思恩、麻车头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49人。耕地面积220亩,山林面积2900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麻车头。1951年土改时为杨岙乡麻车头村。1956年合作化时组织潮济乡联华社,1961年称麻车头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原来溪坑流水按装麻车捣千张,故起名为麻车头。 |
横料村 |
横料村位于北洋镇西北部。祖先在此横山建寮(小屋)垦荒,称横寮。现惯写横料。东至麻车头村,南至渔岙村,西至屿头乡,北至五尖山村。有上朱、胡奄、遥岩、横料、三份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20人。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亩,山林面积2857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横料自然村。1951年称扬岙乡一村。1956年属潮济乡联盟高级社。1959年因建造长潭水库迁到横料。1961年称杨岙大队,并属长潭公社。因重名,1981年7月更为今名。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西岑村 |
西岑村位于北洋镇西面。东至罕溪头村,南至茅畲乡,西至苧厂村,北至小里桥。有西岑、下水车、大坦三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378人。耕地面积869亩,山林面积2400亩。下辖3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西岑村。1951年称大礼乡西岑村。1956年为茅畲乡西岑高级社。1961年称北洋公社西岑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